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新剂型与新技术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陆彬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8
- ISBN:711702870X
- 页数:554 页
第一章 固体分散技术 1
第一节 概述 1
一、药物微粉化 1
(一)机械粉碎法 1
(二)微粉结晶法 2
二、制备固体分散体 2
三、制备粉状溶液或溶剂沉积物 2
第二节 固体分散体的特点与分类 3
一、速释型固体分散体 4
二、缓释控释型固体分散体 4
三、肠溶性固体分散体 4
第三节 固体分散体的常用载体 7
一、载体的类型与常用载体 7
(一)水溶性载体 7
(二)水不溶性载体 9
(三)肠溶性载体 10
二、载体选用原则与载体对形成固体分散体的影响 10
第四节 固体分散体成型技术 10
一、固体分散体成型原理 10
(一)水溶性载体 11
(二)水不溶性载体 11
(三)肠溶性载体 11
二、固体分散体成型技术 11
(一)熔融法 11
(二)溶剂法 12
(三)溶剂熔融法 12
第五节 固体分散体的速效原理 13
一、药物分散状态与速效关系 13
(一)增加药物分散度 13
(二)形成高能状态 13
二、载体的作用 13
(一)阻延药物析品 13
(二)增加药物的可湿性 13
三、其它因素 14
(一)晶型和粒径 14
(二)药物和载体形成分子化合物 15
第六节 固体分散体的缓释作用 15
(一)磺胺嘧啶固体分散体 15
(二)布洛芬固体分散体 15
(三)硝苯地平固体分散体 16
(四)炔诺酮固体分散体 16
第七节 固体分散体的质量检查与评定 16
一、固体分散体的鉴别 16
(一)热分析法 16
(二)X-射线衍射法 18
(三)红外光谱测定法 19
(四)溶出速率测定法 20
二、固体分散体的稳定性 22
第二章 包合技术 24
第一节 概述 24
一、包合物的组成和分类 24
(一)按包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分类 24
(二)按包合物的几何形状分类 25
二、包合原理 25
(一)分子结构及大小 25
(二)包合物中主、客分子的比例 27
(三)客分子的极性 27
(四)其它特点 28
第二节 包合材料 28
一、环糊精的研究进展 28
二、环糊精的结构与性质 29
(一)分子结构 29
(二)性质 29
第三节 环糊精包合技术及其应用 31
一、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31
(一)制备前准备工作 31
(二)常用制备方法 31
(三)影响包合工艺的因素 32
(四)举例 32
二、环糊精包合物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 34
(一)增加药物的溶解度和溶出度 34
(二)液体药物粉末化与防挥发 36
(三)掩盖药物的不良臭味和降低刺激性 37
(四)提高药物稳定性 38
第四节 环糊精衍生物 40
一、水溶性环糊精及其衍生物 40
(一)α-环糊精 40
(二)羟乙基-β-环糊精 40
(三)羟丙基-β-环糊精 40
(四)β-环糊精甲基化衍生物 43
(五)支链环糊精 43
(六)环糊精聚合物 46
二、疏水性-β-环糊精衍生物 47
第五节 环糊精包合物的验证 47
(一)显微镜法和电镜扫描 47
(二)相溶解度法 48
(三)薄层色谱法 48
(四)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49
(五)荧光光谱法 50
(六)圆二色谱法 50
(七)红外分光光度法 50
(八)热分析法 50
(九)X-射线衍射法 50
(十)核磁共振法 51
第三章 乳化技术 53
第一节 乳化技术在新剂型中的应用特点和进展 53
一、普通乳 54
二、亚微乳 54
三、复乳 54
四、微乳 55
五、微粒或毫微粒制备过程的乳化技术 55
