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蔡一主编
- 出 版 社: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8
- ISBN:7305003352
- 页数:437 页
第一篇 总论 3
第一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的基本特征 3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性 3
一、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认识的历史发展 3
二、划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标准 6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的历史规定性 8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8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的规定性 10
第二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12
第一节 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12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涵义 12
二、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特征 13
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15
第二节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17
一、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建立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17
二、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性质与特征 19
三、全民所有制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21
第三节 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23
一、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的建立及基本特征 23
二、农村合作经济 25
三、城镇集体所有制 26
第四节 公有制占主导地位条件下的其他经济形式 28
一、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个体所有制 28
二、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国家资本主义 30
第五节 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发展趋势 31
一、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 31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的发展趋势 34
第六节 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 38
第三章 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42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42
一、社会主义制度下实行计划经济的必然性 42
二、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商品经济的原因 45
三、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的统 47
四、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49
第二节 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 51
一、社会主义经济中商品的内在矛盾 51
二、社会主义制度下价值规律的作用 52
三、对价值规律的自觉的利用 55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 57
一、“国家调节 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 57
二、市场竞争机制 60
一、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劳动力所有制 63
第四章 社会主义劳动和物质利益关系 63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劳动力 63
二、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结合 65
三、劳动力结构 69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劳动 72
一、社会主义劳动的性质 72
二、为自己的劳动和为社会的劳动 75
一、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关系的特点 77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物质利益关系 77
二、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关系的构成 78
三、社会主义的物质利益原则 80
第二篇 社会主义生产过程 85
第五章 社会主义生产的实质 85
第一节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85
一、劳动者的消费是社会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 85
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内涵 86
三、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层次性 89
四、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91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消费 93
一、社会主义消费的性质和作用 93
二、社会主义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 96
三、我国社会主义消费模式 98
第三节 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手段 101
一、提高劳动生产率 101
二、充分利用社会劳动资源 104
三、建立高效率的经济管理体制 105
第四节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106
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内容 106
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作用 108
第六章 社会主义经济效益 111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实质和地位 111
一、经济效益的含义 111
二、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实质和地位 113
第二节 社会主义微观经济效益 116
一、社会主义微观经济效益的表现形式 116
二、影响微观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 117
三、微观经济效益的边际分析 119
第三节 社会主义宏观经济效益 121
一、社会主义宏观经济效益的内容 121
二、影响宏观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 122
三、提高宏观经济效益的基本途径 124
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效益和速度 127
第七章 社会主义企业资金运动 129
第一节 社会主义企业和企业资金 129
一、社会主义企业的性质和自主权 129
一、资金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形态 130
二、社会主义企业资金及其本质 133
第二节 社会主义企业资金的循环 135
二、资金正常循环的条件及意义 143
第三节 社会主义企业资金的周转 144
一、资金周转和周转时间 144
二、企业资金的构成 145
三、固定资金的周转 151
四、流动资金的周转 155
第八章 社会主义企业的劳动报酬 159
第一节 按劳分配规律 159
一、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 159
二、按劳分配的性质 162
三、按劳分配的作用 165
一、商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 166
第二节 商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 166
二、贯彻按劳分配,必须反对平均主义 168
三、允许与鼓励一部分人勤劳先富 169
第三节 社会主义劳动报酬的形式 171
一、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劳动报酬形式 171
二、集体所有制企业劳动报酬的形式 176
第四节 正确处理分配问题的主要原则 178
一、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生产经营目的 184
第九章 社会主义企业的生产经营 184
第一节 社会主义企业生产经营目的 184
二、集体所有制企业的生产经营目的 185
第二节 社会主义企业的经济责任制 186
一、社会主义企业经济责任制的含义及其理论依据 186
二、国家与企业之间的承包经营责任制 189
三、企业内部的经济责任制 192
一、实行经济核算制的必要性和特征 193
第三节 社会主义企业的经济核算制 193
二、经济核算制的主要内容和组织形式 196
三、实行经济核算制的条件 198
第四节 社会主义企业的劳动协作和劳动组织 200
一、社会主义企业的生产分工与协作 200
二、社会主义企业的劳动组织与生产管理 201
第五节 社会主义企业之间的竞争 204
一、社会主义企业之间开展竞争的意义 204
二、社会主义企业竞争的特点 206
第三篇 社会主义流通过程 211
第十章 社会主义商品流通 211
第一节 商品流通在社会主义再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211
一、流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客观过程 211
二、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的性质和作用 213
第二节 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的形式 217
一、组织商品流通的原则 217
二、商品购销方式 219
三、商品流通环节 220
四、商品流通费用和商业利润 223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和供需平衡 227
一、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227
二、市场商品的供需平衡 229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的价格 233
