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2010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  预防医学
2010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  预防医学

2010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 预防医学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2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117123563
  • 页数:1112 页
图书介绍:本书由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组根据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编写,系统阐述卫生专业资格考试所要求的理论和知识,内容全面,指导性强,是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的推荐用书。
上一篇:救急易方 2下一篇:急救广生集
《2010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 预防医学》目录

第一部分 疾病控制专业 1

第一篇 基础知识 1

第一章 医学免疫 1

第一节 绪论 1

第二节 免疫分子 2

第三节 免疫细胞 10

第四节 特异性免疫反应 13

第五节 临床免疫 20

第二章 卫生统计学 28

第一节 概述 28

第二节 数值资料的统计描述 31

第三节 总体均数的估计和t检验 32

第四节 方差分析 35

第五节 分类资料的统计描述 36

第六节 二项分布及其应用 38

第七节 泊松分布及其应用 39

第八节 卡方(X2)检验 40

第九节 非参数统计 41

第十节 直线相关与回归 41

第十一节 统计表与统计图 44

第十二节 调查设计 45

第十三节 实验设计 46

第十四节 居民健康统计 48

第三章 卫生法 50

第一节 卫生法概述 50

第二节 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 54

第三节 职业病防治法律制度 60

第四节 食品安全法律制度 62

第五节 其他公共卫生法律制度 64

第六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法律制度 67

第七节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节选) 70

第四章 卫生经济 73

第一节 绪论 73

第二节 卫生服务需要、需求 73

第三节 卫生服务的供给 74

第二篇 相关专业知识 79

第五章 流行病学 79

第一节 绪论 79

第二节 疾病的分布 81

第三节 病因和病因推断 83

第四节 描述性研究 85

第五节 病例对照研究 87

第六节 队列研究 90

第七节 流行病学实验研究 92

第八节 流行病学数学模型 94

第九节 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偏倚及其控制 95

第十节 疾病预防和疾病监测 97

第十一节 传染病流行病学 99

第十二节 血清流行病学 105

第十三节 分子流行病学 106

第十四节 遗传流行病学 106

第六章 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 109

第七章 社会医学 110

第一节 绪论 110

第二节 医学模式与健康观 111

第三节 社会因素与健康 113

第四节 社会医学研究方法 117

第五节 健康状况评价 119

第六节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121

第七节 生命质量评价 122

第八节 社区卫生服务 124

第九节 社会卫生策略 125

第八章 卫生信息管理与信息技术应用 127

第一节 信息管理相关概念 127

第二节 管理信息系统 129

第三节 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技术 135

第三篇 专业知识与专业实践能力 137

第九章 急慢性传染病、媒介生物控制、消毒、医院感染 137

第一节 鼠疫 137

第二节 霍乱 142

第三节 病毒性肝炎 144

第四节 细菌性痢疾 149

第五节 伤寒和副伤寒 151

第六节 艾滋病 154

第七节 脊髓灰质炎 159

第八节 麻疹 162

第九节 白喉 165

第十节 百日咳 167

第十一节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69

第十二节 猩红热 170

第十三节 流行性出血热 171

第十四节 狂犬病 175

第十五节 钩端螺旋体病 177

第十六节 布鲁司杆菌病 179

第十七节 炭疽 183

第十八节 斑疹伤寒 187

第十九节 结核病 189

第二十节 麻风 195

第二十一节 破伤风 197

第二十二节 大肠埃希菌腹泻 199

第二十三节 耶尔森菌病小肠结肠炎 201

第二十四节 空肠弯曲菌性肠炎 202

第二十五节 副溶血弧菌感染 204

第二十六节 幽门螺杆菌病 205

第二十七节 军团菌病 209

第二十八节 莱姆病 210

第二十九节 猪链球菌感染 212

第三十节 其他链球菌感染 215

第三十一节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216

第三十二节 衣原体肺炎 216

第三十三节 支原体肺炎 217

第三十四节 埃博拉出血热 218

第三十五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 219

第三十六节 登革热 221

第三十七节 流行性感冒 226

第三十八节 流行性腮腺炎 227

第三十九节 风疹 229

