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数字蜂房移动通信系统
数字蜂房移动通信系统

数字蜂房移动通信系统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赵荣黎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7
  • ISBN:7505339621
  • 页数:269 页
图书介绍:为适应数字蜂房移动通信在我国迅猛发展趋势,使读者了解和掌握数字蜂房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和系统构成,特编写此书。全书共九章。主要讨论在移动环境中的数字信道和数字信号传输,语音编码、数字调制、蜂房系统的多址(接人)技术,信令系统和移动通信网,基于TDMA和CDMA的数字蜂房移动通信系统及其设计等问题。本书内容详实,叙述简洁,重视物理概念,加之必要数学分析,结合具体系统设计,以期理论联系实际效果。
《数字蜂房移动通信系统》目录

第一章 数字蜂房移动通信概论 1

第一节 移动通信概述 1

一、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 1

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 1

三、我国移动通信的发展 3

第二节 蜂房移动通信 3

一、大区制移动通信系统及其局限性 3

二、小区制蜂房移动通信系统及其特点 4

三、频率重用与信道切换 6

第三节 数字蜂房移动通信 10

一、数字化的原因 10

二、数字化的内容与效果 10

三、移动信道的数字信号传输 12

四、数字移动通信系统 13

第四节 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 17

第二章 数字移动信道 19

第一节 移动通信环境电波传播特性 19

一、场强测试曲线显示的电波传播特性 19

二、自由空间的传播损耗 23

三、传播路径损耗 23

四、电波传播的衰落特性 23

第二节 信道的分类 30

一、恒参信道与变参信道 30

二、相关带宽和相关时间 31

三、自相关函数和功率谱 31

四、信道类型 33

第三节 多径传播与数字信号传输 33

一、多径时延扩散 33

二、多径衰落信道接收信号时延的统计特性 35

三、多径衰落信道接收信号相位的统计特性 35

四、多径衰落信道对数字信号传输的影响 36

第四节 多径信道的脉冲响应特性与信道模型 40

一、建立数字移动通信信道模型的意义 40

二、数字无线移动通信的信道模型 41

三、GSM 05.50.建议的传播条件 41

四、多径信道的脉冲响应特性 42

第五节 电波传播特性的测量与预测 43

一、模拟信号电波传播路径损耗的预测 43

二、模拟信号电波传播特性的测量 46

三、数字信号电波传播特性的测量 47

四、数字信号电波传播特性的预测 51

第三章 移动信道数字信号传输技术 53

第一节 分集技术 53

一、分集接收的概念 53

二、显分集的合并技术 54

三、分集重数与数字传输性能 58

第二节 自适应均衡技术 60

一、概述 60

二、自适应均衡原理 63

三、自适应均衡在数字移动通信中的应用 66

四、分集与自适应均衡的组合 69

第三节 多径信号的分离与合并 70

一、多径信号分离与合并的概念 70

二、瑞克(RAKE)接收机 70

第四节 隐分集技术 78

一、交织编码技术 78

二、跳频技术 79

三、直接扩频技术 83

第四章 语音编码和数字调制技术 85

第一节 概述 85

一、语音编码 85

二、数字调制 86

第二节 线性预测编码(LPC) 86

一、参量编码的基本原理 86

二、线性预测编码(LPC) 90

第三节 规则脉冲激励长期预测LPC编码(RPE-LTP) 92

一、线性预测编码(LPC)的改进模型 92

二、规则脉冲激励长期预测编码器 94

第四节 矢量和激励线性预测编码(VSELP) 96

一、矢量量化(VQ)编码 96

二、码激励线性预测编码(CELP) 97

三、矢量和激励线性预测编码(VSELP) 98

第五节 四相相移键控(QPSK)调制 100

一、QPSK调制原理 100

二、QPSK调制解调器 100

第六节 差分四相相移键控(DQPSK)调制 103

一、差分QPSK(DQPSK) 103

二、参差DQPSK(O-DQPSK) 103

第七节 π/4相移差分四相相移键控(π/4DQPSK)调制 105

一、π/4DQPSK调制原理 105

二、π/4相移QPSK调制解调器 106

三、QPSK类调制的性能比较 107

第八节 高斯滤波最小移频键控(GMSK)调制 110

一、MSK调制原理 110

二、高斯滤波最小移频键控(GMSK) 114

三、MSK类调制的性能比较 114

第五章 蜂房移动通信系统的多址(接入)技术 118

第一节 概述 118

一、多址接入的概念 118

二、多址接入方式 118

三、多址接入与信道 119

第二节 FDMA 120

一、FDMA系统原理 120

二、FDMA系统中的干扰问题 121

