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中医养生学
中医养生学

中医养生学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郭海英主编(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院)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802316447
  • 页数:232 页
图书介绍:本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为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理论,主要有概论、发展简史、养生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中篇为常用的养生方法,主要包括精神养生法、起居养生法、药食养生法、传统运动养生法、针灸养生法、按摩养生法、房事养生法及其他养生法;下篇为养生方法的具体运用,主要有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和部位养生等。
《中医养生学》目录

上篇 养生学的基础理论知识 1

第一章 概论 1

第一节 养生学的概念 1

第二节 养生学的特点 1

一、以中医理论为指导 2

二、以和谐适度为宗旨 2

三、以预防为核心 2

四、以综合调摄为原则 2

五、以适应广泛为模式 3

第二章 中医养生学发展简史 4

第一节萌芽(上古时期) 4

第二节 奠基(春秋战国时期) 5

一、《周易》养生说 5

二、道家养生说 6

三、儒家养生说 7

四、杂家养生说 8

第三节 形成(秦汉时期) 9

一、《黄帝内经》的成书——中医养生学的确立 9

二、养生理论与实践的深化——中医养生学的支撑 10

第四节 完善(晋隋唐时期) 12

一、道教学说与道教养生 13

二、佛教养生思想的传入 13

三、三教归一及其与医学养生的融合 14

第五节 突破(宋金元时期) 15

一、中医养生事业的发达,理论与方法的完备 15

二、老年养生保健的肇始 16

三、药物养生走上正轨,食物养生普及盛行 16

四、金元四大家对养生理论的突破 16

第六节 发展(明清时期) 17

一、藏象学说与养生理论的结合 17

二、综合调养法的全面开发 17

三、老年养生保健的再度兴盛 19

第七节 振兴(现代) 19

第三章 中医养生学的寿命观 20

第一节 生命 20

一、生命的本源 20

二、生命存在的时空特征 21

三、生命的本质 21

四、贵重生命 22

第二节 寿命 23

一、天年 23

二、我国预期平均寿命的变化趋势 24

三、健康长寿的特征 24

第三节 衰老 26

一、衰老和早衰 26

二、促使衰老的因素 26

三、衰老的机理 27

附 衰老的现代研究 29

第四章 中医养生学的基本原则 42

第一节 法天顺地 42

一、顺四时而养 42

二、顺昼夜而养 43

三、顺月之盈亏而养 43

四、顺地域而养 44

第二节 形神共养 44

一、形神合一 44

二、养神养形 45

第三节 动静结合 46

一、动静互涵 47

二、动静平衡 47

三、动静结合的摄生保健 48

第四节 协调平衡 49

一、协调阴阳脏腑 49

二、和谐人事 50

三、有常有度 51

第五节 保精养气 51

一、内养正气,外慎邪风 51

二、保精养气重在脾肾 52

中篇 常用的养生方法 54

第一章 精神养生法 54

第一节 情志与健康 54

一、情志的含义 55

二、情志的生理基础 55

三、情志与健康 55

第二节 调神养神法 56

一、调养精神的基本原则 56

二、调养精神的主要方法 57

第二章 起居养生法 63

第一节 起居养生的意义与原则 63

一、起居养生的意义 63

二、起居养生的原则 64

第二节 起居养生的内容 64

一、安于居处 64

二、劳逸结合 65

三、衣着服饰 66

四、通畅二便 67

五、安卧睡眠 68

第三章 食药养生法 74

第一节 食药的养生作用及原则 74

一、食药的养生作用 74

二、食药养生的原则 74

第二节 常用养生食药介绍 76

一、补益类 76

二、健胃消食类 81

三、调肝类 83

四、理肺类 84

五、清热类 85

六、通便类 87

七、化痰化瘀类 87

八、其他 88

第四章 传统运动养生法 90

第一节 运动养生的作用机理及原则 90

一、作用机理 90

二、运动养生的原则 92

第二节 运动养生的特点和优点 93

一、运动养生的特点 93

二、运动养生的优点 94

第三节 传统运动养生流派 94

一、医家养生派 94

二、儒家养生派 95

三、道家养生派 95

四、佛家养生派 95

五、武术养生派 95

