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国际关系史  1945-1980  第2版
国际关系史  1945-1980  第2版

国际关系史 1945-1980 第2版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何春超主编;撰稿人刘星汉等
  • 出 版 社:北京:法律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6
  • ISBN:7503600748
  • 页数:404 页
图书介绍:内容包括:战后初期国际政治力量的消长及各大国
上一篇:唐宋风尚下一篇:证据法学
《国际关系史 1945-1980 第2版》目录

第一章 战后初期国际政治力量的消长及各大国的对外政策(一九四五——一九四九年) 1

第一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1

第二节 战后初期各大国的对外政策 4

第三节 美、苏冷战的正式开始 11

第二章 战后初期盟国对战败国的处理(一九四五——一九四九年) 14

第一节 对意、罗、保、匈、芬五国和约的缔结 14

战时盟国处理战败国的协议 14

对意大利和约问题 17

对罗、保、匈、芬和约的缔结 21

第二节 战后初期的德国问题 24

四国分区占领德国 24

对德和约问题 29

柏林危机 31

两个德国的建立 33

第三节 战后初期的日本问题 36

美国单独占领日本 36

战后初期美国的对日政策 38

第三章 战后初期美国的全球战略(一九四五——一九四九年) 42

第一节 美国冷战政策的出笼 42

美、苏关系——从盟友到敌人 42

丘吉尔的富尔敦演说 45

美国侵入伊朗和土耳其 47

杜鲁门主义 48

第二节 马歇尔计划与第四点计划 51

战后初期的西欧 51

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53

马歇尔计划的通过与实施 56

第四点计划 57

第三节 美国筹建军事集团 60

美洲国家政治、军事集团 60

布鲁塞尔条约组织 65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68

第四章 战后初期苏联与东欧各国的关系(一九四五——一九四九年) 72

第一节 东欧各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72

东欧各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 72

帝国主义对东欧各国干涉阴谋的失败 73

苏联与东欧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关系的加强 75

第二节 苏南关系的破裂 81

第五章 亚洲殖民体系的瓦解(一九四五——一九四九年) 86

第一节 战后初期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86

第二节 越南和朝鲜人民革命的胜利 87

越南民主共和国的建立和抗法战争的开始 87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90

第三节 南亚、东南亚国家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93

印度和巴基斯坦独立 93

印度尼西亚独立 96

菲律宾和缅甸独立 100

第四节 西亚人民的反帝运动 102

叙利亚和黎巴嫩的独立 102

巴勒斯坦问题和第一次中东战争 104

第六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一九四五——一九四九年) 108

第一节 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的斗争 108

中国人民粉碎美蒋“和谈”阴谋 108

马歇尔“调处”骗局及其破产 112

中国人民反美斗争的胜利 114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117

中国革命胜利的国际意义 1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 1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的对外关系 121

肃清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政治经济特权 125

第七章 五十年代的亚洲国际关系(一九五○——一九五九年) 130

第一节 朝鲜战争时期的国际关系 130

朝鲜战争 130

中国人民反对美国武装占领台湾 136

旧金山单独对日和约 138

第二节 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 141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41