第二节 乳化作用 56
一、乳化理论 56
(一)普通乳 56
(二)复乳 58
(三)微乳 59
二、常用的乳化剂 60
(一)天然乳化剂 60
(二)合成乳化剂 61
(三)固体乳化剂 63
(四)混合型乳化剂 63
三、乳化设备 64
(一)电动搅拌器 65
(二)胶体磨 65
(三)超声波乳化器 65
(四)高速搅拌器 65
(五)高压乳匀机 65
第三节 乳剂制备技术及影响成乳的因素 66
一、普通乳 66
(一)制备 66
(二)影响成乳的因素 66
二、亚微乳 67
(一)静脉注射亚微乳的设计 67
(二)亚微乳的制备技术 69
(三)影响成乳的因素 69
三、复乳 70
(一)复乳的制备技术 70
(二)影响成乳的因素 70
(三)复乳产率的测定 74
(四)提高复乳稳定性的措施 74
四、微乳 75
(一)微乳的制备 75
(二)影响成乳的因素 76
(三)微乳中酶的活性 78
第四节 乳剂的性质 79
一、流变性 79
二、液晶相与膜的结构与性质 79
三、乳滴表面的电学性质 80
四、稳定性 81
(一)物理稳定性破坏的表现 81
(二)复乳的稳定性 82
五、释药特性、吸收与靶向性 83
(一)释药机制 83
(二)释药模型 84
(三)吸收特性 85
(四)影响乳剂释药特性与靶向性的因素 86
第五节 乳剂质量评价 90
一、物理稳定性评价 91
(一)测定乳剂的粒径及其分布 91
(二)离心法 93
(三)稳定指数法 93
(四)浊度法 93
(五)加速试验 94
(六)粘度法 95
(七)计算法 95
(八)其它方法 96
二、乳滴的表面电荷 96
三、化学测定法 96
(一)pH值 96
(二)药物含量 96
四、药物释放特性和靶向性评价 97
(一)体外释药的动力学试验 97
(二)体内释药评价 98
(三)靶向性评价 98
第六节 实例 98
一、明胶微球乳剂 98
二、亚微乳 99
(一)静脉注射脂肪乳 99
(二)静注地西泮亚微乳 99
三、复乳 100
(一)依托泊苷复乳 100
(二)蝮蛇抗栓酶复乳 100
(三)平阳霉素S/O/W复乳 101
四、微乳 101
五、乳剂型透明凝胶 101
六、浓乳 103
第四章 脂质体制备技术 107
第一节 概述 107
第二节 脂质体的作用特点 108
一、脂质体剂型的特点 108
二、脂质体的靶向性 108
(一)被动(天然)靶向性 108
(二)物理和化学靶向性 109
(三)转移靶向性 109
(四)主动靶向性 109
三、脂质体的长效作用 109
四、脂质体降低药物毒性 110
五、脂质体保护被包封的药物 110
第三节 脂质体的组成、类型和理化性质 111
一、脂质体的组成和结构 111
二、脂质体的类型 113
(一)按脂质体的结构和粒径分类 113
(二)按脂质体性能分类 113
(三)按脂质体荷电性分类 113
(四)按用途和给药途径分类 113
三、脂质体的理化性质 114
(一)相变温度 114
(二)脂质体荷电性 114
(三)脂质体粒径和粒度分布测量 115
第四节 脂质体的制备技术 115
一、薄膜法 115
二、逆相蒸发法 116
三、复乳法 117
四、熔融法 118
五、注入法 118
六、冷冻干燥法 118
七、表面活性剂处理法 119
八、离心法 119
九、前体脂质体法 119
十、钙融合法 120
十一、加压挤出法 120
十二、制备脂质体气雾剂 120
十三、脂质体的分离技术 120
(一)透析法 120
(二)离心法 121
(三)凝胶过滤法 121
第五节 脂质体的稳定性研究和质量控制 121
一、脂质体的稳定性研究 121
(一)化学稳定性研究 121
(二)物理稳定性研究 122
(三)在血浆中的稳定性 123
二、脂质体的质量评价 123
(一)大小与形态观察 123
(二)主药含量测定 123
(三)体外释放度测定 123
(四)包封率测定 123
(五)实例 130
第六节 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 133
一、抗肿瘤药物的载体 133
二、抗寄生虫药物的载体 134
三、抗菌药物的载体 134
四、激素类药物的载体 135
