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现代西方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第2版
现代西方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第2版

现代西方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第2版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宋承先著
  • 出 版 社: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7
  • ISBN:7309019261
  • 页数:629 页
图书介绍:
《现代西方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第2版》目录

第一编 宏观经济基本概念和计量 1

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导论 3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概念 3

一、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 3

二、宏观经济理论的微观经济学基础 5

三、流量与存量 15

四、事前(Ex-ante)与事后(Ex-post) 18

第二节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9

一、经济理论的哲学基础——世界观和方法论 19

二、均衡与不均衡(失衡) 20

三、静态经济学与动态经济学 22

第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24

第一节 国民收入核算概述 24

第二节 产品流量和收入流量的循环流转 28

一、国民产品与国民收入 28

二、两部门模型:全部国民产品用于个人消费 31

三、两部门模型:包括储蓄和投资 32

四、三部门模型:政府税收和政府开支 33

五、四部门模型:出口净额 34

第三节 用增加价值法核算的国民产品和劳务的价值(NNP) 34

一、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 34

二、投入—产出表核算NNP 37

第四节 用支出法核算的GNP和NNP 40

一、消费 41

二、投资 41

三、政府购买的物品和劳务与转移支付 44

四、出口和进口 46

第五节 用收入法核算的国民收入(NI) 47

一、国民收入(NI)的各项目 49

二、国民收入与NNP达于一致的调整项目 51

第六节 国民收入、个人收入和可支配个人收入 57

一、国民收入与个人收入 57

二、可支配个人收入 58

第七节 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净值 60

第八节 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潜在国民生产总值 61

一、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 61

二、潜在的国民生产总值 64

附录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的方法论问题 68

一、引言 68

二、创造物质财富的劳动与提供(非物质的)劳务的劳动 71

三、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 74

四、生产商品的劳动与价值 78

五、使用价值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数量指标 80

第二编 国民收入决定的静态均衡模型 84

第一节 萨伊法则与凯恩斯革命 86

第三章 古典宏观经济模型 86

第二节 萨伊法则与古典宏观经济模型 87

一、萨伊法则及其涵义 87

二、萨伊法则与利息率理论:资本市场的均衡 89

三、萨伊法则与货币的职能:“两分法”与货币“中性” 90

四、古典工资理论与充分就业均衡:劳动市场的均衡 92

五、货币数量说:价格水平的决定 93

六、古典宏观经济模型 99

第三节 “凯恩斯革命” 103

第四章 简单的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 108

二、总需求价格与总需求 109

三、有效需求与宏观均衡 109

第一节 有效需求 109

一、总供给价格与总供给 109

第二节 消费函数 110

一、消费函数 110

二、平均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 113

三、储蓄函数 113

四、消费倾向的基本心理法则 114

第三节 投资函数 115

第四节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116

一、总供给、总需求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116

二、储蓄投资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118

第五节 乘数原理 119

一、概述 119

二、简化的乘数 121

三、消费函数的变化与乘数 127

第五章 政府开支税收出口和进口 132

第一节 政府开支与政府开支乘数 133

第二节 政府开支税收与税收乘数 135

一、税收净额给定不变 135

二、平衡预算乘数 137

三、税收随收入变化 138

第三节 政府转移支付与转移支付乘数 140

第四节 财政政策与充分就业 141

第五节 出口与出口乘数 143

一、简单的出口乘数 143

二、进口、税收与出口乘数 144

(一)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 144

(二)四部门宏观经济模型:税收净额给定不变 144

(三)四部门宏观经济模型:税收净额随收入变化而变化 146

第六章 消费理论 149

第一节 凯恩斯的消费函数 150

第二节 横截面消费函数 153

第三节 短期(经济周期)消费函数与长期消费函数 155