六、民间养生派 95

第四节 常用传统养生功法 96

一、放松功 96

二、保健功 97

三、八段锦 97

四、易筋经 98

五、五禽戏 99

六、六字诀 101

七、太极拳 102

第五章 针灸养生法 104

第一节 针灸养生的机理 104

一、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104

二、平衡阴阳、协调脏腑 104

第二节 针灸保健方法 105

一、常用的针灸保健法 105

二、常用针灸保健穴位 107

三、针灸养生的手法 109

四、针灸养生的注意事项 110

第六章 按摩养生法 111

第一节 按摩养生机理与特点 111

一、按摩养生的机理 111

二、按摩养生的主要特点 112

第二节 按摩养生方法 112

一、常用的按摩养生手法 112

二、常用的按摩养生方法 115

三、按摩养生的一般顺序 118

四、按摩养生的注意事项 119

第七章 房事养生法 121

第一节 房事的生理作用与社会作用 121

一、房事是人类的正常生理需求 121

二、房事是人类种族繁衍的基础 122

第二节 房事与健康 122

一、适度和谐的房事有益健康 122

二、房事不节对健康的危害 123

三、禁欲对健康的危害 123

第三节 房事保健的原则与方法 124

一、晚婚少育 124

二、行房卫生 124

三、行房有度 124

四、行房技巧 125

五、适龄独宿 125

第四节 房事禁忌 126

一、欲不可纵 126

二、欲不可强 126

三、欲有所忌 126

四、欲有所避 127

第五节 房事保健按摩法 128

一、温灸肾俞、命门 128

二、按摩涌泉 128

三、摩击肾府 128

四、摩擦双耳 128

五、揉摩睾丸(仅适于已婚男子) 129

六、培元固本法(仅用于女子) 129

第八章 其他养生法 130

第一节 音乐养生 130

一、音乐养生的作用机理 130

二、音乐养生方法 130

第二节 娱乐养生 132

一、抚琴 132

二、弈棋 132

三、书画 133

第三节 沐浴养生法 134

一、常用沐浴养生法 134

二、注意事项 136

第四节 色彩养生 136

一、色彩养生的作用及其原理 137

二、色彩的应用 137

三、色彩养生实例 138

四、注意事项 138

第五节 香熏疗法 138

一、常用香熏方法 139

二、注意事项 139

下篇 审因施养(养生方法的具体运用) 141

第一章 因人制宜 141

第一节 不同年龄养生 141

一、婴幼儿养生 141

二、儿童养生 146

三、青少年养生 149

四、中年养生 153

五、老年人养生 155

第二节 不同性别的养生 158

一、男性保健 158

二、女性保健 161

第三节 不同职业养生 166

一、脑力劳动者的保健 167

二、体力劳动者的保健 168

第四节 体质养生 172

一、体质类型 172

二、体质养生方法 179

第二章 因时制宜 188

第一节 春季养生 188

一、起居调养 188

二、情志调节 188

三、饮食调养 189

四、运动锻炼 189

五、防病保健 190

第二节 夏季养生 190

一、起居调养 190

二、情志调节 191

三、饮食调养 191

四、运动锻炼 192

五、防病保健 192

第三节 秋季养生 193

一、起居调养 193

二、情志调节 193

三、饮食调养 194

四、运动锻炼 194

五、防病保健 195

第四节 冬季养生 195

一、起居调养 195

二、情志调节 196

三、饮食调养 196

四、运动锻炼 196

五、防病保健 196

第五节 节气养生 197

一、“四立”调养 197

二、“二至”调养 199

三、“二分”调养 200

四、其他节气调养 200

五、节气养生的注意事项 202

第三章 因地制宜 203

第一节 地理环境与健康 203

第二节 气候环境与健康 204

一、对人体影响大的气象因素 204

二、人类适宜的气候环境 205

三、大气污染 206

第三节 因地养生 206

一、选空气清新之处 206

二、控制或减少环境污染 207

三、积极防治地方病 207

第四章 部位养生 208

第一节 头面部保健 208

一、头发保健 208

二、颜面保健 212

第二节 五官保健 214

一、眼睛保健 215

二、耳的保健 217

三、鼻的保健 218

第三节 口腔保健 220

一、洁牙固齿 220

二、润唇香口 221

第四节 胸背腰腹保健 222

一、胸部保健 222

二、背部保健 223

三、腰部保健 224

四、腹部保健 224

五、五脏保健 225

第五节 四肢保健 229

一、上肢保健 229

二、下肢保健 231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