五、酶的载体 135
六、解毒剂的载体 135
七、作为免疫激活剂、抗肿瘤转移 135
八、抗结核药物的载体 136
九、脂质体在遗传工程中应用 136
十、其它方面 136
第七节 脂质体的作用机制和给药途径 136
一、脂质体与细胞的相互作用 136
二、脂质体的给药途径 137
(一)静脉注射 137
(二)肌内注射和皮下注射 138
(三)口服给药 138
(四)眼部给药 138
(五)肺部给药 139
(六)外用包括皮肤给药 139
第八节 脂质体的体内分布和提高靶向性的途径 139
一、脂质体体内分布试验 139
二、脂质体改变药物的动力学性质和组织分布 139
三、提高脂质体靶向性途径 140
(一)脂质体膜表面上结合特异性成分 140
(二)热敏脂质体 141
(三)pH敏感脂质体 141
第九节 脂质体研究的新动向 142
一、几个脂质体产品已投入临床 142
(一)阿霉素脂质体的药理与临床研究 142
(二)进入临床的其它脂质体制剂 144
二、脂质体作为基因工程载体的研究 145
(一)运载核酸至动物细胞 145
(二)运载核酸至植物细胞 146
(三)在细胞工程制药中的应用与展望 146
三、脂质体作为生物技术医药产品新剂型研究 147
四、血红蛋白脂质体作为人造血液代用品的研究 149
五、脂质体在心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150
六、脂质体作为眼部给药载体的研究 153
(一)脂质体作为眼用药物载体的特点 153
(二)脂质体在眼部的代谢研究 154
七、脂质体用于经皮吸收治疗系统 155
八、脂质体作为肺内给药系统的研究 156
九、包封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脂质体研究 158
十、改造脂质体研制新型脂质体 158
(一)温度(热)敏感脂质体 158
(二)pH敏感脂质体 159
(三)S-脂质体与PEGS脂质体 159
(四)光敏感脂质体 160
(五)前体脂质体 161
(六)聚合膜脂质体 161
(七)免疫脂质体 162
(八)掺入糖脂的脂质体 162
(九)磁性脂质体 163
(十)声振波敏感脂质体 163
第五章 微型包囊与微型成球技术 165
第一节 概述 165
一、药物微囊化的应用特点 165
二、药物微囊化的进展 168
三、常用囊材与载体材料 168
(一)天然高分子 168
(二)半合成高分子 169
(三)合成高分子 169
第二节 相分离法 171
一、分类、基本原理及工艺 171
(一)分类 171
(二)基本原理 171
(三)工艺 172
二、单凝聚法 173
(一)制备工艺中的界面张力与附着力 173
(二)物理稳定性 174
(三)实例 174
三、复凝聚法 177
四、溶剂-非溶剂法 180
(一)相图 180
(二)应用实例 181
(三)附加剂聚异丁酯的作用 183
五、改变温度法 184
(一)温度-组成图 184
(二)乙基纤维素作囊材 185
(三)白蛋白作载体材料 186
第三节 液中干燥法 186
一、概述 187
二、物质转移过程 188
三、工艺影响因素 189
(一)共同的影响因素 189
(二)应用O/W型乳状液的影响因素 189
(三)应用O/O型乳状液的影响因素 190
四、液中干燥法中的聚酯微粒 191
(一)形态 191
(二)固态药物结构 191
(三)聚酯微粒的释药特性 192
(四)聚酯微粒的降解 192
五、液中干燥法中的聚合酸酐微球 193
(一)聚合酸酐的性质 193
(二)聚合酸酐微球的释药和降解 193
(三)体内试验 194
六、实例 195
(一)应用O/W型乳状液工艺的液中干燥法 195
(二)应用W/O/W型复乳工艺的液中干燥法 196
(三)应用聚酯材料的液中干燥法 197
(四)应用聚合酸酐材料的液中干燥法 199
第四节 喷雾干燥法 200
一、原理 200
二、微粒的粒径 201
三、囊心物的质量要求 202
四、设计包囊处方的原则 202
五、设备的部件及工艺条件的优化 204
(一)空气流 204
(二)喷枪 204
(三)喷雾速率 205
