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政策民主  第2部  西方政治学的理论基础
政策民主  第2部  西方政治学的理论基础

政策民主 第2部 西方政治学的理论基础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史卫民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20305853
  • 页数:681 页
图书介绍:“政策民主”是一个新的民主概念。将“政策民主”的概念发展成为一种自成系统的民主理论,强调的是将“政策”与“民主”联系在一起,可以构成一种不可或缺的民主形态。本书是“政策民主”的第二部,其内容是“政策民主”的非马克思主义的西方政治学“溯源”。通过整理西方政治学学者的相关论点,可以发现从古希腊开始,政策与民主的关系问题已经进入学者的视野,并且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在西方政治学学者中形成了解读政策与民主关系的直接民主、意见表达、公共选择、组织决策、治理导向、民主政策科学等十四种主要的理论解释范式。“政策民主”理论在西方政治学中,也能找到“源”和相应的理论基础。 深刻认识“政策民主”,不仅有助于中国的民主发展,亦对改善中国的政策过程有重要的帮助。毋庸讳言,中国已经走在“政策民主”的路上,只是多数人还未意识到这样的走向。我们所进行的研究,不过是为了使更多的人看清这样的走向,并给予理解和支持。
《政策民主 第2部 西方政治学的理论基础》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 政策与民主在西方传统政治学中的三次交集 3

一 政策与民主的第一次交集:古希腊、古罗马和中世纪 3

(一)亚里士多德:直接民主政策范式的提出 3

(二)西塞罗和阿奎那:不同的政策视角 4

(三)马基雅维里:意见表达政策范式 6

(四)直接民主政策范式的赞成者与反对者 7

二 政策与民主的第二次交集: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8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对政策专制的挑战 9

