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新编 商品经济论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绍俊,吴飞鹏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9
- ISBN:7800252019
- 页数:475 页
绪论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目的 1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
一、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 1
二、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 3
三、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上层建筑 4
四、研究生产关系必须揭示经济规律 5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7
一、政治经济学一词的提出 7
二、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 8
三、近代和当代的资产阶级经济学 9
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10
五、狭义政治经济学和广义政治经济学 11
第三节 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 13
一、政治经济学是制定和执行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 13
二、政治经济学是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行动指南 14
三、政治经济学是其他经济科学的理论基础 15
四、政治经济学是认识社会的科学方法 15
第一章 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20
第一节 产品转化为商品 20
一、产品转化为商品的条件 20
二、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21
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22
四、使用价值和价值 22
五、商品的本质和表现形式 25
第二节 商品分离出货币 27
一、货币产生的过程 27
二、货币的职能 33
三、从金属货币到纸币的演变 35
第三节 从小商品经济到发达商品经济 37
一、小商品经济 37
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 40
三、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43
四、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45
第二章 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 48
第一节 价值规律 48
一、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48
二、商品价值量以简单劳动为计量单位 50
三、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52
四、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 53
五、价值规律的作用 54
第二节 价格规律 57
一、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57
二、影响价格变化的因素 58
三、商品的价格体系 61
四、相对价格和绝对价格的变动趋势 63
第三节 供求规律 64
一、商品的供给 64
二、商品的需求 66
三、供给和需求趋向平衡 67
四、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失衡的可能性 70
第四节 竞争规律 71
一、竞争是价值规律的实现形式 71
二、竞争的表现方式 72
三、竞争是促进商品经济发展的动力 73
四、开展竞争的条件 75
第三章 商品的生产过程 77
第一节 生产资料所有制和生产组织形式 77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77
二、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79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多种所有制的客观必然性 82
四、生产的组织形式 83
五、生产的经营方式 85
第二节 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结合的方式 88
一、个体私有制中的结合方式 88
二、资本主义私有制中的结合方式 89
三、社会主义公有制中的结合方式 91
第三节 商品价值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93
一、劳动过程的一般特点 93
二、商品生产中的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 94
三、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 96
四、必要价值和剩余价值 97
第四节 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 100
一、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100
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102
三、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发展过程 105
第四章 商品生产中的资金运动 109
第一节 资金的性质和来源 109
一、资金的性质 109
二、资金的筹集和代价 112
三、不变资金和可变资金 113
第二节 产业资金的循环 116
一、产业资金循环的三个阶段 116
二、产业资金循环的三种形式 118
三、产业资金循环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119
第三节 产业资金的周转 122
一、资金的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 122
二、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的不同周转方式 123
三、固定资金的磨损、折旧、维修和更新 124