(四)温度与湿度 205
(五)抗粘剂的应用 205
第五节 缩聚法 206
一、乳化缩聚法 206
(一)明胶微球 206
(二)蛋白微粒 206
(三)聚乙烯醇微球 207
(四)淀粉微球 207
二、界面缩聚法 207
(一)二胺或亚胺缩聚法 207
(二)蛋白质缩聚法 209
(三)异氰酸酯缩聚法 209
(四)淀粉衍生物缩聚法 209
(五)界面薄膜缩聚法 209
(六)界面中和法 209
三、辐射交联法 210
第六节 毫微粒的制备和应用 210
一、制备方法 211
(一)乳化聚合法 211
(二)天然高分子法 213
(三)液中干燥法 214
(四)自动乳化溶剂扩散法 215
二、毫微粒的体内分布 215
三、毫微粒的应用 216
(一)抗癌药物载体 216
(二)抗生素药物载体 217
(三)口服药物载体 217
(四)眼用药物载体 217
第七节 微粒的释药特性、体内情况及靶向性 218
一、微粒的释药特性 218
(一)影响微粒释药的因素及释药方程 218
(二)微粒群体与个体释药特性的关系 220
(三)微粒个体同群体的释放特性与生物利用度的关系 224
二、微粒的体内转运与作用 225
(一)胃肠道内的转运 225
(二)微粒与血液成分的相互作用 227
(三)材料的生物降解与生物相容性 228
三、靶向性 229
(一)被动靶向作用 230
(二)主动靶向作用 233
(三)转移靶向作用 234
(四)物理靶向作用 234
(五)靶向性评价 234
第八节 细胞载体、活细胞、活菌的微囊化及人工细胞 235
一、红细胞载药的方法 235
(一)溶血法 235
(二)介电张力法 236
(三)多烯类抗生素法 236
二、载药红细胞的性质 236
(一)贮存及体内寿命 236
(二)载入红细胞的药物设计 237
(三)毒性和免疫原性 237
三、活细胞、组织、活菌的微囊化 237
(一)胰岛的微囊化 237
(二)肝细胞的微囊化 238
(三)乳酸乳球菌的微囊化 238
四、人工红细胞 239
(一)血红蛋白的修饰 239
(二)合成原血红素人工细胞 239
五、含吸附剂或其它活性物质的人工细胞 239
第九节 应用实例 240
一、避孕药微粒 240
(一)复方醋酸甲地孕酮微囊注射液 240
(二)前列腺素F2α微囊注射液 243
(三)复方左炔诺孕酮微球注射液 243
二、抗癌药微球及毫微球 243
(一)胸腔给药微球 243
(二)静脉给药肺靶向微球 244
(三)静脉给药毫微球 246
三、抗生素药物微粒 246
(一)氨苄西林微囊 246
(二)头孢哌酮微球 246
(三)硫酸链霉素肺靶向微球 246
四、多肽药物微囊及毫微囊 247
五、解热镇痛药微囊 247
六、其它 249
第六章 缓释包衣与小丸成型技术 253
第一节 缓释包衣材料及缓释包衣处方的组成 253
一、缓释包衣材料 254
(一)醋酸纤维素 254
(二)乙基纤维素 254
(三)聚丙烯酸树脂 255
(四)硅酮弹性体 257
(五)肠溶材料 258
(六)交联海藻酸盐 260
二、包衣膜的处方组成 260
(一)溶剂或分散介质 261
(二)增塑剂及其选择原则 263
(三)致孔剂 265
(四)抗粘剂 265
(五)其他 266
第二节 缓释包衣的形成和影响衣膜性质的因素 266
一、缓释包衣的方法 266
二、包衣成膜的机制 267
(一)有机溶剂包衣液的包衣成膜机制 267
(二)水分散体包衣成膜的机制 267
三、影响包衣膜形成及衣膜性质的因素 268
(一)处方因素 268
(二)包衣方法和制备工艺的影响 272
四、缓释包衣膜通透性实验方法 275
第三节 膜控型新制剂 276
一、微孔膜包衣片 276
(一)微孔膜包衣片的组成及释药原理 276
(二)实例 277
二、膜控释小片 279
三、肠溶膜控释制剂 281
(一)肠溶膜控释片 281
(二)肠溶膜控小丸及颗粒 281
第四节 渗透泵型控释制剂 282
一、渗透泵片的结构类型和控释原理 282
(一)单室泵型片剂 282
(二)双室泵型片剂 284
二、组成渗透泵片的材料 284
(一)半透膜包衣材料 284
(二)渗透压活性物质 285
(三)促渗透聚合物 286
