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国家单方行为的解释与效力判定
国家单方行为的解释与效力判定

国家单方行为的解释与效力判定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朱玲玲著
  • 出 版 社: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307190412
  • 页数:178 页
图书介绍:本书系武汉大学国际法博士文库中的一本,对国家单方行为的含义及其在实践中的解释进行了考察,并对国家单方行为在国家行为中的效力作了阐述和探讨,内容包括国家单方行为与行为意图、国家单方行为的解释、国家单方行为的效力判定三大部分。
《国家单方行为的解释与效力判定》目录

导论 1

一、论题的提出 1

二、论题的意义 3

三、研究现状 6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7

第一部分 国家单方行为与行为意图 23

第一章 国家单方行为的界定 23

第一节 国家单方行为的定义 23

一、单方行为的定义 23

二、国际法委员会的界定 25

三、本书的定义观点 28

第二节 国家单方行为的外延 30

一、相关概念辨析 30

二、常见的国家单方行为类型 36

第三节 国家单方行为的形式与内容 38

一、国家单方行为的形式 38

二、国家单方行为的主要内容 41

第二章 国家单方行为的意图的含义、特点与表达 44

第一节 国家单方行为意图的含义 44

一、意思与意图 44

二、真正意图与表现意图 44

第二节 国家单方行为意图的特点 45

一、单方性 45

二、独立性 46

三、主观性 47

四、法律性 47

第三节 国家单方行为意图的表达 48

一、国家单方行为意图的表达方式 48

二、沉默与国家单方行为意图的表达 49

小结 56

第三章 国家单方行为意图与行为解释的关系 57

第一节 意图对条约解释规则选取的影响 57

一、主要解释学派的观点 57

二、国际法委员会在条约解释中的立场 60

第二节 行为意图在单方行为解释中的地位 62

一、国际法委员会的观点 62

二、国际法院在司法实践中的态度 64

三、本书的观点 66

第二部分 国家单方行为的解释 73

第四章 国际法委员会的研究与建议 73

第一节 第四次报告中的建议 73

第二节 第五次报告中的建议 79

第三节 第九次报告的建议 80

小结 81

第五章 《条约法公约》主要解释规则的适用空间 83

第一节 《条约法公约》的主要解释规则 83

一、文本解释 84

二、嗣后协定与嗣后惯例 86

三、准备工作或背景资料 88

第二节 条约解释规则在国家单方行为解释中的适用性 90

一、文本解释的适用性 90

二、准备工作和背景资料的适用性 91

三、实践的先例——核试验案 93

第六章 善意原则与国家单方行为的解释 97

第一节 善意原则的主要含义 97

第二节 善意原则在条约行为理论中的应用 98

一、善意与条约的缔结 98

二、善意与条约义务的履行 99

三、善意与条约的退出、终止 100

第三节 善意与条约的解释 101

一、善意解释的标准 101

二、善意解释之有效解释 103

三、国际法院案例中的善意解释 104

第四节 善意原则在国家单方行为解释中的适用 107

一、国际法委员会的观点 107

二、本书的观点 108

第七章 限制性解释在国家单方行为解释中的适用空间 110

第一节 限制性解释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110

一、早期的限制性解释 110

二、有利于主权国家的限制性解释 111

三、限制性解释在条约解释中的地位 112

第二节 限制性解释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 114

一、在条约解释中运用 114

二、国际司法机构对限制性解释的态度 117

第三节 限制性解释在国家单方行为解释中的适用 118

一、限制性解释的适用条件 118

二、限制性解释适用的空间 119

三、限制性解释的具体适用规则 122

第三部分 国家单方行为的效力判定 127

第八章 行为国意图与国家单方行为的效力基础 127

第一节 国际法委员会的观点 127

第二节 国际法院的论述 129

第三节 国际法学者的观点 130

一、善意原则说 131

二、国家主权和国家的意图说 132

三、推定同意说 133

四、第三方受益合同说 133

五、禁止反言 134

第四节 本书的观点 135

第九章 行为的解释对行为效力的影响 138

第一节 意图的有无 138

一、明确、具体的措词 138

二、行为背景的重要性 140

第二节 意图的瑕疵 141

第十章 结论 146

第一节 国家单方行为解释的规则设计 146

第二节 对中国单方行为实践的启示 148

附录一Guiding Principles 151

附录二Guiding Principles with Commentaries 153

参考文献 1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