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中华历史通鉴
中华历史通鉴

中华历史通鉴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3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罗力等总编撰
  • 出 版 社: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 出版年份:1997
  • ISBN:7801055705
  • 页数:1322 页
图书介绍:
《中华历史通鉴》目录
标签:总编 历史

第一部 3

《中华历史通鉴·政治史卷》 3

第一章 先秦政治演进和政治文化成果 3

第一节 先秦政治演进的概况 3

一、夏、商社会政治的沿革 3

二、西周时期的社会政治 8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政治 11

第二节 先秦政治制度由幼雏渐趋成熟 16

一、幼雏状态的夏、商政治制度 16

二、西周古典政治制度的全面发展 19

三、变化嬗递中的春秋政治制度 23

四、战国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形成 25

第三节 先秦政治思想的逻辑发展 29

一、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思想 29

二、春秋时期政治思想的成熟 30

三、全面繁荣的战国政治思想 31

第二章 大一统的秦汉王朝的建立及其兴衰 34

第一节 秦朝的统一和败亡 34

一、秦始皇统一中国 34

二、巩固统一国家的措施 38

三、秦末农民大起义 39

第二节 西汉王朝的建立和发展 41

一、汉初国策和“文景之治” 41

二、汉武帝时期统一的发展巩固和专制集权的加强 44

三、王莽改制和绿林、赤眉起义 47

第三节 东汉王朝的建立及其后期的政治衰败 50

一、“光武中兴”与明、章之治 50

二、东汉中晚期的长期动荡不安 53

三、黄巾大起义 56

第四节 秦汉政治制度的沿革 57

一、皇帝制度的建立 58

二、中央行政制度的演变 61

三、地方行政制度的概貌 65

四、选举和考核制度 67

五、监察制度的建立 68

第五节 秦汉时期的政治思想 70

一、李斯强调统一、坚持改革的政治思想 71

二、汉初“与民休息”的黄老思想 72

三、陆贾以马上得天下,不能以马上治天下的治国思想 73

四、贾谊的“取与守不同术”和民本思想 74

五、董仲舒的君权神授论和三纲五常说 76

六、晁错的削藩思想和桑弘羊的盐铁官营论 78

七、东汉时期反对谶纬神学、“阀阅”特权,和对政治腐化的批判思想 79

第三章 大分裂的魏晋南北朝政治发展大势 81

第一节 分裂的起点——三国鼎立 81

一、牧守混战和天下三分 82

二、曹操的霸业和魏国政治 83

三、隆中对策和诸葛亮治蜀 86

四、孙吴的立国方针 88

第二节 短暂的统一——西晋的治与乱 89

一、司马氏代魏和世家大族势力的重起 89

二、政治腐化和“八王之乱” 91

三、“五胡”内迁和各族人民反晋大起义 92

第三节 政治偏安和江南经略——东晋南朝政治 94

一、“王与马,共天下” 95

二、北伐与偏安 96

三、南朝寒人的兴起 98

第四节 民族战乱和民族融合——十六国北朝政治 99

一、“五胡乱华” 100

二、北魏的汉化改革 105

三、北方的再分裂和再统一 107

第五节 游移发展中的魏晋南北朝政治制度 110

一、皇权卑落与“无君”之论 111

二、三公九卿制向三省六部制过渡 113

三、地方行政制度的紊乱和军事化 115

四、胡汉分治和西魏北周的六官之制 118

五、官吏选拔与管理制度的得失 121

六、监察制度的成败 125

第六节 异说并存、多元发展的魏晋南北朝政治思想 126

一、名理思潮和曹操以法治国及刘劭《人物志》 127

二、诸葛亮的政治思想和政治人格 129

三、魏晋务实求治的社会批判思想 131

四、魏晋玄学家的政治哲学和佛教、道教与政治的关系 134

五、王导的“愦愦”之政和谢安的“镇以和靖” 138

六、“去故崇新”和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思想 140

七、“六条诏书”和苏绰的治国思想 141

第四章 隋唐多民族统一国家的重建与发展 145

第一节 甲兵强盛、风行万里的隋朝 145

一、统一国家的重建 145

二、宏大和短暂的强盛 147

第二节 盛唐局面 149

一、唐太宗和贞观之治 149

二、武则天统治时期的政治得失 153

三、开元盛世局面的形成 155

第三节 中晚唐政治风云和五代政治的特点 158

一、安史之乱与唐的中衰 158

二、藩镇、宦官、朋党和迭起的政治风云 161

三、中晚唐的政治改革 163

四、黄巢起义与大齐政权 165

五、五代十国的政治形势 166

第四节 体制完备的隋唐政治制度 168

一、皇权的变迁 168

二、中央官制和地方官制的完备 169

三、差遣制度的创立 173

四、科举、门荫与考课制度 174

五、周密的监察制度 178

第五节 开明进取的隋唐政治思想 180

一、唐太宗君臣的治国安邦思想 180

二、柳宗元及其《封建论》 183

三、罗隐的“明君论”与《无能子)的非君思想 184

第五章 宋辽夏金政治的波澜起伏 186

第一节 北宋政治发展大势 186

一、北宋的建立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186

二、北宋与辽、西夏的和战 191

三、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 192

四、北宋后期的统治与农民起义 195

五、北宋的灭亡 197

第二节 南宋政治发展大势 198

一、宋室南迁 198

二、南宋与金的和战 200

三、南宋内部的政治斗争 201

四、宋蒙战争与南宋的灭亡 203

第三节 日趋完备的宋朝政治制度 204

一、官僚机构的设置 204

二、官、职、差遣分离的设官分职制度 206

三、官员的录用制度 207

四、独具特色的官员管理制度 210

第四节 宋代政治思想的新发展 213

一、变法革新思想 213

二、王霸义利之辨 214

三、限制君权分散集权思想 218

第五节 “因俗而治”的辽朝政治 219

一、建国前的契丹 220

二、耶律阿保机建国 220

三、辽初的政治发展 221

四、封建制的确立 222

五、辽朝的衰亡 223

六、西辽的建立与灭亡 224

七、捺钵制度 225

八、斡鲁朵与头下军州 226

九、卓有成效的辽朝官制 227

第六节 模仿中原王朝建立的西夏王朝 229

一、党项的兴起与西夏的建立 229

二、西夏的政治形势 230

三、仿照唐、宋建立的政治制度 231

第七节 具有鲜明民族特点的金朝政治 232

一、金朝政治历史发展大势 233

二、勃极烈和猛安谋克制度 235

三、从女真官制到汉官制 241

四、地方行政的多制并存到一元化的路制 243

五、北方官民抗金斗争和各族人民起义 246

第六章 二重体制的元朝政治 251

第一节 蒙元帝国的政治兴衰 251

一、由草原本位政策到汉地本位政策 251

二、迂回曲折的汉化道路 255

第二节 蒙汉杂揉的政治制度 258

一、蒙古旧制的保留 258

二、照搬金制格局的中央官制 261

三、行省制度的建立 265

四、重吏轻士的官员铨选制度 268

第三节 元代士人的政治思想追求 272

一、蒙元之际北方士人的政治思想 272

