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判词语体论
判词语体论

判词语体论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愫贞著
  • 出 版 社:成都:巴蜀书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807524144
  • 页数:399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语体为着眼点,探索中国古代判词语言演变史,全书论述系统、严谨,论据充分,是关于判词研究上不可多得的高水平学术专著,具有较高的出版价值。
《判词语体论》目录
标签:语体 判词

第一章 绪论 1

一、概述 1

二、判词的发生和发展 4

(一)判词的名称及其产生 5

(二)判词语体的内涵 8

三、判词的分类和语体论 10

(一)判词的类别 10

(二)判词语体论 15

四、当前判词语言、语体研究概况 18

(一)基于言语风格理论的判词语言研究 18

(二)基于文体、语体流变理论的语体研究 23

(三)基于法制史理论的判词语言研究 27

(四)其他与判词语言相关的论述 31

五、判词语言研究中的论争问题 32

(一)关于花判 32

(二)关于判词与判例 37

六、本书内容要点及研究方法 44

(一)内容要点 44

(二)研究方法 45

第二章 先秦——判词语体的初创时期 48

一、概述 48

(一)社会与法文化概况 48

(二)语言发展概况 51

二、判词语体特点 53

(一)西周判词语体风格特点 53

(二)东周判词语体风格特点 59

(三)东周与西周判词语体比较 64

三、三代时期立法语体之概貌 66

(一)萌芽时期 66

(二)初级生长期 69

四、秦朝法律语言概说 82

(一)《语书》语体概说 83

(二)秦朝立法语体的特点 87

第三章 两汉——判词语体的过渡时期 92

一、两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成时期 92

(一)西汉是中国传统法文化的生发期 93

(二)我国的语言学研究始于汉代 96

(三)汉代判词的司法地位 100

二、汉代判词语体特征 103

(一)鲜明的礼法色彩 104

(二)鲜明的文学色彩 106

三、汉代立法语体特色 108

(一)两汉法律形式主要有四种 108

(二)《二年律令》语体特征 109

第四章 唐代——判词语体的发展时期 113

一、概述 113

(一)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 113

(二)以古籍注释为标志的语言研究 114

二、骈判简述 117

三、唐骈判的语体风格特色 121

(一)典雅精巧 122

(二)凝重精炼 128

四、专书语体简论 133

(一)白居易《甲乙判》的语体特色 133

(二)白居易判词中法律文化精神的现代价值 145

(三)张鷟《龙筋凤髓判》语言风格特色 149

(四)《文明判集残卷》语体风格 168

(五)《文明判集残卷》与其他唐判之比较 183

(六)《文苑英华》判词的体式特色 187

(七)“张、白、王”三大家用典比较 200

五、唐代立法语言特点 203

(一)《唐律疏议》的体例 207

(二)《唐律疏议》的语言特点 208

第五章 宋代——判词语体发展时期 223

一、概述 223

(一)高度发达的文化是骈判散化的社会原因 223

(二)创新的语言学研究成果为骈判散体化提供了物质基础 228

(三)全面发展的法律文化为骈判散体化注入了别样的血液 230

二、宋判的语体特色 234

(一)宋判概述 234

(二)语体风格 236

(三)《清明集》首语的“议论”形式 243

(四)花判 248

三、《清明集》法文化精神特征 251

(一)封建伦理道德作为折狱断案的依据 251

(二)在严格依法断狱时,礼法文化并未受到重创 255

(三)法律的规定是处理家族财产纠纷案件的一个支配性因素 258

(四)看重证据的作用 260

(五)有力地惩治地方黑恶势力 261

(六)读书人犯罪可减刑 262

第六章 明代——判词语体臻于成熟时期 264

一、概述 264

(一)八股取士与白话小说的出现 264

(二)礼法结合、刑用重典是明朝立法的指导思想 266

(三)破旧立新的语言学研究 268

二、明代判词的语体风格 269

(一)明判简介 269

(二)《折狱新语》语体风格特色——文学语体的渗入 272

(三)小说语体对《折狱新语》的侵入 285

(四)海瑞判词语体风格简析 288

三、《大明律》语体风格简析 291

(一)干净利索,却乏张力 292

(二)简当易晓,缺少弹性 294

(三)显露明晰,审美性弱 296

四、明代判词的法文化特征 299

(一)注重查证 299

(二)竭力倡导“从一而终”的礼法精神 300

(三)妻妾尊卑分明的法文化精神 301

(四)情理性的劝诫精神 302

第七章 清代——判词语体发展的最高峰 304

一、概述 304

(一)传统思想文化的集大成时期 304

(二)语言学研究进入全面总结的时期 305

(三)制判理论与法律解释学的鼎盛时期 308

二、清代判词 313

(一)清代判词是我国判词语体发展的最高峰 313

(二)清代判词语体特色 317

(三)樊增祥判词语体特色 327

(四)张船山判词语体特色 338

(五)《判语录存》、《汝东判语》语体特点 345

(六)《塔景亭案牍》判词语体风格 351

三、清代判词法文化的现代价值 355

(一)礼法文化的现代价值 355

(二)恶(wù)讼文化的现代价值 358

(三)重证据的法文化现代价值 362

(四)判词语言审美化的现代价值 364

第八章 结束语与法律语言的法律文化研究方法 367

一、结束语 367

二、法律语言的法律文化研究方法 369

参考文献 392

后记 39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