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贵州省志  水利志
贵州省志  水利志

贵州省志 水利志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肖先治总纂;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汪凡(卷)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方志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7
  • ISBN:780122230X
  • 页数:528 页
图书介绍:
《贵州省志 水利志》目录

概述 1

第一篇 河流水系 水资源 水旱灾害 18

第一章 河流水系 18

第一节 横江、牛栏江水系 19

一、横江 19

二、牛栏江 20

第二节 乌江水系 21

一、六冲河 26

二、猫跳河 27

三、野济河 28

四、偏岩河 29

五、湘江 29

六、清水河 30

七、余庆河 32

八、六池河 33

九、石阡河 33

十、印江河 34

十一、甘龙河 34

十二、洪渡河 34

十三、芙蓉江 35

第三节 赤水河、綦江水系 36

一、赤水河 36

二、綦江 38

第四节 沅江水系 38

一、洪州河 39

二、清水江 39

三、?水 41

四、锦江 42

五、松桃河 42

第五节 南盘江水系 43

一、黄泥河 44

二、马别河 45

三、白水河 45

第六节 北盘江水系 45

一、拖长江 48

二、可渡河 48

三、乌都河 49

四、月亮河 49

五、麻沙河 49

六、打邦河 49

七、红辣河 50

八、大田河 50

第七节 红水河水系 51

一、濛江 52

二、六硐河 53

第八节 柳江水系 53

一、都柳江 53

二、打狗河 55

第二章 水资源 63

第一节 水资源量 63

一、地表水 63

二、地下水 76

第二节 水力资源 77

一、理论蕴藏量 77

二、可开发资源 78

第三节 水质 91

一、天然水质 91

二、水质污染 92

第三章 水旱灾害 94

第一节 旱灾 94

一、灾害成因 94

二、灾害类型与分布 95

三、灾害统计 96

第二节 水灾 97

一、灾害成因 97

二、灾害类型与分布 98

三、灾害统计 99

第三节 近百年干旱洪涝灾害举要 101

一、旱灾 101

二、水灾 105

第二篇 水利工程 109

第一章 农田灌溉工程建设(一)——蓄水工程 109

第一节 蓄水工程建设的发展 109

一、蓄水工程的试办和土坝工程的发展 110

二、骨干蓄水工程的发展和砌石坝的兴起 112

三、以配套续建巩固提高为主适当新建 114

第二节 大型灌溉水库 116

第三节 中型灌溉水库 117

第四节 小(一)型灌溉水库 125

第二章 农田灌溉工程建设(二)——引水、提水工程 150

第一节 引水工程 150

一、引水工程建设的发展 150

二、万亩以上引水工程 152

第二节 提水工程 157

一、提水工程建设的发展 157

二、机、电提灌工程 158

三、水轮泵提灌工程 160

四、喷灌工程 161

第三章 农村人畜饮水及城镇供水工程建设 162

第一节 农村人畜饮水 162

一、农村人畜饮水困难的原因 162

二、农村人畜饮水困难的地区分布 163

三、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建设的发展 164

四、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建设类型 164

第三节 城镇供水 166

一、城镇供水工程建设的发展 166

二、城镇供水工程 166

第四章 防洪排涝工程建设和险病水库治理 168

第一节 防洪排涝工程 168

一、防洪排涝工程建设的发展 168

二、防洪排涝工程 169

第二节 险病水库治理 171

一、险病水库产生的原因 171

二、险病水库治理工作的发展 173

三、险病库治理 174

第五章 水库移民 175

第一节 移民机构的设置 175

第二节 地方兴建的中小型水库移民 176

第三节 中央投资建设的大中型电站水库移民 177

第六章 水利工程管理 181

第一节 水利管理工作的发展 181

一、建国前的水利管理 181

二、建国后的水利管理 183

第二节 水利管理机构 193

一、省级水利管理机构 193

二、地、县水利管理机构 194

三、区水利站 194

第三节 水利管理体制 194

一、国家管理的水利工程 194

二、集体管理的水利工程 199

第四节 工程管理 199

一、工程调度运用 199

二、工程岁修养护 200

三、工程观测 202

四、渠道防渗衬砌 203

第五节 用水管理 206

一、灌溉用水管理 206

二、水稻灌溉制度 208

三、水稻需水量试验 210

四、旱地灌溉试验 211

第六节 经营管理 212

一、水费征收 212

二、水利渔业 216

三、水利综合经营 217

第七节 水利工程效益 218

第三篇 水土保持 防汛抗旱 219

第一章 水土保持 219

第一节 水土流失成因 219

一、自然因素 219

二、社会因素 219

第二节 水土流失的分类与分布 220

一、水土流失分类 220

二、水土流失分布 221

第三节 水土流失危害 225

一、表土流失 225

二、泥沙淤积 225

三、生态环境失调 225

四、山洪冲刷 226

第四节 水土流失治理 227

一、起步时期 227

二、曲折发展时期 229

三、由小流域试点到成片治理时期 233

第五节 水土保持试验 238

第六节 水土保持先进典型 240

第二章 防汛抗旱 242

第一节 组织机构 242

一、省防汛抗旱指挥机构 242

二、地、县防汛抗旱指挥机构 244

第二节 工作安排和措施 244

第三节 抗洪抗旱及事故抢险纪实 256

第四篇 地方电力 260

第一章 地方电力建设的发展 260

第一节 初创和试办 260

第二节 初期发展 262

第三节 地方电力建设全面展开 266

第四节 农村初级电气化 270

第二章 地方电站(厂) 275

第一节 地方电站的分布和类型 275

一、地区分布 275

二、装机规模 276

三、开发方式 278

四、利用水头 279

五、引用流量 279

