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荣华等编写
  • 出 版 社: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4
  • ISBN:11090·118
  • 页数:424 页
图书介绍:
《中国近代史》目录
标签:近代史 编写

目录 1

第一章 第一次鸦片战争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

第一节 鸦片战争前的世界与中国 1

一 西方殖民主义势力的东侵 1

二 清王朝统治下的中国 5

三 战前的中外关系 8

四 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 10

第二节 英国发动侵略战争与清政府的妥协投降 16

一 英国挑起战争与琦善签署(《穿鼻草约》 16

二 清政府被迫出兵与《广州和约》 20

三 英国扩大侵华战争与清政府妥协投降 23

第三节 人民的自发反侵略斗争 25

一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25

二 闽浙沿海和长江下游的群众反侵略斗争 28

第四节 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订立 30

一 《南京条约》及其附约 30

二 《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 32

三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4

第二章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 37

第一节 战后外国资本主义势力深入东南沿海地区 37

一 五日地区自然经济开始遭到破坏 37

二 资本主义侵略者霸占港、澳和强设“租界” 40

三 侵略者掠卖华工 43

第二节 群众反侵略斗争的继续发展与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 45

一 广州和其他各地群众反侵略斗争的继续发展 45

二 反侵略的思想与文学 49

三 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 52

第三章 太平天国前期的革命斗争 55

第一节 太平天国的兴起与发展 55

一 洪秀全的初期革命活动 55

二 从金田起义到建都天京 60

三 清政府镇压革命的反动措施 65

四 直捣北京的北伐 67

五 回师西征 70

六 天京破围战 72

第二节 太平天国的内政外交 73

一 《天朝田亩制度》 73

二 政权组织 75

三 经济改革措施 77

四 文化教育政策 78

五 妇女政策 80

六 对外政策 81

第三节 响应太平天国的各地各族起义 84

一 江南各地的会党起义 84

二 捻军起义 86

三 各族人民的起义 87

第四章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期的太平天国 90

第一节 第二次鸦片战争 90

一 资本主义侵略者的“修约”阴谋 90

二 英法发动侵略战争与《天津条约》 92

三 侵略战争的再起与《北京条约》 95

四 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 97

五 中国人民自发的反侵略斗争 101

第二节 太平天国后期的革命斗争及其失败 103

一 领导集团的分裂 103

二 太平军力挽危局的苦斗 107

三 《资政新篇》 109

四 规取苏常与安庆失陷 112

五 反对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的斗争 116

六 太平天国革命的性质、失败原因及其历史意义 121

第五章 十九世纪六十至九十年代初中国社会的变化洋务运动 123

本章中心 126

第一节 天京沦陷后各族人民的继续斗争 126

一 江南太平军余部的迅速失败 126

二 坚持抗清的捻军 127

三 西南、西北少数民族起义的继续和失败 130

一 辛酉政变 133

第二节 清政府逐步接受半殖民地秩序 133

二 半殖民地对外关系的逐步建立 136

第三节 洋务运动 139

一 洋务运动的产生 139

二 洋务派兴办的军事工业 142

三 洋务派举办的近代民用性企业 145

第四节 外国经济侵略的深入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 150

一 外国经济侵略的深入 150

二 中国民族资本近代工业的产生 152

三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出现 153

四 早期维新思想 156

一 外国传教士的侵略活动 160

第五节 以反洋教为中心的群众反侵略斗争 160

二 群众反洋教斗争的兴起 162

第六章 中国边疆危机的普遍发生与中法战争 166

第一节 边疆危机 166

一 西北边疆的危机 166

二 美、日对台湾的侵犯 170

三 英国对滇藏的侵略 171

第二节 中法战争 173

一 法国进攻越南北部与黑旗军助越抗法 173

二 中法战争的爆发与《天津简明条约》 175

三 中法战争再起与东南海疆之战 176

四 镇南关大捷与《中法会订越南条约》 179

第一节 日本政府的对外侵略扩张野心 183

一 日本政府的侵朝侵华阴谋活动 183

第七章 甲午中日战争 183

二 日本发动不宣而战的侵略战争 188

第二节 清政府的妥协和中国人民的抵抗 192

一 日军的步步进攻和清军的节节败退 192

二 中国人民奋勇抗击入侵者 200

第三节 《马关条约》的签订与中国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202

一 《马关条约》及其危害 202

二 全国人民反对《马关条约》和保卫台湾的斗争 206

一 《中俄密约》与瓜分危机 212

第八章 戊戌维新运动 212

第一节 民族危机的加深 212

二 帝国主义加紧对华经济侵略 217

第二节 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和群众反抗斗争的兴起 220

第三节 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的兴起 222

一 维新派的变法理论 222

二 维新运动的高涨 225

第四节 百日维新 230

一 百日维新及其失败 230

二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原因和历史意义 237

一 义和团的由来及其斗争口号和组织 241

第一节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241

第九章 义和团运动 241

二 义和团在山东 245

三 义和团在直隶的发展 247

第二节 八国联军的入侵与义和团运动的失败 250

一 八国联军的武装进犯与中国军民的英勇抵抗 250

二 那拉氏对外宣战与南方督抚的“东南互保” 255

三 八国联军的暴行与沙俄出兵强占我国东北 259

四 义和团的失败与《辛丑条约》 263

第三节 义和团运动中资产阶级各派的活动 266

一 改良派的自立军起义 266

二 兴中会的惠州起义 268

第十章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和发展 270

第一节 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270

一 中外反动势力的进一步勾结 270

二 日俄战争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274

第二节 爱国运动的掀起和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278

一 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爱国运动 278

二 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 282

三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 287

第十一章 同盟会的成立与革命党人的活动 291

第一节 同盟会及其政治纲领 291

一 同盟会的成立 291

二 同盟会的政治纲领 294

一 资产阶级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 297

第二节 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党人的斗争 297

二 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 305

第三节 清政府伪立宪的骗局 313

一 清政府的“预备立宪” 313

二 清政府伪立宪的破产 317

第四节 辛亥革命前夜的群众斗争和保路运动 319

一 人民群众的自发斗争 319

二 收回利权的斗争与保路运动 322

第一节 革命的爆发和迅速发展 328

一 武昌起义及各省响应 328

第十二章 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328

二 立宪派和旧官僚对革命政权的篡夺 336

三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339

第二节 中外反革命势力的反扑和辛亥革命的失败 342

一 帝国主义用“间接的方式”破坏中国革命 342

二 袁世凯篡夺革命政权 346

三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 356

第十三章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363

第一节 北洋军阀反动统治的建立 363

一 袁世凯反动统治的开始与“二次革命” 363

二 袁世凯的独裁统治 368

一 帝国主义借“承认中华民国”进行讹诈 370

第二节 帝国主义对中国加紧侵略和袁世凯复辟帝制 370

二 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375

三 袁世凯的复辟帝制 376

第三节 护国战争与洪宪帝制的破产 379

一 群众的反袁斗争 379

二 护国战争与洪宪帝制的破产 381

第四节 军阀割据与护法运动 384

一 帝国主义操纵下的军阀割据与张勋复辟 384

二 段祺瑞的卖国独裁与护法运动 388

第一节 中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394

一 民族资本近代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394

第十四章 中国旧民主主义的革命终结 394

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美对华经济侵略的扩大 399

三 民族资本近代工业发展的特点 402

第二节 中国工人阶级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 403

一 壮大中的中国工人阶级 403

二 发展中的工人运动 406

第三节 “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 409

一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 409

二 《新青年》与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411

三 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传播 418

结束语 4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