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和平县志
和平县志

和平县志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2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和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218030289
  • 页数:765 页
图书介绍:
《和平县志》目录

总述 1

大事记 7

第一编 建置 区划 42

第一章 位置 面积 42

第二章 建置 沿革 42

第三章 行政区划 43

第一节 明、清区划 43

第二节 民国时期区划 44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区划 47

第四章 各镇概况 49

第二编 自然环境 64

第一章 地质地貌 64

第一节 地质 64

第二节 地貌 66

第二章 山脉 河流 67

第一节 山脉 67

第二节 河流 70

第三章 气候 物候 71

第一节 四季特征 71

第二节 气象要素 71

第三节 物候 74

第四章 土壤植被 75

第一节 土壤类别与分布 75

第二节 植被 79

第五章 自然资源 79

第一节 土地资源 79

第二节 水资源 79

第三节 野生动、植物资源 80

第四节 矿产资源 82

第五节 地热资源 84

第六章 自然灾害 85

第一节 水灾 85

第二节 旱灾 87

第三节 虫灾 88

第四节 风灾 89

第五节 霜 雪 冰雹 90

第六节 雷电 低温阴雨 90

第三编 人口 92

第一章 人口变动与分布 92

第一节 人口变动 92

第二节 人口分布 94

第二章 人口构成 96

第一节 性别 96

第二节 年龄 97

第三节 文化程度 100

第四节 职业 102

第五节 城乡人口 103

第三章 民族 姓氏 104

第一节 民族 104

第二节 姓氏 104

第四章 人口管理 105

第一节 人口普查 105

第二节 人口控制 105

第三节 优生优育 109

第四节 人口规划 109

第四编 水土保持与环境保护 111

第一章 水土流失与治理 111

第一节 流失状况 111

第二节 水土治理 112

第二章 环境污染与防治 114

第一节 污染源及污染事故 114

第二节 污染控制 115

第三节 环境质量 116

第五编 经济综述与经济管理 119

第一章 建县至民国时期经济概况 119

第一节 明清时代经济概况 119

第二节 民国时期经济概况 119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发展概况 120

第一节 发展速度与经济效益 121

第二节 居民生活 128

第三章 经济管理 129

第一节 计划与统计管理 130

第二节 工商行政管理 131

第三节 物价管理 135

第四节 审计 146

第五节 技术监督 146

第六节 土地管理 147

第六编 农业 152

第一章 土地制度和经营体制 152

第一节 土地制度 152

第二节 所有制与经营体制变革 155

第二章 农业生产 158

第一节 耕地和劳动力 158

第二节 农作物 160

第三节 耕作技术 168

第四节 农机具 177

第三章 畜牧水产 180

第一节 畜牧 181

第二节 水产 186

第七编 林业 189

第一章 林业资源和现状 190

第一节 面积与蓄积 190

第二节 林种树种分布 192

第二章 山林经营体制和经营形式 194

第一节 山林权属和经营体制 194

第二节 经营形式 195

第三章 林业生产 198

第一节 森林培育 198

第二节 森林保护 201

第三节 木材生产与林业产品 205

第四章 林业科研与教育 210

第一节 机构与队伍 210

第二节 科研项目与成果 212

第八编 水利 电力 215

第一章 水利 215

第一节 水利管理 215

第二节 水利发展概况 216

第三节 蓄水工程 216

第四节 引水工程 218

第五节 提水工程 220

第六节 堤围工程 222

第七节 “三防”工作 223

第二章 电力 224

第一节 火力发电 224

第二节 水力发电 226

第三节 输变电工程 228

第四节 电力管理 231

第五节 电力供应 232

第九编 工业 235

第一章 经济类型 235

第一节 私营工业和个体手工业 235

第二节 集体工业 237

第三节 国有工业 240

第四节 “三资”工业企业 244

第二章 管理体制 245

第一节 管理机构 245

第二节 管理机制 246

第三章 工业门类 249

第一节 竹木工艺品制造 249

第二节 纺织与制衣工业 250

第三节 造纸、印刷及爆竹工业 251

第四节 化工与制药工业 253

第五节 矿产工业 255

第六节 机械与电子工业 256

第七节 建材工业 259

第八节 食品加工与饮料业 261

第十编 交通 邮电 264

第一章 交通 264

第一节 陆路交通 264

第二节 水路交通 274

