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现代医院药学
现代医院药学

现代医院药学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周维书等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506707322
  • 页数:619 页
图书介绍:
《现代医院药学》目录

第一章 药学发展简史和医院药房 1

一、药的概念 1

(一)药品是特殊商品 1

(二)药的其它概念 3

二、药学发展简史 3

(一)中国药学发展简史 4

(二)世界药学史 12

(三)药学教育 14

三、医院药房 14

(一)药剂科(部或处)的类型 15

(二)组织机构 15

(三)工作任务 18

(四)管理制度 19

(五)科学研究与协作 19

(七)药品市场 20

(六)医院药剂科(部或处)的筹建 20

四、药师与职业道德 21

(一)药师工作的特点 21

(二)药师的职责 22

(三)药师与药品管理法 22

(四)药师与临床 22

(五)职业道德 23

参考文献 23

二、力、功和能 25

第二章 数理统计和量子化学基础 25

一、度量衡单位 25

三、计算技术 26

(一)对数运算 26

(二)统计学基础 27

(三)误差分析 34

(四)微积分 37

(一)热力学概念 42

四、热力学 42

(二)热化学 43

(三)自由能(△G) 45

五、量子化学基础 47

(一)薜定谔波动方程 47

(二)波函数的性质 48

(三)一维势箱中的粒子 49

(四)LCAO法和算符 51

(五)分子轨道的计算 52

参考文献 58

第三章 药物分子的物理性质 60

一、物理性质与结构关系 60

(一)挥发性 60

(二)熔点 62

(三)比重 63

(四)折光率 64

(五)旋光性 66

二、波谱学 70

(一)电磁波的辐射 70

(二)原子光谱和分子光谱 71

(三)紫外光谱 72

(四)药物的颜色与结构关系 75

(五)荧光和磷光 77

(六)红外光谱 78

(七)质谱(MS) 81

参考文献 85

第四章 药物的溶解 87

一、溶液浓度表示法 87

二、溶解作用机理 88

(一)溶剂的分类 88

(二)分子间引力 91

(三)药物的溶解与分子结构 94

三、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 101

(一)压力影响——Henry定律 101

(二)温度影响 101

(三)盐析 101

(四)溶解度计算 102

四、液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 103

(一)理想溶液 103

(二)液一液部分混合 104

五、固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 104

(一)理想溶液 104

(二)非理想溶液 106

(三)扩大的Hildenbrand溶解度法 108

(四)部分溶解度参数 110

(五)盐类在水中的溶解度 111

(六)微溶解电解质的溶解度 116

(七)弱电解质的溶解度 117

六、溶质在不相混合溶剂间的分配 121

(一)药物分子的离解或缔合对分配的影响 122

(二)提取原理 123

(三)溶解度和分配系数 124

(四)弱酸在油-水系统中的防腐作用 124

参考文献 125

第五章 溶液的性质 126

一、固-液溶液 126

(一)溶解度 126

(二)溶解速度 126

(三)溶解热 127

(四)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128

(五)含两种以上溶质的溶液 131

二、液-液溶液 132

(一)二元系统 132

三、气-液溶液 133

(二)三元系统 133

四、溶解过程的热力学 134

五、常用药用溶剂 136

(一)分类、规格和标准 136

(二)常用药用溶剂和提纯 137

(三)使用与保管 139

六、溶液的依数性 140

(一)渗透压升高 140

(二)蒸气压下降 144

(三)沸点升高 144

(四)凝固点降低 145

(五)渗透压和蒸气压降低之间的关系 146

(六)理想溶液与真实溶液的性质 147

七、活度和活度系数 149

(一)定义 149

(二)德拜-休克耳理论 150

(三)离子强度 151

八、溶液的加合性 152

九、溶液的结构性 152

参考文献 153

第六章 离子平衡 155

一、酸、碱和盐的现代理论 155

(一)Br?nsted-Lowry酸碱理论 155