(四)其它组成 286
三、影响渗透泵片释药的因素 286
(一)膜内外的渗透压差 286
(二)包衣膜的渗透性 286
(三)释药孔 287
(四)包衣膜的厚度 287
四、实例 288
(一)盐酸普罗帕酮渗透泵片 288
(二)维拉帕米渗透泵片 288
第五节 小丸剂及其成型技术 289
一、小丸剂的特点 289
二、小丸剂的类型 290
(一)膜控小丸 290
(二)骨架型小丸 292
三、小丸成型技术与设备 294
(一)滚动成丸法 294
(二)挤压-滚圆成丸法 294
(三)离心-流化造丸法 296
(四)其它成丸方法 298
四、影响小丸成型及质量的因素 299
(一)处方因素 299
(二)工艺因素 299
五、小丸剂质量的评估方法 300
(一)小丸粒度的测定 300
(二)小丸的圆整度 301
(三)堆密度 301
(四)脆碎度 301
(五)水分含量 301
(六)强度或硬度测定 301
(七)释放试验 301
六、实例 301
(一)阿司匹林缓释小丸 301
(二)吲哚洛尔控释小丸 302
(三)茶碱缓释小丸 303
第七章 骨架型制剂成型技术 306
第一节 概述 306
一、骨架型制剂的类型 306
二、骨架型制剂的临床应用特点 306
第二节 骨架片 307
一、骨架片的组成和特点 307
二、几种骨架片的常用材料及应用举例 307
(一)不溶性骨架材料 307
(二)生物溶蚀性骨架材料 308
(三)亲水凝胶骨架材料 309
三、骨架片的体外释放特性 311
(一)不溶性骨架片的释药特性 311
(二)溶蚀性骨架片的释药特性 312
四、骨架片的质量控制 313
五、设计骨架片应考虑的有关因素 313
(一)药物的理化性质因素 313
(二)药理、药动学因素 314
(三)生理和食物因素 314
第三节 胃内滞留片 314
一、概述 314
(一)胃内滞留片的组成、释药原理及特性 314
(二)胃内滞留片的药物特性 315
二、胃内滞留片的骨架材料和辅料 315
(一)骨架材料的常用种类和选择 315
(二)其它辅料 316
三、胃内滞留片的成型技术要点及处方例 316
(一)呋喃唑酮胃漂浮片 316
(二)地西泮胃内漂浮控释片 317
(三)盐酸雷尼替丁胃内漂浮片 317
(四)地尔硫?胃漂浮缓释片 317
四、胃内滞留片质量控制 317
(一)体外漂浮作用测定法 317
(二)胃内滞留片的体外释放测定法 318
(三)胃内滞留片的胃内漂浮测定 318
(四)其它 318
第四节 生物粘附片 318
一、概述 318
(一)生物粘附的机制 318
(二)生物粘附片的组成、结构和特点 319
二、生物粘附片的粘附材料 319
(一)Carbopol 319
(二)羟丙纤维素 320
(三)羧甲纤维素钠 320
三、生物粘附片的释药特性和临床应用处方例 320
(一)口服胃肠道粘膜粘附片 320
(二)子宫粘膜粘附片 321
(三)口腔粘膜粘附片 321
(四)口疮粘附片 321
四、生物粘附的体外研究和影响生物粘附的因素 321
(一)生物粘附的体外研究 321
(二)影响生物粘附的因素 322
第八章 脉冲式和自调式释药技术 324
第一节 脉冲式释药技术 324
一、磁性和超声控制释药 325
(一)磁性触发式释药 325
(二)超声波触发式释药 326
二、温度控制释药 327
(一)热敏水凝胶的膨胀性质 327
(二)应用热敏水凝胶膜产生热敏性透过 327
(三)药物释放的调节 331
三、电和化学控释水凝胶 332
(一)电和化学控释聚合物 332
(二)聚甲基丙烯酸水凝胶膜的pH和电场控制 334
第二节 自调式药物释放 335
一、应用酶和生物溶蚀性聚合物的自调式和触发式释药系统 335
(一)基于酶和底物反应的自调式释药 335
(二)抗体和半抗原作用控制的触发式释药 336
二、敏感性脂质小囊 339
(一)对pH的敏感性 339
(二)温度敏感性 340
(三)取决于葡萄糖的膜重排 340
三、螯合剂的自调式释放 340
四、pH-敏感型凝胶 342
(一)疏水性聚胺类凝胶的制备 342
(二)疏水性聚胺类凝胶的膨胀动力学 342
(三)pH控制的药物释放 344
(四)一种pH敏感性膨胀型凝胶的自调式胰岛素给药系统 344
