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概论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概论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概论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苗高生,王敬村主编
  • 出 版 社: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7
  • ISBN:7226001497
  • 页数:344 页
图书介绍: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概论》目录

导言 1

第一章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

第一节 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 1

一、社会主义的由来和发展 1

二、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5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开辟了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 14

第二节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8

一、人民政权的建立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前提 18

二、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22

三、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我国社会的伟大变革 26

第二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9

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探索 30

一、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曲折前进 30

二、历史经验的启示 34

第二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总结我国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37

一、从实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7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含义 40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主要表现 43

第三章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 47

第一节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 47

第二节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方针 51

一、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方针的依据 52

二、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 55

第三节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 57

一、中国工业化的进程 58

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体系 61

三、建立现代化的经济结构 64

第四节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 66

一、选择现代化的农业技术体系 67

二、建立多层次的农业经济结构 73

三、稳定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 77

第五节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建立三大产业的合理结构 81

一、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81

二、加快发展我国的第三产业 83

第四章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下) 89

第一节 传统经济体制的形成及其沿革 89

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89

二、传统经济体制的形成及其沿革 90

三、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不同模式 93

第二节 建立充满生机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95

一、我国原有经济体制的形成、演变及其主要弊端 95

二、我国新经济体制的特点 99

第三节 坚持公有制为基础的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 103

一、坚持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 103

二、坚持多种所有制形式的正确结合与协调发展 105

第四节 增强企业活力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110

一、社会主义企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110

二、增强企业活力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111

三、正确处理国家和企业的关系,实行政企职责分开 112

第五节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宏观调节体系 117

一、发展社会主义商品市场,逐步完善市场体系 117

二、改革价格体系和价格管理制度 118

三、建立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计划体制 119

四、综合运用经济杠杆和法律手段,完善间接控制体系 120

第六节 坚持按劳分配,改革分配制度 121

一、按劳分配原则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的特点 121

二、我国分配制度的主要弊端 123

三、改革我国的按劳分配制度 125

第七节 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交流 129

一、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129

二、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主要形式 133

三、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 135

第五章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上) 139

第一节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139

一、国家的本质 139

二、人民民主专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 140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政权的组织形式 142

四、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项根本保证 144

五、健全国家领导制度,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147

第二节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 149

一、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 149

二、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152

三、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 154

第三节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158

一、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必须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紧密结合 158

二、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 161

三、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166

第六章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下) 170

第一节 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170

一、统一战线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法宝 170

二、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 173

三、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和方针 175

第二节 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 176

一、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民族问题 176

二、党和政府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政策 180

三、新时期民族工作的中心任务 182

第三节 社会主义时期对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政策 184

一、用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对待宗教问题 184

二、我国的宗教概况及其现状 187

三、党和政府对宗教问题的基本政策 189

第四节 和平统一祖国的基本方针 191

一、“一国两制”是和平统一祖国的基本方针 191

二、我国的侨务政策 195

第五节 国防现代化与人民解放军建设 198

一、我国实现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方针和原则 198

二、建设一支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军队 200

三、新时期我军建设的战略决策 203

第六节 我国的和平外交政策及对外关系 205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 205

二、反对霸权主义,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208

三、正确处理中国共产党同外国友好政党之间的关系 210

第七章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上) 213

第一节 建立和发展新型的社会关系 214

一、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是新型的关系 214

二、建立和发展新型社会关系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219

第二节 社会主义时期的理想、道德、纪律教育 222

一、用共同理想动员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222

二、树立和发扬社会主义的道德风尚 225

三、加强社会主义纪律教育 229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建设 230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指导作用 230

二、马克思主义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科学 232

三、在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235

第四节 建设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236

一、生活方式与人类社会生活 236

二、建设社会主义的生活方式 238

第八章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下) 243

第一节 社会主义教育事业 243

一、教育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 243

二、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246

三、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 248

第二节 社会主义科学事业 251

一、科学是现代化建设的关键 251

二、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 253

三、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科学事业的道路 255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化事业 258

一、繁荣文化事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258

二、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 260

三、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道路 261

第四节 社会主义卫生体育事业 263

一、发展卫生体育事业,振奋民族精神 263

二、我国卫生体育事业的发展 264

第五节 坚持正确的战略方针,促进教育科学文化的发展 266

一、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266

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268

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272

第九章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 276

第一节 实现党的领导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276

一、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 276

二、实行党政分工,正确处理党同政府以及其他组织的关系 281

三、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284

第二节 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 286

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286

二、努力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核心 290

三、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292

第十章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99

第一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299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299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301

三、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302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03

一、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原因 303

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集中表现 305

第三节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11

一、认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几个基本前题 312

二、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某些制约因素 312

三、正确认识几种关系 316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青年一代 324

第一节 当代青年的历史重任 324

一、我们时代的主要内容 324

二、当代青年的历史重任 327

三、祖国对青年的期望 330

第二节 正确认识自己,肩负起青年的历史责任 333

一、正确认识自己,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333

二、肩负起建设祖国的历史重任 339

后记 34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