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生命科学中的微量元素  第2版
生命科学中的微量元素  第2版

生命科学中的微量元素 第2版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2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夔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6
  • ISBN:7502608036
  • 页数:1040 页
图书介绍:
《生命科学中的微量元素 第2版》目录

第一章 导言 唐任寰 1

第一节 生命元素 1

一、地球环境对生命体系的影响 1

二、必需性的含义 2

三、必需微量元素的发现 3

第二节 元素的主要来源 5

一、河流 5

二、海洋 6

三、土壤 9

四、大气 10

第三节 生物体中的元素分布 13

一、分布状况 13

二、哺乳动物组织 15

三、脊椎动物血液 18

第四节 生物元素的功能 20

一、元素的自然选择 20

二、生物元素功能和分类 21

第五节 微量元素与食物营养 25

一、植物的营养 25

二、平衡膳食组成 25

三、理想食物中的微量元素 27

四、微量元素与食物链 31

第六节 微量元素的毒性 32

一、元素缺乏症及过量积累的毒性 33

二、金属中毒机制 36

三、食品中的金属毒物问题 37

四、金属中毒的螯合促排法 41

一、生物样品的预处理 43

第七节 微量元素的研究方法 43

二、定量检测法 44

三、生物分子结构特征 45

四、酶活性研究 48

五、放射性示踪与免疫分析 49

第八节 微量元素研究现状及展望 50

参考文献 54

第二章 氟Fluorine 魏赞道、刘汴生、李慎思、徐隽 58

第一节 氟的化学 58

一、氟的物理、化学性质 58

二、氟的生物化学 60

第二节 自然界的氟 61

一、氟的地球化学 61

二、氟在自然界的分布 62

三、氟在自然界的循环 65

第三节 人体内的氟 66

一、人体内氟的含量与分布 66

二、氟的代谢 67

三、人体体液和组织中的氟及其评论 70

第四节 氟的生物化学功能 74

一、氟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关系 74

二、氟与骨骼代谢的关系 75

三、氟的防龋作用 75

四、氟对造血功能的影响 75

五、氟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75

六、氟对脂代谢的影响 76

第五节 氟的毒性作用 76

一、氟的急性毒害 76

二、氟的慢性毒害 76

一、地氟病研究简史 81

第六节 地方性氟中毒及其防治 81

二、地氟病在世界及我国的分布 83

三、地氟病的症状与体征 84

四、地方性氟中毒的流行因素 86

五、氟、铝联合中毒 95

六、氟、砷或硒联合中毒 95

七、饮茶型氟中毒 96

八、地氟病的卫生标准 98

九、地氟病的综合治理 100

第七节 饮水加氟防龋问题 102

一、问题的提出 102

二、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 102

三、广州市饮水加氟的教训 103

一、比色法 104

第八节 氟的测定方法 104

二、氟离子选择电极法 105

参考文献 111

第三章 硅Silicon 胡国刚、罗贤? 115

第一节 硅的元素化学 115

第二节 自然界中的硅 116

一、岩石中的硅 116

二、土壤中的硅 116

三、水中的硅 117

四、原始生物中的硅 117

五、高等植物中的硅 117

六、环境中的硅来源 117

七、食物中的硅 118

第三节 生物体内的硅 118

一、硅与锗 120

第四节 硅与其它元素的相互作用 120

二、硅与钼 121

三、硅与铝 122

第五节 硅的生理和生化功能 122

一、钙化过程 122

二、软骨与结缔组织的形成 122

三、结缔组织的组成成分 123

四、衰老 123

五、矽肺的分子标志 124

六、硅与高等植物 125

第六节 硅的代谢 125

一、硅在呼吸道吸收、贮留与清除 125

二、硅在消化道吸收及其代谢与排泄 126

第七节 硅的毒性作用 126

二、硅的体外实验毒性 127

一、硅进入体内的毒性 127

第八节 硅与健康、疾病的关系 128

