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文地球
准噶尔盆地形成演化与油气形成
准噶尔盆地形成演化与油气形成

准噶尔盆地形成演化与油气形成PDF电子书下载

天文地球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中国科学院地学部,新疆石油管理局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9
  • ISBN:7030012720
  • 页数:173 页
图书介绍:
《准噶尔盆地形成演化与油气形成》目录

第一篇 准噶尔盆地的形成和演化 1

第一章 准噶尔盆地的构造特征及演化 1

第一节 盆地地壳结构 1

一、盆地地壳及上地幔各层的划分 1

二、盆地的基底 3

三、盆地地壳厚度及莫霍面 6

四、居里面深度 7

第二节 盆地构造特征与单元划分 7

一、盆地大地构造位置 7

二、盆地构造 9

三、盆地构造单元特征与划分 19

第三节 盆地构造演化 27

一、盆地的前身 27

二、盆地演化初期 28

三、盆地发育盛期 29

四、现阶段的盆地 30

第二章 地层划分和时代对比 31

第一节 下古生界和泥盆系 31

一、奥陶系 31

二、志留系 36

三、泥盆系 37

第二节 石炭系和二叠系 41

一、石炭系 41

二、二叠系 46

第三节 中生界和第三系 49

一、三叠系 49

二、侏罗系 50

三、白垩系 52

四、第三系 53

第三章 火山作用与盆地形成演化 56

第一节 火山岩的时空分布 56

二、岩石化学特点 59

一、岩石组成 59

第二节 火山岩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59

三、微量元素含量 60

四、火山岩形成的构造环境 62

第三节 盆地地质热事件与盆地形成演化的关系 63

一、盆地西北缘 63

二、盆地东部 66

三、博格达山及盆地南缘 67

第四章 沉积相及其演化 71

第一节 沉积相划分原则及沉积相类型 71

一、判断沉积相的标志 71

二、沉积相类型 73

第二节 晚古生代沉积相演化 74

一、早石炭世沉积相展布 74

二、晚石炭世沉积相展布 77

三、早二叠世沉积相展布 81

四、中二叠世沉积相展布 83

五、晚二叠世沉积相展布 85

第三节 中、新生代沉积相演化 87

一、三叠纪沉积相展布 88

二、侏罗纪沉积相展布 89

三、白垩纪沉积相展布 90

四、新生代沉积相展布 91

第四节 小结 91

一、构造发展条件 91

二、古气候条件 92

三、沉积水动力条件 92

第五章 古生物群的演化 93

第一节 震旦纪至石炭纪古生物群的演化 93

第二节 二叠纪古生物群的演化 96

一、早二叠世 96

二、中二叠世 96

第三节 中生代古生物群的演化 97

一、三叠纪 97

三、晚二叠世 97

二、侏罗纪 98

三、白垩纪 99

第四节 第三纪古生物群的演化 99

第六章 地温演化 101

第一节 古地温研究方法 101

一、镜质组反射率(R°) 101

二、粘土矿物组合的变化 102

三、沸石矿物族 103

第二节 古地温地质模式的建立及应用 104

一、古地温地质模式的建立 104

二、古地温地质模式的应用 105

第三节 准噶尔盆地古地温演化 106

第四节 小结 108

二、中二叠世(风城组)生油凹陷 111

一、滴水泉-五彩湾石炭纪生油凹陷 111

第一节 生油凹陷的分布与评价 111

第七章 油气生成与运移 111

第二篇 油气的形成和含油气远景预测 111

三、五彩湾-大井中二叠世生油凹陷 112

四、阜康-吉木萨尔中二叠世生油凹陷 113

五、玛纳斯湖二叠纪生油凹陷 114

六、乌伦古二叠纪生油凹陷 114

一、生油岩有机质丰度和类型 115

第二节 有机质丰度、类型及生油气潜势 115

八、早第三纪生油凹陷 115

七、中侏罗世生油凹陷 115

二、主要生油层系生油气潜势预测 120

三、小结 124

第三节 生油层的成熟度及生油阶段 125

一、烃类转化系数和OEP值 125

二、自由基 125

三、生油岩的镜质组反射率(R°) 126

一、三环萜烷 131

四、孢粉颜色指数 131

第四节 原油和生油岩中生物标志化合物的特征 131

二、四环萜烷 133

三、五环三萜烷 134

四、γ羽扇烷 134

五、甾烷 134

第五节 油源对比 135

一、盆地西北缘 135

二、盆地东部及南缘 141

第六节 克拉玛依油区的油气运移 141

一、生油期和运移期 141

二、不整合面是油气运移的通道 143

三、断裂是油气运移的通道 144

第八章 油气聚集 147

第一节 沉降中心的迁移控制着生油拗陷的分布和油气聚集 147

第二节 断裂带的发育期和生油期相一致对聚油有利 149

第三节 犁式断裂应力集中部位易于形成高产 150

第四节 断裂带上盘古侵蚀面上的隆起与风化壳有利于油气聚集 151

第五节 构造的多期活动导致油气的再分配 152

第六节 生油拗陷中的背斜构造有利于油气聚集 152

第七节 扇腰和古水流发育地区是油气富集区 153

第九章 含油气远景预测 154

第一节 成油地质模式类型及其特征 154

第二节 含油气远景区预测 159

一、克拉玛依油区北东向断裂油气聚集带 159

二、乌尔禾-红旗坝油区 161

三、车排子-红山嘴油区 162

四、盆地稳定区含油气远景预测 164

五、盆地南缘含油气远景预测 166

第三节 综合评价 167

一、最有利含油气区 167

二、有利含油区 168

三、天然气勘探 169

参考文献 17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