二、长期消费函数 156

一、短期消费函数 156

第四节 绝对收入假说 158

第五节 相对收入假说 161

第六节 恒常收入假说 163

第七章 利润利息与投资量的决定 169

第一节 资本边际效率与投资的决定 169

一、新古典经济学的投资理论 169

二、资本边际生产力利息率与均衡投资量的决定 170

(一)资本的未来收益贴现率与资产的现值 170

(二)资本边际效率的涵义 171

(三)资本边际效率利息率与均衡投资量的决定 172

三、投资边际效率利息率与投资量的决定 175

第二节 加速原理与投资量的决定 177

一、资本-产出比率 177

二、加速原理 178

第三节 利息率、投资与IS曲线 181

第八章 货币的供给和需求与利息率的决定 187

第一节 货币需求的三种动机 187

一、交易动机 188

二、预防动机 189

三、投机动机 191

四、货币的总需求 193

第二节 货币的供给和需求与均衡利息率的决定 194

第三节 均衡利息率的变动 196

一、货币供给量的变动 196

二、收入水平的变动 197

三、投机性货币需求的变动 199

第九章 扩展的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IS-LM 模型 203

第一节 产品市场的均衡:Is曲线 204

一、产品市场的均衡 204

二、IS曲线的推导 204

三、IS曲线的特点 206

二、LM曲线的推导 208

一、货币市场的均衡 208

第二节 货币市场的均衡:LM曲线 208

三、LM曲线的特点 211

第三节 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于均衡:IS-LM模型 213

第四节 两个市场均衡的变动 216

一、总需求的变动:IS曲线的移动 216

二、货币供给量的变动:LM曲线的移动 216

第十章 总供给总需求与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 220

第一节 总量需求曲线(AD) 221

一、总量需求曲线的推导 221

二、总量需求曲线的移动 225

第二节 总量供给曲线(AS) 227

三、AD曲线的数学方程 227

第三节 凯恩斯总供给函数:货币工资固定不变 229

第四节 古典学派总供给函数:可交货币工资率 232

第五节 总供给总需求与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 234

一、AD曲线的推导及其变动 234

二、AS曲线AD曲线与凯恩斯宏观经济均衡 238

第六节 简要的总结: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与古典学派宏观经济学 239

一、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 240

二、古典宏观经济学 243

三、实际余额效应:凯恩斯效应与庇古效应 244

第三编 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 248

第十一章 货币的供给 250

第一节 货币的定义与职能 250

一、货币与资产和财富 250

二、货币的职能 250

三、货币的计量 251

第二节 银行制度与存款创造 252

一、中央银行 252

二、存款准备金 253

三、存款创造与存款乘数 253

四、存款创造过程中的“漏出” 257

(一)超额准备金 257

(二)支票存款转为定期存款 258

(三)存款转为通货 260

(四)存款创造的被乘数 261

第三节 货币供给量的决定 263

一、货币供给量的决定 263

二、影响货币供给量的因素 264

第四节 货币供给的外生性与内生性 265

一“金块论争” 266

二、通货学派与银行学派 267

三、马克思货币流通公式 270

四、维克塞尔与费雪 276

五、凯恩斯与货币主义 280

六、小结 282

第十二章 货币的需求 284

第一节 传统的货币数量说 285

一、费雪的交易方程 285

二、剑桥方程 286

第二节 凯恩斯货币需求函数 291

一、凯恩斯流动偏好理论 291

二、鲍莫尔的“平方根公式” 293

三、托宾的资产选择理论 295

第三节 货币主义的货币需求函数 299

第四节 小结 304

第十三章 宏观经济政策 309

第一节 政策目标 310

第二节 财政政策 312

一、财政收支与公债 312

二、财政收支与国民收入的决定 315

三、自动稳定器与积极的财政政策 316

四、补偿性财政政策,充分就业预算盈余与财政拖累 317

五、财政赤字与公债 321

第三节 货币政策 326

一、货币政策的目标 326

二、货币政策的工具 327

(一)公开市场业务 328

(二)调整贴现率 330

(三)改变法定存款准备率 331

(一)证券市场放款 332

(二)消费信贷 332

三、选择性控制 332

(三)房地产信贷管制 333

四、道义上的劝告 333

第四节 收入政策 333

第四编 后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 344

第十四章 货币主义 346

第一节 概说 346

第二节 理论基础 348

一、重新表述的货币数量说 348

二、宏观经济模型 349

三、自然失业率假说与加速度通货膨胀理论 350

第三节 经验数据 353

一、实证经济学方法论 353

二、货币供给的外生性 354

第四节 政策主张 357

第十五章 理性预期学派:新的古典经济学 360

一、预期与瓦尔拉一般均衡 361

二、静态预期外推型预期与适应性预期 362

(一)静态预期 362

(二)外推型预期 363

(三)适应性预期 363

三、理性预期 365

(二)对理性预期假说的批评 368

第二节 理性预期与稳定性政策的无效性 369

一、菲利浦斯曲线 370

二、自然失业率假说与垂直的菲利浦斯曲线 371

三、理性预期与稳定性政策的无效性 375

第三节 卢卡斯总供给函数与理性预期宏观经济模型 376

一、理性预期的宏观经济模型 376

二、卢卡斯总供给函数与经济周期 378

三、小结 380

第四节 实际的经济周期模型 381

第十六章 新的凯恩斯主义 385

第一节 概说 385

一、瓦尔拉一般均衡模型 385

二、凯恩斯革命与新古典综合 387

三、凯恩斯主义与新凯恩斯主义 389

第二节 帕廷金的实际余额效应 390

