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用电技术
用电技术

用电技术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马嘉谦,许业清主编
  • 出 版 社: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312010806
  • 页数:338 页
图书介绍:
《用电技术》目录

第一章 1

第一节 能源及其利用 1

一、能源的概念 1

二、我国能源工业发展状况 2

三、我国的能源政策和发展战略 3

第二节 我国电力工业发展概况 5

第三节 电力生产及其经营管理的特点 6

一、电力网、电力系统的概念 6

三、电力经营管理的特点 8

二、电力生产的特点 8

第四节 计划用电的基本概念 9

一、实行计划用电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方针 9

二、计划用电的特点和内容 10

三、当前的计划用电形势 11

第二章 电力负荷 12

第一节 电力负荷分类及其一般特性 12

一、电力负荷的概念 12

二、用电负荷分类 13

三、负荷的构成 15

四、几种用电负荷的特性 15

第十章 电气设备的绝缘试验 16

一、负荷预测的意义及特点 17

第二节 电力负荷预测 17

二、电力负荷预测的种类和方法 17

三、国外负荷预测的方法 19

第三节 电力负荷计算的一般方法 21

一、电力负荷的形式 21

二、计算负荷的概念 22

三、确定用电设备计算负荷的方法 23

四、用电设备组计算负荷的确定 25

第四节 工厂企业总计算负荷的确定 32

一、变压器的功率损耗 33

二、电力线路的功率损耗 35

三、工厂企业总计算负荷的确定 37

第五节 负荷曲线和电力系统的负荷表述 39

一、负荷曲线的分类及其特点 40

二、电力系统的负荷 41

第三章 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平衡与调整 46

第一节 有功功率的频率和电压特性 46

一、有功负荷的频率静态特性 46

二、电力系统发电机组的频率静态特性 48

三、电力系统的频率静态特性 49

四、有功负荷的电压静态特性 50

第二节 有功功率的平衡与频率调整 51

一、电力系统有功功率平衡及备用 51

二、电力系统及地区的有功功率平衡(年、季、月、周) 52

三、电力系统日电力、电量平衡及频率调整 54

第三节 无功功率的频率和电压特性 59

二、无功负荷的频率静态特性 60

一、电力系统无功负荷的组成 60

三、无功负荷的电压静态特性 61

第四节 无功功率平衡及电压调整 61

一、无功功率的平衡 62

二、系统电压的调整 65

二、调整负荷的原则 68

一、调整负荷的意义 68

第一节 调整负荷的意义与原则 68

第四章 调整负荷与用电分析 68

第二节 调整负荷的方法 69

一、日负荷调整的方法 69

二、周负荷调整的方法 70

三、年负荷调整的方法 70

四、其它调整负荷的方法 70

第三节 用电分析的目的和内容 71

一、用电分析的目的 71

二、用电分析的内容 71

第四节 用电分析的方法 72

一、分类法 73

二、对比法 73

三、比率分析法 74

第五章 电力市场与电力体制改革 75

第一节 电力市场概述 75

三、开放性 75

一、统一性 75

二、公平性 75

四、竞争性 76

五、有序性 76

第二节 积极开拓电力市场,扩大用电需求 77

一、当前的电力经济形势和电力市场预测 77

二、努力开拓电力市场,扩大用电需求 78

一、英国 80

第三节 国外电力市场发展及电力体制改革简况 80

三、美国 81

二、法国 81

四、俄罗斯 82

第四节 我国电力市场的培育和电力体制改革 83

一、电力体制改革 83

二、我国电力市场发展状况 89

第六章 计划用电的管理 92

第一节 电力、电量指标的分配与考核 92

一、发、供电计划的编制 93

二、电力、电量指标的分配 94

三、电力、电量指标的考核 95

第二节 计划用电的法律管理手段 95

一、电力立法的必要性 95

二、法律手段的作用及其内容体系 97

三、供用电合同 98

第三节 计划用电的经济管理手段 100

一、电价基本知识 100

二、合理运用电价机制调节 用电行为 103

第四节 无线电力负荷管理系统 105

一、概述 105

二、构成和功能 105

三、信道和组网 106

四、中央站 107

五、终端 109

六、发展趋势 110

附表1~4 112

第二篇 安全用电技术 113

第七章 电气安全技术的基本措施 113

第一节 安全用电的研究对象和意义 113

第二节 电流对人体的危害 114

第三节 人体触电方式 116

一、单相触电 116

三、跨步电压触电 117

二、两相触电 117

第四节 电气装置基本保护技术措施 118

一、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 118

二、保护接地的作用 119

三、保护接零的作用 120

四、低压触电保护装置 121

第五节 电气工作的安全制度 122

一、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 122