一、生长发育的必需微量元素 128

二、对胶原形成的作用 129

三、对心血管的作用 130

四、硅与矽肺 133

五、硅与肿瘤 135

六、硅与肾脏疾病 136

七、硅与骨疾患 136

第九节 硅化合物利用和研究现状 136

一、抗癌药物 137

二、抗菌药物 137

五、医用的生物工程材料 138

四、消沫剂 138

三、激素类药物 138

第十节 硅的测定方法 139

一、粉尘中硅的测定 139

二、生物样品中硅的测定 140

参考文献 141

第四章 钒Vanadium 钟广涛、孔聘颜 145

第一节 钒的元素化学 145

一、钒元素性质 145

二、钒的溶液化学 146

三、钒酸与磷酸 147

一、土壤和矿石中的钒 148

二、水中的钒 148

第二节 自然界中的钒 148

三、大气中的钒 149

第三节 生物体内的钒 149

一、植物 149

二、动物 150

三、钒的吸收和代谢 152

第四节 钒的生物化学功能 153

一、Na,K-ATP酶 154

二、Ca-ATP酶 155

三、腺苷环化酶 156

四、钒的类胰岛素作用 158

第五节 钒的生理作用 158

一、造血作用 158

二、胆固醇代谢 158

四、对肾脏的影响 159

三、心血管系统作用 159

五、其它生理作用 160

第六节 钒与人体健康 160

一、心血管疾病 161

二、躁狂郁抑症 161

三、龋齿 162

四、胆石症 162

第七节 钒的毒理学性质 162

一、钒毒性与价态 162

二、钒致毒机制 163

三、钒急性慢性中毒 163

第八节 生物体内钒的测定 164

一、样品的制备 164

二、生物样品中钒的测定 165

参考文献 168

三、生物组织中钒的电子顺磁共振研究 168

第五章 铬Chromium 高秋华 172

第一节 铬的元素化学 172

一、铬的一般性质 172

二、铬的氧化还原性 172

三、铬的配位化合物 173

第二节 自然界中的铬 173

一、土壤中的铬 174

二、水圈中的铬 175

三、大气圈中的铬 176

第三节 生物和人体内的铬 177

一、植物体中的铬 177

二、动物和人体内的铬 177

三、生理需要量 181

一、葡萄糖耐量因子 182

第四节 铬的生物化学功能 182

二、高铬酵母 183

三、铬在糖代谢中的生物化学功能 183

四、铬在脂代谢中的生物化学功能 185

第五节 铬的毒理学性质 186

一、铬的毒性 186

二、铬的致癌性 187

三、铬的致突变性 187

第六节 铬与疾病、健康 188

一、铬与糖尿病 188

二、铬与动脉粥样硬化 189

第七节 铬的特殊化合物及研究现状 190

一、Cr(Ⅲ)-核苷酸配位化合物 190

二、Cr(Ⅱ)的胰岛素衍生物 194

第八节 铬的测定方法 197

参考文献 198

第六章 锰Manganese 田卫群、颜世铭、王万春 202

第一节 锰的元素化学 202

第二节 自然界中的锰 203

第三节 生物体内的锰 204

一、在植物中的存在 204

二、在人体及动物体内的含量与分布 205

三、锰的代谢 206

第四节 锰的生物化学 209

一、锰酶 209

二、锰激活酶 212

三、外源凝集素 215

第五节 锰与其它元素的相互作用 216

一、锰与硒 216

五、锰与镍 217

四、锰与铁 217

二、锰与锌 217

三、锰与铅 217

六、多元素间的相互作用 218

第六节 缺锰与疾病 218

一、对骨骼结构和生长的影响 219

二、对糖代谢的影响 219

三、对类脂化合物代谢的影响 220

四、对脑功能的影响 220

五、与繁殖、遗传及致畸的关系 221

六、与免疫系统的关系 221

七、与癌症的关系 222

八、与其它疾病的关系 222

第七节 毒性及毒理 223

一、急性毒性 223

九、生理需要量 223

二、慢性毒性 225

三、对脑组织的毒性影响及毒理 226

四、致癌、致畸和致突变效应 228

第八节 分析测定方法 228

参考文献 228

第七章 铁Iron 王?、薄云红 233

第一节 铁的元素化学 233

一、概述 233

二、铁的溶液化学 234

第二节 生物体内的铁 241

一、植物中的铁 241

二、人体铁代谢 241

一、铁运截体 244

二、转铁蛋白类 244

第三节 铁的运送及贮存蛋白 244

三、铁蛋白及血铁黄素 249

第四节 生物体内的含铁氧载体 253

一、氧的利用系统和含铁氧载体 253