二、南宋遗民的政治意识 275

三、元代中后期的政治思想折射 277

第七章 皇权专制极端发展的明朝政治 282

第一节 明初政治发展大势和政权建设 282

一、明太祖削平群雄 282

二、封王建藩和靖难之役 286

三、迁都北京 289

四、边疆的开发与建设 292

第二节 明中期的统治危机和改革自救 297

一、政治危机日趋加剧 297

二、改革自救和张居正变法 301

第三节 明后期政治格局的新变化 304

一、“市民运动”的兴起 304

二、“东林党”和“复社” 306

三、“改朝换代”的明末农民大起义 309

第四节 极权专制的明朝政治制度 313

一、废除宰相制和六部升格 313

二、内阁和通政使司的建立及职权演变 315

三、地方行政的调整变化 316

四、文官选任与考核制度的变迁 318

五、“科道”监察和“厂卫”特务暴政 319

第五节 明代专制主义和反专制主义的政治思想 321

一、朱元璋外儒内法、强化专制的政治思想 321

二、王守仁强化政治统治、思想统治的政治思想 323

三、张居正加强皇权、严明法纪、攘外必先安内的政治思想 326

四、李贽主张人类平等、思想解放和功利主义的政治思想 328

第八章 由盛而衰的清代前期政治 333

第一节 政治历史大势 333

一、清朝建立 统一中国 333

二、三朝盛世 巩固边疆 336

三、盛极而衰 危机四伏 339

第二节 清统冶者的内外政策 342

一、满族的汉化与满汉关系 343

二、团结少数民族 维护国家统一 346

三、“天朝大国”的对外政策 348

第三节 高度集权的前清政治制度 352

一、皇帝权力的高度集中 352

二、中央政府组织与地方行政机构 356

三、文官制度与幕友、书吏 361

第四节 清代政治思想的新发展 364

一、清统治者的治国思想 365

二、反专制的进步思潮 367

三、反理学的功利主张 370

四、反压迫的民族思想 372

五、冲破思想专制的呐喊 375

第九章 中西文明冲撞和清代后期政治 379

第一节 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 379

一、第一次鸦片战争 379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385

三、太平天国运动 388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393

一、求强与求富的努力 394

二、中法战争和甲午战争 397

三、洋务运动的文明遗产 401

第三节 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 402

一、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402

二、戊戌变法及其失败 406

三、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入侵 410

第四节 辛亥革命与清王朝的灭亡 413

一、孙中山和同盟会的成立 413

二、清末“新政”和立宪运动 419

三、辛亥革命与清朝灭亡 421

第五节 政治体制的千古奇变 428

一、涉外机构的建立 428

二、政治体制的改革 431

第六节 风云激荡的政治思想界 435

一、主张改革向前,反对复古守旧 436

二、主张向西方学习,反对闭关锁国 437

三、发展资本主义,振兴工商业 439

四、反对君主专制,提倡君民共主或民主 441

五、主张平等平均的空想社会主义 445

六、反国内民族压迫的民族主义和反国外殖民主义的爱国主义 446

七、“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449

八、资产阶段革命派同改良派的大论战 451

《中华历史通鉴·经济史卷》 457

第一章 先秦时期的经济发展 457

第一节 变革中的农业 457

一、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 458

二、耕作技术的进步 458

三、水利灌溉事业的兴起 461

四、作物种植与农业生产率 463

五、井田制度 463

六、新土地制度的建立 465

第二节 手工业和商业 466

一、手工业发展的一般状况 466

二、日趋繁荣的商业活动 468

三、商业都会的形成 469

四、市场的设置与管理 471

五、道路开辟与交通制度 472

六、货币的进化 473

第三节 经济观念与经济政策 475

一、富贵观和价值观 475

二、先秦诸子的经济思想 475

三、从重商到重农抑商政策的转变 476

第二章 秦汉时期的经济发展 478

第一节 经济区与经济演变状况 478

一、经济区和物产分布 478

二、经济的盛衰消长 480

第二节 农业 481

一、耕地面积和人口状况 482

二、农业生产力 486

三、作物种植和粮食产量 486

四、其它农业部门 489

五、土地制度和农业经营 490

第三节 手工业和商业 494

一、秦汉手工业的特征 494

二、主要手工业部门 496

三、交通线的开辟与交通制度 499

四、商业都会·商人·商品贸易 503

五、市场和物价管理 504

六、与周边民族的贸易 505

七、货币 506

八、货币购买力 510

第四节 经济政策与经济思想 511

一、赋役与财政 511

二、政府的经济政策与措施 512

三、本末思想 516

四、抑奢政策与消费观念 518

五、货币思想 520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发展 522

第一节 经济区域的扩大和江南的开发 522

一、北方古老经济区域的破坏 522

二、人口的耗减和流徙 523

三、新经济区域的开发 524

第二节 经济政策和经济制度 524

一、田制 524

二、赋税和徭役 529

三、户籍 531

第三节 农业 533

一、统治阶级的重农思想和重农政策 533

二、农具的改进 534

三、耕作经验的积累和发展 534

四、农作物种类 536

五、畜牧业与林业 537

六、水利建设 538

第四节 手工业 539

一、民间手工业的衰落和官手工业的发展 539

二、官手工业的机构和管理方法 540

三、民间手工业 540

四、矿冶业 541

五、纺织业 541

六、其他手工业 542

第五节 商业 544

一、商业概况 544

二、商人 544

三、市场 546

四、南北互市 547

五、与周边少数民族的贸易及与海外的贸易 548

六、货币 549

第六节 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 550

一、大地主庄园经济 551

二、寺院经济 554

第四章 隋唐五代时期的经济发展 557

第一节 经济发展的历史舞台 557

一、疆域与人口 557

二、经济区与南方经济的发展 558

三、交通的发达与交通制度 560

四、经济的发展与波动 561

第二节 农业的成就 562

一、土地制度 562

二、农业发展的成就 565

第三节 发达的手工业 567

一、官私手工业的一般状况 567

二、主要手工业部门的发展 569

第四节 商业发展的新时期 574

一、商业都市与乡村集市 574

二、货币的流通与演变 575

三、邸店、柜坊和飞钱 578

四、富商大贾的活跃 579

五、互市及对外贸易 580

第五节 财政制度与经济思想 581

一、从租庸调法到两税法 581

二、和籴、和买与其他杂税 583

