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中国古代小说叙事三维论
中国古代小说叙事三维论

中国古代小说叙事三维论PDF电子书下载

文学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黄霖,李桂奎,韩晓,邓百意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45800814
  • 页数:601 页
图书介绍:在中国古代小说与小说论中,“时间”、“空间”、“节奏”这三个问题干系重大。它们既相对独立,各有侧重,又相互关连,彼此呼应。本书紧紧围绕“叙事”这一轴心,尝试从这三个角度出发进行系统考察,着力探讨中国古代小说与小说论的内部规律,突出“人”的生存之道和活动方式在叙事中的意义。全书在解读、梳理与阐释小说文本与小说理论过程中,既立足于本土哲学思想、文化特质和审美思维,又注重与现代对接,与西方对话,力求将民族传统与当代精神相融会,文本精读与理论阐释相结合,探索了一条融通古今中外的研究路径,总结了一套令人耳目一新的中国古代小说论的逻辑体系。
《中国古代小说叙事三维论》目录
标签:叙事 小说

序一&齐森华  1

序二&陈广宏  1

弁言 1

上卷 时间论 3

第一章 回顾与瞻望 3

第一节 中国小说时间研究的回顾 3

第二节 理论与方法 7

第三节 思路与体系 12

第二章 传统时间文化与小说叙事特征 16

第一节 时间物态化与“时与事并”叙事规范 16

第二节 “时期循环”结构与叙事时间情态化 19

第三节 “时运”观念与叙事的定向及突转 23

第三章 天时、人时与叙事架构 27

第一节 古代小说中的“天时”观念及其叙事功能 27

一 “天时”观念与兴亡律演绎 27

二 “天气”叙事及其象征意蕴 31

三 “因果”观念与时间循环构架 34

第二节 古代小说中的“四时”秩序及其叙事意义 36

一 “四时”叙事与周期循环构架 37

二 “时令”叙事及其人情意蕴 41

三 “节日”叙事的“时机”意义 45

第三节 古代小说中的“百年”天数及其叙事意蕴 50

一 “百年中变”的“天数”周期 50

二 飘忽“百年”的空幻、梦幻意蕴 53

三 呼应天道的“百年”圆转结构 57

第四章 头绪、次序与时间统筹 61

第一节 古代小说中的“帐簿式”叙述及其功能 61

一 “帐簿”叙述及其“系之年月”笔法 61

二 “变帐簿以作文章”之时间参差 66

三 “帐簿”观念及其结构功能 71

第二节 历时承接与共时并置 75

一 从历时独行到历、共并用 76

二 历时叙述的“头绪性” 78

三 共时叙述的“场景感” 81

第五章 追溯、预言与时序倒错 84

第一节 追溯式叙述及其对事因的诠释 84

一 文言小说的追溯叙述及其功能 85

二 白话小说的追溯叙述及其功能 88

第二节 预言性叙述及其对天命的呼应 94

一 占卜文化与文言小说的预言叙述 95

二 白话小说的预言叙述及其功能 96

第六章 时间变形与时速调控 104

第一节 时间变形及其生命意识 104

一 梦幻时间的打开及其悲剧意蕴 104

二 仙境时间的折叠及其乐感意蕴 107

三 时间的古今错综及其荒诞意味 110

第二节 时速调控及其运笔之道 112

一 “显示”与“讲述”对时速的调控 113

二 “提掇”与“敷演”对时速的调控 116

三 “敷演”叙述及其对时速的延展 120

第七章 《水浒传》“夜化”叙事及其特效 124

第一节 《水浒传》“夜化”叙事形态 124

一 “夜化”叙事形态种种 124

二 “月黑”与“壮心”叙述之适配 132

三 “夜化”叙事的人文意蕴 135

第二节 《水浒传》“夜化”叙事之特效 138

一 用“夜更时分”增强叙事密度 138

二 设“灯光月色”增强叙事质感 140

三 置“灯前月下”增强叙事意趣 143

第八章 《聊斋志异》“夜化”叙事及其特效 147

第一节 《聊斋志异》“夜化”时间之生成 147

一 “夜化”时间的历史遴选 147

二 明清文人“寒灯夜话”的时空投射 150

三 服务于“艳”、“异”叙事 153

第二节 《聊斋志异》“夜化”叙事之特效 155

一 设“灯前月下”创造神秘感 155

二 用“灯光月色”制造朦胧美 157

三 借“灯昏月暗”营造恐怖境 159

小结 163

中卷 空间论 167

第一章 回顾与瞻望 167

第一节 中国小说空间研究的回顾 167

第二节 理论与方法 169

第三节 思路与体系 173

第二章 古代小说空间的哲学渊源 176

第一节 古代空间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176

一 辨方正位 177

二 玄理哲思 181

第二节 古代空间意识的总体特色 190

一 与时间意识关系密切 190

二 与社会人生息息相关 195