二、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 254

第五节 细胞色素 263

一、呼吸链及细胞色素 263

二、细胞色素c及细胞色素c氧化酶 264

三、细胞色素P450 266

第六节 含铁酶 271

一、血红素酶 271

二、过氧化物酶 272

三、非血红素酶 274

二、铁的慢性中毒 279

第七节 铁的毒性 279

一、急性铁中毒 279

三、铁与细胞相互作用 280

四、铁的致癌作用——基因毒性 280

第八节 与铁有关的疾病 281

一、缺铁引起的疾病 281

二、铁的过度积累 282

三、异常血红蛋白症 283

四、与自由基损伤有关的贫血 286

五、铁、自由基、动脉粥样硬化 286

六、铁与癌 286

七、铁与感染 288

八、铁与炎症 289

一、人发中铁的测定 290

第九节 生物材料中铁的测定 290

二、血清中铁的测定 291

三、红细胞中铁的测定 291

四、人血中铁的测定 291

五、生物组织中铁的测定 291

六、皮肤及指甲中铁的测定 292

七、骨及牙齿等组织中铁含量的测定 292

八、尿及尿石中铁的测定 292

九、血浆结合铁容量测定 293

十、植物中铁含量的测定 293

参考文献 293

一、钴的物理性质 298

二、钴的化学性质 298

第一节 钴的元素化学 298

第八章 钴Cobalt 徐辉碧、杨祥良 298

第二节 自然界和生物体中的钴 301

一、土壤中的钴 302

二、水中的钴 303

三、植物中的钴 303

第三节 钴的营养作用 305

一、钴对人体的营养作用 305

二、钴对动物的营养作用 307

第四节 维生素B12 309

一、历史的回顾 309

二、维生素B12的化学反应 309

三、维生素B12的光谱 314

第五节 维生素B12的辅酶 315

一、B12辅酶的结构和性质 315

二、辅酶B12模型化合物 316

三、辅酶B12参与的酶反应及其机理探讨 318

四、依靠甲基钴胺素的酶反应 320

第六节 钴的代谢和毒性 320

一、钴的生物化学作用 320

二、无机钴的代谢 322

三、维生素B12的代谢 323

四、钴的毒性 324

第七节 钴的测定 325

一、生物样品的预处理 326

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326

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327

四、极谱分析 328

参考文献 328

一、镍的物理性质 331

第一节 镍的元素化学 331

第九章 镍Nickel 孔聘颜、钟广涛、兰定国 331

二、镍的化学性质 332

第二节 自然界中的镍 333

一、岩石与土壤中的镍 333

二、水中的镍 334

三、大气中的镍 334

第三节 生物体内的镍 335

一、植物中的镍 335

二、动物中的镍 336

三、镍在血液中的运输 337

第四节 镍的生化功能及生理作用 338

一、镍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 338

二、镍的功能 339

四、镍酶及其在微生物、植物中的作用 341

三、镍与DNA和RNA的结合 341

第五节 生物体内镍与其它元素的相互作用 344

一、镍与铜 344

二、镍与铁 344

三、镍与锌 345

第六节 镍与健康和疾病 346

一、镍与癌 346

二、镍与其它疾病 349

三、动物缺镍 350

第七节 镍的毒理学性质 350

二、镍中毒的动物毒理试验 351

三、羰基镍中毒 352

四、镍及其化合物的致毒机理 352

五、镍中毒的防治 353

一、生物样品的预处理 354

第八节 生物样品中镍的测定 354

二、预富集和分离方法 355

三、分析方法 356

参考文献 358

第十章 锂Lithium 魏慧娟、罗贤? 362

第一节 自然界中的锂 362

一、岩石中的锂 362

二、土壤中的锂 362

三、水中的锂 363

四、空气中的锂 363

第二节 生物体内的锂 363

一、植物中锂的分布 363

二、动物组织和体液中锂的分布 364

三、人体组织与体液中锂的分布 364

第三节 锂的代谢 365

一、锂的吸收 365

四、毛发中的锂 365

二、锂的排泄 366

第四节 锂的生理和生化作用 366

一、锂在人红细胞中的转运 366

二、锂对酶活性的影响 367

三、锂与其它元素和药物的相互作用 367

