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新编中医诊断学
新编中医诊断学

新编中医诊断学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靳士英,陈素云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7
  • ISBN:7800207196
  • 页数:481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大雁功下一篇:职业流行病学
《新编中医诊断学》目录

第一章 中医诊断学的学科内容与基本原则 1

一、中医诊断学的学科内容 1

第一篇 概论 1

二、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 3

第二章 中医诊断学的学习与研究方法 6

一、学习方法 6

(一)基础理论学习 6

(二)基础技术训练 6

(三)临床思维修养 7

二、研究方法 7

(一)以传统方法为主的研究 7

(二)结合现代科学方法的研究 7

三、展望 8

一、问诊的重要意义、要领与注意事项 9

第二篇 诊法 9

第三章 问诊 9

二、问诊的内容 11

(一)一般情况 11

(二)主诉 11

(三)现病史 11

(四)既往史 12

(五)个人史 12

(六)家族史 12

三、现在症的问诊 12

(一)寒热 12

(二)汗 14

(三)疼痛 16

(四)不适 19

(五)耳目 21

(六)饮食与口味 23

(七)睡眠 25

(八)二便 25

(九)妇女特殊情况 27

(十)小儿特殊情况 29

第四章 望诊 31

一、望诊的意义、要领与注意事项 31

二、望诊的一般内容 31

(一)望神 31

(二)望色 32

(三)望形体姿态 34

(四)望头面 35

(五)望五官 37

(六)望躯干四肢 39

(七)望二阴 41

(八)望络脉 43

(九)望皮肤 46

(十)望毛发 52

(十一)望甲 52

(十二)望排泄物 55

三、舌诊 55

(一)舌诊的原理与重要意义 56

(二)舌诊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57

(三)舌诊的内容 57

(四)望舌体 58

(五)望舌苔 61

(六)舌象的临床分析 62

(七)舌诊研究的进展 63

(一)舌下络脉诊法的原理 65

四、舌下络脉诊法 65

(三)观察的具体内容 66

(二)观察方法与注意事项 66

(四)舌下络脉诊所见的临床分析 67

(五)舌下络脉诊法研究的进展 67

第五章 闻诊 72

一、听声音 72

(一)正常声音 72

(二)病理声音 72

二、嗅气味 77

(一)病体气味 78

(二)病室气味 78

一、脉诊 79

(一)脉象形成的原理 79

第六章 切诊 79

(二)脉法分类 80

(三)寸口脉诊法的具体要求 84

(四)平脉 86

(五)病理脉象 89

(六)真脏脉 125

(七)相似脉的鉴别比较 125

(八)妇人脉 126

(九)小儿脉 127

(十)脉象的诊断及相兼脉主病 127

(十一)脉证顺逆与从舍 128

(十二)脉象的临床意义与分析 129

(十三)脉诊研究进展 131

二、按诊 141

(一)按诊的重要意义与方法 141

(二)按诊的内容 142

第三篇 辨证 147

第七章 八纲辨证 147

一、概说 147

(一)八纲辨证的概念 147

(二)八纲辨证的意义 147

二、表里 147

(一)表证 148

(二)里证 148

(三)半表半里证 148

(四)表证与里证的鉴别 148

(五)表证与里证的关系 148

(三)寒证与热证的鉴别 149

(二)热证 149

(一)寒证 149

三、寒热 149

(四)寒证与热症的关系 150

四、虚实 151

(一)虚证 151

(二)实证 151

(三)虚证与实证的鉴别 152