五、竞争结合型自调式胰岛素释药系统 347
六、溶解度控制释放系统 348
(一)机制 348
(二)制备 348
(三)初步观察 349
第九章 经皮给药新剂型 353
第一节 概述 353
一、经皮给药的发展与特点 353
二、皮肤的结构与生理 354
(一)表皮 354
(二)真皮 355
(三)皮肤附属器 355
(四)皮肤的年龄变化 355
三、药物在皮肤内的转运 356
(一)药物在皮肤内的渗透过程 356
(二)皮肤的代谢与储库作用 356
(三)药物在皮肤内的扩散动力学 358
(四)皮肤渗透性的差异 359
第二节 促进药物的经皮吸收 360
一、经皮吸收促进剂 361
(一)有机溶剂 361
(二)脂肪酸与脂肪醇 364
(三)月桂氮?酮 365
(四)表面活性剂 367
(五)角质保湿剂 370
(六)萜烯类 370
二、前体药物 370
三、离子导入 371
(一)离子导入的机制 372
(二)影响离子导入的因素 372
(三)离子导入的应用 374
第三节 药物经皮渗透的研究方法 375
一、体外经皮渗透研究 375
(一)实验装置 375
(二)皮肤的选择 376
(三)皮肤的处理 378
(四)皮肤的保存 379
(五)接受液的选择 379
(六)温度控制 380
二、经皮吸收的体内研究 380
(一)生物利用度测定 381
(二)表面消失法 382
第四节 经皮给药系统的开发 383
一、经皮给药系统开发的步骤 383
(一)处方前工作 383
(二)处方设计与实验室评价 384
(三)临床评价与生产 384
二、经皮给药的药物选择 384
(一)选择药物的一般原则 384
(二)经皮给药系统的剂量 385
(三)药物的性质对透皮速率的影响 386
(四)药物经皮渗透系数的预测 390
(五)经皮给药血药浓度的预测 391
三、经皮给药系统的类型及其组成 394
四、经皮给药系统的高分子材料 400
(一)骨架材料 400
(二)控释膜材料 401
(三)压敏胶 402
(四)背衬材料与保护膜 404
五、经皮给药系统的制备 405
(一)复合膜型经皮给药系统的制备 405
(二)充填封闭型经皮给药系统的制备 405
(三)聚合物骨架型经皮给药系统的制备 405
(四)胶粘剂骨架型经皮给药系统的制备 405
六、经皮给药系统的释放与药物动力学 406
(一)经皮给药系统的释放 406
(二)经皮给药系统的药物动力学 407
七、经皮给药系统实例 409
第十章 眼部给药新剂型 415
第一节 概述 415
第二节 眼部用药的特点及药物动力学 416
一、眼部组织结构与药物吸收特征 416
(一)药物的眼部吸收 416
(二)角膜结构与吸收 417
(三)结膜、巩膜与药物的非角膜吸收 419
二、眼部给药的药物动力学 420
三、粘附材料与药物的眼部吸收 421
四、环糊精用作滴眼剂辅料 422
第三节 眼部给药新剂型 422
一、含粘附剂的眼部给药系统 422
二、亲水凝胶 423
三、脂质体 424
(一)眼用脂质体概述 424
(二)脂质体的眼部滴入给药 425
(三)脂质体的眼内注射给药 426
(四)影响脂质体中药物体内命运的因素 426
四、微球和毫微粒 427
五、眼部植入剂 430
(一)概述 430
(二)眼部植入剂的特点 431
(三)理想的植入剂的要求 431
(四)品种介绍 431
第四节 实例 432
一、马来酸噻吗洛尔植入剂 432
(一)处方 432
(二)制法 433
(三)质量控制 433
第十一章 口腔、鼻腔与直肠给药新剂型 435
第一节 口腔给药新剂型 435
一、口腔粘膜的生理特点和吸收过程 436
(一)口腔粘膜的生理解剖特点 436
(二)药物口腔吸收 437
二、口腔给药制剂的用药要求 440
三、辅料的选择 440
(一)口腔粘附基质的选择 440
(二)渗透促进剂 446
四、口腔给药新剂型 447
五、应用实例 447
(一)马来酸噻吗洛尔口腔贴膜 447
(二)硫酸吗啡颊贴片 448
六、药物的口腔吸收试验 448
第二节 鼻腔给药新剂型 451
一、鼻腔粘膜的生理特征和吸收过程 451
(一)鼻腔粘膜的生理特征 451
(二)药物吸收过程 451
