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内毒素的基础与临床
内毒素的基础与临床

内毒素的基础与临床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朴相浩等编译
  • 出 版 社: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538823158
  • 页数:305 页
图书介绍:
《内毒素的基础与临床》目录

第一章 革兰氏阴性菌外膜的结构和意义 1

第一节 外膜的形态及其分离与制备 1

第二节 外膜的化学组成 1

1. 磷脂 2

2. 脂多糖 3

3. 外膜蛋白质 5

第三节 外膜及其生理功能 10

1. 屏障作用 10

2. 亲水性物质通透孔 11

3. 外膜的载体转运 12

4. 脂多糖的变异与外膜结构 13

5. 外膜表层活性 15

参考文献 17

第二章 内毒素的分子结构 20

第一节 内毒素的提取及精制 20

1. 主要提取方法及其特点 21

2. LPS的纯化 23

3. LPS的纯化及其不均一性 24

第二节 类脂部分 25

1. 类脂A的基本结构 25

2. 类脂A的脂肪酸 30

3. 类脂A的分子模型 34

第三节 多糖部分 35

1. LPS多糖部分的一般分子结构 36

2. LPS多糖O抗原部分 37

3. 研究LPS多糖结构的方法 40

4. O抗原多糖侧链的结构 42

5. 核心多糖的结构 44

6. 弧菌属细菌的LPS多糖 48

7. LPS多糖部分的生物活性 48

第四节 蛋白质部分 50

1. 前言 50

2. 蛋白质部分的分离 52

3. 蛋白质部分的生物活性 53

4. 外膜蛋白质与内毒素蛋白质 56

5. 结束语 57

第五节 类脂A的化学合成 58

1. 化学合成类脂A的意义 58

2. 酰基双糖的合成 59

3. 磷酸酰基双糖的合成 63

4. 合成类脂A相关化合物的生物学活性 65

5. 小结 67

第六节 脂多糖的生物合成 68

1. KDO—类脂A部分的生物合成 69

2. R核的生物合成 73

3. O抗原多糖的生物合成 73

4. O抗原的变换 74

5. 脂多糖向外膜方向移动 75

第七节 脂多糖的物理特性与生物活性的关系 75

1. LPS是双亲和性的高分子微胶粒 75

2. LPS的分散状态 77

3. 用表面活性剂解离LPS 78

4. 螯合剂作用下的解离 79

5. LPS亚单位的分子量 81

6. LPS分散状态与生物活性的关系 82

7. LPS的稳定性和化学分解 83

8. LPS的化学修饰 84

9. LPS的吸附特性 84

10. 今后的研究方向 85

参考文献 86

第三章 内毒素的生物活性 91

第一节 内毒素生物活性概论 91

1. 前言 91

2. 各种动物对内毒素的敏感性 93

3. 使动物对内毒素敏感性增强的方法 98

第二节 非特异抵抗性 102

第三节 致热性 103

1. 体温平衡 104

2. 致热性的测定和各种LPS的活性 106

3. 致热原的致热机理 107

4. 致热物质的种属特异性 110

5. 致热物质的致热机理和解热剂的作用部位 111

第四节 内毒素对血液动力学和血管的影响作用 112

1. 内毒素引起的血液动力学紊乱和内毒素休克 112

2. 血管活性物质(介质) 114

1. 补体激活及其意义 123

第五节 对补体系统的作用 123

2. 内毒素激活补体的机理 126

3. 内毒素的生物活性与补体的作用 127

第六节 内毒素与凝血系统 129

1. 前言 129

2. 内毒素对高等动物凝血—激肽系统的影响 130

3. 鲎试验反应机理 134

第七节 对各种细胞的作用 140

1. 前言 140

2. 血小板 143

3. 血管内皮细胞 144

4. 粒细胞 145

5. 网状内皮系统与巨噬细胞 147

6. 肝细胞 149

7. 造血干细胞和对放射线损伤的防御活性 150

8. 骨髓细胞 154

9. 纤维母细胞 155

10. 淋巴细胞 155

11. 肥大细胞和肌细胞 156

第八节 施瓦茨曼反应 156

1. 前言 156

2. 发生机理 158

3. 临床 162

4. 小结 165

第九节 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165

1. 前言 165

2. LPS的抗原性 167

3. 脂多糖载体 168

4. B细胞激活和非特异抗体的产生 170

5. LPS促进幼稚淋巴细胞成熟 174

6. LPS作用下激活巨噬细胞和体液性因子 175

7. LPS对抗体产生的调节 177

8. 细胞免疫与LPS 180

9. LPS的应答和遗传控制 181

10. 结束语 182

第十节 内毒素与干扰素 183

1. 前言 183

2. 内毒素型IFN的诱导机理 186

3. 结束语 193

第十一节 抗肿瘤性 193

1. 细菌内毒素抗肿瘤活性的研究历程 194

2. 内毒素毒性与抗肿瘤活性的分离 196

3. 内毒素抗肿瘤实验实例 199

4. 肿瘤坏死因子(TNF) 202

5. 内毒素抗肿瘤活性必需的化学结构 203

第十二节 内毒素与代谢 204

1. 内毒素与糖代谢异常 204

2. 内毒素中毒症时的脂代谢异常 210

3. 内毒素中毒症时的造血改变及铁代谢异常 211

4. 内毒素中毒症与过氧化脂质生成 213

参考文献 214

第四章 药学问题 226

第一节 医药中的内毒素检测 226

1. 无菌试验 226

3. 鲎试验 227

2. 致热物质试验 227

4. 小白鼠白细胞减少试验 228

第二节 内毒素增强各种药物毒性的作用 228

第三节 鲎试验的应用 230

第四节 鲎试验与致热性试验的相关性 231

1. 关于鲎试验与致热性试验的相关性 231

2. 各种注射液对鲎试验和致热性试验反应的比较 233

第五节 去除内毒素的方法 235

参考文献 237

第一节 内毒素的病理意义 239

1. 内毒素血症 239

第五章 临床问题 239

2. 机体标本的内毒素检测法 240

3. 细菌性休克机理 242

4. 细菌性休克的治疗方法 243

第二节 内科领域—以肝胆疾患为中心 244

1. 前言 244

2. 肝胆疾患和内毒素 244

3. 肾脏和内毒素 252

第三节 外科领域 253

1. 外科领域的内毒素血症 253

2. 内毒素血症的病原菌及临床症状 254

4. 胆道感染时的内毒素血症 255

3. 急性腹膜炎时内毒素血症的病理变化 255

5. 肝疾患并发的内毒素血症 257

6. 肠道循环障碍时的内毒素血症 259

第四节 口腔疾患与内毒素 260

1. 口腔菌丛 260

2. 牙周病与革兰氏阴性菌 261

3. 牙周病时内毒素的作用 262

第五节 兽医领域 265

1. 家畜与实验动物的内毒素血症 265

2. 牛急剧性乳腺炎时的内毒素血症 267

第六节 内毒素生物活性总述 270

参考文献 275

第六章 关于内毒素的新进展 280

第一节 内毒素研究的历史和展望 280

第二节 关于标准内毒素问题 287

第三节 非革兰氏阴性菌的内毒素样物质 289

第四节 内毒素在感染中的意义 291

第五节 内毒素疫苗研究的新成就 293

1. 主动免疫疗法 294

2. 被动免疫疗法 297

3. 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联合应用 298

参考文献 29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