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空气调节设计手册  第2版
空气调节设计手册  第2版

空气调节设计手册 第2版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2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电子工业部第十设计研究院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5
  • ISBN:7112026261
  • 页数:844 页
图书介绍:本手册详细介绍了空调设计参数确定、负荷计算、空调系统(包括风与水系统)、空调设备、气流组织、空气处理等的设计计算方法。
《空气调节设计手册 第2版》目录

第一章 概述 1

第一节 基本概念 1

第二节 室外计算参数 2

一、空调室外计算参数的确定 2

二、空调室外计算参数统计方法举例 20

三、空调室外计算温度的简化统计方法 23

第三节 室内计算参数 23

一、工业建筑的室内温湿度及其允许波动范围 24

二、民用建筑室内空调参数 31

第四节 基础资料 33

一、工艺资料 33

二、土建资料 34

三、动力资料 33

四、空调通风设备资料 34

第五节 空气的h-d图(焓湿图)及其应用 34

一、空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34

二、湿空气的h-d图(焓湿图) 37

三、h-d图的应用 38

第六节 不同大气压力时空调系统的计算和设备的选择 42

第七节 法定计量单位和单位换算 43

一、法定计量单位 43

二、法定计量单位使用规则(摘要) 45

三、常用单位换算 47

第二章 建筑布置和室内负荷计算 48

第一节 建筑布置和热工要求 48

一、空调房间的位置选择 48

二、空调房间建筑布置和热工要求 49

三、围护结构的经济传热系数 52

第二节 围护结构的负荷计算 55

一、透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和冷负荷 56

二、玻璃窗传热的冷负荷 74

三、外墙和屋盖的得热和冷负荷 76

四、内墙、内窗、楼板、地面的冷负荷 94

五、围护结构的总冷负荷 95

六、高层建筑冷负荷特点 116

七、间歇和轻型结构附加 117

八、围护结构温度波衰减度ν和延迟时间ξ的计算 118

九、空气渗透的冷负荷 121

第三节 设备、化学反应、人体、照明等的负荷计算 122

一、设备冷负荷 122

二、照明冷负荷 128

三、人体的冷负荷和湿负荷 129

四、化学反应的冷负荷和湿负荷 131

五、水槽、设备、食品的湿负荷和潜热冷负荷 132

第三章 空调系统 134

第一节 空调系统的分类 134

第二节 空调系统的比较和选择 135

一、确定空调系统方案的因素 135

二、各种空调方式的比较和选择 135

第三节 单风管集中式系统 136

一、系统划分 137

二、系统分类及其使用条件 138

三、各类系统的特点与冬、夏季工况 139

四、系统的调节方法 146

第四节 单风管再热系统和分区机组系统 154

一、单风管再热系统 154

二、分区机组系统 155

第五节 空气调节的风系统 157

一、风机 157

二、风管 158

三、风管阀门 160

四、新风入口 163

五、空调机房 163

六、检查、调试和维修 164

第六节 空气调节的水系统 165

一、水系统的分类 165

二、高层建筑水系统分区 167

三、管路设计 168

四、水系统设计 170

第七节 管道设备的保温和冷热损耗 173

一、管道和设备的保温 173

二、空调系统的冷热损耗 176

第八节 对自动控制、调节、管理的要求 179

一、自动控制和调节的目的 179

二、自动调节 180

三、检测、信号与联锁 182

四、敏感元件的装设位置 183

第四章 诱导器、风机盘管、变风量系统 184

第一节 诱导器系统 184

一、诱导器和诱导器系统 184

二、诱导器各种工况的特点及判别式 188

三、诱导器系统的计算 189

四、诱导器系统的全年运行调节 190

第二节 风机盘管系统 194

一、风机盘管机组空调方式的特点 194

二、风机盘管机组的构造、基本参数和产品举例 195

三、风机盘管机组的技术特性 202

四、风机盘管空调系统方案及控制 209

五、风机盘管机组选择计算 216

六、风机盘管空调方式在设计、安装和运行中的注意事项 217

第三节 变风量系统 218

