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距离论 一种心理学视角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景云著
- 出 版 社:北京:新华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01188604
- 页数:267 页
总序 方汉奇 1
第1章 绪论 1
1.1 问题的提出 1
1.2 主要内容 3
1.3 研究方法 5
1.4 创新点和局限性 6
1.5 论文基础上的主要修改 7
上篇 大众传播心理距离理论与实务 11
第2章 传播心理距离的理论依据 11
2.1 经典传播理论中有关心理距离的观点 12
2.1.1 心理距离与传受之间的同质性和差异性 12
2.1.2 传播关系与“距离的矛盾” 19
2.1.3 大众传播理论发展对心理距离认知的调整 21
2.1.4 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结合的三类观点 24
2.2 文艺美学中有关心理距离的观点 29
2.2.1 “和谐”与心理距离 30
2.2.2 “移情说”与“距离说” 33
2.2.3 接受美学中的心理距离 39
第3章 大众传播心理距离及与其他距离的关系 53
3.1 大众传播心理距离的界定 54
3.1.1 认知距离及其成因 54
3.1.2 情感距离及其成因 57
3.1.3 态度距离及其成因 59
3.2 大众传播心理距离与其他距离的关系 61
3.2.1 空间距离与心理距离的关系 62
3.2.2 社会距离与心理距离的关系 67
3.2.3 时间距离与心理距离的关系 72
第4章 不同媒介与受众的心理距离剖析——麦克卢汉“热媒介”与“冷媒介”悖论的开解 78
4.1 “热媒介”与“冷媒介”悖论产生的原因 79
4.2 人身媒介心理距离分析——“冷”媒介悖论的开解 82
4.2.1 体态语 83
4.2.2 口语 85
4.3 印刷媒介心理距离分析——“热”媒介悖论的开解 88
4.4 电子媒介心理距离分析——“冷”媒介悖论的开解 92
4.4.1 电视 93
4.4.2 广播 96
4.4.3 网络 98
4.4.4 《理解媒介》——印刷版的电子媒介 101
4.5 重新部落化:寻求“感知参与”和“思维参与”的平衡 104
第5章 大众传播媒体吸纳人际传播的策略 111
5.1 报纸吸纳人际传播策略 112
5.1.1 “对话感”模拟 112
5.1.2 “全息感”模拟 114
5.1.3 “个性化”模拟 116
5.2 电视吸纳人际传播策略 118
5.2.1 自然的仿真效果 118
5.2.2 “现场感”的营造 119
5.2.3 “对象感”的培养和展示 121
5.2.4 互动和参与 123
5.3 广播吸纳人际传播策略 125
5.3.1 “播音腔”的改造 126
5.3.2 “可视化”:展现全息性 128
5.3.3 “互动化”:增进听众参与 129
5.4 杂志吸纳人际传播策略:基于《经济学家茶座》的分析 131
5.4.1 “茶座”:定格传播内容和形式 131
5.4.2 “茶座”:营造轻松的交谈氛围 132
5.4.3 “茶座”:人际传播的“道具” 134
5.5 图书吸纳人际传播策略:基于《传播学概论》的分析 135
5.5.1 “对话感”: “以人为本”的学术著作 135
5.5.2 “形象感”:故事化的写作方式 138
5.5.3 “现场感”:将读者“请”到字里行间 139
第6章 大众传播适度距离策略 143
6.1 适度认知距离策略 144
6.1.1 “不知”与“应知”: “反映”而不“全映” 144
6.1.2 “已知”与“未知”: “贴近”与“拉开”兼顾 147
6.1.3 “欲知”与“应知”: “满足”与“引导”兼顾 153
6.2 适度情感距离的把握 158
6.2.1 “迎合”而不“媚俗” 159
6.2.2 “参与”而不过分“涉入” 160
6.2.3 情感与理智相结合 162
6.3 适度态度距离策略 164
6.3.1 采用适度态度距离策略的原因 164
6.3.2 从认知切入,促成态度“同化” 166
6.3.3 给受众留有选择余地 167
6.3.4 从“求同”入手实现引导目的 169
6.3.5 “硬”与“软”结合 171
下篇 个案研究大众传播心理视角下的热点事件分析第7章 大众传播心理距离视角下的民生新闻——“南京零距离”现象剖析 181
7.1 从心理距离的变化看民生新闻“走红” 181