四、预付资金的总周转和周转周期 127
五、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对资金周转速度的影响 129
六、资金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130
第五章 商品生产的利润 134
第一节 成本价格和利润 134
一、成本价格 134
二、利润 137
第二节 利润率和平均利润率 138
一、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 138
二、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140
三、利润率转化为平均利润率 142
第三节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144
一、平均利润 144
二、生产价格 145
三、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历史条件 146
第四节 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148
一、平均成本最低的产量 148
二、利润最大化的销售量 150
三、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 151
四、适度的生产规模 155
第六章 商品流通 157
第一节 商品流通过程的价值形态变化 157
一、第一形态变化 157
二、第二形态变化 159
三、总形态变化 160
四、商品流通是商品价值形态变化的总和 161
五、商品流通和直接商品交换的区别 162
第二节 商品流通的地位及其规律性 164
一、商品生产决定商品流通 164
二、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 166
三、流通劳动的性质 169
四、商品流通的规律性 176
第三节 商业 179
一、商业的产生和发展 179
二、商业的职能和作用 182
三、商业利润 184
四、商业资金周转速度对商业利润的影响 186
第七章 商品经济中的信用关系 190
第一节 信用的产生及其运动特征 190
一、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190
二、信用在不同社会中的性质 191
三、信用的价值运动形式 193
四、利息和利息率 196
第二节 银行制度 199
一、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199
二、银行的职能 200
三、银行资金和银行利润 200
四、银行的地位和作用 201
第三节 信用的方式 203
一、商业信用 203
二、银行信用 205
三、消费信用 206
四、政府信用和企业信用 206
第四节 股份公司 207
一、股份公司是企业的发达形式 207
二、股票 208
三、股票价格 210
四、创业利润和虚拟资金 211
五、股份制度的社会意义 212
第五节 有价证券的交易 215
一、有价证券交易的必要性 215
二、证券市场的类型 216
三、有价证券的交易方式 218
四、证券市场的作用 220
第八章 货币流通 223
第一节 货币流通的形式和渠道 223
一、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的关系 223
二、货币流通的形式 226
三、货币流通的渠道 230
第二节 货币流通规律 232
一、金属货币流通规律 232
二、纸币流通规律 234
三、信用货币及其流通 237
第三节 通货膨胀 240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 240
二、通货膨胀的类型 241
三、通货膨胀的原因 242
四、通货膨胀的危害 245
第九章 国际间的商品货币关系 248
第一节 国际分工 248
一、国际分工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248
二、国际分工的阶段和类型 252
三、国际分工的利益 255
第二节 国际贸易 257
一、国际贸易的类型和方式 257
二、国际市场价格 258
三、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 259
第三节 国际资金流通 260
一、国际货款 260
二、其他信贷方式 263
三、国际投资 264
四、国际资金的流向 265
第四节 外汇收支 267
一、国际货币体系 267
二、汇率风险 269
三、国际收支平衡 272
四、我国人民币汇率的变化 274
第十章 土地所有制和地租 277
第一节 不同社会的土地所有制和地租的性质 277
一、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地租 277
二、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和资本主义地租 278
三、社会主义土地所有制和社会主义地租 281
第二节 级差地租 283
一、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原因和源泉 283
二、级差地租Ⅰ 285
三、级差地租Ⅱ 287
四、级差地租量的变化趋势 290
第三节 绝对地租和地租总量 292
一、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原因和源泉 292
二、农业有机构成高于工业有机构成条件下的绝对地租 294
三、绝对地租量及其变化的因素 296
四、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构成的地租总量 297
第四节 工商业地租和土地价格 300
一、矿山地租 300
二、建筑地段地租 300
三、土地价格 303
第十一章 国民收入的分配 305
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来源和内容 305
一、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 305
二、社会总产值 309
三、国民收入 310
第二节 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311
一、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311
二、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313
三、国民收入分配的结果 314
四、国民收入超分配的可能性 315
第三节 工资的性质和形式 316
一、资本主义的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掩蔽形成 316
二、社会主义的工资是按劳分配的形式 318
三、工资的形式 320
四、衡量工资水平的标准 322
五、工资变动的历史趋势 325
第四节 收入差别及其调节 327