三、经济思想与政策 585

第五章 辽与西夏的经济发展 588

第一节 多种成份并存的辽代经济 588

一、以农业为主的多种经营 588

二、商业贸易的繁荣 592

第二节 从游牧向农耕发展的西夏经济 594

一、从单一的畜牧业生产到以农业为主的多种经营 595

二、手工业的兴起与发展 597

三、对外贸易占重要地位的商业 599

第六章 宋代的经济发展 602

第一节 农业的全面发展 602

一、人口和垦田的增加 602

二、农田水利的兴修 604

三、农具、耕作技术的改进和亩产量的提高 605

四、经济作物种植的推广和养鱼业的发展 607

第二节 手工业的发达 610

一、矿冶业的空前发展 610

二、纺织业发展的新水平 612

三、文化与科技交相作用下的制瓷业 614

四、造船业的新发展 615

五、造纸业的兴盛 617

六、禁榷制度下的制盐业 617

第三节 商业和城镇的繁荣 619

一、都市商业的繁荣 619

二、草市、镇、市、乡村集市的发展 621

三、工商、服务行业的行团组织 622

四、多种货币同时并行 623

五、海外贸易扩大 625

六、反抑商思想的抬头 626

第四节 经济制度和政策的变化 627

一、社会阶级结构 627

二、土地所有制的新格局 629

三、租佃制度 631

四、财政与赋役制度 632

第七章 金代的经济发展 635

第一节 金代经济概述 635

第二节 土地制度与赋税制度 636

一、牛头地与牛头税 636

二、官田与田租 637

三、民田与二税、资产税及户调 638

四、寺院土地与寺院二税 639

五、工商杂税 639

第三节 农业与畜牧业 640

一、农业 640

二、畜牧业 642

第四节 手工业 643

一、矿冶 643

二、产盐业 644

三、纺织业 644

四、陶瓷业 645

第五节 商业与货币 646

一、商业 646

二、货币 649

第八章 元代的经济发展 651

第一节 土地制度与阶级关系 651

一、官田的不断增多 651

二、地主阶级大土地私有制的进一步发展 653

三、阶级关系的新变化 655

第二节 农业与畜牧业 658

一、户口的变化与分布 658

二、土地的开发与农田水利兴修 659

三、作物品种、分布与产量 660

四、畜牧业生产 661

第三节 手工业、交通运输与商业贸易 663

一、手工业发展概况 663

二、官营手工业 665

三、民间手工业 667

四、交通运输 667

五、商业贸易 669

第四节 边疆地区的开发 670

一、岭北地区 670

二、西北地区 673

三、西藏地区 674

四、西南地区 675

五、东北地区 676

第五节 国家财政 676

一、货币发行 677

二、赋役制度 680

三、财政支出 683

第九章 明代的经济发展 687

第一节 农业生产的进步 687

一、农业生产力的全面发展 687

二、从单一经营到多种经营的历史性转变 692

三、赋役制度的变化 695

第二节 手工业生产的发展 699

一、手工业生产的发展与技术的改良 699

二、官府手工业中人身束缚的逐步松弛 706

三、若干部门中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707

第三节 商业经济的繁荣 709

一、交通线路的进一步开辟 709

二、商业性市镇的兴起 710

三、商业资本的扩张 713

四、国内贸易的新发展 716

五、海外贸易的开拓 718

六、以银为主的货币制度的形成 721

第四节 经济观念的变化 724

一、工商皆本观念的深化 724

二、消费观念的变化 726

第十章 清代前期的经济发展 728

第一节 社会经济的增长与停滞 728

第二节 农业、人口与移民 730

一、经济政策调整与农业复苏 730

二、人口、耕地与粮食产量 732

三、移民运动 734

四、经济作物与农村商品经济 736

五、地主与农民 738

六、农业经营的变化 741

第三节 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 742

一、手工业的兴盛及经营形态的演变 742

二、交通线与货运 745

三、集市、市镇和城市 747

四、商人与商品流通 749

五、行会制度的发展 751

六、货币与金融机构 753

第四节 经济问题及相关议论 755

一、赋税征收与财政收入状况 755

二、银荒及有关货币思想 757

三、人口压力下的人口论 758

第十一章 清代后期的经济发展 761

第一节 传统经济结构的变动 761

一、中外经济关系的新格局 761

二、自然经济的分解 763

三、商品经济的发展 765

四、资本的原始积累 766

第二节 社会经济部门的新组合 768

一、近代工矿业的兴起 768

二、城乡手工业的改组 772

三、农村经济的演变 774

四、市场交易的扩大与商业资本的发展 776

第三节 近代经济的布局 779

一、列强对华资本输出 779

二、轮船与铁路的运行 780

三、新式金融业的崛起 784

四、近代城市的出现 787

第四节 新的生产关系与经济观念 789

一、资产阶级的形成及结构 789

二、无产阶级的成长壮大 791

三、近代经济思想的萌发 794

四、清末资产阶级各派经济学说 796

《中华历史通鉴·法制史卷》 803

第一章 中华法律文明的发轫 803

第一节 法律的起源 803

一、古史传说中的法律起源 803

二、夏代法律概述 804

第二节 立法概况 805

一、夏、商、周立法的发展 805

二、夏、商、周法律的形式 807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成文法运动 807

四、封建法律文明的萌芽——《法经》 808

第三节 刑罚制度的规范化 809

一、夏、商、周的五刑 809

二、春秋战国时期刑罚制度的发展 811

第四节 民事、经济立法 813

一、夏、商民事规范的初现 813

二、西周的民事法律关系 813

三、西周的经济法律关系 816

四、私有制的发展与民事法律关系的发展动向 816

第五节 司法审判制度 819

一、司法组织机构 819

二、诉讼审判制度 819

三、监狱制度 821

第六节 法律思想与法律文明 823

一、夏、商的天命观与法律观 823

二、西周“明德慎罚”、“礼刑结合”的法律文明 823

三、诸子百家对中华法律文明发展的贡献 824

第二章 秦汉中央集权体制下的法律制度 828

第一节 秦代法制 828

一、立法指导思想与法律形式 828

二、秦律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829

三、秦律的特点和历史地位 834

第二节 汉代的立法 835

一、立法指导思想的演变 835

二、立法活动 835

三、法律形式 837

第三节 汉律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839

一、维护以皇权为核心的专制统治 839

二、加强“大一统”的中央集权 840

三、严惩破坏统治秩序的“贼盗”罪 840

四、维护封建等级特权 842

五、巩固封建的婚姻家庭制度 843

第四节 汉代的刑罚制度 844

一、西汉前期的刑制改革 844

二、汉代的刑罚种类 846

三、刑法原则的发展 847

第五节 司法审判制度 849

一、秦汉司法机构 849

二、诉讼制度 850

三、儒家思想对汉代司法审判制度的影响 852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法律制度的变迁 854

