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中国革命和建设概论
中国革命和建设概论

中国革命和建设概论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程安辉等编著
  • 出 版 社:武汉:武汉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9
  • ISBN:7543002582
  • 页数:377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美国历史下一篇:吴愙斋先生年谱
《中国革命和建设概论》目录

第一章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1

第一节 中国由封建社会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

一 东方古国的衰落与西方世界的崛起 1

二 外国列强的入侵与清政府的败降 4

三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与基本特征 14

第二节 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16

一 太平天国农民革命与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16

二 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与改良道路的破产 24

三 义和团运动的功绩与失败的教训 29

第二章 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高涨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尾声 33

第一节 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酝酿和准备 34

一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与革命团体的建立 34

二 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与革命纲领的提出 37

三 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立宪派的大论战 39

第二节 辛亥革命的胜利和失败 42

一 武装起义的发动与革命形势的高涨 42

二 武昌首义的成功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45

三 胜利果实被窃与辛亥革命的教训 48

第三节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51

一 “宋案”的发生与“二次革命” 51

二 洪宪帝制与护国战争 54

三 张勋复辟与护法运动 58

四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与历史的思考 60

第三章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63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和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63

一 中国社会的基本状况与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63

二 改造中国社会的新探索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65

三 巴黎和会与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 66

四 工人阶级的壮大与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68

第二节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和国民革命的高涨 74

一 孙中山的伟大转变与中共党的三大 74

二 国共合作的建立与全国革命运动的高涨 75

三 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与武汉国民政府的成立 81

第三节 帝国主义干涉中国革命和第一次大革命的失败 85

一 帝国主义干涉中国革命与“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85

二 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左派为挽救革命而斗争 87

三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与第一次大革命的失败 88

四 第一次大革命的经验教训 89

第四章 开创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91

第一节 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和民主党派的政治主张 92

一 国民党反动政权在全国的建立与它的对内对外政策 92

二 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社会与民主党派的政治主张 95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和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 98

一 中国革命的低潮与八一南昌起义 98

二 中国工农红军的创建与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101

三 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提出与土地革命的兴起 104

四 反对国民党的“围剿”与红军长征的胜利 107

第三节 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和国内和平的实现 112

一 九一八事变与抗日民主运动的兴起 112

二 华北事变与国际国内关系的新变化 114

三 一二九运动与抗日民主运动的高涨 117

四 西安事变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初步形成 121

第五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25

第一节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和全中华民族抗战的开始 125

一 芦沟桥事变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125

二 抗战初期中国军队正面战场的抵抗和失败 128

三 共产党关于持久战的战略方针与中国敌后战场的开辟 131

第二节 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出现和共产党为争取团结抗战而斗争 136

一 抗战相持阶段日本对华政策的调整与国民政府内外政策的变化 136

二 统一战线内部严重的摩擦与共产党反对分裂的斗争 138

三 共产党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与政策 141

四 抗日战争严重困难局面的出现与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 144

第三节 中国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与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147

一 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和中国的政治形势 147

二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与中国战场的反攻 153

三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与经验 156

第六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 158

第一节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中国政局与全国人民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58

一 两条根本对立的建国方针与各党派的政治主张 158

二 重庆谈判与政治协商会议 163

三 全面内战的爆发与粉碎国民党的军事进攻 169

四 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攻与党为解放全中国而斗争 174

第二节 国民党反动政权在全国的崩溃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178

一 伟大的战略决战与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崩溃 178

二 新中国的诞生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经验 184

第七章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89

第一节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背景 189

一 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必要性 189

二 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192

第二节 中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195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 195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要性与长期性 197

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性质和特征 199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 203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203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特殊重要性和迫切性 204

三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是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206

第四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08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形成 208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211

三 基本路线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唯一正确的路线 214

第八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 217

第一节 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部署 217

一 正确选择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性 217

二 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部署 219

三 实现战略目标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223

第二节 经济发展战略方针的转变 224

一 经济战略方针转变的必要性 224

二 经济发展应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226

第三节 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途径 229

一 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 229

二 保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基本平衡 合理调整产业结构 233

第四节 对外开放的方针和政策 237

一 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 237

二 解放思想进一步发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 243

第九章 改革经济体制 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新体制 245

第一节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及其规律 245

一 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245

二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特征和规律 251

第二节 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254

一 经济体制及其选择原则 254

二 我国经济体制的演变 256

三 改革经济体制是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 259

四 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任务和基本原则 261

第三节 建立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新体制 264

一 计划和市场是统一的 264

二 经济体制改革在实践中探索前进 268

三 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 274

第十章 改革所有制结构和完善分配方式 277

第一节 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结构 277

一 以公有制为主体,积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277

二 公有制经济形式 281

三 其它所有制经济形式 285

第二节 完善分配方式 科学指导消费 289

一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 289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的特点 292

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其它分配方式 295

四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全社会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297

五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消费 299

第十一章 改革政治体制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03

第一节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303

一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303

二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 306

第二节 改革政治体制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09

一 改革现行政治体制的必要性 310

二 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313

三 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和方针 319

四 人民公安的体制改革 321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法制建设 322

一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地位和作用 322

二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内容 325

三 公安工作在法制建设中的作用 328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精神文明建设 329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 329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精神文明的基本特征 329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 333

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精神文明建设的方针和任务 338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理想道德建设 341

一 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341

二 培养社会主义的道德 343

三 遵守社会主义纪律 345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346

一 改革教育体制 发展教育事业 346

二 改革科技体制 发展现代科学技术 349

三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 353

第十三章 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 356

第一节 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356

一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优势 356

二 共产党要在不断总结经验 纠正失误中实现正确领导 361

第二节 在改革开放中加强党的建设 367

一 在改革开放中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 367

二 改革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 从严治党 37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