(三)鼻腔给药系统中药物及附加剂对纤毛活动的影响 452
二、用药要求 454
三、鼻粘膜渗透促进剂 454
四、类型 455
(一)滴鼻剂 455
(二)喷雾剂 456
(三)粉末制剂 456
(四)微球制剂 456
(五)凝胶制剂 457
(六)脂质体 457
五、影响鼻粘膜吸收的因素 458
(一)药物的脂溶性 458
(二)药物的相对分子质量(Mr) 458
(三)电荷 458
(四)溶液pH和渗透压 459
六、应用实例 460
(一)胰岛素淀粉微球 460
(二)盐酸普萘洛尔聚丙烯酸缓释凝胶剂 460
七、鼻腔吸收研究的动物模型及试验方法 460
(一)大鼠为试验动物的鼻腔吸收试验 461
(二)兔为试验动物的鼻腔吸收试验 461
(三)用羊进行药物鼻腔吸收试验 462
(四)用狗进行药物鼻腔吸收试验 462
(五)用猴进行药物鼻腔吸收试验 462
第三节 直肠给药新剂型 463
一、直肠粘膜的生理解剖和吸收特点 463
(一)直肠粘膜的生理解剖 463
(二)直肠粘膜的吸收特点 463
二、用药要求 464
三、类型 464
(一)普通栓剂 464
(二)中空栓剂 464
(三)双层栓剂 465
(四)微囊栓剂 465
(五)渗透泵栓剂 465
(六)缓释栓剂 465
(七)凝胶缓释栓剂 467
四、影响直肠吸收的因素 469
(一)药物的理化性质 469
(二)生理因素 469
(三)基质的影响 469
五、应用实例 472
(一)小儿退热抗惊中空栓 472
(二)吗啡控释栓 472
(三)盐酸普萘洛尔缓释栓 473
(四)甘?甜素二钾缓释栓 473
第十二章 子宫与阴道内给药新剂型 476
第一节 给药系统的释药理论 476
一、概述 476
二、控释给药系统的释药机制 477
(一)固体药物从膜状骨架中释放 477
(二)固体药物从管型给药系统中释放 481
(三)固体药物从柱状骨架中释放 484
(四)固体药物从球状骨架中释放 486
第二节 子宫内给药系统 487
一、概述 487
二、含药IUD 489
(一)种类与结构 489
(二)膜材料的选择 490
(三)药物体外释药评价 492
(四)药物体内释放评价 492
(五)体内外释药的相关性 493
(六)IUD的临床研究与应用 494
第三节 阴道内给药系统 495
一、概述 495
二、阴道避孕环 496
(一)种类与结构 496
(二)体外释药特点 497
(三)体内释药动力学 498
(四)临床应用 499
三、阴道用其他剂型 500
(一)避孕膜剂 500
(二)避孕栓剂 500
(三)片剂 500
(四)避孕胶冻(避孕药膏) 500
(五)海绵剂 500
第十三章 植入型给药新剂型 502
一、概述 502
(一)发展简史 502
(二)皮下控释给药系统的特点 503
二、种类、制备及临床应用 504
(一)管型给药系统 504
(二)骨架型给药系统 508
(三)生物降解型给药系统 509
(四)静脉输注泵型给药系统 510
第十四章 动脉栓塞磁性导向与主动靶向给药新剂型 514
第一节 概述 514
一、研究该新剂型的目的与意义 514
二、动脉栓塞的原理与应用 515
三、磁性导向系统的一般进展 515
四、主动靶向偶联物 516
第二节 动脉栓塞微球的种类与制备工艺 516
一、白蛋白微球 516
(一)热变性法 516
(二)化学交联法 517
二、明胶微球与淀粉微球 517
(一)明胶微球 517
(二)甲氨蝶呤明胶微球 518
(三)博莱霉素明胶微球 518
(四)淀粉微球 518
三、聚乳酸微球 518
(一)顺铂聚乳酸微球 519
(二)博莱霉素聚乳酸微球 519
四、葡聚糖微球与羧甲基葡聚糖微球 519
(一)丝裂霉素C葡聚糖微球 519
(二)阿霉素羧甲葡聚糖微球 519
五、聚乙烯醇微球 520
六、乙基纤维素微球与微囊 521
(一)顺铂乙基纤维素微球 521
(二)丝裂霉素C乙基纤维素微囊 522
第三节 动脉栓塞微球的质量控制方法与体外释放特性 522
一、微球的含量测定特点与方法 522
(一)微球消解法 522
(二)微球溶解法 523
(三)研磨提取法 523
二、微球的大小及分布 523
(一)光学显微镜测定 523