(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政策理性化倾向 13

(三)美国革命时期:注重政策权力 19

(四)保守主义的政策观 24

(五)功利主义的政策倾向 27

三 政策与民主的第三次交集:19世纪 28

(一)自由主义的政策观 28

(二)德国思想家的政策思维 32

(三)无政府主义的政策观 35

(四)实证主义的政策观 41

(五)空想社会主义的政策视角 44

(六)托克维尔:民主的政策观 48

(七)密尔:理性民主制的政策取向 52

第二章 政策与民主的第四次交集:20世纪前半叶 58

一 精英决策的政策范式 58

(一)帕累托:人民群众是统治阶级的利用对象 58

(二)莫斯卡:注重中产阶级的作用 60

(三)米歇尔斯:寡头统治铁律的政策表现 62

二 韦伯:官僚决策的政策范式 65

(一)三种统治类型 65

(二)官僚体制与行政管理 66

(三)官僚体制的政策特征 68

(四)议会在政策过程中的作用 70

(五)政党在政策中的作用 73

(六)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 73

三 行政民主政策范式 75

(一)伍德罗·威尔逊:民主政策的提出 75

(二)古德诺:政策二分法和政党的政策作用 77

四 政策与民主交集的传统民主理论 80

(一)布赖斯:民治政府的政策体系 80

(二)狄骥:公共服务的核心作用 83

(三)霍布豪斯:民主政治面临的政策难题 85

(四)沃拉斯:代议民主的政策特征 87

(五)罗素:民主体制中的政策问题 89

五 社会学家的政策取向 92

(一)勒庞:大众心理与政策 92

(二)滕尼斯:权力是社会的推动力量 98

(三)涂尔干:控制权威的政策诉求 101

(四)曼海姆:知识社会学的视角 102

第三章 新自由主义:决策民主政策范式 105

一 熊彼特:民主是决策的一种制度安排 105

(一)民主的目标就是产生决策者 105

(二)不能用“直接民主”解决政策问题 106

(三)议会的政策作用 108

(四)官僚机构的政策行为 109

二 哈耶克:民主是一种形成政治决策的特定程序 109

(一)“自由政策”标准 110

(二)“民主的”标准 111

(三)法治标准 114

(四)控制“多数统治”标准 115

(五)代议机构运行标准 117

(六)政策赋权标准 118

(七)权利和责任标准 120

(八)反“统制经济”标准 121

三 波普尔:民主政策 122

四 阿伦特:委员会决策的理想 125

(一)参与决策的自由 125

(二)公共意见的统治是暴政的一种形式 126

(三)多数决策与多数统治 128

(四)代议制的政策缺陷 128

(五)腐败 131

(六)政治谎言对政策的影响 132

(七)委员会决策的前景 133

五 弗里德曼:市场导向的政策选择 135

(一)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 135

(二)政策过程中的问题 136

六 杜鲁门:利益集团影响政策的政治过程 138

(一)文本的政策过程与真实的政策过程 138

(二)利益集团在公共政策中的地位 140

(三)利益集团内部的“民主模式” 141

(四)利益集团中少数人的决策作用 141

(五)集团利益与公共舆论 143

(六)利益集团与政党、选举的关系 143

(七)利益集团对议会决策的影响 144

(八)利益集团对行政决策的影响 145

七 伊斯顿:针对政策过程的政治系统论 146

(一)政治系统与政策的基本关系 147

(二)“要求”输入的政策作用 147

(三)“支持”输入的政策作用 149

(四)输出决策和活动 151

(五)反馈的政策作用 153

八 罗尔斯:正义政策 154

(一)两个正义原则 154

(二)正义政策的判断 155

(三)符合正义原则的政策过程 156

九 萨托利:决策民主论 162

(一)政治决策的性质与成本 162

(二)决策结果和决策背景 163

(三)合作式民主 163

(四)共识与公共舆论 164

(五)政党是表达的渠道 164

(六)委员会决策 165

(七)民主理论的政策特征 165

十 雅赛:自由主义政策的选择 166

十一 彭茨:决策自由 168

(一)决策自由的目的 169

(二)决策自由的政策过程 170

(三)公民的政策参与 172

十二 沃尔泽:复合平等的民主决策 172

(一)复合平等的基本政策原则 172

(二)民主决策 174

(三)公职 175

(四)政策参与涉及的问题 177

十三 罗素·哈丁:民主是宪法下的决策 178

(一)政策的基本定位 178

(二)有限的政策参与 180

(三)边缘上的民主 183

第四章 新自由主义:多元民主政策范式 186

一 奥克肖特:信念论政治与怀疑论政治的决策选择 186

二 雷蒙·阿隆:自由民主制与政策 189

(一)民主是一种制度选择 190

(二)形式自由与实际自由 193

(三)代议制的政策功能 194

(四)政党代表制 195

(五)官僚在政策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196

(六)政策中的公民参与 199

三 伯林:消极自由与多元民主 201