第一节 立法概况 854

一、曹魏律令 854

二、两晋律令 855

三、南朝诸律令 855

四、北朝诸律令 856

第二节 法律内容的演变与发展 857

一、法律体例、形式和概念的日趋完善 857

二、行政法制 857

三、刑法制度 858

四、民商法 861

第三节 司法审判制度 863

一、司法机构 863

二、诉讼审判制度 864

三、监狱制度 864

第四节 法律的儒家化进程 865

一、曹魏时期 865

二、两晋时期 866

三、南朝时期 867

四、北朝时期 868

第四章 隋唐五代臻于成熟的法律制度 869

第一节 承前启后的隋代法律 869

一、博取南北的隋律 869

二、隋律的基本内容与特点 870

三、隋律的实施及其历史教训 871

第二节 唐代的立法 873

一、唐初立法的指导思想 873

二、《唐律》的修订 875

三、唐后期立法的变化 877

第三节 唐律的主要形式及其特点 878

一、唐代法律的主要形式 878

二、唐律的特点与历史地位 880

第四节 民事与经济法规 882

一、关于权利主体与行为能力 882

二、物权 883

三、债权 884

四、婚姻家庭与继承立法 886

五、经济法规 887

第五节 刑事法律的健全 889

一、“五刑”及其他刑罚 899

二、“十恶”与定罪范围 890

三、“八议”和其他刑法原则 894

第六节 司法审判制度 897

一、中央与地方司法机关 897

二、诉讼与审判 899

三、监狱制度 902

第七节 五代十国的法制 903

一、刑罚之滥 903

二、法制的整顿 904

第五章 宋代法律文明的进步 907

第一节 《宋刑统》与其他法律形式 907

一、《重详定刑统) 907

二、《编敕》及其他法律形式 908

三、条法事类 910

第二节 立法的诸特点 910

一、盗贼重法 910

二、折杖与刺配 912

三、民事与经济立法 913

第三节 司法制度 916

一、司法机构 916

二、诉讼审判制度 918

三、监狱制度 921

第四节 法学著作与法律思想 923

一、法学著作 923

二、法医学的发展 925

三、法律思想 927

第六章 辽、西夏、金独具民族特色的法律制度 929

第一节 辽从“藩汉异治”到法律的封建化 929

一、蕃律与汉法的渐趋一致 929

二、辽律的基本内容 930

三、残酷野蛮的刑罚制度 931

四、北南有别的司法制度 932

第二节 西夏参酌中原王朝法律制订的国家法典 933

一、西夏法律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933

二、《天盛改旧新定律令》及其特点 934

第三节 金从“一依本朝旧制”到“尽行中国法” 935

一、立法概况 935

二、金律的主要内容与特点 937

三、刑罚制度 940

四、司法制度 941

第七章 元代因民族而异的法律制度 943

第一节 元王朝建立前的蒙古法律 943

一、成吉思汗时期的立法建设 943

二、忽必烈建元前的立法 944

第二节 较系统的法律形式 945

一、几次重大的立法活动 945

二、法律形式的多样性 947

第三节 法律内容的变化及特点 948

一、公开的民族歧视与民族压迫 948

二、宗教僧侣的法律特权及弊端 950

三、带有蒙古旧俗的刑制 951

第四节 司法审判制度的创造 954

一、司法机构的多重性 954

二、诉讼制度的新进展 956

第五节 朴素实用的法学 957

一、朴素的法律思想 957

二、重视实用的法学与法医学 958

第八章 明代完备而系统的法律制度 960

第一节 朱元璋的法律思想与明初立法 960

一、明礼导民,重典治国的法律思想 960

二、有明一代的立法宗旨 961

第二节 律典内容的调整 964

一、行政体制与吏治 964

二、广泛调整民事法律关系 967

三、加强对经济关系的法律调整 969

四、严刑惩治大逆犯上的犯罪行为 971

第三节 专制政治对司法制度的影响 975

一、司法机关 975

二、诉讼制度 975

三、审判制度 976

四、“卫”、“厂”干预司法 977

第九章 清代前期的法律制度 979

第一节 入关前的法制建设 979

一、立法指导思想 979

二、立法活动 980

三、立法的主要内容 981

四、司法制度 984

五、法制建设的特点 985

第二节 入关后的法制建设 986

一、立法活动与法律形式 986

二、民事法律 988

三、经济立法 990

四、刑法 992

五、民族立法 994

六、司法制度 996

第十章 清代后期的法律制度 1002

第一节 社会性质的变化在司法制度上的反映 1002

一、领事裁判权的确立 1002

二、会审公廨 1003

第二节 西方法律文化的输入与清末变法修律 1004

一、会通中西的修律宗旨 1004

二、固有法律体系的变化与立法的主要内容 1005

三、司法制度改革 1011

第三节 清末法制的基本特点及其历史地位 1011

一、引进资本主义法律体系,并杂有封建礼教纲常的内容 1011

二、维护地主买办的利益,确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 1012

三、严厉镇压革命运动和各种民主活动 1012

四、承认民营工业的合法性,推行通商惠工的政策 1013

《中华历史通鉴·军事史卷》 1017

第一章 先秦军事的迅速发展与兵学的兴盛 1017

第一节 军事的起源 1017

一、战争和军队的萌芽 1017

二、古史传说中的战争 1018

三、原始兵器 1018

四、原始战术和防御设施 1019

第二节 国家常备军事制度的建立 1020

一、国家军事体制的初创:夏商兵制 1020

二、渐趋完备的西周兵制 1022

三、变革前夜的春秋兵制 1023

四、大变革时期的战国兵制 1023

第三节 兵器的光辉成就 1025

一、青铜兵器的出现及其发展 1025

二、青铜兵器的种类和使用组合 1027

三、钢铁兵器的出现和初步发展 1031

第四节 军事手工业、军事后勤和军事工程 1032

一、军事手工业管理制度 1032

二、军事后勤的雏形 1033

三、筑城术的发展 1034

四、长城防御体系的形成 1034

第五节 战争样式的演进和战术的发展 1035

一、车战崛起和早期步战的衰落 1035

二、车战战术的发展 1037

三、步战复兴和步、车、骑协同作战 1039

四、早期的水战 1042

第六节 兵学的渊源及其兴盛 1043

一、早期军事家和早期兵书 1044

二、兵家诞生和兵学兴盛 1044

三、兵家的著作 1045

四、《孙子)的思想及其成就 1046

五、其他遗世兵书的主要内容 1049

六、诸子百家论兵 1050

七、丰富的军事辩证法思想 1052

八、军事地理学的进步 1052

第二章 秦汉时期封建军事文明的奠基 1054

第一节 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军事体制 1054

一、军队的统御制度和基本结构 1054

二、郡县征兵制 1057

三、战时兵员补充方式与募兵制 1058

四、战时部队编制与军队兵种构成 1059

五、东汉时期军事体制的变化 1063

六、军功爵制 1065

第二节 周边形势与秦汉帝国的国防 1066

一、游牧民族的军事文明 1067

二、秦汉帝国的国防战略演变 1068

三、徙民实边、马政与屯田 1070

四、长城防御体系的完善 1072

第三节 钢铁兵器与汉军的装备 1075

一、统一的兵器制作与贮存制度 1075

二、钢铁兵器占据战争舞台 1077

三、汉代军队装备 1078

第四节 战争样式与战争艺术 1082

一、驾驭全局的战略指导艺术 1082

二、战役行动中的协同作战 1083

三、战术思想的发展 1083

四、骑兵集团战术 1084

五、军事后勤保障的新篇章 1085

第五节 继往开来的汉代兵学 1086

一、汉代的兵书整理和分类工作 1086

二、《黄石公三略》 1087

三、《淮南子·兵略训》 1088

四、军事地理学的成就 1089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分裂割据时代的军事文明 1092

