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中国近代思想史
中国近代思想史

中国近代思想史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华兴著
  • 出 版 社: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8
  • ISBN:7213001841
  • 页数:532 页
图书介绍:
《中国近代思想史》目录
标签:思想史 思想

目 录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近代中国的社会变化与思想研究 1

第二节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对象与特点 6

一近代中国社会的复杂性,决定了近代中国思想的复杂性 7

二 历史行程的急遽步伐,决定了近代思想发展的快速多变 9

三 救亡图存的迫切使命,决定了反帝反封建的社会政治思想必然成为中国近代思想史的中心 10

四 向西方学习,成了近代中国思想界的一个重大课题 11

五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传统,是一股巨大的历史惰性力 14

一 三种先进的社会思潮 16

第三节八十年思想史的基本线索 16

二 三次思想解放 18

三 近代思想史的六个阶段 18

第四节研究思维的辩证发展过程 20

一 从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中学习 20

二 注意研究思维的辩证发展过程 21

三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 22

第二章 鸦片战争时期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思想第一节鸦片战争前后的社会思潮 25

第二节龚自珍的变革思想 29

一社会改革思想 30

二哲学思想 35

三 龚自珍思想的历史影响 37

第三节林则徐的抵抗思想 38

一反对外国侵略的抵抗思想 39

二近代中国注重了解西方的第一人 42

三 “青史凭谁定是非” 45

第四节魏源向西方学习的思想 46

一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爱国思想 47

二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要求发展近代工业 50

三 社会改革思想的发展和对西方民主政治的朦胧向往 51

四 哲学思想的剖析 54

第五节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思想前驱 58

第三章 太平天国时期的农民革命思想第一节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的思想 62

一 洪秀全与基督教义 63

二 洪秀全与儒家思想 76

三 洪秀全的平等思想及其转化 84

第二节 《资政新篇》的资本主义色彩 93

一 洪仁玕的革新思想 95

二 《资政新篇》的革新措施 96

三 怎样评价《资政新篇》 99

一 刽子手与道学家一身而二任 103

第三节 曾国藩的封建思想体系 103

二 以程朱理学为核心的封建思想体系 105

三 反动营垒中值得研究的一个人物 110

第四章 19世纪60—90年代的社会思潮第一节洋务运动与洋务思潮 112

一洋务运动的出现 112

二洋务思潮的主要内容 114

三 洋务运动与洋务思潮的历史评价 119

第二节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争 123

一顽固派的构成与特征 123

二洋务派与顽固派论争的焦点 125

三 论争性质及两派异同 128

第三节早期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 129

一 早期改良主义思想的发生发展 129

二 早期改良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132

第四节早期改良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144

第五章 戊戌时期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变法维新思想第一节甲午战后社会矛盾的激化与维新思潮的特点 149