(二)Lewis电子理论 156

二、酸碱平衡 157

(一)弱酸的离解 157

(二)弱碱的离解 160

(三)水的离解 161

(四)Ka与Kb的关系 161

(五)多元酸电解质的离解 162

(二)由pH值计算氢离子浓度 163

三、S?rensen pH范围 163

(一)由氢离子浓度计算pH值 163

四、溶液各组份浓度为pH函数 164

五、酸度常数 165

(一)离子强度的影响 165

(二)温度对离子平衡的影响 167

(三)分子的电效应 169

六、缓冲溶液和等渗溶液 170

(一)缓冲方程 170

(二)缓容 177

八、吸附等温式 179

(三)生理缓冲与药剂缓冲 179

(四)渗透和等渗 186

(五)调等渗性和pH 189

参考文献 191

第七章 配合物 192

一、配合物的组成和分类 192

(一)金属离子配合物 192

(二)电荷迁移配合物 193

(三)包合物 193

二、配合物的化学键 193

(一)价健理论 193

(二)配位场理论 194

(三)稳定常数和不稳定常数 195

三、螯合物 196

(一)配位体的结构类型和性质 196

(二)影响logk的因素 199

四、电荷迁移配合物 203

(一)现象 203

(二)电子供体与电子受体 204

(三)CTC的分类 205

(四)电荷迁移吸收带 206

(五)Benesi-Hildenbrand方程 208

(六)CTC的分子轨道理论 210

(七)在药学上的应用 212

(一)管道形 216

五、包合物 216

(四)单分子包埋物——β-环糊精的应用 217

(三)笼状 217

(二)层状 217

六、配合物的分析方法 220

(一)pH滴定法 220

(二)分配法 222

七、药物-蛋白质键 222

参考文献 223

第八章 药物的稳定性 224

一、化学动力学基础 224

(一)速度方程 224

(二)温度影响 228

(三)有效期预测 231

(四)过滤状态理论 232

(五)pH影响 234

(一)水解和酰基转换 236

二、药物的降解反应 236

(二)氧化作用 238

三、有机药物分子的稳定性-键能近似法 243

(一)药物分子稳定性的参考标准 243

(二)键能近似法 245

(三)离子反应和溶剂化作用 247

四、有机药物分子的稳定性——构-性分析法 248

(一)饱和烃的衍生物 249

(二)不饱和键与O、N和S相连结 250

(三)类苯芳烃及其衍生物 251

(四)芳香杂环药物 254

(五)药物的稳定性与立体化学 255

参考文献 256

第九章 界面现象 257

一、液体的分子性质 257

(一)分子压力 257

(二)表面张力和界面张力 258

(三)表面自由能 259

(四)粘附力和内聚力 261

二、液体的铺展 261

三、润湿现象和接触角 263

(二)胆汁排泄 264

四、毛细管现象和曲表面上的分子压差 266

(二)曲表面上的分子压差 267

五、表面张力和界面张力的测定 268

(一)毛细管上升法 268

(一)毛细管现象 268

(二)DuNouy张力计 269

(一)不溶性单分子膜 270

六、单分子表面膜 270

(二)可溶性膜及其自溶液中的吸附作用 271

(三)混合膜 273

七、液体界面间的吸附作用 274

(一)表面活性剂 274

(二)亲水一亲油平衡值(HLB) 275

(三)液体表面的单分子层吸附 278

(一)Gibbs吸附等温式 279

(二)固—气吸附等温式 280

九、固体界面间的吸附作用 282

(一)固—气界面吸附 282

(二)固—液界面吸附 282

十、界面的电学性质 284

(一)双电层 284

(二)Nernst电位和Zeta电位 285

(三)电解质效应 286

参考文献 286

第十章 药用辅料 287

一、辅料的概念 287

二、对辅料的要求 287

三、辅料分类 287

(一)抗氧剂 287

(二)防腐剂 291

(三)着色剂 295

(四)调味剂 299

(五)稀释剂 304

(六)乳化剂和悬浮剂 306

四、新型辅料 314

(一)聚乙二醇及其衍生物 314

(一)含油的软膏基质 318

五、软膏基质 318

(二)聚乙烯醇和聚乙烯吡咯烷酮 318

(二)吸收性基质 319

(三)乳化软膏基质 320

(四)其它 321

参考文献 323

第十一章 药物作用和机理 324

一、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 324

(一)药物作用分类 324

(二)作用方式 325

(三)药物作用的临床效果 326

(四)药物作用的量效关系 328