第一节 多种军制及其特色 1092

一、中、外军制度 1092

二、世兵制 1095

三、府兵制 1097

四、少数民族政权的军制 1098

第二节 新兵种与武器装备的发展 1100

一、陆战兵种中的重甲骑兵 1100

二、水军的发展 1101

三、陆战兵种的主要装备 1102

第三节 战略思想的发展和战争样式的演进 1104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概述 1104

二、战略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105

三、战争样式的多样化 1105

第四节 军事思想的进步与发展 1108

一、曹操的军事思想 1109

二、诸葛亮《将苑》和《便宜十六策》中的军事思想 1100

三、《阴符经》中的军事思想 1112

第四章 隋唐五代军事制度的重大变化与战争艺术的发展 1114

第一节 中央军事管理机构 1114

一、隋十二卫及其变革 1114

二、唐代南衙和北衙 1115

三、尚书省兵部 1116

四、唐代监军制度 1117

五、五代时期的军事管理机关 1117

六、军事法律及其作用 1118

第二节 府兵与募兵 1118

一、府兵制的改进 1118

二、募兵制的实行 1121

三、禁军及其他兵种构成 1122

第三节 军事区划、戍边与藩镇 1124

一、隋唐军事区划及戍边体制 1124

二、唐前期防卫战略特色 1125

三、节度使与藩镇 1126

第四节 兵器的发展与军事设施的完善 1127

一、兵器的发展 1127

二、军事工程建设 1130

三、唐代骑兵与马政 1131

第五节 兵法与兵学 1131

一、总揽全局、立足长远的战略指导 1132

二、善用奇正、灵活多变的战法 1134

三、多有创新的唐代阵法 1136

四、唐代兵学 1138

第五章 宋代积弱的军事与繁荣的兵学 1145

第一节 重内轻外的北宋军事体制 1145

一、高度集权的军事领导体制 1145

二、以禁兵为主体的武装力量体制 1147

三、募兵制占主导地位的兵役制度 1149

四、守内虚外的国防战略与国防设施 1150

五、力图摆脱积弱困境的军事改革 1152

第二节 动荡中不断变化的南宋军事 1153

一、由禁军到屯驻大军 1154

二、水军的突起 1155

三、南宋中后期兵制的演变 1156

第三节 宋代军事技术的巨大进步 1158

一、火器登上战争舞台 1158

二、冷兵器的继续发展 1160

三、水战装具的巨大进步 1162

四、城防设施的进一步完善 1163

第四节 丰富的作战样式和巧妙的指挥艺术 1165

一、野战 1165

二、城塞攻防战 1167

三、水战 1169

第五节 宋代兵学的全面发展 1170

一、军事学术的繁荣 1171

二、中国古代军事教育体制的确立和传统兵学的定型化 1172

三、兵学思想的发展 1173

第六章 辽、夏、金游牧狩猎民族的军事文明 1176

第一节 崛起于塞外的辽朝武装力量 1176

一、军事领导体制 1176

二、军队编成与兵役制度 1177

三、武器装备、城守设施及后勤保障 1178

四、军事思想与作战指挥艺术 1179

第二节 西夏从原始部落军事制到封建军事制度的发展 1181

一、军事体制、兵制与兵种 1181

二、兵员、军事驻守与军事思想 1182

第三节 由盛转衰的金代军事 1183

一、由“分兵合议”向中央集权的转变 1183

二、发展迅速的武器装备 1186

三、国防工程与后勤保障 1187

四、与中原兵学融通的金代兵学 1189

第七章 元代威震欧亚大陆的军事 1191

第一节 复杂多样的军事制度 1191

一、军事领导体制 1191

二、军队体制及编制 1191

三、军兵种 1193

四、兵役制度 1194

五、后勤保障 1195

第二节 兵器的革新与创造 1196

一、冷兵器 1197

二、火器 1199

三、战船 1201

四、兵器发展的原因与影响 1201

第三节 军事思想与战略战术 1203

一、兵书与军事思想 1203

二、用兵方略 1204

三、惯用战术 1205

第八章 明代发展到极盛的传统军事文明 1207

第一节 军事制度高度专制主义化 1207

一、高度集权的军事领导体制 1207

二、卫所制及其演变 1209

三、军事后勤体制 1212

第二节 古代火器的全盛时代 1213

一、火器制造的空前繁荣 1213

二、冷兵器的消长 1220

三、战车与战船 1221

第三节 军队编制与军事训练 1223

一、军队的编制与装备变化 1223

二、军事教育与军事训练 1226

第四节 边防与海防 1228

一、国际环境与国防政策 1228

二、北部边防与长城的重建 1228

三、海防 1230

第五节 作战样式的新发展 1231

一、战斗队形与战斗面貌的变化 1232

二、城塞攻防和野战、水战战法的变化 1232

三、战斗指挥的变化 1234

四、车营战法 1234

五、戚继光的阵法与指挥艺术 1235

第六节 古代兵学的又一高峰 1236

一、兵书作者队伍的扩大 1236

二、兵书的数量、种类和特点 1237

三、兵书要籍简介 1237

第九章 清代前期的军制、军备和军事思想 1241

第一节 满汉融合的清代军制 1241

一、中央军事领导体制 1241

二、八旗与绿营 1244

三、军队驻防与国防格局 1247

四、训练教育与后勤体制 1249

第二节 遭到冷遇的火器 1252

一、骑射传统与冷兵器的延续 1252

二、火器发展的起落 1254

三、火器的形制与种类 1255

四、清前期火器停滞衰萎的原因 1256

五、军器的配属与管理 1257

第三节 海边防建设 1258

一、边境卡伦与巡边制度 1259

二、驿站、军台和军屯制度 1260

三、海防体系的雏形 1262

第四节 军事思想和军事学术 1264

一、军事思想概述 1264

二、军事著作 1265

三、关于战争和作战指导的特点 1267

第十章 清代后期中西军事文明的撞击与融合 1271

第一节 清代后期军队建设的新发展 1271