第四十节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231

第四十一节 牛海绵状脑病及人类克雅病 233

第四十二节 森林脑炎 235

第四十三节 手足口病 236

第四十四节 水痘 238

第四十五节 尖锐湿疣 239

第四十六节 生殖器疱疹 240

第四十七节 非淋菌性尿道炎 243

第四十八节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244

第四十九节 软下疳 244

第五十节 大肠杆菌感染 245

第五十一节 侵袭性链球菌感染 247

第五十二节 媒介生物控制 249

第五十三节 消毒 253

第五十四节 医院感染 260

第五十五节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基本知识 272

第五十六节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 278

第五十七节 人禽流行性感冒 279

第十章 预防接种 281

第十一章 寄生虫病 290

第一节 总论 290

第二节 疟疾 292

第三节 血吸虫病 295

第四节 丝虫病 297

第五节 黑热病 299

第六节 阿米巴痢疾 301

第七节 棘球蚴病 303

第八节 华支睾吸虫病 304

第九节 并殖吸虫病 307

第十节 绦虫病与猪囊尾蚴病 310

第十一节 旋毛虫病 312

第十二节 弓形虫病 313

第十三节 钩虫病 315

第十四节 蛔虫病 316

第十五节 鞭虫病 317

第十六节 蛲虫病 318

第十二章 地方病 320

第一节 地方病学绪论 320

第二节 克山病 322

第三节 大骨节病 327

第四节 碘缺乏病 330

第五节 地方性氟中毒 335

第六节 地方性砷中毒 340

第十三章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344

第一节 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概况 344

第二节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常用流行病学研究与评估的方法 347

第三节 慢性病相关信息的收集和利用 354

第四节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社区综合防治 360

第五节 针对不同危险因素的干预 366

第六节 我国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371

第七节 意外伤害预防 387

第二部分 公共卫生专业、职业卫生专业部分 393

第四篇 基础知识 393

第十四章 卫生法 393

第十五章 卫生标准 394

第十六章 卫生统计学 402

第十七章 卫生经济学 403

第五篇 相关专业知识 404

第十八章 预防性卫生监督 404

第十九章 社会医学 411

第二十章 卫生信息管理与信息技术应用 412

第二十一章 流行病学 413

第二十二章 健康教育基本理论 414

第二十三章 卫生毒理学概述 415

第一节 毒理学基本概念 415

第二节 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和生物转化 416

第三节 化学毒物的毒性作用 417

第四节 化学毒物危险性评价 420

第五节 毒理学安全性评价 420

第六篇 专业知识与专业实践能力 422

第二十四章 营养学与食品卫生 422

第一节 营养学基础 423

第二节 食物的营养价值 427

第三节 营养与营养相关疾病 432

第四节 社区营养 435

第五节 食品污染及其防治 439

第六节 食品添加剂的卫生 448

第七节 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和食品用工具、设备的卫生 451

第八节 食品企业建筑设计的卫生要求 454

第九节 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污染 457

第十节 食品生产经营人员的卫生管理 460

第十一节 食品卫生检验与监测 462

第十二节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 464

第十三节 食源性疾病 467

第二十五章 环境卫生 470

第一节 环境卫生概述 470

第二节 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475

第三节 室内空气污染与健康 485

第四节 生活饮用水卫生 494

第五节 公共场所卫生 505

第六节 化妆品卫生 509

第二十六章 职业卫生 515

第一节 概论 515

第二节 劳动过程中的生理、心理与工效 516

第三节 人类工效学 517

第四节 毒物与职业中毒 525

第五节 粉尘危害及预防措施 533

第六节 高温、噪声、振动等物理因素 537

第七节 职业性致癌因素 542

第八节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评价与控制 544

第九节 职业流行病学调查 558

第十节 职业安全 564

第十一节 职业性健康检查与职业病管理 565

第十二节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 571

第十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574

第二十七章 放射卫生 585

第一节 放射卫生学绪论 585

第二节 电离辐射剂量学基础 586

第三节 辐射测量 588

第四节 放射生物效应 591

第五节 放射卫生防护 596

第六节 放射卫生监督管理 600

第二十八章 学校卫生 611

第一节 儿童少年生长发育 611

第二节 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614

第三节 生长发育的调查和评价 617

第四节 儿童少年心理卫生 620

第五节 学生常见病预防 623