三 具有相对性与综合性 199

第三章 古代小说空间的构成 202

第一节 古代小说空间的构成要素 202

一 地域内容 202

二 社会内容 204

三 景物内容 206

四 人物内容 207

第二节 古代小说空间构成的主要特点 209

一 以人为本,主客一体 209

二 包罗万象,组构自由 209

三 静止与流动相结合 210

四 封闭与开放相统一 211

第三节 古代小说空间表现的主要方式 212

一 直接由叙述者全面地描写空间 212

二 间接通过人物片面地描写空间 214

三 叙述者和人物相结合分步展现空间 215

第四章 超现实空间与现实空间 218

第一节 超现实空间的产生原因 218

一 鬼神信仰与宗教学说 219

二 创作承传与心理需要 223

第二节 超现实空间与现实空间的相互关系 225

一 差别明显的异度空间 227

二 交流互动的阴阳双鱼 229

第三节 超现实空间与现实空间的魅力整合 235

一 主题的深化与完整 236

二 人物的奇异与厚实 246

三 叙事的灵活与圆融 250

第五章 空间叙事的基本单位——场景 256

第一节 场景与古代小说的空间叙事 256

一 场景与场面 256

二 小说叙事的场景化 258

第二节 场景的主要类型 270

一 场景类型划分 271

二 重要类型举隅 271

第六章 古代小说的空间叙事 289

第一节 叙事空间的转换与衔接 289

一 空间的转换与衔接拼成故事 290

二 空间转换与衔接的方式技巧 293

三 空间转换与衔接的主要特色 300

第二节 叙事空间的结构与布局 307

一 “间架” 308

二 板块与套盒 311

第三节 古代小说叙事的空间化 328

一 空间单元的两种关系 328

二 历时性情节的空间化叙事 329

三 共时性情节的叙事技巧 331

四 古代小说叙事空间化的发展轨迹 339

第七章 古代小说的空间艺术与思想内蕴 343

第一节 空间化与寓言性 343

一 形成寓言的空间手段 344

二 传达寓意的空间层次 346

第二节 空间设置与反讽构成 348

一 反讽概论 348

二 产生反讽的空间境况 349

第三节 生存空间的建构与思考 355

一 《水浒》、《三国》:政治空间的追求与捍卫 355

二 《金瓶》、《红楼》:物质空间与情感空间的对垒 359

三 《西游》、《儒林》:精神信仰的秉持与失落 363

小结 368

下卷 节奏论 371

第一章 回顾与瞻望 371

第一节 中国小说节奏研究的回顾 373

第二节 理论与方法 376

一 侧重于速度维度的叙事学研究 376

二 侧重于审美维度的评点学研究 382

第三节 思路与体系 395

一 节奏文化辨源 396

二 小说节奏的现代理论体系建构 401

第二章 小说节奏的速度表达机制(上) 408

第一节 快速式节奏表达 410

一 “实—虚”观念的变迁与节奏快慢的嬗变 410

二 快节奏叙述的功能演变 420

三 快节奏叙述的修辞意蕴 427

第二节 跳跃式节奏表达 430

一 跳跃式节奏表现的历史演变 431

二 节奏跳跃与事件逻辑建构 433

三 跳跃式节奏的线性审美效应 437

四 跳跃叙述的空白节奏效果 440

第三章 小说节奏的速度表达机制(下) 445

第一节 慢速式节奏表达 445

一 以打斗为表现中心的慢节奏叙述 446

二 以人物语言为表现中心的慢节奏叙述 451

三 慢节奏叙述的审美趣味营构功能 458

四 慢节奏叙述的结构功能 462

第二节 停顿式节奏表达 467

一 停顿式节奏与作者介入 468

二 停顿介入的主要形式及功用 471

第四章 小说节奏的力度表达机制 486

第一节 节奏力度的表现方略 486

一 节奏力度研究缺失之因与解决之道 487

二 “即体成势”:不同篇幅体制下的节奏力度表现 490

三 节奏力度营构的具体方略 497

第二节 节奏力度表现图式 502

一 结构与节奏 503

二 整体节奏张力图式 504

三 整体节奏力度的演述规律 508

第五章 小说节奏的宏观调控机制 513

第一节 节奏的规整与变奏 513

一 时间总量与整体节奏速度控制 513

二 节奏排布的“橄榄”造型 518

三 注意力的节奏 523

第二节 题材与节奏 529

一 经典节奏表现范型的确立 529

二 变奏源于观念之变 537

第六章 中国古代小说节奏美学 548

第一节 节奏演述形态论 548

一 以时序为依归的节奏秩序建构 550

二 单线脉络的确立 562

第二节 节奏调控辩证法 574

一 刚柔共构 576

二 动静共构 579

三 顿续共构 581

四 疏密共构 585

五 以“和”为律 586

小结 590

主要参考文献 592

后记 601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