一、湘军的兴起 1272

二、太平军:旧式农民武装的顶峰 1274

三、淮军:军事近代化的初步尝试 1276

四、练军和防军:新技术与旧制度的矛盾载体 1278

五、新军:从新制度到新形象 1281

第二节 新式海军的建立 1287

一、三洋海军计划的制订 1287

二、江浙、闽、粤海军的兴衰 1288

三、北洋舰队及其基地建设 1294

四、甲午战争后的海军重建 1300

第三节 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 1301

一、陆军装备迈入火器时代 1302

二、海军的新式舰船装备 1306

第四节 战争艺术和军事工程技术的演进 1310

一、陆军战术的变化 1310

二、近代海战艺术的初步确立 1312

三、海防要塞工程技术与海口防御战术 1314

第五节 兵书与清代后期军事思潮 1316

一、丰富多彩的兵书 1316

二、“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军事变革思想 1317

三、“商战”与“兵战”相结合的国防思想 1319

四、塞防与海防的论争 1319

五、清末尚武主义思潮 1320

第二部 1325

《中华历史通鉴·民族与民族文化史卷》 1325

第一章 先秦周边民族及其文化 1325

第一节 东方夷族文化 1325

一、东夷族的史地沿革 1325

二、东夷族文化的一般特征 1326

第二节 南方蛮族文化 1328

一、蛮族及其文化 1328

二、越族及其文化 1329

三、巴、蜀族及其文化 1331

第三节 西方戎族文化 1332

一、戎族集团及其文化 1332

二、羌族及其文化 1332

第四节 北方狄族文化 1333

一、肃慎、秽貊、朝鲜各族及其文化 1333

二、山戎族及其文化 1335

三、北狄族及其文化 1336

四、三胡族及其文化 1337

五、匈奴族及其文化 1338

第二章 秦汉时期全国性多民族统一的形成 1339

第一节 主体民族汉族的形成 1339

第二节 少数民族的发展 1339

一、匈奴族 1339

二、乌桓、鲜卑族 1343

三、蛮、越各族 1345

四、西南夷各族 1347

五、氐、羌及西域各族 1349

第三节 汉族与周边各族的关系 1352

一、同北方各族的关系 1352

二、周南方各族的关系 1355

三、同西方各族的关系 1357

第三章 魏晋时期民族文化大观 1359

第一节 入主中原的“五胡” 1359

一、匈奴 1359

二、羯 1361

三、鲜卑 1361

四、羌 1363

五、氐 1364

第二节 东北各族 1365

一、夫余 1365

二、高句丽 1366

三、沃沮 1370

四、勿吉 1370

五、库莫奚与契丹 1371

六、室韦 1372

第三节 蒙古草原各族 1373

一、柔然 1373

二、敕勒 1374

第四节 西域各族 1376

一、鄯善 1376

二、高昌 1376

三、焉耆 1377

四、龟兹 1378

五、于阗 1378

六、渴盘陀 1378

七、疏勒 1378

八、乌孙 1378

九、悦般国 1378

十、内地与西域 1379

第五节 西境各族 1380

一、吐谷浑 1380

二、附国 1381

三、女国 1381

四、宕昌、邓至与白兰 1381

五、党项 1382

第六节 南方诸族 1382

一、蛮 1382

二、僚 1383

三、俚人和傒人 1383

四、爨与乌蛮、白蛮 1384

五、东晋南朝政权与南方诸族 1385

第四章 隋唐时期统一局面下的民族大融合 1386

第一节 突厥及西域各族与隋唐王朝的关系 1386

一、突厥的强大及其与中原王朝的关系 1386

二、西突厥的兴亡与唐对西域的行政管辖 1390

三、后突厥的建立及其与唐的关系 1392

第二节 回鹘经济文化的发展 1394

一、回鹘的兴起 1394

二、回鹘汗国的建立及其与唐朝的关系 1395

三、回鹘经济文化的发展 1396

四、回鹘的南下与西迁 1397

第三节 吐蕃与唐蕃和同为一家 1398

一、吐蕃王朝的建立 1398

二、唐蕃和亲与会盟 1399

三、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 1402

四、吐蕃王朝的衰落 1403

第四节 南诏及其对中原文化的吸收 1404

一、南诏统一“六诏” 1404

二、南诏与唐的关系 1406

三、南诏对中原文化的吸收 1407

四、晚期南诏 1409

第五节 唐与东北各族的关系 1409

一、靺鞨族与渤海国 1409

二、契丹的兴起和辽朝的建立 1414

三、奚与室韦 1416

第六节 南方诸族经济文化的发展 1417

一、江汉地区的民族融合 1417

二、僚俚诸族对岭南地区的开发 1418

三、流求与内地的联系 1419

第五章 10——13世纪的民族与文化(上) 1421

第一节 契丹族的历史与文化 1421

一、10世纪的契丹族 1421

二、契丹族的语言与文字 1422

三、契丹族的捺钵文化 1423

四、契丹族的习俗文化 1425

五、契丹族的文学艺术 1430

六、契丹族的科技与教育 1433

第二节 女真族的历史与文化 1435

一、女真勃兴与民族关系 1435

二、女真族的语言文字 1439

三、女真人的科技与教育 1442

四、女真人的文学艺术 1446

第六章 10——13世纪的民族与文化(下) 1450

第三节 回鹘的历史与文化 1450

一、回鹘西迁后的几个政权 1450

二、回鹘文化的发展 1452

第四节 吐蕃分裂后的历史与文化 1457

一、吐蕃本部的分裂及甘青地区唃厮罗政权 1457

二、吐蕃本部的文化 1459

三、唃斯罗对吐蕃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1463

第五节 大理白族的历史与文化 1464

一、白族大理政权的建立及其与宋朝的关系 1464

二、大理白族的文化 1467

第七章 元代民族大家庭的初步形成 1471