一 甲午战败与戊戌维新 149

二 戊戌变法的内在根据 151

三 维新思潮的历史特点 153

第二节戊戌维新领导者——康有为的思想 155

一变法维新思想 157

二 “托古改制”——变法的理论根据 165

三 “公羊三世说”的历史进化论 176

四 改良派的乌托邦——大同思想 181

第三节戊戌维新宣传家——梁启超的思想 193

一 变法维新的响亮号角 195

二 最有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宣传 198

三 由鼓吹“民权革命”到提倡“开明专制” 207

四 从梁启超的“自我交战”到学术界的各种争论 212

第四节戊戌维新激进分子——谭嗣同的思想 215

一 《仁学》与以太说 217

二 “冲决网罗”的反封建思想 225

三 民主主义思想与改良主义政治实践的矛盾 232

第五节顽固思想对维新思想的反扑 235

一 《翼教丛编》——封建卫道者的言论汇编 236

二 攻击“民权平等”,宣扬“不变”论 238

三 张之洞的“旧学为体,新学为用”说 242

第六章 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第一节 《天演论》——改良派的理论基石 252

一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思想 253

二 严复怎么对待赫胥黎和斯宾塞的学说 258

三 改良派的理论基石与《天演论》的巨大影响 263

第二节 “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 265

一 天赋人权与封建君权的对立 266

二 两种不同的“体用”观 269

三 先进的理论与保守的实践——归结为教育救国 272

第三节批判旧学,传播西学 274

一 “痛除八股而大讲西学” 274

二 用西方的科学方法论批判旧学 277

三 中西文化的比较研究 280

第四节在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与作用 284

第七章 辛亥革命准备时期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蓬勃发展第一节民主革命思潮的奔腾 289

一知识分子的觉醒:从爱国走向革命 291

二 邹容的革命民主思想 295

三 陈天华的反帝爱国思想 297

四 秋瑾——妇女解放的思想前驱 300

五 吴樾的个人恐怖主义思想 302

第二节 同盟会成立前后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 305

一 关于民族问题的论战——要不要以革命暴力推翻清王朝 309

二 关于民权问题的论战——要不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313

三 关于民生问题的论战——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 316

第三节朱执信在《民报》时期的思想贡献 321

一 捍卫和阐发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 322

二 向中国人民介绍马克思和《共产党宣言》 324

三 《民报》时期朱执信思想的历史评价 325

第四节无政府主义者的社会政治思想 326

一 无政府主义思想的传入中国 326

二辛亥革命前无政府主义宣传的主要内容 331

三 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历史评价 336

第八章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家、宣传家——章太炎第一节章太炎的政治思想 341

一 排满革命的民族主义思想 341

二 反对代议制的民权学说 346

三 “均配土田”的思想 351

四 “高蹈太虚”的“五无之制” 354

第二节章太炎的哲学思想 357

一 《訄书》中的机械唯物论和经验论的认识论 358

二 “一切唯识”与“唯心所取” 362

三 虚无主义的“俱分进化论” 364

第三节章太炎思想的演变及其阶级属性 366

第九章 伟大的革命民主主义者——孙中山的思想第一节三民主义学说的形成 373

第二节民族主义思想 379

一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380

二 民族主义思想的评价及其发展 383

第三节民权主义思想 384

第四节民生主义思想 401

一 民生主义学说的形成 401

二 民生主义学说的主要内容 403

第五节孙中山的哲学思想 409

一 进化论和生元说 412

二 “知难行易”的认识论 415

三社会历史观 423

一 两次帝制复辟 428

第十章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穷途末路与思想界的混乱第一节帝制复辟与尊孔逆流 428

二尊孔复古思潮 430

三 革命派对尊孔思潮的批判 433

第二节西方现代资产阶级哲学的输入 435

一 回溯对康德、叔本华、尼采哲学的介绍 436

二 柏格森的生命哲学 444

三 马赫的经验批判主义 447

四 胡适与实用主义 448

第三节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思想的软弱无力 453

第十一章 初期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第一节新经济、新政治与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457

二新的阶级和新的政治力量崛起 458

一 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458

三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460

第二节蔡元培与新文化运动 462

一 民主主义的教育思想 463

二 “思想自由”与“兼容并包” 467

三 新文化运动的保姆与卫兵 470

第三节激进民主主义者陈独秀的思想 474

一举起民主与科学两面旗帜 478

二 对儒家“三纲说”的猛烈批判 483

三 转变为马克思主义的宣传者 488

四 陈独秀早期思想的局限性 492

第四节共产主义知识分子李大钊的思想 496

一 从民主主义者到共产主义者的转变 499

二 对帝国主义侵略本质的揭露 506

三 对“打倒孔家店”的理论贡献 510

四 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 516

第十二章 结语——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一 历史进程和逻辑发展的一致性 522

二对于“向西方学习”的历史考察 524

三 历史的选择:马克思主义 526

四 反封建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特别艰巨的任务 528

五 自由就是被认识了的必然:与历史前进取同一步伐 52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