四 达尔:侧重政策过程的“多元民主” 202

(一)以选举为基础的民主的政策过程 203

(二)多元民主的代议制制度 204

(三)多元政体的特征 205

(四)政策偏好定理 206

(五)决策的三种战略 207

(六)政策过程中涉及的其他与民主有关的问题 208

五 诺齐克:最弱意义国家的政策过程 212

六 墨菲:激进多元民主 216

(一)激进多元民主的基本论点 216

(二)与“审议式民主”不同的“争议式多元主义” 218

七 鲍尔斯、金蒂斯:后自由主义民主维护个人决策和参与能力 219

第五章 新马克思主义:另一种流派的决策民主政策范式 223

一 马尔库塞:改变单向度政策 223

二 胡克:民主是讨论政策的方式 224

三 萨特:民主是一种生活方式 228

四 哈贝马斯:意见交往的民主 230

(一)建立在交往前提上的民主模式 230

(二)技术与民主的关系 232

(三)与行政决策相关的“形式民主” 233

(四)作为政策基础的公共性和公共领域 235

(五)选民的瓦解 239

(六)民众的政策参与 240

五 艾伦·沃尔夫:重视决策发言权的积累民主化 242

六 奥菲:福利国家的政策模式 246

(一)福利国家的不可逆转性 246

(二)与决策相关的政治过程 247

(三)福利国家面临的政策模式危机 248

(四)政策合法性 251

(五)基本政策原则和策略 252

第六章 保守主义、实用主义等的政策视角 254

一 保守主义的论点 254

(一)卡尔·施米特:议会政策功能的退化 254

(二)麦金太尔:没有道德共识的政策 256

二 无政府主义的论点 256

三 共和主义、精英主义、联邦主义等论点 258

(一)桑德尔:共和主义的政策观 258

(二)奥斯特罗姆:复合共和制的决策理论 262

(三)巴特尔斯:美国的政策选择次序 267

(四)帕伦蒂:公共政策的政治经济学 269

(五)多姆霍夫:权力精英的政策网络 271

(六)乔姆斯基:失败国家的政策 275

(七)西瑟:注重政策的现代政治学 277

(八)彼得森:联邦主义的政策走向 281

(九)桑斯坦:规制的改革走向 282

四 实用主义的论点 284

(一)杜威:作为私人生活方式的民主 284

(二)莫里斯:开放自我的开放社会 285

五 后现代主义的政策论点 286

(一)利奥塔:后现代政策 286

(二)鲍曼:后参与时代的困境 287

(三)罗蒂:公民集会是公共政策的源泉 291

(四)萨义德:知识分子在政策中的作用 294

第七章 不同民主理论的政策表述 296

一“参与民主”理论:侧重政策参与 296

(一)巴伯:强调政策参与的强势民主 296

(二)卡尔·科恩:民主是一种决策参与的社会管理体制 302

(三)佩特曼:平等参与决策的参与民主 304

(四)博格斯:政治使全体人民参与决策 305

(五)塞特拉:公民投票的政策作用 308

二“自治民主”理论:重视集体决策 309

(一)赫尔德:集体决策的“自治民主” 310

(二)夏皮罗:集体自治的决策问题 313

(三)卡斯腾、贝克曼:小型政府和社区决策 314

三“协商民主”理论 315

(一)毕塞特:合理的政策协商 316

(二)古特曼、汤普森:彼此接受的决策 316

(三)博曼:公共协商过程使得决策更理性和公平 320

(四)钱伯斯:政策协商的目标 323

(五)菲什金等:平等与协商的调和 324

(六)乔舒亚·科恩:公共推理与协商支配的社团 325

(七)米勒:公开讨论的决策过程 327

(八)埃尔斯特:公民对政策的控制 329

(九)费伦:作为讨论的协商 331

(十)本哈比:协商式的民主模式 332

(十一)德雷泽克:话语民主 334

(十二)艾丽丝·马里恩·扬:交往民主 337

(十三)古丁:政策的“内在思考” 338

(十四)里布:公众部门决策 338

(十五)曼宁:协商与决策合法性 340

(十六)莱文等:协商民主关注的重要问题 341

第八章 行政学视域的政策与民主关系问题 343

一 民主行政理论与公共政策 343

(一)弗雷德里克:民主与政策责任 343

(二)沃尔多:民主行政理论的提出 345

(三)汤普森等:行政伦理中的政策责任 346

二 新公共行政的政策愿景 348

三 新公共管理倡导的政策过程 351

(一)奥斯本、盖布勒:改革政府与改变政策过程 351

(二)简·莱恩:契约主义的政策走向 356

(三)弗林:公共部门的政策走向 358

(四)林登:无缝隙政府的政策运行方式 360

四 新公共服务:民主的政策观 361

五 新官僚体制研究 366

(一)詹姆斯·威尔逊:官僚机构的政策化 366

(二)比瑟姆:“民主或科层制的对立”是一种误解 370

(三)彼得斯:官僚政治中的政策博弈 372

六 公民政策参与的行政理论视角 383

(一)博克斯:公民治理中的政策参与 383

(二)“组织民主”与“社区治理”的诉求 387

(三)公民政策参与的作用 389

第九章 公共选择政策范式与组织决策的政策范式 395

一 公共选择政策范式 395

(一)对投票行为的诠释 395

(二)布坎南:个人主义民主的决策理论 400

(三)公共选择理论的发展 409

二 组织决策的政策范式 417

(一)西蒙:组织决策过程中的民主问题 417

(二)马奇:制度型国家的民主走向 424