第一节 民族分布与民族等级构成 1471

一、民族分布概况 1471

二、划分民族为四等 1472

第二节 蒙古族文化 1473

一、语言文字 1473

二、蒙古族教育 1474

三、宗教 1475

四、文学与艺术 1476

五、科技 1478

六、生活习俗 1478

第三节 回族文化 1482

一、文学与艺术 1482

二、科学技术 1484

第四节 畏兀儿族文化 1486

一、语言文字 1487

二、文学与史学 1487

三、科学技术 1489

第五节 契丹女真遗民文化 1491

一、文学艺术 1491

二、科学技术 1496

第八章 明代少数民族及其文化 1498

第一节 蒙古族的分布与文化 1498

一、蒙古族的分布 1498

二、蒙古族文化 1500

第二节 女真——满族及其文化 1502

一、女真族的分布和努尔哈赤统一各部 1502

二、女真——满族文化 1504

第三节 维吾尔族、回族文化 1505

一、维吾尔族文化 1505

二、回族的文化贡献 1506

第四节 藏族与西蕃文化 1507

一、政教合一和宗喀巴的宗教改革 1507

二、西蕃文化 1508

第五节 南方各族及其文化 1509

一、白族文化 1510

二、“罗罗”文化 1511

三、“么些”文化 1512

四、“百夷”文化 1513

五、“僮”族文化 1514

六、“东番”文化 1515

第九章 清代前期民族关系与民族文化 1516

第一节 满族及其文化 1516

一、入关后的满族 1516

二、“满洲根本”与“满汉一家” 1517

三、满族文化的发展 1517

第二节 蒙古族及其文化 1518

一、蒙古诸部 1518

二、盟旗制度与民族关系 1519

三、蒙古族文化 1520

第三节 回族及其文化 1521

一、清代的回族 1521

二、回族与清政府的关系 1521

三、回族文化 1522

第四节 维吾尔族、锡伯族文化 1522

一、维吾尔族文化 1522

二、锡伯族文化 1524

第五节 藏族及其文化 1525

一、清代藏族的名称与居地 1525

二、西藏地区与中央政府的关系 1525

三、藏族文化 1526

第六节 南方各民族及其文化 1527

一、清朝对南方民族地区的经营 1527

二、彝族文化 1528

三、白族文化 1529

四、纳西族文化 1530

五、傣族文化 1531

六、瑶族文化 1532

第十章 清代后期少数民族及其文化 1534

第一节 满族和东北各民族文明的发展 1534

一、清代后期的关内满族 1534

二、民族迁徙与东北的开发 1535

三、抗击侵略,捍卫边疆 1537

四、民族融合与发展 1538

五、东北各族文明的进步 1540

第二节 蒙古和西藏 1542

一、蒙古族 1542

二、藏族 1546

第三节 清代后期西北地区的各民族 1551

一、西北回民和各族人民的反清斗争 1551

二、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传统手工业和商业贸易 1553

三、西北地区回族等少数民族的文化教育 1554

四、边疆危机中的新疆各族人民 1555

五、新疆建省 1557

六、新疆各族人民在文学上的成就 1558

第四节 南方各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1559

一、南方各族多种社会形态的共存 1559

二、浴血奋战保卫疆土 1561

三、清后期的腐朽统治和南方各族人员的英勇反抗 1564

四、独特的民族文化 1566

《中华历史通鉴·民俗史卷》 1575

第一章 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与习俗 1575

第一节 母系氏族社会的社会组织和婚姻习俗 1575

一、母系氏族社会的确立和发展 1575

二、母系氏族社会的婚姻形态 1579

第二节 父系氏族社会的社会组织与婚姻习俗 1580

一、父系氏族社会的确立 1580

二、父系制婚姻习俗与家庭形态的演变 1584

第三节 原始社会的服饰、饮食与丧葬 1586

一、服饰 1586

二、饮食 1590

三、丧葬 1592

第二章 先秦时期礼仪化的风俗传统 1597

第一节 饮食与服饰 1597

一、传统饮食模式的形成 1597

二、服装习俗及其制式 1602

三、佩饰习俗及其内容 1607

第二节 婚姻丧葬 1607

一、婚姻礼俗的形成 1607

二、丧葬礼俗的演变 1609

第三章 秦汉时期的民俗风情 1614

第一节 秦汉风俗文化概述 1614

第二节 节日习俗 1614

一、除夕与元旦 1614

二、元宵节 1616

三、上巳节 1617

四、寒食节、清明节 1617

五、端午节 1618

六、七夕 1619

七、重阳节 1620

八、秦汉节俗的特点 1620

第三节 祭祀、丧葬、冠礼、祝寿礼俗 1621

一、祭祀礼俗 1621

二、丧葬礼俗 1623

三、冠礼、祝寿礼俗 1625

第四节 婚姻礼俗的法典化及观念 1626

一、婚姻制度 1626

二、婚姻习俗 1628

三、婚姻法规 1630

四、婚姻观与生育观 1632

第五节 丰富精美的器具文化 1633

一、炊具的种类及功能 1633

二、饮食器具的种类及用途 1634

三、梳妆器具的种类及功能 1636

四、家具的用途及礼俗 1639

五、文具的种类及用途 1641

六、灯具的种类及形制 1643

第六节 多元化饮食模式的定型 1645

一、饮食资源的进一步开发 1645

二、饮食结构的确立 1646

三、饮食习俗与宴饮风情 1647

四、饮食心态和价值取向 1649

第七节 服饰礼俗的演变与风情 1651

一、常服制式的演变及其种类 1651

二、冠服制度的演变及其完备 1653

三、军服制式及其功能 1655

四、周边民族的服饰文化 1656

五、杂佩饰与梳妆发式 1657

六、服饰心态和价值取向 1659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精神风貌与生活习俗 1661