一、帕廷金对瓦尔拉一般均衡理论的发展 390

二、帕廷金与非瓦尔拉均衡 393

第三节 克洛沃的双重决策理论 395

第四节 莱荣霍夫德与工资价格刚性 397

第五节 巴罗和格罗斯曼非瓦尔拉均衡的一般均衡模型 400

第六节 新的凯恩斯主义对经济周期的解释:工资和价格刚性的微观经济学 404

一、垄断与价格决定 405

二、劳动合同 406

三、加成定价与长期价格协议 407

第五编 动态经济学 409

第十七章 经济周期理论 411

第一节 概说 411

第二节 经济周期理论 416

第三节 消费不足与储蓄过度的理论 419

一、西斯蒙第的消费不足论 419

二、马尔萨斯的储蓄过度论 420

三、霍布森的储蓄过度(消费不足)论 422

四、福斯特和卡靖斯的消费不足论 424

第四节 比例失调危机理论——投资过多(资本短缺或消费过多) 426

一、货币的投资过多理论 427

二、非货币投资过度理论 430

第五节 熊彼特“创新”周期理论 433

第六节 纯货币危机理论 436

第七节 政治的经济周期理论 437

第八节 资本存量调整理论——乘数与加速数的相互作用 442

第十八章 经济增长理论 448

第一节 概说 448

第二节 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453

一、实际增长率 454

二、有保证增长率 457

三、有保证增长率实际增长率与经济周期 458

四、自然增长率 460

五、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461

六、小结 464

第三节 新古典增长模型 466

一、人均资本可以变动的增长模型 466

二、新古典增长模型的收入分配 473

三、黄金规则 475

第四节 剑桥经济增长模型——国民收入分配份额可以变动的增长模型 481

一、两个剑桥的“资本论争” 481

二、卡尔多的分配理论与稳定状态的均衡增长 483

三、卡列茨基的动态宏观经济模型 485

第五节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488

一、技术进步的涵义 488

二、中性技术进步与非中性技术进步 491

(一)希克斯中性技术进步 491

(二)哈罗德中性技术进步 494

(三)索洛中性技术进步 498

第六节 经济增长源泉的计量 499

一、理论基础 499

二、索洛的增长源泉计量 501

三、丹尼森的增长源泉计量 504

第十九章 通货膨胀理论 507

第一节 通货膨胀的定义 507

第二节 通货膨胀的原因和结果 510

一、需求拉上通货膨胀 510

二、成本推进通货膨胀 512

三、结构性通货膨胀 515

四、小结 517

第三节 预期与通货膨胀 519

一、核心通货膨胀 519

二、自然失业率假说与加速度通货膨胀 520

第四节 菲利浦斯曲线与预期 523

一、李普赛的理论诠释 525

第五节 菲利浦斯曲线与失业 525

二、费尔普斯的“寻业的失业” 528

第六节“滞胀”的成因与对策 531

一、通货膨胀周期的四个阶段 532

二、“滞胀”阶段的长度——凯恩斯主义与货币主义的争论 535

第六编 国际经济学 542

第二十章 国际贸易理论 544

第一节 重商主义 544

第二节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说 545

一、两个国家两种产品 545

(一)三种产品的绝对优势 548

二、两个国家三种产品 548

(二)三种产品的比较优势 549

一、贸易型式的决定 550

第三节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 550

二、贸易条件的决定 553

三、李嘉图国际价值理论“违背”劳动价值论? 560

第四节 约翰·穆勒的国际价值理论——相互需求说 566

第五节 马歇尔的对外贸易曲线 569

第六节 国际贸易的利益分配 575

第七节 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 578

第二十一章 对外贸易政策 585

一、关税 586

第一节 关税的经济效应 586

二、补贴生产者 589

一、进口限额 590

第二节 非关税贸易壁垒 590

二、其他非关税壁垒 592

三、出口限额 593

第三节 当代世界贸易政策 594

一、关税和贸易总协定 594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 595

第二十二章 国际金融与国际货币制度 597

第一节 国际收支平衡表 597

一、经常项目 597

二、资本项目 599

三、平衡或结算项目 600

第二节 外汇与汇率制度 601

一、外汇与汇率 601

二、汇率的调整与变动 602

三、金本位制的固定汇率 603

(一)货币的金平价与黄金输送点 603

(二)金本位的自动调节机制 604

四、自由浮动的汇率 605

五、购买力平价说 608

一、金本位制 609

第三节 国际货币体制的演变 609

(一)1914年以前的金本位制 609

第一节 预期与理性预期3 61

(二)1914—1944年金本位制的中断恢复和崩溃 610

二、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体制(1944.7—1973.3) 611

(一)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协议 611

(二)美元危机 612

(三)美国“新经济政策”和史密森协议 614

三、布雷顿森林体制的终结与管理浮动汇率制 616

第四节 国际收支的调节 617

一、金本位固定汇率的自动调节 617

二、布雷顿森林协议国际收支的调节 619

一、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 621

二、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之间的一致与冲突 621

第五节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 621

三、直接控制 625

四、小结 626

后记 629

(一)理性预期假说的涵义和特点3 6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