二、药物作用的机理 331

(一)非特异性机制 331

(五)其它 332

(三)对细胞膜的影响 332

(二)对酶的影响 332

(四)对神经递质的影响 332

三、受体学说 333

(一)概述 333

(二)受体分类 338

(三)临床应用 343

四、临床药动学基础 343

(一)基本概念 343

(二)重要参数的计算 344

(三)体内药物分析 345

参考文献 347

第十二章 药物的体内过程 349

一、概述 349

(一)体内药物浓度与临床效果 349

(二)生物利用度 350

(一)药物吸收及其影响因素 351

二、药物的吸收与分布 351

(二)药物的体内分布 358

三、药物的排泄 363

(一)肾排泄 363

(三)唾液排泄 365

(四)其它排泄途径 365

四、药物代谢与临床用药 366

(一)概述 366

(二)药物代谢反应分类及举例 367

(三)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 372

参考文献 376

一、药物因素 377

(一)药物的剂量 377

第十三章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377

(二)药物的剂型 378

(三)药物制剂 379

(四)给药途径 379

二、环境因素 380

(一)外环境 380

(二)内环境 382

(三)疾病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383

三、遗传因素 387

(一)概述 387

(二)药物反应的遗传方式 388

(三)遗传对药动学的影响 389

(四)遗传对药效学的影响 391

四、药物相互作用 394

(一)药物相互作用 394

(二)临床意义 400

参考文献 401

第十四章 调剂 402

一、概述 402

(一)调剂工作的发展沿革 402

(二)调剂室的建筑与基本设置 402

二、处方 402

(一)处方的种类和意义 402

(二)医师处方的内容和结构 403

(三)处方常用拉丁缩写字 404

三、调配工作 408

(一)调配人员 408

(二)处方调配 408

(三)特殊处方 414

四、药物的配伍变化与处理 418

(一)药物配伍变化的分类 418

(三)注射剂的配伍变化 420

(二)药物配伍变化的处理 420

五、处方统计与分析 423

(一)处方统计的意义 423

(二)目前常见的处方统计方法 423

(三)计算机的应用 424

六、药品的储存与保管 424

(一)药品的一般保管方法 424

(二)影响药品质量的因素 424

(三)按性质保管药品 425

七、怎样阅读进口药品说明书 426

(一)进口药品说明书一般结构内容 426

(二)进口药品说明书常用英语表示方法 427

(三)主要厂家、公司及国别 433

参考文献 435

(一)医院制剂的定义、特点、范围及术语 436

(二)医院制剂的分类 436

第十五章 医院制剂 436

一、概述 436

(三)医院制剂室的设置 437

二、制剂室基建 438

(一)基建要求 438

(二)设备、生产过程管理 440

三、基本操作与设备 441

(一)称量 441

(二)粉碎、筛析与混合 442

(三)提取与过滤 445

(四)蒸馏、蒸发与干燥 446

(五)固体制粒单元操作 447

四、各类制剂介绍 448

(一)普通制剂及举例 448

(二)灭菌制剂 459

(三)中草药制剂 460

结语 464

设备附录(供参考) 465

参考文献 467

第十六章 药品质量和检验 468

一、药品标准 468

(一)药品标准的分类 468

(二)药品标准简介 468

(三)药品标准的编号及目的 470

二、药品检验步骤 470

三、药品的一般定性试验 471

(一)无机离子的定性反应原理 471

(二)有机物的定性反应原理 477

四、药物的杂质检查 480

(一)杂质检查的意义 480

(三)杂质限度计算 481

(二)杂质的来源 481

(四)一般杂质检查 482

五、容量分析法 485

(一)容量分析的特点和方法 485

(二)试剂、试液及指示剂 486

(三)滴定液和滴定度 486

(四)容量分析计算 487

六、仪器分析法 490

(一)分光光度法 490

(二)高效液相色谱法 494

(三)气相色谱法 495

(四)放射免疫分析 497

七、制剂的生物检查法 498

(一)热原检查 498

(三)中药注射剂对红细胞影响试验法 501

(四)局部刺激试验法 501

(五)生物利用度测定法 502

八、药品卫生学检验 503