四、锂对内分泌系统的作用 368

五、DNA聚合酶 368

六、抗病毒作用 368

七、5-羟色胺 368

第五节 锂的毒性作用 368

三、锂中毒的临床表现 369

四、锂盐治疗的副作用 369

二、锂对人的致畸作用 369

一、动物锂中毒 369

第六节 锂与健康、疾病的关系 370

一、锂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370

二、锂与疾病的关系 371

第七节 锂化合物利用和研究现状 372

第八节 锂的测定方法 372

一、定性分析 372

二、定量分析 373

参考文献 373

第十一章 硼Boron 谢燕、王一鸣 377

第一节 硼的元素化学 377

一、硼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特性 377

二、硼的有机成络反应 377

第二节 自然界中的硼 378

一、自然界中的硼 378

二、硼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379

第三节 植物体内的硼 380

一、硼向植物根系的运动 380

二、植物对硼的吸收和转运 381

三、植物体内硼的含量 381

第四节 硼与其它元素的相互作用 382

一、硼与钾、磷、氮 382

二、硼与钙、镁 383

三、硼与氟 384

四、硼与其它元素 384

第五节 植物体内硼的生物化学功能 384

一、促进植物体内有机物质的转运 385

二、植物体内的酶反应 386

三、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影响 387

五、硼对酚型酸类的生物合成及木质化作用的影响 388

四、对核酸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的影响 388

六、硼对碳水化合物代谢和呼吸作用的影响 389

七、硼与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 389

八、硼对组织解剖结构的影响 390

九、硼对植物生殖器官的影响 390

十、展望 390

第六节 植物的缺硼和硼中毒 391

一、硼缺乏症 391

二、硼中毒症 392

三、植物硼缺乏、适量和毒害的临界水平 392

四、缺硼症和硼中毒症的矫正措施 393

第七节 人、动物和硼 394

一、人体硼的正常含量 394

二、硼中毒 394

四、硼对其它动物的毒性 397

三、硼缺乏 397

一、植物样本的采集和处理 398

第八节 硼的测定方法 398

二、植物样本中硼的测定 399

三、动物标本的收集和处理 400

四、动物标本中硼的测定 401

参考文献 402

第十二章 铝Aluminum 吴炳辅 404

第一节 铝的元素化学 404

一、铝的存在 404

二、铝的性质 404

第二节 铝在自然界中的状态 406

一、铝在自然界的存在状态 407

二、铝的途径 410

二、铝的吸收与排泄 412

第三节 生物体内的铝 412

一、人对铝的暴露 412

三、体内铝含量 415

四、铝的结合状态 418

第四节 铝与其它元素的相互作用 421

一、铝与钙 421

二、铝与锌 422

三、铝与氟 422

四、铝与镁 423

第五节 铝的生物化学作用 423

一、铝对三磷酸腺苷(ATP)的作用 424

二、铝对脱氧核糖核酸(DNA)的作用 425

三、酶 425

一、铝的环境毒性作用 427

第六节 铝的毒理学性质 427

二、铝的神经毒性作用 428

三、铝对酶的作用 429

四、铝的免疫毒性作用 429

五、铝的工业毒性作用 429

第七节 铝与健康、疾病的关系 430

一、神经性疾病 430

二、骨骼疾病 431

三、造血系统疾病 432

第八节 铝化合物的利用和研究现状 432

一、医药 432

二、净水剂 434

三、食品 434

四、铝络合物 435

一、概述 437

五、杀虫剂 437

第九节 铝的测定方法 437

二、铝的分析方法 438

三、分析质量的保证 443

四、铝分析质量控制中的SRM 444

参考文献 445

第十三章 稀土元素Rare Earths 唐任寰、肖广庆 450

第一节 稀土元素化学 450

一、稀土元素概念 450

二、电子层结构 450

三、物理化学性质 453

四、稀土元素配合物 456

第二节 自然界和生物体中的稀土元素 464