二、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 124

三、低压带电工作的安全措施 126

第六节 电气工作安全用具 126

一、常用的绝缘安全用具 127

三、安全用具的试验 128

二、常用的防护安全用具 128

第八章 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基本要求 130

第一节 保证电气设备安全的设计要求 130

一、负荷性质分类及对供电电源的要求 130

二、主要电气设备选择原则 131

第二节 保证电气设备安全的安装要求 136

一、设计施工图纸资料的内容及对它的要求 136

二、变压器的安装工艺要求 139

三、高压断路器及其操作机构的安装要求 140

四、隔离开关、负荷开关及高压熔断器的安装要求 141

五、母线和绝缘子的安装工艺要求 141

六、埋设电缆的工艺要求 144

七、10千伏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的安装要求 145

第三节 保证电气设备安全的运行维护要求 148

一、设备运行 148

二、设备管理 148

第九章 过电压及保护 151

第一节 雷电的基本知识 151

一、雷电放电的发展过程 151

二、雷电参数 152

三、避雷针、避雷线的保护范围 154

四、避雷器 155

一、变电所的直击雷防护的基本原则 156

第二节 变电所的防雷保护 156

二、避雷器的保护作用 157

三、变电所进线段保护 158

第三节 内部过电压的基本概念 160

一、切断空载线路过电压 161

二、电弧接地过电压 161

三、切断空载变压器过电压 162

四、铁磁谐振过电压 162

一、电介质的极化和介电常数 163

第一节 绝缘材料在电气作用下的物理现象 163

三、绝缘介质的能量损耗 164

二、电介质的绝缘电阻 164

四、击穿电压和绝缘介质老化 165

第二节 绝缘电阻的测量 166

一、基本原理 166

二、测量试验方法 167

第三节 直流高压试验 169

一、概述 169

二、试验方法 170

一、基本原理 171

三、试验情况及结果的分析判断 171

第四节 介质损失角正切值的测定 171

二、tgδ综合值和个别值的关系 172

三、影响tgδ值的几个因素 173

四、tgδ值的测试方法 174

第五节 工频交流耐压试验 174

一、概述 174

二、试验方法 175

三、试验结果分析 175

二、油的取样 176

一、概述 176

第六节 绝缘油的电气试验 176

三、电气试验 177

四、介质损耗角正切值的测试 178

第十一章 电气设备的一般故障与分析 179

第一节 变压器的故障与分析 179

第二节 断路器故障与分析 182

一、断路器的结构 182

二、一般高压断路器容易发生的故障 183

第三节 电力电容器的故障和分析 183

一、电力电容器的结构 183

二、电力电容器的常见故障 184

第四节 互感器故障和分析 185

一、电流互感器 185

二、电压互感器 186

第五节 电力电缆和架空线路故障与分析 186

一、电力电缆的故障 186

二、架空线路的故障 187

第六节 防止误操作措施 188

第七节 用电事故的调查处理 189

一、用电事故类型 189

二、用电事故的调查与分析 190

一、燃烧的条件 192

第十二章 电气装置的防火和防爆 192

第一节 燃烧和爆炸 192

二、爆炸极限和爆炸混合物的危险性 193

第二节 各种电气设备燃烧爆炸的主要起因 193

一、发电机 193

二、变压器 194

三、油断路器 194

四、配电线路 194

五、电动机 194

第三节 电气设备防火防爆措施 195

八、开关和插销 195

七、照明灯具 195

六、熔断器 195

一、合理选用电气设备 196

二、安装保持安全的防火间距 199

三、运行保持设备的正常 199

四、良好的通风条件 199

五、其它措施 200

第四节  扑灭电气火灾的常识 201

一、断电灭火 201

二、带电灭火 201

一、静电产生的原因 202

三、充油设备的灭火要求 202

第五节 防止静电火灾 202

二、防止静电火灾的措施 203

第六节 触电急救的基本知识 204

一、脱离电源 204

二、现场急救方法 205

三、急救用药要求 207

第三篇 节约用电技术 208

第十三章 电力网线损的计算与降损措施 208

第一节 电力网统计线损计算 208

一、统计线损电量和线损率 208

四、计划线损电量和线损率 209

二、地区线损电量和线损率 209

三、理论线损电量和线损率 209

五、定额线损率 210

六、供电国家级企业线损率等级标准 210

第二节 电力网理论线损计算 211

一、损失因数法计算线损 211

二、最大负荷损耗小时数法计算线损 211

三、均方根电流法计算线损 212

四、等值功率法计算线损 213

五、6~10kV配电网线损计算 214

六、低压配电线路线损计算 215

七、三相负荷不对称时功率因数和线损计算 217

八、电流不平衡附加线损计算 218

九、合理调整电网运行电压降损电量的计算 219

十、利用电压损失率测算线损 220

十一、过境电量电能损耗的计算及分配问题 221

十二、各种技术线损计算方法的评述 222

