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评弹与江南社会研究丛书  评弹1949  大变局下的上海说书艺人研究
评弹与江南社会研究丛书  评弹1949  大变局下的上海说书艺人研究

评弹与江南社会研究丛书 评弹1949 大变局下的上海说书艺人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艺术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盛满著
  • 出 版 社:北京:商务印书馆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100106689
  • 页数:447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一种宏观的视野,在1949年的时间纬度下,观察了一群评弹艺人在时代巨变的历史场景中所面临的生存状态。1949年是全文叙述的主线,在此基础上,作者梳理了早期上海成为评弹圣地的历史成因,呈现出了民国时期与解放后,在不同意识形态影响下评弹在上海的发展情况。作者从延安时期开始,追溯了解放后上海文艺政策生成的根源以及这些政策对上海地方文艺、对评弹艺人们所造成的影响。作品将文本分析作为一种新的尝试,文中把评弹传统书目《玉蜻蜓》与现代题材的《小二黑结婚》作了对比,从两者身上找出了不同时代的痕迹,解剖了隐藏在两部作品之后不同文化势力的博弈过程。最后,作者以一位评弹艺人的实例,分析了部分在新时期中仍然沉迷于旧传统的艺人们的时代命运。 作品借助翔实的史料以及丰富的田野调察,在历史学、文化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关注下,探讨了短时段的事件在社会变迁的历史长河中所起的作用。同时也让我们对应该如何反思当今中国传统文化所遇到的危机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范本。
《评弹与江南社会研究丛书 评弹1949 大变局下的上海说书艺人研究》目录

分序 1

绪论 1

一 选题缘起及选题意义 2

二 学术史回顾 6

(一)评弹研究概论 6

(二)艺人群体的研究 15

三 相关概念的界定 18

(一)群体 18

(二)时空界定 19

四 探究路径的取向及思路 21

(一)新文化史的启发 21

(二)问题的形成与探究思路 24

五 创新与不足 28

第一章 评弹艺人“居上海”的历史考察 31

一 清末民初评弹艺人与上海社会 33

(一)评弹艺人“居上海”的历史成因 33

(二)从“码头老虎”到“上海先生” 47

二 海派评弹的形成 62

(一)“苏道”与“海道” 62

(二)苏州评弹的海派品性 66

三 评弹艺人与海上生活 77

(一)茶会与艺人结盟 77

(二)“漂”在海上的“苦道中” 93

第二章 “新”“旧”之间:新中国建立前后的上海评弹 103

一 新中国建立前夕的上海评弹 104

(一)艺人、难民? 106

(二)苦觅生计 109

(三)醉生还是梦死? 117

二 从边区到上海:新文艺政策的形成 124

(一)边区的文艺实践与戏剧改造 124

(二)上海的文艺大接管 130

三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上海评弹 140

(一)媒体的“革新”之论 143

(二)春节戏曲竞赛:官方的介入 150

第三章 政治变局与评弹艺人 165

一 理想与理性之间:社会变动时期的评弹艺人 166

(一)艺人的政治理想 166

(二)艺人的日常理性 183

(三)失业群体的出现与传统救助体系的延续 192

二 《玉蜻蜓》与《小二黑结婚》:社会变动时期的文本叙述 202

(一)文本来源 202

(二)“小二黑”的时代启示 211

(三)文本比较 226

(四)关于文本的改编 237

第四章 过渡时期的艺人 249

一 传统记忆的流逝 250

(一)花旗袍与人民装:艺人体征的嬗变 250

(二)渐逝的仪轨 260

(三)新身份的塑造 269

二 过渡时期与艺人:以钱景章为个案的考察 281

(一)钱景章与普余社 282

(二)钱家班的风华与绝色 297

(三)钱景章之死 306

余论:遗失与再现 323

附录 349

附录1 1949—1951年评弹纪事 350

附录2 评弹艺人余韵霖访谈(部分) 382

附录3 访谈人员列表 391

附录4 上海市评弹公会下辖书场名册(1950年) 394

附录5 人民评弹工作团演员名单及薪资状况表(1951年) 396

附录6 1949—1959年评弹刊物一览表 397

附录7 1952年在沪演出的主要艺人及其演出书目一览表 400

参考文献 417

后记 44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