一、自然界中的稀土元素 464

二、稀土元素在生物体内的分布 467

三、生物链中的循环过程 470

第三节 稀土元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471

一、植物的刺激生长 471

二、农药降解和植物抗逆性 474

三、高剂量稀土的抑制作用 475

第四节 稀土元素与生物大分子的作用 476

一、稀土元素与氨基酸 477

二、稀土元素与肽、蛋白质 480

三、稀土元素与核苷酸、核酸 482

四、稀土元素与糖类 483

第五节 稀土元素的生物化学效应 484

一、酶系统活性 484

二、核酸交换的影响 485

三、糖和脂类代谢 485

四、线粒体功能损害 486

五、药物代谢干扰 487

六、生物体内的其它效应 488

第六节 稀土元素的毒理学 490

一、急性毒性 490

二、亚慢性和慢性毒性 492

三、远期生物效应 493

四、稀土的代谢 494

第七节 稀土元素与健康、疾病 496

一、环境中稀土对健康的影响 496

二、稀土化合物药物 499

第八节 稀土元素测定方法 501

一、概述 501

二、吸光光度分析法 502

三、发射光谱分析法 505

五、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507

四、X射线荧光光谱法 507

参考文献 509

六、生物体中稀土元素的状态研究 509

第十四章 铜Copper 周井炎 515

第一节 铜的元素化学 515

一、概述 515

二、铜的物理化学性质 515

第二节 铜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517

第三节 铜在生物体内的存在 519

一、铜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 519

二、铜的代谢 521

第四节 铜与其它元素的相互作用 523

一、铜与硒 523

二、铜与铂 523

四、铜与钼 524

三、铜与镉 524

第五节 铜的生物化学功能 525

一、超氧化物歧化 525

二、血浆铜蓝蛋白 528

三、诱导金属硫蛋白 529

四、电子传递 529

五、O2的运送 531

六、有机底物的氧化 532

七、单氧合作用 533

八、端基氧化酶合成 537

九、细胞色素c氧化酶 541

第六节 铜的毒性 541

一、人的铜中毒 541

二、动物的铜中毒 543

三、铜对于微生物、植物的毒性 545

四、铜化合物毒性及中毒机理 546

第七节 铜与健康、疾病 547

一、铜与免疫 547

二、铜与应激 547

三、人体铜缺乏症 548

四、Menke氏综合征 549

五、肝豆状核变性 550

六、铜与肿瘤 551

七、铜与其它疾病 551

第八节 具有生物功能的铜的特殊化合物 553

一、载氧铜蛋白的模型化合物 553

二、具有医药用途的铜配合物 555

一、样品的制备 558

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558

第九节 生物样品中铜的测定 558

三、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 559

四、阳极溶出伏安法 560

五、其它测定方法 561

参考文献 562

第十五章 锌Zinc 黄仲贤、陈秀娜 566

第一节 锌的元素化学 567

第二节 自然界和生物体中的锌 572

一、土壤中的锌 572

二、水中的锌 573

三、大气中的锌 573

四、生物体内的锌 573

第三节 锌在人体中的新陈代谢 574

一、锌的吸收 575

二、锌的分布 576

三、锌的排泄 577

四、影响锌吸收和代谢的因素 578

第四节 锌的生物化学 580

一、锌酶的分子结构与功能 582

二、锌蛋白的分子结构与功能 593

第五节 锌与细胞功能 598

一、锌与蛋白质代谢及核酸代谢 598

二、锌与生物膜 600

三、锌与激素 601

四、锌与免疫 603

第六节 锌与其它元素的相互作用 604

一、锌与铜 604

二、锌与铁 605

三、锌与钙 605

六、金属硫蛋白(MT)在元素相互作用中的地位 606

五、锌与锡 606

四、锌与磷 606

第七节 锌与健康、疾病 607

一、锌与伊朗村病 607

二、锌与肠原性肢体皮炎 608

三、锌与其它疾病的关系 609

四、补锌药物 610