九、制剂分析 504

(一)片剂 505

(二)注射剂 506

(三)胶囊剂 509

(四)糖浆剂 509

(五)软膏剂 510

(六)酊剂 511

(七)中草药制剂 511

十、药房快速分析 514

(一)意义 514

(二)特点 514

(三)计算 514

参考文献 515

第十七章 医院药品的贮存与保管 517

一、医院药房的库存品种 517

二、影响药品质量的因素 518

(一)空气 519

(二)日光 520

(三)湿度 520

三、一般药品的贮存 521

(五)时间 521

(一)化学试剂 521

(四)湿度 521

(三)制剂 522

四、危险性药品的贮存 522

(二)一般西药 522

(二)贮存要求 523

五、有效期的药品及管理 523

(一)库房 523

(三)抗生素 524

(二)生化制剂 524

(四)其它 524

(一)生物制剂 524

六、医用毒性药品及管理 528

七、麻醉药品及管理 528

八、精神药品及管理 530

九、放射性药品的管理 531

(一)中药材的虫蛀与霉变 532

(二)中药霉变和虫蛀的防治 532

十、中药的贮存与管理 532

(三)少量中药材的贮存 533

(四)中成药 533

(一)电子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534

(二)电子计算机的种类 534

十一、电子计算机在药学上的应用 534

(三)电子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535

(四)应用 536

参考文献 537

一、医院药学部(科)的性质和任务 538

(一)性质 538

第十八章 医院医学的管理 538

二、医院药学部(科)的组织和编制 539

(一)原则 539

(二)任务 539

(二)组织机构 540

(三)编制 541

三、医院药学人员的职责 542

(一)药学部(科)主任或组长 542

(二)药学部各级技术人员职责 543

四、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 544

五、药品采购与管理 545

(二)职责 545

(一)计划采购管理 545

(一)成员 545

(二)库房管理 546

(三)供应管理 546

(一)调剂科(室)的任务 547

六、药学部(科)调剂业务管理 547

(二)处方制度 547

(四)帐目及统计报销 547

(三)处方书写规则 548

(四)调剂科(室)管理制度 548

(五)住院处和中心药房发药管理 549

(一)制剂科(室)的任务 550

(二)条件和要求 550

七、制剂科业务管理 550

八、特殊药品的管理 551

(一)麻醉药品管理 551

(二)精神药品管理 552

(三)医用毒性药品管理 552

(四)有效期药品管理 553

九、药品质量控制管理 554

(一)建立全面质量管理 554

十、临床药学 555

(四)质量检查制度 555

(一)概念和目的 555

(三)检查内容 555

(二)质量检查组 555

(二)工作内容 556

(一)特点 557

(二)内容 557

十一、药学部(科)的科学研究 557

十二、医院药学工作改革 558

(一)现代化建设 558

(三)管理 558

(三)发展方向 560

参考文献 563

一、药学与社会的关系 564

第十九章 社会药学 564

(一)药学发展的社会条件 564

(三)药学工作者的任务 565

(二)药学系统内部的社会关系 565

二、药物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565

(一)药物与食品 565

(二)药物与生活用品 569

(三)社会用药 570

(四)药品广告 575

(五)中药 577

(二)管理模式的改革 580

三、药物造成的社会危害 581

(一)药源性疾病 581

(二)药物依赖性与滥用的危害 582

四、药学工作者的业务学习 584

(一)药学人员应有的素质 584

(三)假药问题 584

(二)医院药房发药窗口的注意事项 585

(三)医药商业经营者的知识结构 586

参考文献 587

附录A 常见药物在水溶液中的氯化钠当量、冰点降低和溶血作用 588

(二)过敏试验法 590

附录B 药物的等渗参数 603

附录C 药物等渗性加水量 606

附录D 药物的pKa值 607

附录E 常见食物的近似pH值范围 617

附录F 正常人体液的pH值 618

推荐参考资料 619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