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最新执业医师资格综合笔试一本通  中医分册
最新执业医师资格综合笔试一本通  中医分册

最新执业医师资格综合笔试一本通 中医分册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2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蔡辉,郭郡浩,赵凌杰等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信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508601718
  • 页数:1127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参加中医类执业医师资格综合笔试的复习参考书。共涉及考试大纲中规定的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外科学、妇科学、儿科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西医诊断学基础、西医内科学和卫生法规等,全部采用A1、A2和B1型题,内容紧扣考试大纲,以常见病、多发病为命题重点,并确保系统性和完整性。书后还附有与考试有关的各项卫生法规和2003年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试题选编。
上一篇:病理解剖学图谱下一篇:伤寒论讲义
《最新执业医师资格综合笔试一本通 中医分册》目录

第一章 中医基础理论 1

第一节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1

第二节 阴阳学说 5

第三节 五行学说 10

第四节 五脏 15

第五节 六腑 21

第六节 奇恒之腑 25

第七节 气血津液 27

第八节 经络 30

第九节 病因 34

第十节 发病 40

第十一节 病机 42

第十二节 治则 47

第二章 中医诊断学 51

第一节 绪论 51

第二节 望诊 52

第三节 望舌 62

第四节 闻诊 67

第五节 问诊 69

第六节 脉诊 76

第七节 按诊 81

第八节 八纲 82

第九节 病因辨证 85

第十节 气血津液辨证 87

第十一节 脏腑辨证 89

第十二节 经络辨证 105

第十三节 六经辨证 107

第十四节 卫气营血辨证 109

第十五节 三焦辨证 111

第十六节 四诊与辨证的运用 112

第三章 中药学 114

第一节 中药的性能 114

第二节 中药的应用 116

第三节 解表药 119

第四节 清热药 126

第五节 泻下药 135

第六节 祛风湿药 138

第七节 芳香化湿药 142

第八节 利水渗湿药 145

第九节 温里药 149

第十节 理气药 153

第十一节 消食药 156

第十二节 驱虫药 157

第十三节 止血药 158

第十四节 活血祛瘀药 161

第十五节 化痰止咳平喘药 166

第十六节 安神药 172

第十七节 平肝熄风药 174

第十八节 开窍药 177

第十九节 补虚药 179

第二十节 收涩药 187

第二十一节 外用药 190

第四章 方剂学 193

第一节 总论 193

第二节 解表剂 196

第三节 泻下剂 202

第四节 和解剂 206

第五节 清热剂 210

第六节 温里剂 220

第七节 表里双解剂 224

第八节 补益剂 226

第九节 安神剂 238

第十节 开窍剂 240

第十一节 固涩剂 241

第十二节 理气剂 244

第十三节 理血剂 249

第十四节 治风剂 256

第十五节 治燥剂 260

第十六节 祛湿剂 263

第十七节 祛痰剂 269

第十八节 消导化积剂 272

第十九节 驱虫剂 274

第二十节 痈疡剂 276

第五章 中医内科学 279

第一节 感冒 279

第二节 咳嗽 282

第三节 肺痈 285

第四节 哮证 287

第五节 喘证 290

第六节 肺胀 293

第七节 肺痨 295

第八节 痰饮 298

第九节 自汗、盗汗 302

第十节 血证 306

第十一节 心悸 314

第十二节 胸痹 318

第十三节 不寐 322

第十四节 厥证 325

第十五节 郁证 329

第十六节 癫狂 332

第十七节 痫证 336

第十八节 胃痛 340

第十九节 噎膈 344

第二十节 呕吐 347

第二十一节 呃逆 351

第二十二节 泄泻 354

第二十三节 痢疾 358

第二十四节 腹痛 362

第二十五节 便秘 366

第二十六节 胁痛 370

第二十七节 黄疸 373

第二十八节 积聚 377

第二十九节 鼓胀 379

第三十节 头痛 383

第三十一节 眩晕 388

第三十二节 中风 391

第三十三节 痉证 395

第三十四节 疟疾 399

第三十五节 水肿 403

第三十六节 淋证 408

第三十七节 癃闭 411

第三十八节 腰痛 415

第三十九节 消渴 418

第四十节 痹证 422

第四十一节 痿证 426

第四十二节 内伤发热 429

第四十三节 虚劳 432

第六章 中医外科学 438

第一节 中医外科学发展概论 438

第二节 外科疾病命名、分类释义及病因病理 439

第三节 外科辨证 441

第四节 外科治法 443

第五节 疮疡 444

第六节 乳房疾病 452

第七节 瘿 456

第八节 瘤 458

第九节 岩 460

第十节 皮肤病 462

第十一节 肛门直肠疾病 472

第十二节 男性前阴病 479

第十三节 外科其他疾病 483

第七章 中医妇科学 487

第一节 总论 487

第二节 女性的生理特点 488

第三节 女性的病理特点 491

第四节 月经病 492

第五节 带下病 508

第六节 妊娠病 510

第七节 产后病 520

第八节 妇科杂病 527

第九节 计划生育 533

第八章 中医儿科学 535

第一节 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 535

第二节 小儿生理病理特点 536

第三节 生长发育 537

第四节 喂养与保健 539

第五节 四诊概要 541

第六节 治疗概要 543

第七节 咳嗽 544

第八节 肺炎喘嗽 547

第九节 哮喘 549

第十节 鹅口疮 551

第十一节 口疮 552

第十二节 泄泻 554

第十三节 厌食 556

第十四节 积滞 558

第十五节 疳证 559

第十六节 惊风 562

第十七节 肠道虫证 564

第十八节 小儿水肿 566

第十九节 感冒 567

第二十节 麻疹 570

第二十一节 风痧 573

第二十二节 丹痧 574

第二十三节 水痘 576

第二十四节 痄腮 578

第二十五节 顿咳 579

第二十六节 小儿暑温 581

第二十七节 夏季热 584

第二十八节 五迟、五软 586

第二十九节 尿频 588

第三十节 遗尿 589

第三十一节 紫癜 590

第三十二节 汗证 592

第三十三节 胎黄 593

第三十四节 硬肿症 595

第三十五节 脐风 596

第九章 针灸学 598

第一节 经络系统的组成 598

第二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及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601