三、FDMA系统的特点 122

第三节 TDMA 122

一、TDMA系统原理 122

二、TDMA时帧结构 124

三、TDMA系统的同步与定时 125

四、帧长与帧效率 126

五、TDMA系统的特点 126

第四节 CDMA 126

一、CDMA系统原理 126

二、CDMA蜂房系统的码分选址与码序列 128

三、正交Walsh函数 128

四、CDMA系统的特点 129

第五节 多址方式与系统容量 130

一、移动通信中的多址方式 130

二、FDMA和TDMA蜂房系统的容量 130

三、CDMA蜂房系统的容量 131

四、三种系统容量的比较 136

第六章 信令系统及移动通信网 138

第一节 引言 138

一、通信网概述 138

二、OSI参考模型 139

第二节 No.7公共信道信令系统 142

一、信令网 142

二、CCITT No.7信令系统结构 143

三、No.7信令的基本信令格式 146

第三节 用户_网络接口及协议 148

一、ISDN用户_网络接口 148

二、ISDN的信道结构与用户接口协议 149

第四节 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 150

一、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的结构 150

二、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的接口 151

三、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与No.7信令网 152

四、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通信区域的划分 152

第五节 通信网的连接 153

一、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间的互通 153

二、地面固定网与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间的互通 153

第六节 移动通信网的智能化 155

一、移动通信网的智能化 155

二、移动网与ISDN的结合 155

三、接口协议的智能化 156

第七章 基于TDMA的数字蜂房通信系统 158

第一节 概述 158

第二节 TDMA与信道配置 158

一、TDMA与蜂房结构的关系 158

二、物理信道与逻辑信道 158

三、物理信道时隙结构与逻辑信道配置 163

四、帧偏离与定时提前量 169

五、跳频信道与TDMA 170

第三节 信令协议 174

一、GSM定义的接口名称 174

二、GSM接口协议 174

第四节 数字蜂房通信系统的构成 178

一、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与外围环境 178

二、面对移动用户的子系统 179

三、网络子系统(NSS) 180

四、运营子系统(OSS) 181

第五节 实际TDMA数字蜂房系统 181

一、GSM数字蜂房系统 181

二、D-AMPS数字蜂房系统 194

三、PDC数字蜂房系统 198

第八章 基于CDMA的数字蜂房通信系统 200

第一节 概述 200

第二节 CDMA与信道配置 201

一、CDMA与蜂房结构的关系 201

二、物理信道与逻辑信道 202

三、码分物理信道与逻辑信道配置 203

四、数据传输与信息帧结构 204

五、码分多址系统的同步与定时 212

第三节 系统接口与信令协议 213

一、网络结构 213

二、系统接口 214

三、信令协议 215

第四节 CDMA数字蜂房通信系统 216

一、CDMA数字蜂房通信系统的链路 216

二、CDMA系统的移动台与基站台 221

三、码的发生 222

四、差错控制及加密算法 226

第五节 CDMA系统的功率控制 238

一、输出功率的限制 238

二、开环功率控制 239

三、闭环功率控制 240

第六节 软切换、越区及漫游 241

一、CDMA系统的信道切换类型 241

二、软切换过程 241

三、系统、网络及漫游 243

第七节 Q-CDMA数字蜂房移动通信系统 244

一、Q-CDMA数字蜂房系统概述 244

二、CDMA系统的呼叫处理 248

第八节 关于IS-95标准的内容简介 251

一、IS-95标准概述 251

二、移动台及基站台主要技术指标及参数 252

三、对IS-95标准部分内容的小结 253

四、技术术语 253

附录 64阶正交Walsh函数表 255

第九章 数字蜂房移动通信系统设计 259

第一节 蜂房移动通信系统的设计 259

一、蜂房移动通信系统设计的基本点 259

二、系统覆盖与系统容量 261

三、无线电链路设计 262

第二节 数字蜂房移动通信系统的设计 263

一、数字蜂房系统设计的特点和步骤 263

二、TDMA数字蜂房移动通信系统的设计 264

三、CDMA数字蜂房移动通信系统的设计 26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