(四)虚证与实证的关系 152

五、寒热、表里、虚实的关系 153

(一)表寒证 153

(二)表热证 153

(三)里寒证 153

(十)虚热证 154

(九)虚寒证 154

(八)里实证 154

(六)表实证 154

(七)里虚证 154

(五)表虚证 154

(四)里热证 154

(十一)实寒证 155

(十二)实热证 155

六、阴阳 155

(一)阴证 155

(二)阳证 155

(三)阴证与阳证的鉴别要点 156

(四)真阴不足与真阳不足 156

(五)亡阴与亡阳 156

七、八纲辨证举例 157

八、八纲的研究进展 157

一、六淫疫疠辨证 166

第八章 病因辨证 166

(一)风淫证候 167

(二)寒淫证候 169

(三)暑淫证候 170

(四)湿淫证候 172

(五)燥淫证候 173

(六)火淫证候 174

(七)疫疠证候 176

二、七情病辨证 177

(一)喜伤心证候 177

(二)怒伤肝证候 178

(三)思伤脾证候 178

(四)悲伤肺证候 178

(五)恐伤肾证候 178

(一)饮食伤证候 179

三、饮食劳伤病辨证 179

(六)惊伤证候 179

(七)忧伤证候 179

(二)伤虫证候 181

(三)劳逸伤证候 183

(四)房劳伤证候 183

四、外伤证候 184

(一)金刃伤证候 184

(二)火器伤证候 184

(三)虫兽伤证候 185

(四)跌扑伤证候 186

(五)烧伤与冻伤证候 186

五、 病因辨证研究进展 187

一、气病辨证 191

第九章 气血津液辨证 191

(一)气虚证 192

(二)气陷证 192

(三)气滞证 193

(四)气逆证 194

(五)气闭证 195

(六)气脱证 196

二、血病辨证 197

(一)血虚证 197

(二)血瘀证 198

(三)血热证 200

(四)血寒证 201

三、气血同病辨证 202

(一)气滞血瘀证 203

(二)气虚血瘀证 204

(三)气血两虚证 205

(四)气不摄血证 205

(五)气随血脱证 206

四、津液病辨证 207

(一)津液不足证 207

(二)水液停聚证 208

第十章 脏腑辨证 217

一、心与小肠病辨证 217

(一)心气虚证 218

(二)心阳虚证 219

(三)心阳暴脱 220

(四)心血虚证 221

(五)心阴虚证 222

(七)心脉痹阻 223

(六)心火亢盛 223

(八)痰蒙心神 224

(九)痰火扰神 225

(十)瘀阻脑络 226

(十一)小肠实热 226

二、肺与大肠病辨证 227

(一)肺气虚证 227

(二)肺阴虚证 228

(三)风寒犯肺 229

(四)风热犯肺 229

(五)燥邪犯肺 230

(六)肺热炽盛 230

(七)痰热壅肺 231

(八)寒痰阻肺 231

(十)风水相搏 232

(九)饮停胸胁 232

(十一)大肠湿热 233

(十二)大肠液亏 233

(十三)肠虚滑泻 234

三、脾与胃病辨证 234

(一)脾气虚证 235

(二)脾阳虚证 237

(三)中气下陷 238

(四)脾不统血 239

(五)寒湿困脾 239

(六)湿热蕴脾 240

(七)胃气虚证 241

(八)胃阳虚证 241

(十)胃寒证 242

(九)胃阴虚证 242

(十一)胃热证 243

(十二)食滞胃脘 244

(十三)胃腑血瘀 244

四、肝与胆病辨证 245

(一)肝血虚证 245

(二)肝阴虚证 246

(三)肝郁气滞 247

(四)肝火炽盛 248

(五)肝阳上亢 248

(六)肝胆湿热 250

(七)寒滞肝脉 250

(八)肝风内动 251

(九)胆郁痰扰 252

(一)肾阳虚证 253

五、肾与膀胱病辨证 253

(二)肾虚水泛 255

(三)肾阴虚证 255

(四)肾精不足 256

(五)肾气不固 257

(六)肾不纳气 258

(七)膀胱湿热 258

六、脏腑兼病辨证 259

(一)心肾不交 259

(二)心肾阳虚 260

