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中国分税制的决策与实践
中国分税制的决策与实践

中国分税制的决策与实践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姜维壮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7
  • ISBN:750053504X
  • 页数:323 页
图书介绍:
《中国分税制的决策与实践》目录

上篇 总论 1

第一章 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历史条件、政策目标与主要内容 1

第一节 财税体制改革的历史条件和政策目标 1

第二节 实行分税制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4

第二章 分税制改革的实践与成效 8

第一节 分税制改革在全国取得的成效 8

第二节 分税制改革在地方取得的成效 9

第二章 分税制改革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 29

第一节 民族地区的问题和困难 29

第二节 中西部一般地区的问题和困难 35

第三节 特区的问题和困难 36

第四节 沿海省市的问题和困难 39

第四章 分税制实践中提出的改革完善现行财税体制的设想和建议 41

第一节 民族地区提出的设想和建议 41

第二节 中西部一般地区提出的设想和建议 45

第三节 沿海发达地区提出的设想和建议 50

第四节 北京市提出的设想和建议 55

第五章 几点概括性结论 58

第一节 建立起一个较为完善可行的转移支付制度 59

第二节 努力为建立规范的分税制创造必要的经济条件和制度条件 65

下篇 分论 69

第六章 分税制在山东省的实施 69

第一节 现行分税制在山东省取得的成效 69

第二节 现行分税制在山东省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72

第三节 深化改革、完善分税制方案的设想 84

第七章 山东省省以下分税制改革及运行情况 92

第一节 山东省省以下分税制的特点 92

第二节 山东省省以下分税制的运行与成效 96

第三节 现行分税制实践中的问题 98

第四节 完善分税制的几点建议 100

第八章 大连市分税制的运行 104

第一节 实施分税制改革,理顺市与县区的财政分配关系 104

第二节 新旧财税体制的衔接与过渡 109

第三节 分税制运行中的问题和完善对策 114

第九章 上海市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 123

第一节 政府间转移支付的概况 123

第二节 对完善转移支付制度若干问题的认识 131

第十章 河南省的分税制改革 143

第一节 分税制在河南省的实施与成效 143

第二节 分税制运行中的问题 146

第三节 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建议 148

第十一章 四川省的分税制改革 158

第一节 分税制的实施和四川与中央财政关系的变化 158

第二节 四川省财力财权的变化 160

第三节 省以下财力的变化和规范分税制的设想 162

第四节 现行分税制的积极效应和问题 168

第五节 完善分税制的设想 172

第十二章 云南省的分税制改革 177

第一节 分税制对云南省经济和财政的影响 177

第二节 云南省过渡期财政管理体制 184

第三节 云南省分税制模式构想 190

第十三章 分税制改革与新疆财政 201

第一节 从1994年预算执行看分税制的运行 201

第二节 新体制对新疆财政的影响 202

第三节 完善分税制与转移支付制度的思考与建议 210

第十四章 内蒙古自治区的分税制改革 217

第一节 内蒙古自治区分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做法 217

第二节 内蒙古自治区分税制改革的成效和问题 221

第三节 进一步完善分税制的对策建议 229

第十五章 海南省的分税制和税收征管改革 236

第一节 分税制的实施情况 236

第二节 财税机构和税收征管改革 241

第三节 海南省的征税服务中心 245

第四节 地税系统和征税服务中心的工资待遇问题 250

第十六章 北京市分税制改革与首都财政建设 252

第一节 首都财政的由来及实现契机 252

第二节 北京城市功能发展趋势与财政资金缺口的矛盾 255

第三节 北京城市财政的特性及功能 261

第四节 首都城市财政的国际比较 264

第五节 首都财政体制设计 267

第六节 首都财源建设思路 272

第一节 建立民族自治地区转移支付制度的必要性 276

第十七章 建立民族自治地区转移支付制度的思考 276

第二节 建立民族自治地区转移支付制度的基本依据 281

第三节 建立民族自治地区转移支付制度的具体构想 287

第十八章 深化税制改革,为进一步完善分税制创造条件 293

第一节 我国1994年新税制的深化改革与完善 295

第二节 中央和地方税收管理权的改革与完善 299

第三节 深化税收征管制度改革 306

第十九章 国外分税制与转移交付概况 308

第一节 国外分税制 308

第二节 国外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内容、形式、特征和条件 31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