第三节 腧穴的分类 604

第四节 腧穴的治疗作用 605

第五节 特定穴 605

第六节 腧穴的定位方法 612

第七节 手太阴肺经、穴 615

第八节 手阳明大肠经、穴 617

第九节 足阳明胃经、穴 619

第十节 足太阴脾经、穴 621

第十一节 手少阴心经、穴 623

第十二节 手太阳小肠经、穴 624

第十三节 足太阳膀胱经、穴 626

第十四节 足少阴肾经、穴 628

第十五节 手厥阴心包经、穴 629

第十六节 手少阳三焦经、穴 631

第十七节 足少阳胆经、穴 632

第十八节 足厥阴肝经、穴 634

第十九节 督脉经、穴 635

第二十节 任脉经、穴 637

第二十一节 奇穴 638

第二十二节 毫针刺法 640

第二十三节 常用灸法 643

第二十四节 其他针法 644

第二十五节 针灸治疗概要 645

第二十六节 内科病证 648

第二十七节 妇、儿科病证 654

第二十八节 外科病证 656

第二十九节 五官科病证 658

第三十节 急症 660

第十章 正常人体解剖学 662

第一节 绪论 662

第二节 运动系统 663

第三节 消化系统 671

第四节 呼吸系统 676

第五节 泌尿系统 679

第六节 生殖系统 681

第七节 循环系统 684

第八节 内分泌系统 692

第九节 感觉器 693

第十节 神经系统 696

第十一章 生理学 706

第一节 概述 706

第二节 细胞的基本功能 708

第三节 血液 710

第四节 血液循环 713

第五节 呼吸 717

第六节 消化和吸收 720

第七节 体温 723

第八节 肾脏 725

第九节 内分泌 727

第十节 神经系统 732

第十一节 感觉器官 736

第十二章 病理学 739

第一节 疾病概论 739

第二节 细胞与组织的损伤及修复 740

第三节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744

第四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747

第五节 休克 749

第六节 炎症 751

第七节 免疫功能异常和免疫性疾病 755

第八节 肿瘤 757

第九节 心血管系统病理 764

第十节 呼吸系统病理 768

第十一节 消化系统病理 773

第十二节 泌尿系统病理 777

第十三节 常见传染病及寄生虫病 780

第十三章 药理学 786

第一节 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及体内过程 786

第二节 拟胆碱药 788

第三节 抗胆碱药 789

第四节 有机磷酸酯类中毒 790

第五节 拟肾上腺素药 791

第六节 抗肾上腺素药 793

第七节 H1受体阻滞药 794

第八节 镇静催眠药 795

第九节 抗震颤麻痹药及抗癫痫药 796

第十节 抗精神失常药 798

第十一节 镇痛药 799

第十二节 解热镇痛药 801

第十三节 呼吸兴奋药 802

第十四节 抗高血压药 803

第十五节 抗心律失常药 806

第十六节 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 807

第十七节 抗心绞痛药 809

第十八节 利尿药及脱水药 810

第十九节 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 812

第二十节 抗溃疡病药 813

第二十一节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 814

第二十二节 糖皮质激素 816

第二十三节 降血糖药 818

第二十四节 抗甲状腺药 819

第二十五节 合成抗菌药 820

第二十六节 抗生素 821

第二十七节 抗真菌药 825

第二十八节 抗结核病药 825

第十四章 西医诊断学基础 827

第一节 症状学 827

第二节 问诊 835

第三节 检体诊断 836

第四节 实验诊断 864

第五节 X线诊断 884

第六节 心电图、超声波及放射性核素诊断 895

第七节 诊断步骤与病历书写 898

第十五章 西医内科学 899

第一节 传染病 899

第二节 呼吸系统疾病 908

第三节 循环系统疾病 917

第四节 消化系统 935

第五节 泌尿系统疾病 949

第六节 血液系统疾病 964

第七节 代谢及内分泌疾病 971

第八节 神经系统疾病 976

第九节 急性中毒 984

第十六章 卫生法规 987

第一节 卫生法 987

第二节 卫生法中的法律责任 989

第三节 执业医师法 991

第四节 药品管理法 993

第五节 传染病防治法 995

第六节 医疗事故处理办法 997

第七节 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 999

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1000

附录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 1003

附录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1009

附录四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1014

附录五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 1017

附录六 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 1020

附录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1023

附录八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 1024

附录九 关于严禁向患者收取“红包”的通知 1024

附录十 卫生部关于禁止医务人员收受“红包”的补充规定 1025

附录十一 关于在医疗活动中严禁临床促销费开单费等回扣行为的通知 1026

附录十二 2003年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试题选编 1027

一、中医执业医师(具有规定学历)试题及参考答案 1027

二、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具有规定学历)试题及参考答案 1077

三、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师承和确有专长)试题及参考答案 1102

参考文献 112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