(三)奥尔森:集体行动中的民主 431

(四)制度经济学的政策视角 435

三 其他经济学家的决策民主论点 437

(一)皮尔逊:福利国家的紧缩政策 437

(二)加尔布雷斯:美好社会中的民主 440

(三)贝克:受众服务 441

(四)格罗斯曼、赫尔普曼:特殊利益集团对政策的影响 442

(五)阿塞莫格鲁、罗宾逊:民主是亲多数政策 445

(六)卡普兰:理性选民的神话 446

第十章 政策科学中的民主问题 450

一“民主的政策科学”与有限理性决策模式 450

(一)拉斯韦尔:“民主的政策科学”的提出 450

(二)维克斯:政治民主的政策选择 454

(三)黑尧:效率与民主的关系 456

(四)林德布洛姆等:民主政策的制定过程 457

(五)斯通:政策悖论中的民主 460

(六)政策过程理论视角下的民主 463

二“选票决定政策”模式及其质疑者 467

(一)海涅曼等:选举对政策的影响 467

(二)韦默、维宁:决策者服从选民罢免 469

(三)豪利特、拉米什:政策子系统涉及的选举问题 471

(四)政策传播框架与选举安全水平 474

三 政策学中的精英民主和参与民主 475

(一)戴伊:自上而下的民主 475

(二)托马斯:强势民主的公民政策参与 478

(三)科布:后现代公共政策的挑战 483

第十一章 比较政治学:“民主化”与“治理”理论中的政策问题 485

一 倾向于“多元民主政策范式”的“民主化”理论 485

(一)亨廷顿:以选举为基础的“民主化” 485

(二)戴蒙德:选举型民主与自由民主的区别 491

(三)阿普特:现代化政治的决策理论 492

(四)福山:“历史终结论”与国家建构 497

二 倾向于“决策民主政策范式”的“民主化”理论 502

(一)海哥德、考夫曼:民主体制是一个决策体制 502

(二)猪口孝、纽曼、基恩:变动民主中的政策 504

(三)新制度主义论者的决策民主观 507

三 倾向于“直接民主政策范式”的“民主化”理论 510

(一)克里克:恢复政策辩论的政治传统 510

(二)赫费:参与式国家的政策走向 510

四 倾向于“代议制民主政策范式”的“民主化”理论 512

(一)邓恩:代议制民主的政策功能 512

(二)菲利普·施密特:“不确定民主”的政策选择 513

(三)奥唐奈:“委任民主制”的缺陷 516

(四)林茨、斯特潘:民主制的政策 517

(五)马什:政策制定的条件 518

五 治理导向的政策范式 519

(一)政府在治理中的角色 519

(二)全球化对“国家”的挑战 522

(三)全球治理的政策走向 527

第十二章 比较政治学:政治发展、政治文化与政策发展 533

一 政治发展理论中的政策视角 533

(一)派伊:政治发展与政策发展 533

(二)利普哈特:“共识民主”与“协和民主” 538

(三)帕特南:具有回应性和有效率的政策 541

二 政治文化视野下的政策比较 543

(一)阿尔蒙德等:以政策比较为核心的政治文化研究 544

(二)李普塞特:注重分歧和共识的政治人 556

(三)英格尔哈特:引导精英型政治的政策走向 557

第十三章 政治社会学涉及的政策问题 563

一“权力”学说的政策取向 563

(一)迪韦尔热:侧重政策过程研究的“权力学” 563

(二)丹尼斯·朗:权力与政策 566

(三)卢克斯:三种权力观与政策 569

(四)约翰斯顿:反腐败的政策逻辑 570

二“权利”学说的政策取向 573

(一)马歇尔:公民权利、政治权利、社会权利 573

(二)伊辛、特纳等:与政策领域关联的公民权 575

(三)史密斯:去政治化的现代公民权 578

(四)史珂拉:公民权的四个含义 579

(五)雅诺斯基、格兰等:政治权利和参与权利 581

(六)罗奇等:社会权利与社会民主模式 583

(七)舒克、金里卡:自由主义公民权 587

(八)达格、冈斯特仁:共和主义公民权 589

(九)史蒂文森等:文化公民权 592

(十)林克莱特等:世界公民权 595

三“公民社会”学说的政策取向 598

(一)奥尔特加·加塞特:大众对民主和政策的影响 598

(二)李普曼:民意对政策的影响 602

(三)福克斯:国家与公民社会 606

(四)达仁道夫:有利于公民社会的政策取向 609

(五)格林:市民资本主义的政策诉求 612

四“社会运动”、激进政治等学说的政策取向 614

(一)蒂利:社会运动与民主化 614

(二)戈德斯通:社会抗议和政治参与的互补 619

(三)斯沃茨:影响地方政府决策的社会运动 620

(四)吉登斯:激进政治的对话民主与情感民主 620

(五)富里迪:“恐惧的政治”及其政策走向 624

第十四章 与“政策与民主”有关的不同理论范式 630

一 直接民主政策范式 630

二 意见表达政策范式 634

三 防止专制政策范式 635

四 代议制民主政策范式 636

五 法治政策范式 638

六 精英决策的政策范式 640

七 官僚决策的政策范式 641

八 行政民主政策范式 643

九 决策民主政策范式 645

十 多元民主政策范式 650

十一 公共选择政策范式 652

十二 组织决策的政策范式 653

十三 民主政策科学的政策范式 655

十四 治理导向的政策范式 657

参考书目 659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