印度支那战争 143

日内瓦会议 144

美国在亚太地区建立军事同盟体系 147

万隆会议 149

第三节 亚非人民反帝斗争的新高涨 152

苏伊士运河事件 第二次中东战争 152

艾森豪威尔主义 155

中国人民反对美国在台湾海峡的挑衅 158

第八章 五十年代前期的欧洲国际关系(一九五○——一九五五年) 161

第一节 围绕西欧联合和德国问题的斗争 161

舒曼计划和欧洲煤钢联营 161

从普利文计划到巴黎协定 164

第二节 苏联同西方关系的调整 170

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170

奥地利国家条约 172

四国首脑日内瓦会议 174

苏联与联邦德国建交 176

第九章 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一九五五——一九六九年) 180

第一节 苏联与东欧各国的关系 180

苏南关系 180

波兹南事件与苏波关系 183

匈牙利事件 186

第二节 中苏关系与捷克斯洛伐克事件 193

中苏分歧与中苏关系恶化 193

中苏边界冲突 195

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199

第十章 第三世界的兴起(一九五五——一九六九年) 205

第一节 不结盟运动和七十七国集团的形成 205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205

七十七国集团的建立 208

第二节 非洲民族独立的高潮 209

非洲国家走向独立和新老殖民主义的对策 209

阿尔及利亚人民武装斗争的胜利 214

刚果事件 217

非洲统一组织的成立 219

南部非洲人民反对白人种族主义统治的斗争 222

第三节 拉丁美洲的反霸斗争 225

古巴革命的胜利 225

巴拿马人民争取收回运河主权 227

多米尼加人民的反美爱国斗争 228

第四节 印度支那三国人民的抗美救国斗争 229

第五节 中国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 232

中国印尼关于双重国籍问题条约的签订 232

中国同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的边界问题 234

周恩来总理十四国之行 238

第十一章 六十年代的美苏关系 240

第一节 从第二次柏林危机到古巴导弹危机 240

第二次柏林危机的爆发 240

戴维营会谈 242

维也纳会谈与“柏林墙” 245

古巴导弹危机 247

第二节 美、苏的核竞赛与核军备谈判 251

美、苏的核竞赛 251

部分禁试条约和防止核扩散条约 252

限制战略核武器谈判 256

第三节 美、苏争霸与中东“六·五战争” 256

“六·五战争”的背景 256

“六·五战争”的进程 258

葛拉斯堡罗会谈和联合国的决议 260

第十二章 西欧、日本等国对外政策的变化(一九五五——一九六九年) 263

第一节 欧洲经济共同体 263

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 263

欧洲经济共同体与英、美、苏的关系 267

第二节 戴高乐的独立外交政策 271

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建立 271

法国与联邦德国合作条约 273

法国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 275

法国面向世界 279

第三节 日本的对外政策 283

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 283

新日、美安全条约的签订和日本人民的反美斗争 286

日、苏恢复外交关系 290

第十三章 美苏争夺的新态势(一九七○——一九八○年) 295

第一节 七十年代初的国际关系格局 295

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 295

美苏力量对比的变化 297

第三世界的崛起 298

第二节 美苏对外战略的调整 299

尼克松主义 299

勃列日涅夫的全球战略 305

第三节 东西方关系的缓和 307

东方条约与西柏林协定 307

苏美首脑会谈 312

欧洲安全合作会议 317

中欧裁军谈判 319

第四节 苏美在非洲和亚洲争夺态势的变化 320

七十年代中期苏联对非洲事务的干涉 320

苏联支持越南反华和侵占柬埔寨 325

苏联出兵占领阿富汗 330

第五节 美国卡特政府的对苏政策 333

第十四章 西欧、日本在国际关系中作用的增强(一九七○——一九八○年) 336

第一节 西欧国家联合趋势的加强 336

欧洲经济共同体一体化的进展 336

共同体与美苏的关系 340

共同体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 342

第二节 日本国际地位的提高 346

日本从“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 346

日本与美、苏的关系 349

日本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和日本的“环太平洋合作构想” 352

第十五章 第三世界的反霸斗争及南北关系(一九七○——一九八○年) 357

第一节 第三世界的反帝、反霸、反殖斗争 357

第四次中东战争 357

苏丹反对外国颠覆的斗争 361

柬埔寨、阿富汗人民抗击外国武装侵略 362

东南亚国家的中立和联合 364

拉美国家的反霸斗争 366

南部非洲人民争取民族解放斗争的新发展 368

第二节 第三世界改变联合国的面貌 370

第三节 第三世界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 372

六十年代的联合行动 372

中东石油斗争 374

第六届特别联大 375

南北谈判 376

反对海洋霸权的斗争 378

第十六章 中国对外关系的新局面(一九七○——一九八○年) 381

第一节 七十年代初中国对外战略的调整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381

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的提出 381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82

第二节 中美关系正常化 386

中美上海公报 386

中美建交 389

第三节 中日邦交正常化 394

中日关系的发展和中日建交 394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签订 397

第四节 中国对外关系的全面发展 399

中国对外政策的调整、充实和发展 399

中国对外关系的全面发展 40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