一、收入差别的尺度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327
二、收入分配中的平等与不平等 329
三、收入差别的界限 330
四、收入差别与社会安定和劳动效率的关系 331
五、对收入差别的调节 333
第十二章 生活资料的消费 336
第一节 消费的地位、作用和性质 336
一、消费的内含 336
二、消费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337
三、社会的生产方式决定生活消费的性质 340
第二节 消费水平 342
一、消费水平及其衡量标准 342
二、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343
三、消费水平要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344
第三节 消费结构 347
一、消费结构及其分类 347
二、消费结构变化的趋势 348
三、家庭消费结构和社会消费结构 349
第四节 消费行为 353
一、影响消费行为的因素 353
二、消费行为的合理性 356
三、对消费行为的科学引导 356
第十三章 商品经济中的资金积累 358
第一节 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 358
一、社会再生产的类型 358
二、扩大再生产需要投入资金 361
三、利用其他生产条件要以积累为基础 362
第二节 资金积累的性质 364
一、资本主义初期的原始积累 364
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后的积累 366
三、社会主义的资金积累 367
第三节 积累的实现和规模 369
一、资金积累的多层次和多形式 369
二、积累的动机和目的 370
三、积累率和积累量 372
第四节 积累的一般规律 375
一、资金积累引起资金积聚和集中 375
二、资金积聚和集中引起有机构成提高 378
三、有机构成提高引起劳动人口相对过剩 378
四、相对劳动人口过剩的性质 382
第十四章 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385
第一节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是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385
一、社会再生产和企业再生产的联系和区别 385
二、社会再生产的价值实现和物质补偿 387
三、社会总产品的物质构成和价值构成 389
第二节 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391
一、简单再生产实现的假定条件和图式 391
二、社会后产品的交换 392
三、两大部类平衡的公式 392
四、两大部类内部的分部类的交换 395
五、固定资金的补偿 397
第三节 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399
一、扩大再生产的前提 399
二、扩大再生产实现的假定条件和图式 400
三、两大部类平衡的公式 402
四、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 403
第四节 国民经济的主要比例关系 408
一、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比例关系 408
二、工业和农业各自内部的比例关系 409
三、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的比例关系 410
四、物质资料生产和人口生产的比例关系 411
第十五章 商品经济发展的形式 415
第一节 经济发展的周期性 415
一、投资周期是经济周期的物质基础 415
二、资本主义的经济周期 419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周期 423
第二节 经济发展的阶段性 427
一、生产力发展的阶段 427
二、产业结构发展的阶段 430
三、社会经济制度发展的阶段 432
第三节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434
一、“二元经济结构”的不平衡 434
二、以城市为发展极的增长中心的不平衡 436
三、后发性利益造成的不平衡 437
第四节 经济发展战略 440
一、战略目标 440
二、战略重点 441
三、发展速度 444
四、对外开放程度 447
第十六章 国家对商品经济的宏观管理 450
第一节 国家管理经济的必要性 450
一、社会生产的比例关系需要国家调节 450
二、社会经济利益的矛盾需要国家协调 452
三、商品经济的秩序需要国家维护 454
四、商品经济发展的条件需要国家创造 457
第二节 国家管理经济的手段 458
一、计划调节 458
二、财政调节 461
三、金融调节 463
四、价格调节 465
五、各种调节手段的综合运用 467
第三节 国家管理经济的方式 469
一、直接管理与间接管理 469
二、国家调节市场 472
三、市场引导企业 474
- 《课堂上听不到的历史传奇 世界政治军事名人 初中版》顾跃忠等编著 2015
- 《信息系统安全技术管理策略 信息安全经济学视角》赵柳榕著 2020
- 《凯恩斯文集 第13卷 社会、政治和文学论集》严忠志译 2018
- 《新编历史小丛书 祖逖北伐》何兹全著 2019
- 《新编高中物理竞赛教程习题全解》钟小平主编;钟小平,倪国富,曹海奇编写 2019
- 《先秦政治思想史》梁启超著 2019
-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指南》苏玉主编 2017
- 《刘泽华全集 先秦政治思想史 下》刘泽华著;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编 2019
- 《新编中草药全图鉴 2》林余霖,李葆莉主编 2020
- 《革命根据地军事经济史》龚泽琪主编 1994
- 《管理信息系统习题集》郭晓军 2016
- 《MBA大师.2020年MBAMPAMPAcc管理类联考专用辅导教材 数学考点精讲》(中国)董璞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信息系统安全技术管理策略 信息安全经济学视角》赵柳榕著 2020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中英文双语版》(美)彼得·德鲁克许是祥译;那国毅审校 2019
- 《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培训教材》李隆庭,徐一星主编 2012
- 《管理运筹学》韩伯棠主编 2019
- 《ESG指标管理与信息披露指南》管竹笋,林波,代奕波主编 2019
- 《战略情报 情报人员、管理者和用户手册》(澳)唐·麦克道尔(Don McDowell)著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