(三)心脾两虚 261

(四)心肺气虚 262

(五)心肝血虚 262

(七)肝胃不和 263

(六)肝火犯肺 263

(八)肝郁脾虚 265

(九)肝肾阴虚 266

(十)脾肺气虚 266

(十一)脾肾阳虚 267

(十二)肺肾阴虚 268

第十一章 六经辨证 270

一、六经病的证候分类 270

(一)太阳病证候 270

(二)阳明病证候 272

(三)少阳病证候 274

(四)太阴病证候 276

(五)少阴病证候 277

(六)厥阴病证候 279

(一)传变 280

二、六经病的传变、直中与合病、并病 280

(二)直中 281

(三)合病 281

(四)并病 281

三、六经辨证研究进展 282

第十二章 卫气营血辨证 285

一、卫气营血病证候分类 285

(一)卫分证候 286

(二)气分证候 288

(三)营分证候 290

(四)血分证候 292

二、卫气营血病证的传变规律 295

三、卫气营血辨证研究进展 295

(一)上焦病证候 299

一、三焦病证候分类 299

第十三章 三焦辨证 299

(二)中焦病证候 301

(三)下焦病证候 302

二、三焦病证的传变规律 303

第十四章 经络辨证 305

一、十二经脉病证 305

二、奇经八脉病证 313

第四篇 症状鉴别与辨病 317

第十五章 症状鉴别 317

一、症状鉴别的重要意义与方法 317

二、常见症状的鉴别 318

(一)发热 318

(二)头痛 321

(三)咳嗽 323

(四)气喘 324

(五)胸痛 325

(六)心悸 326

(七)不寐 328

(八)出血 328

(九)口渴 332

(十)纳呆 332

(十一)脘痛 333

(十二)腹痛 334

(十三)呕吐 335

(十四)便秘 335

(十五)腹泻 336

(十六)黄疸 337

(十七)抽搐 338

(十八)腰痛 339

(十九)小便不利 340

(二十)小便过多 341

(二十一)水肿 341

(二十二)昏迷 342

第十六章 辨病 345

一、疾病的概念 345

(一)症、证、病之间的关系 345

(二)疾病名称的类型 346

(三)疾病分类的方法 347

二、辨病的重要意义与方法 347

(一)辨病的意义 347

(二)辨病的具体方法 348

(三)辨病与辨证结合 349

(一)传染病的辨病要点 350

三、常见疾病的辨病要点(列表) 350

(二)内科疾病的辨病要点 353

(三)外科疾病的辨病要点 355

(四)骨伤科疾病的辨病要点 358

(五)儿科疾病的辨病要点 359

(六)妇产科疾病的辨病要点 361

(七)五官科疾病的辨病要点 363

(八)皮肤科疾病的辨病要点 365

四、辨病的研究进展 368

第五篇 诊断与病案 371

第十七章 诊断步骤与思维方法 371

一、病情资料收集整理的要求 371

(一)客观性原则 371

(二)全面性原则 371

二、病情资料的属性 372

(三)动态性原则 372

(一)一般性资料 373

(二)特征性资料 373

三、辨证的程序与方法 374

(一)辨证的一般程序 374

(二)外感性疾病的辨证程序 379

(三)内伤杂病的辨证程序 380

四、辨证中常用的思维逻辑方法 382

(一)比较法 382

(二)类比法 383

(三)归纳法与演绎法 385

(四)分析法与综合法 386

(五)模糊逻辑法 389

(一)戒主观性思维 391

五、误诊的防范 391

(二)戒片面性思维 392

(三)戒表面性思维 393

(四)戒习惯性思维 393

(五)防止误诊的传统方法 394

第十八章 病案书写 396

一、病案的科学价值与临床意义 396

二、病案的内容与要求 397

(一)中医病案的特点与一般要求 397

(二)病案的书写格式 398

(三)病案书写举例 400

三、病案的整理 404

(一)以身体部位名病 407

一、殷代 辨病的萌芽阶段 407

第十九章 疾病的认识与辨病的发展 407