二、理论线损电量和线损率的分析 223

三、统计线损电量和线损率的分析 223

四、线损电量和线损率实行分压、分线统计分析 223

一、线损分析的目的 223

第三节 电力网线损分析 223

五、电压、无功对线损影响分析 224

六、电力网元件技术参数对线损影响分析 225

七、降低线损措施的经济分析 226

第四节 降低电力网线损的技术措施 226

一、概述 226

二、降低供电线路电能损耗的技术措施 227

第五节 降低线损的组织管理措施 230

一、降低线损的组织措施 230

二、降低线损的管理措施 230

一、电能平衡的意义 232

二、电能利用率 232

第十四章 常用供电设备的电能利用率与电能平衡测试计算 232

第一节 电能平衡的基本知识 232

三、电能利用率的测定方法 233

四、电能平衡的内容 234

五、电能平衡的工作要点 234

六、电能平衡的原则 234

七、电能平衡的计算步骤 235

第二节 变压器电能平衡测试与计算 235

一、对仪器及测量的要求 237

二、电流法现场测试三相异步电动机负载率 237

第三节 三相异步电动机负载率现场测试方法 237

三、功率法现场测试三相异步电动机负载率 239

四、转差率法测试三相异步电动机负载率 240

五、三相异步电动机负载率现场测试算例 241

六、异步电动机电能平衡测试与计算 242

第四节 同步电动机电能平衡测试与计算 244

第五节 直流电动机损耗及效率的测算 245

第六节 风机电能平衡测试与计算 247

第七节 水泵电能平衡测试与计算 248

第八节 电阻炉电能利用率的测试与计算 249

第九节 通用机械设备电能平衡测算 252

第一节 无功补偿的基本概念 254

第十五章 实用无功补偿技术 254

第二节 电力网中无功电源的最优分布 255

第三节 电力网无功功率负荷的最优补偿 257

第四节 异步电动机的无功补偿方法 261

一、概述 261

二、补偿容量的确定 261

三、异步电动机就地补偿装置应注意的问题 263

二、补偿电容器的保护装置 264

三、补偿电容器放电电阻的选择 264

四、补偿电容器的运行 264

一、补偿电容器的连接方式 264

第五节 无功功率补偿的有关问题 264

五、补偿装置的选择 265

第十六章 电动机经济运行 266

第一节 电动机损耗分析 266

一、电动机的功率平衡 266

二、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损耗分析 267

三、减少各种损耗的措施 268

四、电能质量对电动机损耗的影响 269

第二节 电动机效率与功率因数分析 271

一、电动机效率及功率因数定义 271

二、电动机效率及功率因数曲线 272

第三节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选择 275

一、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分类 275

二、三相异步电动机类型的选择原则 277

三、电动机额定功率的选择原则 278

四、电动机效率选择原则 279

五、电动机转矩-转速特性选择原则 280

六、电动机外部结构形式和防护等级的选择 284

七、电动机电源的选择 284

八、电动机额定转速选择 287

九、连续工作负载的异步电动机容量选择算例 288

十、高效率电动机及其选用 289

第四节 电动机经济运行计算 291

一、电动机经济运行计算的基本概念 291

二、电压额定时连续定额电动机经济负载率计算 293

三、电动机等效功率、有功功率及无功功率计算 294

四、电动机运行时效率和功率因数计算 294

五、电动机的互换原则及节 电计算 296

六、电源电压变化对电动机损耗的影响 297

七、电源电压变化对电动机效率的影响 297

八、电源电压变化对异步电动机功率因数的影响 298

九、电压不平衡对异步电动机损耗的影响 298

十、电动机的调压节 电计算 300

十一、电动机对应于经济运行效率的最小负载率的求法 301

第五节 电动机经济运行管理 305

一、电力变压器经济运行术语 307

第一节 电力变压器经济运行的基本概念 307

第十七章 电力变压器经济运行 307

二、变压器经济运行的基本计算公式 308

第二节 变压器的效率 310

第三节 变压器的选择 313

一、车间变压器的选择 313

二、总降压变电所变压器的选择 314

三、按计算最佳负载率选择变压器容量 314

四、按负荷能力选择变压器容量 316

第四节 变压器的并联运行 317

一、常规条件下变压器的并联运行 317

二、非常规条件下变压器的并联运行 318

一、概述 321

第五节 变压器经济运行 321

二、变压器经济运行区的确定方法 322

三、分列运行变压器采用共用经济运行方式的计算与判定 324

四、多台相同变压器经济运行台数的确定方法 325

五、多台不同变压器经济运行台数的确定方法 327

六、及时调整变压器的分接开关 328

七、调整负荷曲线,降低变压器负载损耗 328

八、按均衡条件分配变压器负荷的方法 329

九、平衡变压器的三相电流 331

十、按经济运行原则在变压器间配置让峰负荷的方法 333

十一、按力率均衡条件在多台变压器间分配无功补偿容量的方法 33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