一、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218

二、末端设备 219

三、系统设计 223

四、自动控制 238

第五章 气流组织与风量计算 241

第一节 风量计算 241

一、送风量计算方法 241

二、春、秋、冬季送风量的减少 243

三、新风量的确定 243

第二节 气流组织的方式和适用范围 244

第三节 侧送 246

一、侧送方式 246

二、侧送方式设计要点 247

三、侧送气流组织的设计方法 252

第四节 孔板送风 255

一、孔板送风分类与气流流型 255

二、孔板送风设计计算 256

第五节 散流器送风 261

一、散流器平送 261

二、散流器下送 264

第六节 喷口送风 268

一、喷口送风方式 268

二、喷口送风设计方法 269

第七节 条缝型送风 275

一、民用建筑用条缝送风 275

二、纺织厂用条缝送风 280

第八节 回风口 290

一、回风口的布置 290

二、回风口风速与型式 291

第六章 空气的冷却和加热 293

第一节 表面冷却器的优缺点 293

第二节 冷水式表面冷却器的设计安装注意事项 294

第三节 冷水式表面冷却器的设备 295

一、结构特性 295

二、几种冷水式表面冷却器的外形、规格、尺寸 296

第四节 冷水式表面冷却器的计算 303

一、冷水式表面冷却器作冷却干燥(减焓降湿)同时的热工计算 303

二、冷水表冷器作干式冷却(等湿降焓)和加热时的热工计算 332

三、冷水式表面冷却器空气阻力和水阻力计算 334

四、采用盐水为冷媒时的计算 338

第五节 空调机组设备 340

一、直接蒸发表冷式空调机组的分类 340

二、空调机组设备的几个共同特点 341

三、恒温恒湿机组和冷风机组 341

四、屋顶式空调机组 344

五、变频控制VRV系统 353

第六节 空调机组的应用 358

一、空调机组的热平衡计算 358

二、空调机组的选择图和计算程序 364

第七节 氟利昂直接蒸发式表冷器空调系统的调节方法和调节计算 368

一、氟利昂直接蒸发式表冷器空调系统的调节方法 368

二、氟利昂直接蒸发式表冷器空调系统的调节计算 368

三、空调机组常用调节方法 371

第八节 喷水式空气处理 372

一、喷水式空气处理的优缺点和分类 372

二、喷水室的构造和构件 373

三、喷水室热工计算 377

四、喷水室空气阻力 389

五、高风速喷水室 389

第七章 空调节能与热回收设备 391

第一节 空调系统节能评价 391

第二节 空调系统节能措施 393

一、改善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 393

二、合理降低室内温、湿度标准 393

三、控制和正确利用室外新风量 394

四、减少输送系统的能耗 394

五、采用变流量空调系统 394

六、对空调系统采用自动控制 395

第三节 热回收系统 396

一、转轮全热交换器 397

二、板式显热交换器 399

三、板翅式全热交换器 404

四、中间热媒式热交换器 406

五、热管换热器 411

六、热泵 416

第四节 天然能源的利用 416

一、太阳能供暖与制冷 417

二、地热能的利用 418

三、地下含水层蓄能 419

四、地道风的利用 420

第八章 空气除湿和加湿 421

第一节 除湿方法分类及特点 421

一、升温通风降湿 422

二、冷却减湿 422

三、吸湿剂除湿 423

四、联合除湿 427

第二节 降湿用气象资料 428

一、温度、水汽压、焓分布及分类 428

二、降湿用气象参数 431

三、简化统计法 434

第三节 升温通风降湿 435

一、应用状况 435

二、温湿度设计参数 440

三、通风量、加热量 441

第四节 冷冻除湿机通风降湿 443

一、冷冻除湿机除湿原理 443

二、主要技术性能 443

三、各类除湿机 446

四、冷冻除湿机的选择计算 457

第五节 固体吸湿剂通风降湿 460

一、氯化钙静态吸湿 461

二、氯化钙动态吸湿 461

三、氯化钙的再生 466

四、硅胶静态吸湿 467

五、硅胶动态吸湿 467

六、动态吸湿的计算 469

第六节 氯化锂转轮除湿机 470

一、氯化锂转轮除湿机的除湿原理、特点和用途 470

二、氯化锂转轮除湿机的工作原理及构造 471

三、氯化锂转轮除湿机的技术性能 475

四、氯化锂转轮除湿机的计算程序 479

五、除湿系统设计安装注意事项 483

第七节 三甘醇除湿机 484

一、三甘醇的性质及除湿原理 484

二、三甘醇吸湿剂除湿的优缺点 485

三、SC型三甘醇除湿机 486

第八节 空气加湿 493

