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文地球
黄河三角洲形成和沉积环境
黄河三角洲形成和沉积环境

黄河三角洲形成和沉积环境PDF电子书下载

天文地球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高善明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9
  • ISBN:7030009835
  • 页数:246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云雾降水物理基础下一篇:地球化学
《黄河三角洲形成和沉积环境》目录

目录 1

序 1

前言 1

第一章 黄河三角洲地理环境概况 1

第一节 黄河河口及渤海海盆地质背景 1

第二节 黄河三角洲地貌类型 3

一、古河道高地 3

二、决口扇 5

三、河间洼地和背河洼地 6

四、缓斜平地 7

五、冲积岛和贝壳岛(堤) 7

六、潮间淤泥浅滩(滩涂) 9

第三节 黄河河口区河道冲淤特征 10

一、纵剖面调整 11

二、溯源淤积影响的范围 12

三、河口泥沙分布和造陆情况 16

第四节 土壤类型 18

一、成土母质 18

二、土壤类型及分布 19

三、土壤养分状况 22

第五节 植物群落 24

一、栽培植物 24

二、自然植被 24

三、植物群落及特征 25

四、滨海草场类型及其评价 28

第二章 三角洲形成的影响因素 31

第一节 黄河流域输沙特性 32

一、黄河泥沙主要来自砂黄土区 32

二、高含沙量输沙是黄河的特有形式 36

三、黄河径流和输沙量变率大 37

第二节 渤海海底地形结构 38

一、辽东湾 39

二、渤海湾 40

三、莱州湾 40

四、中央盆地 40

五、渤海海峡 40

第三节 海洋能量 41

一、风和风浪 41

二、潮汐和潮流 44

三、余流 45

四、风暴潮 46

第四节 泥沙扩散的水动力机理 47

一、流入水密度较高(高密度流) 47

二、流入水密度等于蓄水体密度(等密度流) 48

三、流入水密度小于蓄水体密度(低密度流) 48

第一节 三角洲成因类型 51

一、河成(高建设性)三角洲 51

第三章 黄河三角洲发育规律 51

二、海成(高破坏性)三角洲 53

三、复合成因的三角洲 54

第二节 黄河尾闾变迁和三角洲形成 57

一、古代三角洲体系 57

二、近代三角洲体系 57

三、现代三角洲体系 65

第三节 三角洲沉积相和环境 70

一、沉积环境和相的概念 70

二、黄河三角洲沉积相特征 71

三、黄河三角洲沉积物垂向层序 84

第四节 黄河三角洲发育模式 87

一、三角洲大循环和小循环模式 88

二、三角洲沉积模式 91

第四章 黄河三角洲沉积石英砂微结构组合与沉积环境 93

第一节 沉积石英砂形痕特征 93

一、形痕的环境标志 93

二、样品制备 94

第二节 黄河三角洲典型剖面分析 94

一、露头剖面沉积石英砂环境标志 95

三、三角洲中部G-81钻孔沉积石英砂环境标志 96

二、三角洲顶部G-76钻孔沉积石英砂环境标志 96

四、三角洲近前缘G-97钻孔沉积石英砂环境标志 98

第五章 黄河三角洲沉积地球化学特征 101

第一节 黄河三角洲地球化学环境的形成 101

一、样品的采集 102

二、沉积地球化学环境形成和类型 102

第二节 黄河三角洲表层沉积物化学元素组成 106

一、主要化学成分 106

二、氧化物含量及比值的变化 107

第三节 黄河三角洲沉积物中微量元素 108

一、微量元素的含量 109

二、微量元素的分布 112

第四节 第四纪沉积物中化学元素的组成及其变化规律 117

一、钻孔位置、采样方法及分析结果 117

二、氧化物及其比值变化 117

三、微量元素的变化 122

四、碳酸盐含量变化 124

第五节 元素之间的相关分析 126

一、表层沉积物元素之间的群分析 126

二、第四纪沉积物中元素之间的相关分析 129

第六节 “沉积磷酸盐”古盐度 132

一、沉积磷酸盐方法的原理及应用 132

二、沉积磷酸盐的含量变化 133

三、钻孔中古盐度值的变化及古地理意义 134

第七节 黄河三角洲沉积物中稀土元素 135

一、稀土元素的特点 135

二、稀土元素的丰度 136

三、稀土元素的分布模式 139

第一节 现代微体动物群特征 143

第六章 黄河三角洲微体动物群及其沉积环境 143

一、陆相组合 146

二、海陆过渡相组合 146

第二节 微体化石组合类型 146

三、近岸浅海相组合 147

四、浅海相组合 147

第三节 海侵层特征 147

一、第一海侵层 147

二、第二海侵层 148

四、第四海侵层 149

三、第三海侵层 149

第四节 海侵层的古地理环境分析 150

一、海侵层形成时代 150

二、古水温 150

三、古水深 151

四、海面变化与古环境分析 153

第七章 黄河三角洲硅藻组合与沉积环境 156

第一节 黄河三角洲及附近沿海的硅藻组合 156

一、冲积-湖积环境的淡水硅藻组合 167

二、冲积-海积过渡相沉积环境与混合硅藻组合 169

三、前三角洲浅海环境与海洋硅藻组合 171

第二节 几点认识和讨论 172

第八章 黄河三角洲地区第四纪地层 174

第一节 第四纪地层划分原则和标志 174

一、古生物标志 174

二、粘土矿物特征 178

三、第四纪年代和分界 179

第二节 第四纪地层的初步划分及其特征 181

一、下更新统 181

二、中更新统 182

三、上更新统 183

四、全新统 183

第三节 三角洲平原G-96孔孢粉组合及古地理环境 184

一、自然地理概况和岩性简述 184

二、分析方法及孢粉组合特征 184

三、古植被及古气候分析 192

四、地质时代及沉积环境讨论 193

第四节 渤海海底渤-41和27孔孢粉组合及晚更新世以来古地理环境 194

二、孢粉组合与古气候 195

一、岩性特征 195

三、植物气候演替、地层划分 196

第九章 苏北废黄河三角洲 199

第一节 黄河南流夺淮的历史过程 199

第二节 废黄河尾闾的延伸和纵向淤积 200

第三节 废黄河尾闾横向摆动淤积和三角洲形成 202

第四节 废黄河三角洲地貌特征 204

第五节 废黄河三角洲海岸的淤长和蚀退 209

第六节 水下三角洲地貌及其沉积物特征 210

一、渤海湾西岸淤泥浅滩发育 214

第十章 历史时期黄河入海泥沙量的变化 214

第一节 黄河泥沙扩散的范围 214

二、苏北海岸带泥沙冲淤变化 217

三、海底矿物组合 218

第二节 贝壳堤沉积结构与黄河入海泥沙量的关系 220

一、渤海湾沿岸贝壳堤 220

二、苏北海岸沙堤 223

第三节 历史时期黄河来沙量讨论 225

图版说明 228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