第三节 交通管理 276

第二章 邮电 278

第一节 机构 278

第二节 邮政 279

第三节 电信 288

第十一编 商业 293

第一章 商业概况 293

第二章 市场建设 294

第三章 商业体制 296

第一节 国营商业 296

第二节 集体商业 297

第三节 私营商业 298

第四章 商品购销与储运 299

第一节 粮油购销与储运 299

第二节 生产资料购销 306

第三节 农副产品购销 309

第四节 日用工业品购销 311

第五节 医药品购销 314

第五章 饮食服务 315

第一节 饮食业 315

第二节 服务业 316

第六章 对外经济贸易 317

第一节 机构 317

第二节 出口商品收购 318

第十二编 财政 税务 金融 323

第一章 财政 323

第一节 机构 体制 323

第二节 财政收支 325

第三节 财政管理与监督 337

第二章 税务 342

第一节 体制 机构 342

第二节 征收与管理 344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税收 346

第四节 税务违章查处 356

第三章 金融 357

第一节 机构 357

第二节 货币 358

第三节 信贷 362

第四节 结算 368

第五节 债券 370

第六节 保险 371

第十三编 城乡建设 374

第一章 县城建设 375

第一节 城池 375

第二节 市政建设 376

第三节 房屋建筑 382

第二章 乡村建设 387

第一节 街镇建设 387

第二节 农村住宅建设 391

第三章 建筑业 392

第一节 建筑队伍 392

第二节 设计施工 393

第三节 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 394

第四节 工程管理 395

第四章 房产管理 397

第一节 房管机构 397

第二节 房产管理 398

第三节 住房制度改革 399

第十四编 政党 401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和平县地方组织 402

第一节 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 402

第二节 县代表大会 406

第三节 主要政治活动纪略 408

第四节 党务工作 414

第五节 纪律检查与复查甄别 420

第二章 其他党派 428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和平县党部 428

第二节 中国民主社会党和平县筹备处 430

第十五编 政权 政协 431

第一章 明清民国政权 431

第一节 明清县政 431

第二节 民国政权 433

第三节 民国县参议会 435

第二章 人民代表大会 436

第一节 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436

第二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 437

第三节 县人大常务委员会 442

第四节 镇人代会及其主席团 445

第三章 人民政府 446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人民政府 446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 446

第四章 人民政协 453

第一节 历届县政协委员会会议 454

第二节 工作机构及主要工作 457

第十六编 群众团体 460

第一章 工人组织 460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工人组织 460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工人组织 461

第二章 农民组织 464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农民组织 464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农民组织 465

第三章 青少年组织 466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青年组织 466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青年组织 468

第三节 少年组织 471

第四章 妇女组织 472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妇女组织 472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妇女组织 473

第五章 工商业组织 476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工商业组织 476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工商业组织 477