第八节 锌的毒性 611

一、人体 611

二、动物 612

第九节 生物样品中锌的测定 612

参考文献 613

第十六章 硒Selenium 徐辉碧、范华汉 620

第一节 硒的元素化学 620

一、土壤中的硒 622

第二节 自然界中的硒 622

二、水中的硒 623

三、大气中的硒 624

第三节 硒在生物体内的存在 624

一、硒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 624

二、硒的吸收及其在生物体内的分布 627

三、硒的代谢 628

第四节 有生物活性的低分子量含硒物质 632

一、类似硒酶的Eb?elen 632

二、富硒酵母 634

三、硒多糖 636

第五节 硒与其它元素的相互作用 637

一、硒与硫 637

三、硒与铅 638

二、硒与镉 638

四、硒与汞 639

第六节 硒的生物化学功能 640

一、重要的硒酶与硒蛋白 640

二、非酶硒化合物的抗氧化作用 647

第七节 硒与健康、疾病 650

一、硒与癌 650

二、硒与心血管病 652

三、硒与克山病和大骨节病 653

四、硒与免疫 654

五、食物中的硒和人体的硒摄入量 655

第八节 硒的毒理学 657

一、动物的硒中毒 657

二、人的硒中毒 658

三、各种硒化合物的毒性 658

四、硒化合物的毒性机理 659

五、硒中毒的预防和控制 660

第九节 生物样品中硒的测定 661

一、样品的制备 661

二、中子活化法测硒 661

三、荧光法测硒 662

四、原子吸收法测硒 662

五、分光光度法测硒 662

六、极谱法测硒 663

七、阳极溶出与阴极溶出伏安法测硒 663

八、气相色谱法测硒 663

九、硒的形态分析 664

参考文献 664

二、理化性质 669

一、钼的发现 669

第一节 元素化学 669

第十七章 钼Molybdenum 罗贤?、魏慧娟 669

三、钼的化合物 670

四、钼辅助因子 670

五、钼的来源、制备与用途 671

第二节 自然界中的钼 672

一、岩石中的钼 672

二、土壤中的钼 672

三、植物中的钼 674

四、环境中钼的来源 675

五、食物中的钼 675

第三节 钼在生物体内的分布 677

一、肝钼 678

五、毛发钼 679

四、乳汁钼 679

三、骨和牙齿中的钼 679

二、血钼 679

第四节 钼与其它元素的相互作用 680

一、钼与铜 680

二、钼与硫 681

三、钼与钨 682

四、钼与硒 683

五、钼与铅 683

第五节 钼的生物化学功能 683

一、钼酶 683

二、钼与类固醇激素受体 687

三、钼在植物体内的生化功能 688

第六节 钼的代谢 688

一、钼的吸收 689

二、钼的排泄 689

三、钼的平衡代谢试验 690

四、钼的膳食供给量 693

第七节 钼的毒性作用 693

一、影响钼中毒的因素 693

二、钼中毒的症状 694

三、牛的钼中毒 694

四、家畜钼中毒的治疗 694

五、人的钼中毒 695

六、钼的遗传毒性与致癌作用 695

第八节 钼与健康、疾病的关系 696

一、动物的缺钼 696

二、缺钼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697

第九节 钼化合物的利用和研究现状 707

一、钼肥 707

四、多氧基钼酸盐 709

二、钼酸钠与钼酸铵 709

三、四硫代钼酸盐 709

第十节 钼的测定方法 710

一、样品的收集和处理 710

二、定性分析 710

三、定量分析 711

参考文献 712

第十八章 锡Tin 张完白、唐任寰 718

第一节 锡的元素化学 718

一、锡的物理性质 718

二、锡的化学性质 719

三、锡的配合物 720

四、有机锡化合物 721

一、陆?中的锡 723

第二节 自然界中的锡 723

五、锡化合物的水化学 723

二、水域中的锡 725

三、大气中的锡 726

四、锡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 727

第三节 生物体内的锡 729

一、锡在动物组织中的分布 729

二、人体组织中的锡 731

三、锡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代谢 733

第四节 生物医学中的锡化合物 735

一、抗菌、杀虫、防霉活性 736

二、抗肿瘤活性 737

三、医学中的应用 743