六、地方小火电厂 280

第二节 典型电站 280

第三章 地方电网 284

第一节 地方电网的形成和发展 284

第二节 典型地方电网 287

第四章 地方电力管理 288

第一节 行政管理 288

一、管理机构的职责 288

二、管理机构的设置 289

第二节 建设管理 290

一、前期工作 290

二、建设项目的分类 291

三、建设项目的计划安排 292

四、建设资金 292

五、物资供应 292

六、建设施工 293

七、工程的验收与交接 293

第三节 生产管理 294

一、生产单位的分类 294

二、生产管理的发展 295

三、地方电力企业的生产管理 296

第五章 农村电气化试点县 298

第一节 电气化试点县的规划和审查 298

第二节 电气化试点县建设 299

第六章 地方电力效益 300

第一节 直接经济效益 301

一、国营地方电力企业 301

二、集体所有制电力企业 301

三、典型电站的经济效益 302

第二节 社会效益 304

一、供电效益 304

二、水利综合利用效益 305

三、环境效益 305

第五篇 水利建设基础工作 312

第一章 水文 312

第一节 水文机构 313

一、省水文总站 313

二、地(州、市)水文勘测队 316

第二节 水文站网 318

一、水文站网规划 318

二、水文站网建设 319

第三节 水文测验 322

一、测验项目 322

二、测验设备 322

三、测验技术规程规范 323

四、水文资料整编 325

第四节 水情工作 326

一、水文情报 326

二、水文预报 327

第五节 水质监测 328

一、水质监测站网建设 328

二、水质资料整编 329

第二章 勘测设计 330

第一节 勘测设计机构 330

一、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 330

二、地、县勘测设计机构 332

第二节 测量 334

一、测量工作的发展 334

二、测量工作举要 335

第三节 地质勘探 337

一、地勘工作的发展 337

二、地勘工程举要 337

第四节 规划 338

一、建国前的规划工作 338

二、建国后的规划工作 338

第五节 设计 343

一、重要设计工程举要 343

二、设计特色与经验 346

三、获奖优秀设计项目 347

第六节 试验 349

一、试验项目的发展 349

二、主要工作及成果 350

第七节 新技术推广应用 351

一、测绘 351

二、地勘 351

三、工程设计 352

第三章 施工 353

第一节 施工体制 353

第二节 省级施工单位 355

一、省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处 355

二、省水利机械化施工处 357

第三节 施工技术 358

一、土石方工程 359

二、砌石坝工程 360

三、混凝土坝工程 360

四、隧洞工程 362

五、坝基处理与防渗灌浆 362

第六篇 科技 教育 364

第一章 水利科技 364

第一节 科技机构 365

一、管理机构 365

二、科研机构 366

三、水利学会 367

四、科技情报网络 368

五、观测实验站(室) 368

第二节 调查、试验、研究与应用 370

一、勘测 370

二、区划及规划 371

三、地勘与地基处理 372

四、水文与水资源 374

五、水工材料及模型试验 377

六、工程设计与施工 378

七、水土流失与防治 384

八、灌溉试验研究 386

第三节 科技论著与科研成果 387

一、科技论著 387

二、获奖科研成果 388

第二章 水利教育 391

第一节 高等教育 392

第二节 中等专业教育 392

一、贵州省水利电力学校 393

二、黔西南州水利电力学校 396

第三节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 396

一、黔东南州水电技工学校 397

二、毕节地区水电技工学校 397

第四节 职工教育 398

一、职工高等教育 398

二、职工中等专业教育 398

三、职工短期培训 399

四、青壮年职工文化技术补课 400

第七篇 水行政管理 401

第一章 组织机构 401

第一节 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 402

一、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设置 402

二、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历届负责人 404

三、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内部机构设置及负责人 405

第二节 地、县水行政主管部门 416

一、地(州、市)水行政主管部门 416

二、县(市、特区、区)水行政主管部门 416

第三节 水利基层组织 417

第四节 水利职工 417

一、水利职工的发展和分布 417

二、干部的职称和文化程度 420

第二章 法规规章 422

第一节 水政水资源 424

第二节 工程建设 425

第三节 工程管理 428

第三章 规划计划 429

第一节 规划管理 430

一、规划的组织与分工 430

二、历年规划成果 434

第二节 计划管理 438

一、管理体制 438

二、计划编制 443

第四章 财务物资 445

第一节 财务管理 445

一、管理体制 445

二、历年水利经费 448

第二节 物资管理 454

一、管理体制 454

二、省水利电力物资公司 458

大事记要 460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 460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 466

附录 497

贵州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 497

贵州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 503

1980~1995年贵州水利的改革和发展 507

贵州水利之最 520

编后记 52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