第六章 其他社会组织 478

第一节 县科学技术协会 478

第二节 县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 479

第三节 县归国华侨联合会 479

第四节 县残疾人联合会 479

第十七编 公安 司法 481

第一章 明清民国时期警政、检察与审判 481

第一节 警政 481

第二节 检察与审判 482

第二章 人民公安 483

第一节 公安机构 483

第二节 登记与镇反 483

第三节 打击刑事犯罪活动 484

第四节 治安管理 485

第五节 消防管理 488

第六节 监所管理 489

第三章 人民检察 489

第一节 检察机构 489

第二节 刑事检察 490

第三节 经济检察 491

第四节 法纪检察 491

第五节 控告申诉检察 492

第六节 监所检察 492

第四章 审判 492

第一节 审判机构及法官 492

第二节 刑事审判 493

第三节 民事审判 494

第四节 经济审判 494

第五节 行政审判 494

第六节 申诉复查 495

第七节 审判监督与执行工作 495

第五章 司法行政 495

第一节 司法机构 495

第二节 法制宣传 496

第三节 民事调解 497

第四节 公证业务 497

第五节 律师事务 498

第十八编 民政 侨务 500

第一章 民政 500

第一节 拥军优属 500

第二节 社会赈济 507

第三节 社会福利 512

第四节 殡葬改革 513

第五节 婚姻管理 513

第六节 老区建设 514

第二章 侨务 517

第一节 侨务工作 518

第二节 华侨港澳同胞对家乡的贡献 521

第十九编 劳动 人事 523

第一章 劳动 523

第一节 劳动就业 523

第二节 用工形式 525

第三节 职工培训 526

第四节 工资 劳保 526

第二章 人事 529

第一节 编制 529

第二节 干部来源 530

第三节 干部管理 531

第四节 工资福利与退休离休 533

第二十编 军事 537

第一章 兵役 537

第一节 民国时期兵役 537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兵役 538

第二章 地方武装 驻军 539

第一节 地方武装 539

第二节 驻军 542

第三章 民兵 543

第一节 组织建设 543

第二节 民兵训练 543

第三节 主要活动 544

第四章 兵事 545

第一节 明清时期兵事 545

第二节 民国时期兵事 548

第三节 新中国建立后兵事 556

第二十一编 科学技术 557

第一章 机构 557

第一节 行政机构 557

第二节 科研机构 557

第三节 科技服务机构 558

第二章 科技队伍 560

第三章 科技管理 561

第一节 科技计划管理 561

第二节 专利管理 563

第三节 科技经费 563

第四章 学术、科普活动和科技咨询 563

第一节 学术活动 564

第二节 科学技术普及活动 565

第三节 科技咨询 565

第五章 技术引进推广与开发研究 566

第一节 农、林、畜、渔业 566

第二节 工业 567

第二十二编 教育 569

第一章 行政管理 570

第一节 机构 570

第二节 体制 571

第二章 旧教育 572

第一节 县学 572

第二节 书院 573

第三节 社学 义学 574

第四节 私塾 575

第三章 幼儿教育 575

第一节 概况 575

第二节 幼儿园选介 578

第四章 小学教育 579

第一节 概况 579

第二节 小学选介 582

第五章 中学教育 584

第一节 概况 584

第二节 中学选介 589

第六章 专业教育 593

第一节 师范教育 593

第二节 职业教育 594

第三节 职业中学选介 595

第七章 成人教育 599

第一节 农民教育 599

第二节 职工教育 600

第三节 干部教育 600

第八章 教师 601

第一节 教师队伍 601

第二节 教师待遇 603

第三节 教师培训 604

第九章 教育经费与教学设施 605

第一节 教育经费 605

第二节 校舍设备 609

第二十三编 文化 612

第一章 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612

第一节 文化馆、宫、站 612

第二节 书店 614

第三节 图书馆 614

第四节 剧团 615

第二章 文艺创作及其他著述 616

第一节 文学 616

第二节 戏剧 曲艺 619

第三节 音乐 舞蹈 620

第四节 美术 书法 摄影 根雕 620

第五节 其他著作选目 623

第三章 电影 广播 电视 624

第一节 电影 624

第二节 广播 625

第三节 电视 625

第四章 社会文化管理 626

第五章 文物 名胜 626

第一节 文物 626

第二节 名胜 631

第六章 档案 地方志编修 633

第一节 档案馆 633

第二节 地方志编修 634

第二十四编 体育 639

第一章 机构 639

第一节 管理机构 639

第二节 体育协会 639

第二章 学校体育 640

第一节 体育教学 640

第二节 课外体育活动 641

第三节 业余体育班 641

第四节 体育教师队伍 642

第三章 群众体育 642

第一节 城镇体育 642

第二节 乡村体育 643

第四章 体育设施 644

第五章 体育竞赛 644

第一节 县体育运动会 644

第二节 县中小学生运动会 645

第三节 参加地区、市运动会比赛 645

第四节 参加省以上运动会比赛 646

第二十五编 医疗卫生 648

第一章 机构 648

第一节 行政机构 648

第二节 县属医疗机构 648

第三节 乡镇卫生院 651

第四节 其他医疗机构 652

第二章 医疗技术及制度 653

第一节 医疗技术 653

第二节 医疗制度 654

第三章 防疫与保健 655

第一节 卫生防疫 655

第二节 妇幼保健 662

第四章 药品经营 药政管理 664

第一节 药品经营 664

第二节 药政管理 665

第二十六编 风俗 宗教 方言 667

第一章 风尚习俗 667

第一节 生活习俗 667

第二节 年节习俗 669

第三节 礼仪习俗 672

第四节 劣俗 674

第二章 宗教 675

第一节 道教 675

第二节 佛教 675

第三节 基督教 676

第四节 天主教 677

第三章 方言 678

第一节 和平话的语音 678

第二节 分类词举隅 684

第三节 谚语俚语举隅 691

第四节 语法 693

第二十七编 人物 695

第一章 人物传 695

第二章 人物表 723

第一节 烈士 723

第二节 古今名人 740

第三节 和籍在外任职人员 742

第四节 高级专业技术人员 746

第五节 劳动模范、先进生产(工作)者 749

第六节 百岁寿星 750

第七节 荣誉市民 751

第八节 民国时期毕业于黄埔军校的人士 752

附录 753

添设和平县治疏 753

建和平县治告文 755

开县形胜记 756

建学校记 756

关于和平县蓝姓群众要求恢复畲族成份的批复 757

中共和平县委、和平县人民政府关于新编《和平县志》的决定 758

和平县鼓励外商投资优惠规定 758

编后记 76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