一、无机锡化合物 744

第五节 锡的毒理及与健康的关系 744

二、有机锡化合物 745

三、毒理学模式 748

四、锡与其它必需元素 749

五、含锡化合物的允许量 750

第六节 锡的分析方法 750

一、方法选择 750

二、原子吸收分析法 751

三、色谱分析法 752

四、应用实例 753

参考文献 754

第十九章 碘Iodine 黄开勋 758

第一节 碘的元素化学 758

二、水圈中的碘 761

一、岩石圈中的碘 761

第二节 自然界中的碘 761

三、大气圈中的碘 762

四、生物圈中的碘 763

五、碘的生态平衡 764

第三节 人体内的碘 764

一、碘在人体内的分布 764

二、甲状腺中的碘和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765

三、血液中的碘 767

四、外周组织中的碘代谢 768

五、人体对碘的需要量 771

第四节 碘的生物化学功能 772

一、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772

二、甲状腺激素受体 773

三、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原理 774

第五节 碘与疾病健康 776

一、碘与甲状腺肿 777

二、碘与地方性克汀病 781

第六节 碘的测定方法 783

一、催化比色法 783

二、离子选择电极法 785

参考文献 786

第二十章 锗Germanium 唐任寰、张完白 790

第一节 锗的元素化学 790

一、概述 790

二、锗的化合态 790

三、锗的化学性质 791

一、矿石中的锗 792

二、食物中的锗 792

第二节 自然界中的锗 792

三、土壤和水中的锗 794

第三节 生物体内的锗 795

一、动物体内的锗 795

二、人体摄入锗的历程及代谢 795

第四节 具有生物活性的有机锗化合物 797

一、有机锗的倍半氧化物 797

二、?锗及其衍生物 798

三、含硫配位的有机锗化合物 799

四、四烃基锗和烃基锗卤化物 800

五、锗氧烷类和三烃基锗乙酸酯 801

六、其它有机锗化合物 802

第五节 锗的有益生物效应 803

一、刺激造血系统功能 803

二、免疫调节反应 803

三、抗癌效应 804

四、对微生物和植物生长的影响 805

五、富集氧作用 806

六、同其它元素的相互拮抗作用 806

第六节 锗的临床试验及研究现状 806

一、锗的临床试验 806

二、锗的毒性 807

三、我国锗研究的现状 808

第七节 生物样品中锗的测定方法 809

一、含锗试样的分解与分离 809

二、测定锗的仪器分析方法 811

参考文献 813

第二十一章 砷Arsenic 孟紫强、孙恩杰 815

三、砷的蓄积 816

二、砷的分布 816

一、砷的摄入和吸收 816

第一节 砷的吸收、分布和排泄 816

四、砷的排泄 817

第二节 砷在体内的生物转化 817

一、生物体内较重要的砷化合物 817

二、砷生物转化的主要类型 818

三、不同生物体内砷的代谢转化 819

第三节 砷中毒与治疗 821

一、慢性砷中毒 822

二、急性砷中毒 822

三、砷中毒的预防和治疗 823

四、砷化氢中毒和治疗 824

第四节 砷的细胞遗传毒理学效应 824

一、砷与细胞染色体畸变 824

三、砷与细胞微核 826

二、砷与细胞姊妹染色单体互换 826

第五节 砷的分子毒理学研究 827

一、砷化合物对生物大分子合成的效应 827

二、砷对细胞基因扩增的影响 828

三、砷对DNA损伤和修复的作用 829

四、砷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830

第六节 砷的致突变、致畸变及致癌变作用 830

一、砷与突变作用 831

二、砷与畸变作用 831

三、砷与癌变 832

第七节 砷的毒理学作用机理 834

一、砷与硫基结合引起酶失活 834

二、砷对酶干扰的其它方式 836

三、取代磷酸 837

四、砷与硒 838

第八节 砷是否属生物必需微量元素 840

一、砷对动物生长影响的研究 840

二、值得探讨的几个问题 841

第九节 砷的测定 842

一、生物样品 842

二、砷的分离 842

三、砷的测定方法 843

参考文献 844

第二十二章 镉Cadmium 王顺荣 850

第一节 镉的元素化学 850