7.1.1 宏观视角下心理距离的调整 182
7.1.2 微观视角下心理距离的调整 185
7.2 存在的问题 192
7.2.1 低俗化 193
7.2.2 琐碎化 194
7.2.3 负面化 195
7.3 发展方向 195
7.3.1 由“本土化”向“大地域”转型 196
7.3.2 由“民生新闻”向“公共新闻”转型 198
7.3.3 由“小民生”向“大民生”转化 204
第8章 大众传播心理距离视角下的电视主持传播——基于“黄健翔解说门”事件的分析 209
8.1 事件回放 210
8.2 争论双方主要观点评析 211
8.2.1 争论双方主要观点 211
8.2.2 关于争论的评析 213
8.3 大众传播吸纳人际传播:心理距离的适度把握 217
8.3.1 主持人生活角色与职业角色的把握 217
8.3.2 自觉角色与不自觉角色的把握 219
8.3.3 媒介性角色与个人性角色的把握 221
第9章 “于丹现象”——从大众传播适度距离角度的解读 225
9.1 “于丹红”的宏观解读 226
9.1.1 社会情境: “国学热”与现代人心灵的困境 226
9.1.2 政治语境:和谐社会的需要 227
9.1.3 媒介语境: “媚雅”与“媚俗”的统一 228
9.2 “于丹红”的微观解读 229
9.2.1 认知距离的贴近与拉开 230
9.2.2 情感距离的贴近与拉开 234
9.2.3 以“第三人认同”为主的态度距离策略 237
9.3 “于丹红”与“于丹黑”争议评析 240
第10章 结束语 244
参考文献 250
后记 264
-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第2版》刘万伦主编;王文秀,甘卫群,刘万伦编写人员 2019
- 《信息系统安全技术管理策略 信息安全经济学视角》赵柳榕著 2020
-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生发展》王琳责任编辑;(中国)肖宇 2019
- 《大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视角研究与创新发展》许丽云,刘枫,尚利明著 2020
- 《传播纵横》李金铨著 2019
- 《中学物理奥赛辅导:热学 光学 近代物理学》崔宏滨 2012
- 《医学物理学》洪洋 2020
- 《晚清民国船山学的接受与传播》吴戬著 2019
- 《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心理学原理与应用 第2版 视频版》郑红,倪嘉波,刘亨荣编;陈冬梅责编 2020
- 《阅读与心理健康》王波主编 2019
- 《中风偏瘫 脑萎缩 痴呆 最新治疗原则与方法》孙作东著 2004
- 《水面舰艇编队作战运筹分析》谭安胜著 2009
- 《王蒙文集 新版 35 评点《红楼梦》 上》王蒙著 2020
- 《TED说话的力量 世界优秀演讲者的口才秘诀》(坦桑)阿卡什·P.卡里亚著 2019
- 《燕堂夜话》蒋忠和著 2019
- 《经久》静水边著 2019
- 《魔法销售台词》(美)埃尔默·惠勒著 2019
- 《微表情密码》(波)卡西亚·韦佐夫斯基,(波)帕特里克·韦佐夫斯基著 2019
- 《看书琐记与作文秘诀》鲁迅著 2019
- 《酒国》莫言著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系列教材 旅游企业岗位培训系列教材 新编北京导游英语》杨昆,鄢莉,谭明华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数学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西单大杂院-北京老舍文学院首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小说作品集》北京老舍文学院编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数学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剧本系列 白露》刘国华,马鹏程 2019
- 《北京模式》吴建繁,王德海,朱岩编 2017
- 《新华经典散文文库丛书 年轻时去远方漂泊 肖复兴经典散文》肖复兴著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