第六篇 中医诊断学发展史略 407

(二)带有疾病源候意义的病名 409

(三)流行性疾病 410

(四)有关妊产的认识 410

二、周秦时代—辨病的奠基阶段 410

(一)疾病开始分科 410

(二)开始注意环境致病因素 410

(三)开始注意探索病因 411

(四)病候学专著的出现 411

(五)《内经》为辨病奠定了理论基础 412

三、汉晋隋唐时代——辨病的发展阶段 412

(一)病因探索的深入 412

(二)对疾病流行学的关注 413

(四)疾病分类的系统化 414

(三)重视疾病特征的把握 414

四、宋元明清民国时代——辨病的提高阶段 415

(一)病因认识的提高 415

(二)疾病“三间”分布认识的提高 416

(三)重视新病、新症型的发现与描述 416

五、中医辨病成就举例 418

(一)沙虱毒 418

(二)狐惑病 419

(三)狂犬病 420

(四)梅核气 421

(五)脚气 421

(六)葡萄疫与青腿牙疳 424

(七)?病与隐疹 425

(一)早期的舌诊 429

一、舌诊 429

第二十章 诊法的形成与发展 429

(二)汉晋隋唐的舌诊 430

(三)宋元明清的舌诊 431

(四)近代的舌诊 432

二、舌下络脉诊法 433

(一)起源于《内经》 433

(二)始载于晋,盛于隋唐宋 434

(三)停滞于元明清,复兴于建国后 436

三、脉诊 437

(一)早期的脉诊 437

(二)汉晋隋唐的脉诊 438

(三)宋元明清的脉诊 440

四、小儿食指络脉诊法 442

(一)食指络脉诊法的起源 442

(四)近现代的脉学 442

(二)宋元时期的食指络脉诊法 443

(三)明清时期的食指络脉诊法 443

(四)近现代的食指络脉诊法研究 444

五、胸腹切诊 444

(一)《内经》、《难经》的胸腹切诊 444

(二)《伤寒杂病论》的胸腹切诊 446

(三)《诸病源候论》的胸腹切诊 447

(四)《重订通俗伤寒论》的胸腹切诊 448

附:日本汉方医的腹诊 449

六、其它诊法 455

(一)体质、气质诊法 455

(二)实验检查法 458

(三)创伤出血诊法 460

第二十一章 辨证的形成与发展* 462

一、经脉辨证 462

(一)气血先后说 462

(二)各有所主说 463

(三)因于内外说 463

(四)本经他经说 463

二、六经辨证 463

(一)《内经》的早期学说 463

(二)张机的六经辨证体系 464

(三)晋隋唐的六经辨证 464

(四)宋元明清的六经辨证 465

(五)近代的六经辨证 466

三、脏腑辨证 466

(二)汉晋隋唐的脏腑辨证 467

(三)宋元明清的脏腑辨证 467

(一)《内经》的早期脏腑辨证 467

四、温病辨证 469

(一)清以前的温病辨证 469

(二)清代温病学说的创立 469

五、八纲辨证 471

(一)八纲辨证渊于《内经》 471

(二)汉晋隋唐的八纲辨证寓于六经辨证与脏腑辨证之中 471

(三)宋以后八纲辨证的形成 471

第二十二章 病案的创始与发展 473

一、病案的萌芽 473

(一)殷商的卜辞 473

(二)周代的死亡报告 473

(三)诸子百家中的“病案” 473

(一)淳于意创立诊籍 474

(二)《内经》的病案分析 474

二、病案的创始 474

三、病案的发展 475

(一)《小品方》中的病案 475

(二)《千金要方》中的病案 475

(三)医人传记中的病案 475

四、专科病案著作的出现 476

(一)《小儿药证直诀》慢惊案例 476

(二)《普济本事方》伤寒案例 476

(三)《脾胃论》痰厥头痛案例 476

五、病案的日趋完善 477

(一)提出病案书写的规范 477

(二)各种类型医案著作的涌现 478

六、病案质量的提高 479

(一)病案的科学、规范、常规化 479

(二)我国病案的优良传统 479

附:疾病的认识与辨病的发展引用的甲骨文字 481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