第六节 学校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学校 629

第三部分 妇幼保健专业 635

第七篇 基础知识 635

第二十九章 妇产科学 635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635

第二节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637

第三节 妊娠生理 640

第四节 妊娠诊断 641

第五节 孕期监护与保健 643

第六节 正常分娩 645

第七节 正常产褥 646

第八节 妊娠病理 648

第九节 高危妊娠 660

第十节 妊娠合并症 661

第十一节 异常分娩 661

第十二节 分娩期并发症 661

第十三节 异常产褥 662

第十四节 女性生殖系统炎症 662

第十五节 女性生殖器肿瘤 667

第十六节 滋养细胞疾病 668

第十七节 月经失调 669

第十八节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 669

第十九节 计划生育 669

第三十章 儿科学 675

第一节 绪论 675

第二节 营养与营养性疾病 676

第三节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676

第四节 遗传性疾病 681

第五节 免疫性疾病 683

第六节 感染性疾病 684

第七节 结核病 687

第八节 消化系统疾病 688

第九节 呼吸系统疾病 690

第十节 循环系统疾病 692

第十一节 泌尿系统疾病 694

第十二节 小儿造血系统疾病 696

第十三节 神经系统疾病 698

第十四节 内分泌系统疾病 699

第八篇 相关专业知识 700

第三十一章 医学心理学 700

第一节 绪论 700

第二节 医学心理学基础知识 702

第三节 心理卫生 707

第四节 心身疾病 708

第五节 心理评估 710

第六节 心理治疗与咨询 712

第七节 病人心理 714

第八节 医患关系 716

第三十二章 妇幼营养 719

第一节 儿童营养基础 719

第二节 孕妇及乳母的营养需要 720

第三十三章 流行病学 725

第三十四章 妇幼保健卫生统计学 726

第一节 绪论 726

第二节 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728

第三节 正态分布与参考值范围 730

第四节 总体均数的估计与t检验 731

第五节 方差分析 735

第六节 分类资料的统计描述 736

第七节 率的抽样误差与u检验 738

第八节 X2检验 739

第九节 秩和检验 741

第十节 回归与相关 742

第十一节 统计表与统计图 745

第十二节 调查设计 746

第十三节 实验设计 749

第十四节 居民健康统计 754

第三十五章 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 757

第三十六章 社会医学 758

第三十七章 卫生法 759

第九篇 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 760

第三十八章 妇女保健学 760

第一节 妇女保健概论 760

第二节 女童保健 762

第三节 青春期保健 764

第四节 婚前保健 771

第五节 孕产期保健 776

第六节 更年期保健 784

第七节 妇女心理保健 788

第八节 环境和职业与妇女健康 793

第九节 妇科常见病普查普治 801

第十节 妇科常见恶性肿瘤的预防 805

第十一节 性传播疾病的预防 807

第十二节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 810

第三十九章 儿童保健学 813

第一节 概念 813

第二节 体格生长发育 813

第三节 神经心理发育 818

第四节 合理营养与喂养 820

第五节 生活安排 823

第六节 心理卫生 823

第七节 计划免疫 825

第八节 儿童各年龄期保健 827

第九节 社区儿童保健 830

第十节 儿童常见疾病防治 830

第十一节 儿童意外伤害预防 835

第四部分 健康教育专业 841

第十篇 基础知识 841

第四十章 流行病学 841

第四十一章 卫生统计学 842

第四十二章 社会医学 843

第四十三章 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844

第一节 健康教育基本理论 844

第二节 健康促进基本理论 860

第十一篇 相关专业知识 866

第四十四章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866

第四十五章 环境卫生 867

第四十六章 职业卫生 868

第四十七章 妇幼保健 869

第四十八章 学校卫生 870

第十二篇 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 871

第四十九章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871

第一节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计划设计和评价 871

第二节 社会动员 885

第三节 心理评估与心理咨询 887

第四节 传播策略 893

第五节 现场调查 899

第六节 培训 914

第七节 重点场所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918

第八节 重点人群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926

第九节 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干预 936

第十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健康教育 943

第五十章 卫生法 949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