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科学
黄淮海平源盐碱地改良
黄淮海平源盐碱地改良

黄淮海平源盐碱地改良PDF电子书下载

农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
  • 出 版 社:北京:农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77
  • ISBN:
  • 页数:336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实用工程造林下一篇:攀缘植物
《黄淮海平源盐碱地改良》目录

第一章 黄淮海平原盐碱地的形成、类型和对作物的危害 1

第一节 盐碱地的形成 3

一、内陆盐碱地的形成 3

(一)气候因素与土壤积盐关系 3

(二)黄河等河流与土壤积盐的关系 6

(三)地形地貌与土壤积盐的关系 9

(四)土壤质地与土壤积盐的关系 15

(五)地下水状况与土壤积盐的关系 20

二、滨海盐碱地的形成 26

(一)海潮对滨海土壤的影响 26

(二)海潮影响土壤积盐的特点 28

(三)植被与滨海盐土 29

(一)内陆盐碱地的特点 30

第二节 盐碱地的类型和特征 30

一、内陆盐碱地的主要类型和特征 30

(二)内陆盐碱地的分级 34

(三)黄淮海平原盐碱地类型和特征 36

二、滨海盐碱地的类型和特征 43

(一)滨海盐碱地的特点 43

(二)滨海盐碱地的分级 45

(三)滨海盐碱地的碱化问题 46

第三节 盐碱对作物的危害和作物的耐盐度 47

一、盐碱对作物的危害 47

(一)盐害 47

(二)碱害 49

(二)内陆盐碱地区的作物耐盐度 50

二、作物耐盐度 50

(一)滨海盐碱地区的作物耐盐度 50

第二章 黄淮海平原盐碱地分区改良途径 52

第一节 黄淮海平原北部盐碱地改良区 54

一、冀中南海河中下游洼涝盐碱地改良分区 54

二、豫北、鲁北、湖西黄河浸润带和古泛道盐碱地改良分区 59

(一)黄河浸润洼地盐碱地类型区 61

(二)占黄河背河洼地盐碱地类型区 65

(三)浅平洼地边缘盐碱地类型区 70

三、渤海湾滨海盐碱地改良分区 72

(一)冀东滦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地类型区 72

(二)运东海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地类型区 74

(三)鲁北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地类型区 75

一、淮北花碱地改良分区 78

第二节 黄淮海平原南部盐碱地改良区 78

(一)豫东、皖北河间花碱地类型区 81

(二)徐淮微斜平地花碱地类型区 83

(三)丘间沙碱地类型区 86

二、苏北滨海盐碱地改良分区 87

第三章 盐碱地改良措施 92

第一节 盐碱地的排水设施 94

一、排水设施的主要作用 94

二、排水沟的规格 97

(一)排水沟的深度 97

(二)排水沟的间距 104

(三)排水沟的断面 108

(一)作物耐涝耐湆极限 109

三、田间除涝排水 109

(二)设计暴雨量和径流深 110

(三)排涝模数的确定 110

(四)毛沟的作用和规格 111

四、排水系统的规划和布置 112

五、排水沟的养护 114

(一)生物措施护坡 114

(二)工程措施护坡 114

(三)排水沟的管理养护 115

六、暗管排水 116

七、机械排水 118

一、盐碱地的冲洗 120

第二节 盐碱地的冲洗和压盐灌溉 120

(一)冲洗脱盐标准 121

(二)冲洗定额 123

(三)冲洗技术 130

(四)冲洗季节 133

二、压盐灌溉 135

(一)冬小麦地的压盐灌溉 135

(二)棉花地的压盐灌溉 139

第三节 盐碱地区的井灌井排 144

一、井灌井排对改良盐碱地的作用 144

(一)降低地下水位 144

(二)井灌压盐 147

(三)提高抗涝能力,防止涝碱相随 148

(一)黄淮海平原水文地质概况 150

二、井灌井排的水文地质条件 150

(二)井灌井排的适宜条件及井型 155

三、井灌井排的运用经验 157

(一)井灌井排的合理布局 157

(二)排、蓄、灌结合和井的运用 160

(三)咸水的改造和利用 164

第四节 放淤改良盐碱地 168

一、引黄放淤对改良盐碱地的作用 169

(一)形成新淡土层和冲洗盐碱 169

(二)以粘盖沙抑制土壤返盐 170

(三)增加土壤养分,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170

二、适宜的放淤时间 171

三、放淤的方法、厚度和水量 172

四、淤区的田间工程 174

五、掌握泥沙运行规律,保证放淤质量 177

(一)多口门 178