(二)库尔特计数器测定 524
(三)电镜测定 524
三、微球的体外释放实验 524
(一)连续流动系统 524
(二)动力渗析系统 525
(三)桨法 526
四、微球的稳定性考察 526
第四节 动脉栓塞微球的体内实验 526
一、动脉栓塞实验研究 526
(一)肾动脉栓塞实验研究 526
(二)肝动脉栓塞实验 527
二、肝动脉栓塞药物动力学实验 529
(一)阿霉素羧甲葡聚糖微球栓塞后的体内过程 530
(二)阿霉素白蛋白微球碘油复乳的体内过程 531
三、动脉栓塞药效学实验 533
(一)兔VX-2瘤株模型 533
(二)大鼠肝癌模型 533
四、微球、微囊肝动脉栓塞的临床疗效 534
第五节 磁性微球的研究 536
一、超细磁流体的制备与性能测定 536
(一)制备 536
(二)性能测定 536
二、磁性微球的制备方法与质量控制 536
(一)磁性明胶微球的制备 536
(二)质量控制 536
三、体外磁场的设计 537
四、磁性微球的体外实验 537
(一)体外磁定位实验 537
(二)离体肾模型磁定位实验 538
五、磁性微球的体内分布实验 538
(一)同位素标记法 538
(二)大鼠尾部模型 538
六、磁性微球肝动脉栓塞实验 539
七、磁性微球在清除骨髓中癌细胞的应用 539
第六节 免疫毫微球的研究 540
一、阿霉素白蛋白毫微球的研制 540
二、抗人膀胱癌BIU-87单克隆抗体BDI-1的制备、活性测定与纯度检查 540
(一)杂交瘤细胞株 540
(二)腹水收集 540
(三)盐析 541
(四)单克隆抗体的纯化 541
(五)单克隆抗体的活性测定 541
三、阿霉素白蛋白毫微球单抗偶联物的制备与活性测定 541
(一)制备原理 541
(二)偶联物AD(HSA—NS)—Ab的活性测定 541
四、偶联物AD(HSA—NS)—Ab体外靶细胞杀伤实验 543
五、偶联物AD—(HAS—NS)—Ab体内抗膀胱癌作用 543
- 《钒产业技术及应用》高峰,彭清静,华骏主编 2019
- 《现代水泥技术发展与应用论文集》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 2019
- 《异质性条件下技术创新最优市场结构研究 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千慧雄 2019
- 《Prometheus技术秘笈》百里燊 2019
- 《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水利工程专业课程建设成果 设施农业工程技术》赵英编 2018
- 《药剂学实验操作技术》刘芳,高森主编 2019
- 《林下养蜂技术》罗文华,黄勇,刘佳霖主编 2017
- 《脱硝运行技术1000问》朱国宇编 2019
- 《催化剂制备过程技术》韩勇责任编辑;(中国)张继光 2019
- 《信息系统安全技术管理策略 信息安全经济学视角》赵柳榕著 2020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国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中国)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9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人民院士》吴娜著 2019
- 《民国时期医药卫生文献集成 37》路丽明编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民国时期医药卫生文献集成 19》路丽明编 2019
- 《中国人民的心》杨朔著;夕琳编 2019
- 《民国时期医药卫生文献集成 24》路丽明编 2019
-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安全用药手册》黎月玲,熊慧瑜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