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魏晋南北朝史论稿
魏晋南北朝史论稿

魏晋南北朝史论稿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万绳楠著
  • 出 版 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3
  • ISBN:11276·4
  • 页数:372 页
图书介绍:
《魏晋南北朝史论稿》目录
标签:史论 南北

第一章 “黄天太平”和“羽化飞天” 1

第一节 东汉神学的异端 1

张角与《太平清领书》 1

“黄天太平”的局限性 8

第二节 道教的正统派别五斗米道和张鲁汉中政权 11

五斗米道教义的实质 12

关于张修和张鲁 17

职官制度的改革,戚、宦干政和州牧逞兵的终止 20

第一节 曹操对职官和选举制度的改革 20

第二章 建安时期北方的变革 20

“唯才是举”的用人政策和政治局面的改善 23

第二节 曹魏三种土地所有制的比较 26

小块土地所有制 27

民屯制度(附论士家屯田) 31

关于田庄经济 33

第三节 北方的统一--“非惟天时,抑亦人谋” 35

第四节 建安文学的现实主义精神 40

第一节 “治实不治名” 47

第三章 论诸葛亮的“治实”精神 47

第二节 诸葛亮治蜀 49

“内修政理” 49

“南抚夷越” 53

第三节 与吴、魏关系的治实精神 55

吴蜀联盟 55

北伐曹魏 59

第四章 孙吴的治国之道 62

第一节 孙吴立国江东的基础 62

第二节 孙吴治国方针与政策 65

“限江自保”和“施德缓刑” 65

“外仗顾、陆、朱、张,内近胡综、薛综” 67

孙吴的复客制 68

世袭领兵制的由来及其性质 69

孙吴屯田制与曹魏屯田制的区别 70

第三节 山越问题 71

释“山越” 71

孙吴对山越的政策 75

第一节 曹操时期的政治派别--汝颍集团和谯沛集团 78

第五章 曹魏政局的变化与西晋的统一 78

第二节 曹魏政治的变化和政权的转移 83

曹丕的为王和汝颍集团权力的上升 83

九品官人法和才性、儒道同异的争论 84

第三节 “亡魏成晋”和三国一统 89

高平陵事件 89

关于蜀、吴二国的灭亡 92

占田、课田和户调之式 95

第六章 世族统治下的西晋 95

第一节 西晋的经济制度和选举、职官制度 95

官品占田法和荫亲属制 98

选举制度和职官制度 100

第二节 “竹林七贤”的分道扬镳,西晋玄学的主流及其实质 105

第三节 太康文风与建安风力的异同 113

第四节 八王之乱 119

西晋的分封 119

封建专制与八王之乱 120

第五节 李特、张昌起义的民族、宗教和阶级性质 123

关于西晋流民流动的特征和益州李特的起义 124

关于沔中张昌的起义。 128

第七章 民族矛盾的激化及其演进(三○四年至三八三年) 132

第一节 入塞匈奴和屠各刘氏政权 132

魏晋时期入塞匈奴的社会性质 132

匈奴刘氏政权的民族局限性 135

北方坞堡组织的发展 137

关于羯族 139

第二节 羯族与石勒 139

略评石勒 142

第三节 昙花一现的中原前燕政权 144

鲜卑慕容氏的兴起 144

前燕的衰亡 146

第四节 关于氐族和前秦 148

氐族的由来及其进步性 148

前秦政权是西晋政权的改善 150

第八章 论淝水战前东晋的镇之以静政策 156

咸和土断与度田收租 157

第一节 镇之以静政策在经济领域的应用 157

“壬辰诏书” 161

第二节 镇之以静政策在政治领域的应用 162

第三节 镇之以静政策在军事领域的应用 166

第九章 淝水战后北方各族的斗争、进步与融合 171

第一节 氐族的前秦与后凉 171

第二节 鲜卑慕容氏建立的后燕、西燕与南燕(附汉人建立的北燕) 174

羌人的进步 177

第三节 羌族与后秦 177

羌人建立的后秦 178

第四节 西部鲜卑建立的南凉、西秦与夏国 182

第五节 卢水胡人建立的北凉(附汉人建立的西凉) 186

第十章 淝水战后的东晋 190

第一节 论淝水战后东晋政治派别的分野及其斗争实质 190

淝水战后,东晋政治派别的分野 190

论刘裕 195

第二节 论江东五斗米道的发展与孙恩起兵 198

南朝大家族制度(宗族组织)的消亡 208

第一节 南朝田庄制度的变革 208

第十一章 南朝时代历史的变化与发展 208

南朝田庄中部曲组织的消亡 212

南朝田庄经营方式的变化 215

第二节 南朝经济政策的变化与江南的开发 218

占山格的颁布和“壬辰诏书”的废止 218

以“三调”为形式的财产税(赀税)的出现 219

“却籍”户的斗争和“雇借”的出现 222

江南的开发 223

第三节 论南朝寒门的兴起 227

南朝封建专制的特殊性 228

南朝士族的没落与士庶的同流 231

南朝选举制度的变革 233

第四节 南朝文学的重大发展 236

论陶潜 236

元嘉三大家和古体诗的完全成熟 238

诗歌与声韵学的结合--谈“永明体” 240

百花盛开的梁陈文苑 243

南朝的乐府民歌 248

拓跋氏社会发展的三个时期 251

第十二章 北魏时期北方各族的进步 251

第一节 鲜卑拓跋氏的兴起和北魏初期北方人户的复杂化 251

魏初北方人户的复杂化 258

第二节 论北魏的均田制和地主土地所有制 266

论太和均田 266

论北朝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273

第三节 论北魏的汉化政策 277

在迁都问题上表现出来的汉化和反汉化的斗争 277

汉化政策的重大成就 279

《木兰诗》产生的时代 283

汉化政策遗留的问题 286

第十三章 北朝晚期鲜卑化和汉化两种力量的斗争 289

第一节 六镇起兵的性质问题 289

六镇镇人的阶级性和民族性 289

六镇起兵的两重性及其转化 291

第二节 怀朔集团统治下的北齐 295

北齐政权的支柱--六镇镇人与怀朔集团 295

北齐政权的鲜卑化特征 297

维护鲜卑贵族利益的北齐政治经济政策 299

第三节 以汉族为中心的民族融合的最后胜利(论北周的改革) 303

北周改革的动力--以关陇城人为主体的各族人民起义 303

北周改革的方针--“六条诏书” 304

北周在社会经济方面的改革 308

北周在兵制方面的改革 312

第十四章 南北其他民族问题 316

第一节 槃瓠蛮与俚族的分布地区及社会状况 316

东北各族源流考 321

第二节 关于东北各族、高车和西域 321

高车的分属问题 324

西域历史的重要发展 327

第十五章 论佛教在南北朝时期的传播 330

第一节 论佛教地位在我国的确立 330

第二节 论佛教异端的产生及其斗争 340

附:在佛教影响下道教的革新(谈寇谦之) 348

第十六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的繁荣 351

第一节 同一史学领域内著作的繁多 351

第二节 新部门、新体制史学著作的涌现 36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