一、概述 850

二、物理性质 850

四、镉的无机化合物 851

五、镉的络合物 851

三、化学性质 851

第二节 环境中的镉 852

一、地壳中镉的存在 852

二、大气中的镉 853

三、河流水系中的镉 854

四、土壤和植物中的镉 855

五、采矿、治炼和其它工业中的镉 857

第三节 生物体内的镉 858

一、镉进入人体的途径 858

二、人体中镉的分布 859

三、镉的转运、排泄和生物半减期 860

四、镉在生物体内的分布模型 861

五、暴露指标 861

一、镉与锌 862

第四节 镉与其它元素的相互作用 862

二、镉与铁 863

三、镉与硒 863

四、镉与钙 865

五、镉与镉 865

六、镉与铜、铝 865

第五节 镉的生物化学效应 866

一、镉与生物分子的作用 866

二、金属硫蛋白(MT) 866

三、金属硫蛋白的生物效应 870

四、金属硫蛋白和肾病 871

五、其它生化效应 871

第六节 镉的毒理学性质 872

一、影响毒性的因素 872

三、慢性中毒 873

二、急性中毒 873

四、解毒作用 875

第七节 镉与疾病、健康 876

一、镉对健康影响的诊断 876

二、镉的临界浓度和允许浓度 876

三、评价镉对人体健康的生物监测 876

四、肾功能障碍 877

五、痛痈病 878

六、镉与癌症 878

七、镉和心血管疾病 879

第八节 镉的测定方法 879

一、样品的保存及预处理 880

二、测定方法 881

参考文献 882

一、概述 886

第二十三章 汞Mercury 林玉环 886

第一节 元素化学 886

二、汞的配位化学 887

第二节 环境中的汞 890

一、环境中汞的分布 890

二、汞的地球化学循环 892

三、汞在环境中的存在形态 893

第三节 生物体内的汞 894

一、生物体对汞的摄取 894

二、汞在生物圈内的传递 895

三、汞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态及转化 897

第四节 汞的生物化学作用 903

一、汞与氨基酸、蛋白质、酶的作用 903

二、汞与嘌呤、嘧啶和核酸的作用 905

三、汞与细胞、细胞质组分的作用 906

一、汞在人体内的代谢 907

第五节 汞的代谢与毒性 907

二、神经系统汞中毒的机理 908

三、汞毒性的拮抗作用研究 914

第六节 汞与疾病、健康 916

一、汞污染引起的疾病 916

二、汞的急性中毒 918

三、胎儿水俣病 919

四、疾病的预防和对策 921

第七节 汞的分析方法 922

一、总汞分析法 922

二、烷基汞的分析方法 924

三、大气和天然水中汞测定 925

参考文献 927

第一节 铅的元素化学 931

第二十四章 铅Lead 陈学敏 931

第二节 自然界中的铅 934

一、铅在自然界中存在的状态 934

二、人为活动引起的铅污染 934

三、铅在环境中的循环 935

第三节 生物体内的铅 936

一、植物中的铅 936

二、动物体内的铅 938

三、人体中的铅 939

第四节 铅与其它物质的相互作用 940

一、铅与钙 941

二、铅与铁 941

三、铅与锌 941

八、铅与脂质 942

七、铅与磷酸盐 942

九、铅与碳水化合物 942

四、铅与硒 942

五、铅与锰 942

六、铅与镁 942

十、铅与乙醇 943

第五节 铅的生物化学作用 943

第六节 铅的毒理学性质* 945

一、铅的代谢 945

二、铅的毒作用 946

第七节 铅与疾病、健康 948

一、铅中毒 948

二、贫血和溶血 948

四、脑病和周围神经病 949

五、其它健康危害 949

三、肾病和高血压 949

第八节 铅的特殊化合物、利用或研究现状 950

第九节 铅的测定方法 952

一、样品处理及测定方法概述 952

二、注意事项 953

三、烷基铅的分析 954

参考文献 955

附录1 常用中草药中微量元素含量 959

附录2 生物标准物质 1003

附录3 我国健康人体液和组织中的微量元素值 1014

附录4 中国矿物药中微量元素含量 1025

附录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饮用天然矿泉水 1035

附录6 国际单位制(SI)的词头 1039

附录7 一些非推荐单位导出单位与SI单位的换算 104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