第一节 名士风度 1661

第二节 豪侠风尚 1663

第三节 妇女风情 1665

第四节 饮食特色 1667

第五节 服装款式 1669

第五章 唐代的精神风貌与社会风俗 1675

第一节 博大进取的精神风貌 1675

一、天下一家的胸怀 1675

二、进取的时代精神 1678

三、豪放敦厚的社会风尚 1681

四、宏大致远的气魄 1682

第二节 饮食与服饰的时代特点 1683

一、饮食文化的丰富 1683

二、服饰文化的变革 1688

第三节 婚俗、丧俗和巫卜 1696

一、婚俗特征 1696

二、丧俗的变化 1697

三、巫卜与信仰 1698

第四节 节日风俗盛况 1699

第五节 唐代社会生活中的妇女 1702

一、妇女参政风气 1702

二、社交与结社 1703

三、教育与修养 1703

四、爱情、婚姻与家庭生活 1704

五、妆饰与审美 1706

第六章 辽、夏、金民俗文化与社会精神风貌 1708

第一节 辽代风俗与精神风貌 1708

一、衣食住行 1708

二、婚丧礼俗 1713

三、岁时风俗与其他 1715

四、社会精神风貌 1718

第二节 夏的风俗习惯与尚武精神 1720

一、风俗习惯 1720

二、社会精神风貌 1721

第三节 金代的民俗文化与社会精神风貌 1723

一、衣食住行 1723

二、婚丧礼俗 1726

三、岁时风俗及其他 1732

四、社会精神风貌 1734

第七章 宋代的民俗文化 1735

第一节 社会精神风貌 1735

一、新习俗和新礼仪 1735

二、商品意识增强 1735

三、崇尚气节 1736

四、贡举入仕 1736

第二节 节日习俗 1738

一、帝、后的“圣节” 1738

二、官定的重要节日 1739

三、节气性和季节性的节日 1740

四、宗教和纪念性的节日 1741

五、节日习俗的特点 1741

第三节 婚姻习俗 1742

一、聘礼和装奁 1742

二、坐花轿 1742

三、撒谷豆、跨马鞍、上高坐仪式 1743

四、拜先灵和交拜仪式 1743

五、结发仪式 1744

六、各色新衣 1744

第四节 丧葬习俗 1745

一、薄葬蔚为风气 1745

二、纸钱和纸质明器的广泛使用 1745

三、火葬的盛行 1746

四、佛、道教等的影响 1746

第五节 饮食习俗 1748

一、南食和北食两大系统的形成 1748

二、烹饪技术的提高 1749

三、各地出现特色菜肴 1750

四、糖果食品和甜食的增多 1750

五、饮茶更加普及 1751

第六节 服饰 1751

一、突破服装等级制度 1751

二、崇尚素雅和大方、新颖 1752

三、男女的新服装——背子 1753

四、妇女戴盖头和裹足 1753

五、戴花和雕青 1754

第七节 生活用具 1755

一、家具 1755

二、炊具 1756

三、灯具 1756

四、其他日用器具 1757

第八节 避讳习俗 1758

一、官讳 1758

二、私讳 1759

三、避讳习俗的怀疑者和反对者 1759

第九节 称谓 1760

一、各行业的通用称谓 1760

二、亲属间的通用称谓 1760

三、士大夫之间的通用称谓 1761

四、妇女的名讳 1762

第十节 卫生保健 1762

一、公共卫生 1762

二、个人卫生 1762

第八章 元代民俗文化与精神风貌 1764

第一节 饮食 1764

一、主食 1764

二、副食 1765

第二节 服饰 1766

一、男子服饰 1766

二、女子服饰 1767

第三节 婚丧习俗 1768

一、婚姻习俗 1769

二、丧葬习俗 1770

第四节 岁时风俗 1771

第五节 社会精神风貌 1772

一、文人社会风尚 1772

二、异族生活习惯互为影响 1773

三、一般社会精神风貌 1773

第九章 明代社会生活与风俗习尚 1776

第一节 衣着风尚与服饰 1776

一、帝后文武官员的服饰 1777

二、庶民的服饰与衣着风尚 1779

三、服饰的时代印记 1783

第二节 饮食文化与社会生活 1784

一、宫廷生活与饮食 1785

二、王公贵胄与缙绅士大夫的饮食习尚 1788

三、地方及民间年节饮食风尚 1789

第三节 明人的行止与舟车 1793

一、宫廷的车舆 1794

二、王公贵戚与官宦的舟车 1794

三、民人的行止习尚与禁忌 1795

第四节 婚嫁丧葬制度与习俗 1797

一、帝后的婚丧礼仪 1797

二、宗室婚丧规制 1800

三、品官与庶人百姓的婚丧风仪 1801

第五节 年节与游艺娱乐活动 1802

一、帝后与仕宦贵戚的年节娱乐 1802

二、民间的年节游艺娱乐风尚 1805

第六节 畸形的社会现象 1807

第十章 清代前期风俗文化与社会风尚 1811

第一节 服饰文化 1811

一、“多元一统”的服饰文明 1811

二、帝后、官员的服饰与礼仪 1812

三、民人服饰与衣著风尚 1816

第二节 饮食文化 1818

一、饮食文化的具体内容和总体特征 1818

二、宫廷、贵族生活与饮食习尚 1818

三、民间与地方年节的“食风” 1820

四、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 1821

第三节 行止与舟车文化 1822

一、帝后车舆与出巡规制 1822

二、王公与官员的舟车行止礼仪 1823

三、民人行止习尚与禁忌 1823

第四节 婚丧制度与仪礼规范 1824

一、帝后、王公的婚丧仪礼 1825

二、民间的婚嫁与丧葬风仪 1827

三、边疆地区民族的婚丧习俗 1828

第五节 年节与游艺娱乐活动 1830

一、宫中与仕宦显贵的年节娱乐 1830

二、民间庙会与年节游艺风俗 1831

三、多姿多彩的民族游艺与竞技 1832

第六节 娼妓与赌博 1835

一、娼妓 1835

二、赌博 1836

第七节 社会风尚 1836

一、士风 1837

二、政风 1839

三、学风 1841

四、商风 1843

五、民风 1845

第十一章 清代后期社会生活与风俗文化 1848

第一节 服饰文化与衣著风尚 1848

一、帝后文武官员的服饰仪礼与变革 1848

二、民人服饰与衣著的多元化 1852

三、太平天国的服饰及其特点 1854

四、中西服饰文明的撞击与交织 1855

第二节 饮食文化与社会生活 1856

一、帝后与王公贵族的饮食习尚 1856

二、地方及民间年节饮食风仪 1858

三、中外饮食文化的交汇 1859

第三节 行止与舟车文化 1861

一、帝后车舆与行止规制的变通 1861

二、王公贵胄与官员的舟车行止特点 1862

三、民人行旅习尚与时代特色 1863

第四节 婚姻丧葬制度与仪礼规范 1864

一、帝王贵族的婚丧仪礼制度 1864

二、民间的婚丧风仪与趋变倾向 1866

第五节 娱乐文化生活 1868

一、宫中帝后与贵族娱乐活动的流变 1868

二、民间的各种游艺娱乐 1870

《中华历史通鉴·教育史卷》 1881

第一章 原始教育 1881

一、传说中的远古社会教育 1881

二、养老慈幼与原始学校的萌芽 1882

第二章 先秦官府之学的盛衰与私学的兴起 1885

第一节 教育的演变及特征 1885

第二节 学校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1886

一、夏代学校的形成及类型 1886

二、商代学校的构成及性质 1887

三、西周学校制度的构成及特征 1888

第三节 官学衰败与私学兴起 1892

一、官学的衰败与学术下移 1892

二、私学的产生及其特征 1892

第四节 百家争鸣中的教育论辩 1894

一、“人性”立论与教育作用的争议 1894

二、教育目的论的歧异 1895

三、教学内容和教材的不同构思 1895

四、教学原则和方法的诸多总结 1896

第五节 战国文化教育的中心“稷下学宫” 1897

一、稷下学宫的缘起 1897

二、稷下学宫的构成及其特征 1897

第六节 最早的教育专著《学记》 1899

第三章 秦汉强化一统的文教政策及其体制 1903

第一节 强化一统的秦代文教政策 1903

第二节 教育政策与观念的儒学化 1904

一、汉代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 1904

二、汉代教育思想的儒学化 1905

第三节 汉代的官方教育和察举制度 1907

一、中央政府的教育活动 1907

二、地方政府的教育活动 1909

三、宫廷贵族教育 1910

四、汉代的察举制度 1911

第四节 汉代的民间教育 1912

一、私家学术传授 1912

二、蒙学与蒙养教材 1914

三、家庭教育 1914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教育的兴废与多元化 1918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教育发展大势 1918

一、教育兴衰的过程 1918

二、影响教育兴衰的诸多因素 1922

第二节 官学的设置与改造 1924

一、官学的学制设置与改造 1925

二、官学的经学教育 1930

第三节 私学与门阀家学的盛衰 1934

一、私学的持续发展与流布 1934

二、私学的规模与特征 1936

三、门阀家学的盛衰 1937

第五章 隋唐封建教育制度的日趋完备 1940

第一节 教育制度的完善 1940

一、教育制度的完善与重振儒学的文教政策 1940

二、教育与科举制度的多方面联系 1944

第二节 教材与教法的发展 1946

一、经学教材、教法的发展变化 1946

二、诗文教材的进一步丰富 1948

三、科技教育教材与教学体系的形成 1950

第三节 教育思想的变化及特点 1953

一、隋与盛唐时期教育思想的统一与兼容 1953

二、唐中期的教育改革思想 1955

三、唐末五代教育思想的变化 1957

第六章 辽、夏、金及宋代的封建教育模式的调整与定型 1960

第一节 辽代教育事业的开拓与发展 1960

第二节 宋初的文教政策及教育概况 1963

一、宋初的文教政策 1963

二、宋初的教育概况 1963

第三节 官学的振兴与改造 1964

一、范仲淹与庆历兴学 1964

二、王安石与熙宁、元丰兴学 1966

三、崇宁兴学与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