(二)导流 179

(三)低引和高泄 179

(四)“先静后动,以清顶浑” 179

(五)倒灌回淤 180

六、淤地利用 180

第五节 种植水稻改良盐碱地 181

一、种稻改良盐碱地的作用 181

(一)种稻对盐碱地的脱盐和淡化地下水的作用 181

(二)种稻对滞涝和增产的作用 181

(三)打通排水出路,健全排水系统 182

(四)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183

(六)水旱轮作,合理换茬 184

(五)实行绿肥轮作 184

(一)田间工程 186

二、盐碱地种稻的几个主要技术措施 186

(二)泡田洗碱 187

(三)秧田管理 189

(四)大田的灌水技术 191

(五)“稻缩苗”的防治 192

第六节 平地深翻改良盐碱地 194

一、平整土地改良盐碱地 194

(一)平整土地改良盐碱地的作用 194

(二)平整土地的规划 196

(三)平整土地的方法 197

(四)机械平整 200

(一)深翻改碱的作用 202

二、深翻改良盐碱地 202

(二)深翻改良盐碱地的条件与要求 204

(三)深翻改碱的方法 205

三、客土改良盐碱地 208

(一)起碱换土 208

(二)铺盖好土改碱 209

第七节 培肥改良盐碱地和改制夺高产 211

一、培肥改良的意义 211

二、盐碱地肥力特点 212

(一)“瘦” 212

(二)“死” 213

(三)“板” 215

(四)“冷” 216

三、增加土壤有机质是培肥的中心环节 217

(一)增施农家肥料 218

(二)大搞秸秆还田 219

(三)广种绿肥 220

四、坚持养用结合,改制夺高产 223

(一)耕作改制与用地养地的关系 223

(二)合理安排绿肥的布局 225

五、发展绿肥的群众经验 227

(一)盐碱地种好绿肥的主要技术经验 228

(二)适宜于盐碱地种植的绿肥品种介绍 231

第八节 盐碱地的耕作保苗 233

一、盐碱地的耕作技术 233

(一)滨海盐碱地的耕作技术 234

(二)内陆盐碱的耕作技术 237

二、盐碱地的耕作保苗 241

(一)盐碱地对作物出苗的影响 242

(二)盐碱地耕作保苗技术 243

(三)盐水浸种等方法处理种子的保苗效果 249

三、围埝平种,蓄淡养育 251

第九节 盐碱地的化学改良措施 253

一、化学改良盐碱地的意义和作用 253

二、几种常用的化学改良剂 254

(一)石膏的施用 255

(二)黑矾 259

一、植树造林对改良盐碱地的作用 260

三、工矿废料在改良盐碱地中的应用 261

(一)煤矸石的利用 261

(二)磷石膏的利用 264

第十节 盐碱地改良的林业措施 268

(一)改善农田小气候,防旱调温 269

(二)调节地表径流,降低地下水位 270

(三)改良土壤,抑制返盐,促进脱盐 272

(四)以林促农,增产增收 272

二、盐碱地的造林布局 274

(一)农田防护林 274

(二)护岸护渠林 277

(三)用材片林 278

三、盐碱地的造林技术 279

(一)滨海盐碱地的造林技术 279

(二)内陆盐碱地的造林技术 281

(一)乔木树种 285

四、盐碱地适生树种介绍 285

(二)灌木树种 289

第四章 防止灌区土壤次生盐碱化 291

第一节 灌区土壤次生盐碱化发生的特点和原因 292

一、灌区土壤次生盐碱化发生的特点 292

(一)发生快,恢复也快 292

(二)土壤次生盐碱化分布的特点 293

(三)土壤次生盐碱化与土质的关系 294

(四)盐分在土壤剖面中垂直分布的特点 295

二、灌区土壤次生盐碱化发生的原因 296

(一)设计、施工和工程配套 297

(二)灌区管理 297

第二节 防止灌区土壤次生盐碱化的基本条件 298

(三)耕作和种植 298

一、灌区土壤次生盐碱化与地下水年变化的关系 299

(一)开灌以前地下水年动态 299

(二)开灌以后地下水年动态 299

二、控制灌区地下水动态,必须控制灌区水量平衡 301

(一)开灌前后灌区水量平衡状况 301

(二)控制灌区地下水量平衡与控制平衡各要素间的关系 303

第三节 防止灌区土壤次生盐碱化的措施 304

一、健全排水系统 304

(一)灌区排水系统排地下水的任务 305

(二)排水沟规格的确定 306

二、防盐灌溉 311

(一)搞好工程配套 311

(二)实行控制性灌溉 312

(三)实行计划用水 314

(四)改进灌水技术 316

三、井渠结合 324

(一)井渠结合的作用 324

(二)井渠结合的布局 326

(三)井渠结合的运用 327

四、渠道防渗 329

(一)混凝土衬砌防渗 330

(二)塑料薄膜衬砌防渗 332

(三)挂淤与渠床夯实 334

(四)灰土防渗 335

五、加强农林措施 336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