一、概述 493

二、喷蒸汽加湿 494

三、电热式、电极式加湿器 502

四、红外线加湿器 505

五、PTC蒸汽加湿器 505

六、超声波加湿器 506

七、离心式加湿器 509

第九章 空气净化和洁净室 510

第一节 概述 510

第二节 洁净室级别 510

一、洁净厂房设计规范的规定 510

二、美国联邦标准209E的规定 511

第三节 确定洁净室方案的原则 513

一、综合要求 513

二、系统方案 514

三、洁净室形式的确定 515

四、人、物净化方案 516

第四节 洁净室的净化设计 517

一、气流组织和通风量 517

二、洁净室的计算 520

三、正压设计 528

四、空气净化处理 529

五、风管与附件 534

第五节 空气净化设备 536

一、空气过滤器 536

二、高效空气过滤器 542

三、净化送风装置 544

四、局部净化设备 545

五、空气吹淋室和气闸室 550

六、清扫设备 551

七、尘埃粒子计数器 554

第六节 生物洁净室和设备 554

一、概述 554

二、设计参数 556

三、设计原则 562

四、设计计算 564

五、设备和仪表 566

第十章 空调系统的噪声控制 569

第一节 噪声的计量和评价 569

一、噪声的计量 569

二、噪声的评价 571

第二节 噪声允许标准 577

第三节 空调系统设备的噪声 580

一、离心风机噪声 580

二、轴流风机噪声 584

三、电机噪声 586

四、空调设备噪声 587

第四节 空调系统气流噪声 594

第五节 空调系统的噪声自然衰减 597

第六节 空调系统消声器 601

一、消声器性能的评价 601

二、消声器类型和性能 602

三、消声器系列 613

第七节 空调系统噪声控制技术措施、设计程序及其算例 620

一、空调系统噪声控制技术措施 620

二、消声设计程序 623

三、空调系统声学计算举例 624

第十一章 空调系统的隔振 628

第一节 空调系统产生振动的原因及隔振目的 628

第二节 隔振方案及构造 631

第三节 隔振台座的计算 634

一、静力计算 634

二、振动计算 634

第四节 通风机和水泵的隔振 641

一、扰力计算 641

二、容许振动值 642

三、隔振台座设计步骤 642

第五节 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隔振 654

第六节 立柜式空调机组的隔振 655

第七节 管道隔振 656

第八节 隔振材料及隔振器 657

一、软木 659

二、橡胶及橡胶隔振器 659

三、金属弹簧及金属弹簧隔振器 668

四、金属弹簧与橡胶组合隔振器 680

五、空气弹簧隔振器 680

第九节 隔振设备及管道的抗地震措施 684

第十二章 制冷剂、载冷剂和制冷机 686

第一节 制冷剂 686

一、概述 686

二、空调工程常用制冷剂的特性与选择 689

第二节 载冷剂 719

一、水 719

二、盐水 719

三、乙二醇 721

第三节 制冷机 722

一、活塞式制冷机组 723

二、螺杆式制冷机组 741

三、离心式制冷机组 752

四、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 765

第十三章 冷冻站设计 788

第一节 冷冻站设计的一般要求 788

一、冷冻站设计的原始资料 788

二、冷冻站位置的选择 789

三、冷冻站布置 789

四、冷冻站规模的确定 790

五、有关专业的设计技术要求 791

第二节 冷冻水系统 793

一、常用冷水机组的冷冻水系统 793

二、大型企业及高层建筑空调冷冻水系统 794

三、高层建筑空调冷冻水分区供应系统 796

四、冷冻水循环泵的选择 797

第三节 冷却水系统 797

一、按供水方式分类 798

二、常用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型式和特点 798

三、冷却水的水质稳定处理 802

第四节 冷冻站管道设计 805

一、制冷剂管道 805

二、冷冻水、冷却水管道 811

第五节 空调制冷设计中的节能、节电技术 816

一、空调制冷系统的节能措施 817

二、蓄冷技术的应用 818

三、热、电、冷联产的应用 823

四、低温核供热堆制冷技术的应用 824

第六节 冷冻站设计实例 825

一、压缩式制冷机冷冻站的实例 825

二、吸收式制冷机冷冻站的实例 831

三、冰蓄冷冷冻站的实例 834

厂家名录 836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