第一节 社会主义价格的形成 233
一、社会主义下价格形成的基础 233
二、价格形成中的成本 234
三、价格形成中的盈利 241
四、影响市场价格形成的因素 244
第二节 社会主义价格体系和价格管理体制 245
一、价格体系 247
二、价格管理体制 250
三、我国的价格改革及其发展趋势 251
一、影响物价总水平变动的因素 253
第三节 价格总水平及其发展趋势 253
二、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相对稳定 254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信用和货币流通 257
第一节 社会主义信用 257
一、社会主义信用的本质和职能 257
二、社会主义信用的形式和作用 260
三、社会主义利息的性质和作用 264
一、社会主义金融的多种形式 266
第二节 社会主义金融体系 266
二、金融市场 269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银行 270
一、社会主义银行的性质和作用 270
二、银行体系和中央银行制度 272
三、银行体制 275
第四节 社会主义的货币流通 277
一、货币流通的内容 277
二、货币流通的渠道 278
三、社会主义下的货币流通规律 281
第四篇 社会主义生产的总过程 285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与财政 285
第一节 社会主义总产品与国民收入 285
一、社会主义总产品与国民收入的含义 285
二、社会主义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 286
三、增加国民收入的意义 288
四、制约国民收入增长的因素 289
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290
一、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分配的基本原则 290
二、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过程 291
第三节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293
一、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必要性 293
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途径 294
三、国民收入的最终用途 296
第四节 社会主义的财政 297
一、社会主义财政的性质和特征 297
二、社会主义财政的职能和作用 301
三、社会主义税收 303
四、财政收支的主要内容 305
五、我国的财政管理体制 306
第十四章 社会主义再生产和积累 309
第一节 社会主义再生产 309
一、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内容和特征 309
二、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310
三、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和内涵的扩大再生产 312
第二节 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中的比例关系和产业结构对策 314
一、产业部门划分和产业结构 314
二、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中两大部类的比例关系 317
三、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 321
四、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323
第三节 社会主义积累的规律 326
一、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 326
二、社会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330
三、社会主义的人口规律 331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计划性 334
一、计划经济的本质要求 334
第十五章 社会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的计划管理 334
二、制定国民经济计划的客观依据 336
三、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 338
第二节 国家机构的经济职能和计划管理体制 341
一、国家机构的经济职能和经济体制 341
二、微观方面的放开和宏观方面的管住 342
三、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 344
第三节 国家管理经济的组织形式 347
一、国家通过经济组织管理经济的必要性 347
二、专业化协作和行业管理 348
三、经济区和城市的中心作用 350
第一节 对外经济关系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355
一、对外经济关系的发展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355
第十六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 355
第五篇 对外经济关系 355
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点 357
三、中际分工、世界市场和国际生产关系 359
四、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大力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361
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 363
一、对外贸易是对外经济关系前基础 363
二、国际价值是国际间商品交换的基础 365
三、社会主义国家对外贸易的作用和特点 368
四、发展对外贸易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69
第三节 外汇、汇率与外贸差额 371
一、外汇和汇率 371
二、汇率与外贸差额及国际收支 375
第十七章 社会主义国家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378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家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 378
一、国际投资和引进外资的一般概念 378
二、利用外资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作用 381
三、利用外资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85
四、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投资 387
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家的技术引进 389
一、引进先进技术是加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389
二、大为发展对外技术贸易 393
第三节 国际人才流动和劳务贸易 395
一、国际智力人才的流动 395
二、国际劳务贸易 398
第十八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开放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 400
第一节 对外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400
一、实行对外开放是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最有效途径 400
二、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402
第二节 我国对外开放的多层次特点 406
一、我国对外开放的模式 406
二、我国的经济特区 407
三、我国的沿海开放城市和开放地带 410
四、建立对外开放的金融中心 413
第三节 对外开放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 415
一、封闭式经济发展战略和开放式经济发展战略 416
二、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变 417
三、我国的对外开放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深远远影响 418
第十九章 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 423
第一节 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地位 423
一、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是人类历史上迄今最进步的生产方式 423
二、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地位 424
第二节 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426
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代替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必然性 426
二、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的必要性 428
三、过渡时期的经济特征和主要矛盾 430
第三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 431
一、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发达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 431
二、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的主要特征 432
第四节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然性 434
一、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区别和联系 434
二、社会主义社会必然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 435
- 《课堂上听不到的历史传奇 世界政治军事名人 初中版》顾跃忠等编著 2015
- 《信息系统安全技术管理策略 信息安全经济学视角》赵柳榕著 2020
- 《凯恩斯文集 第13卷 社会、政治和文学论集》严忠志译 2018
- 《先秦政治思想史》梁启超著 2019
-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指南》苏玉主编 2017
- 《刘泽华全集 先秦政治思想史 下》刘泽华著;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编 2019
- 《革命根据地军事经济史》龚泽琪主编 1994
- 《佳人奇遇 政治小说》(日)柴四郎著;梁启超译 1936
- 《天韵社曲谱 上》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文献馆编 2019
- 《美国的伤痕 独立战争与美国政治的暴力基因》(德)霍尔格·霍克(Holger Hoock)著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