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中国国情教育概论
中国国情教育概论

中国国情教育概论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任相元,刘苍劲主编
  • 出 版 社: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1
  • ISBN:7561607997
  • 页数:446 页
图书介绍:
《中国国情教育概论》目录

绪论 1

一、国情教育的涵义 1

二、国情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原则 2

三、国情教育的作用和地位 4

四、国情教育的内容和特点 6

五、国情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9

第一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13

第一节 富饶美丽的祖国 13

一、优越的地理环境 13

二、丰富的矿产资源 15

三、壮丽的自然风光 18

第二节 正确认识中国的自然资源 22

一、自然资源的有利条件 22

二、自然资源的不利因素 26

三、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 27

第二章 中国的人口状况与人口政策 31

第一节 中国的人口现状 31

一、人口增长的历史回顾藏 31

二、人口众多的积极因素 38

三、人口过快增长带来的严重问题 39

第二节 中国的人口政策 42

一、控制人口的重大战略意义和迫切性 42

二、控制人口增长必须实行计划生育 45

三、完善和发展中国的人口政策 46

第三章 中国的民族和民族政策 50

第一节 伟大的中华民族 50

一、民族的种类和分布情况 50

二、民族差异的主要原因 54

三、改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大意义 57

第二节 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政策 59

一、认真贯彻党的各项民族政策 59

二、宗教信仰自由是一项长期的政策 64

三、发展经济文化,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68

第四章 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71

第一节 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71

一、中华民族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71

二、中华民族优秀的文明成果 72

第二节 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80

一、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 80

二、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优秀品质 83

第五章 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87

第一节 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87

一、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 87

二、中国资本主义建国方案的历史命运 92

第二节 中国没有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 94

一、帝国主义侵略的本性必然阻止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94

二、中国封建军阀割据不允许资本主义发展 95

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失败,使中国失去向资本主义发展的机会 98

第六章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新中国 102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02

一、中国人民寻求救国道路的曲折斗争 102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开创了历史的新纪元 104

第二节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107

第三节 在改革开放中加强党的建设 109

一、加强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109

二、加强党的建设的必要性和基本内容 110

第七章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116

第一节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探索前进 116

一、社会主义促进了新中国的发展 116

二、社会主义是在实践中探索的创造性事业 119

三、全面科学地进行两种社会制度的比较 122

第二节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126

一、两种制度的对立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126

二、“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是当今两种制度斗争的重要形式 128

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130

第八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党的基本路线 133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确立 133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133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136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大意义 139

第二节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42

一、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142

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路线的继续、丰富和发展 145

三、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确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结合的一个新飞跃 146

第九章 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之路 148

第一节 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是正确的 148

一、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 148

二、改革开放给我国社会带来巨大活力 150

三、改革开放是长期探索和完善的过程 152

第二节 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 154

一、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154

二、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 155

三、正确认识和处理四个坚持与改革开放的辩证关系 158

第三节 全面理解“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方针 161

一、治理整顿是建设和改革的需要 161

二、治理整顿的基本目标和措施 163

三、正确认识和处理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关系 165

第十章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167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167

一、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 167

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的一项根本任务 168

三、实践证明发展生产力是强国之本 171

第二节 走科技进步、提高效益、适度积累之路 174

一、发展生产力必须依靠科技进步 174

二、发展生产力必须提高经济效益 177

三、发展生产力必须增加再生产的投入 179

第十一章 中国经济建设战略目标和基本方针 183

第一节 中国经济建设战略目标 183

一、经济建设战略目标的步骤和任务 183

二、经济建设战略目标的特点 185

三、实现经济建设战略目标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187

第二节 中国经济建设战略目标的基本方针 191

一、经济建设战略方针转变的必要性 191

二、坚持正确的经济建设战略方针 194

三、实行经济建设战略方针的转变、必须纠正片面追求产值、速度的旧观念 196

第十二章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农业 200

第一节 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200

一、新中国农业发展的伟大成就 200

二、农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 203

第二节 我国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方向 205

一、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205

二、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本道路 209

第十三章 建立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工业体系 217

第一节 中国工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217

一、建国前中国工业的基本情况 217

二、建国后中国工业的迅速发展 218

三、中国工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221

第二节 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224

一、中国工业现代化的主要目标 224

二、中国社会主义工业现代化的基本发展道路 226

三、有效吸收国外先进经验,早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现代化 230

第十四章 能源工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 234

第一节 中国丰富的能源资源 234

一、煤是第一能源资源 234

二、水力资源是电力工业发展的重要条件 237

三、从“石油贫国”到石油大国 239

四、沼气在农村有重要的发展前途 240

第二节 中国能源工业的发展和保护 242

一、建国前能源工业的落后状况 242

二、建国以来能源工业的迅速发展 243

三、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245

四、能源工业的保护和开发方向 247

第十五章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 249

第一节 中国交通运输业的根本变化 249

一、建国前交通运输业的基本状况 249

二、建国以来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 251

三、交通运输发展的特点 252

第二节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军” 256

一、交通运输业在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256

二、交通运输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259

三、大力加强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261

第十六章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265

第一节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265

一、社会主义民主是最高类型的民主 265

二、建设高度民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任务 267

三、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客观要求 269

第二节 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272

一、国情与民主建设的规律决定中国民主建设只能逐步完善,不能一蹴而就 272

二、中国民主建设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274

三、努力造成与社会主义民主相适应的社会环境 276

第三节 维护全社会的安定团结局面 277

一、增强法制观念,正确对待社会主义民主 277

二、大力加强廉政建设 278

第十七章 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281

第一节 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建设精神文明 281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高度发展 281

二、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284

三、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85

第二节 现阶段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任务 288

一、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288

二、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思想建设 289

三、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占领文化阵地 291

第三节 精神文明建设与文化问题 293

一、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热” 293

二、正确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 294

三、正确对待西方文化 296

第十八章 重视教育,尊重人才 298

第一节 中国教育的现状 298

一、建国前的教育状况 298

二、建国以来教育成绩显著 300

三、当前教育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305

第二节 现代经济靠现代教育 306

一、教育投资是经济发展的有效投资 306

二、教育在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309

三、重视人的价值,开发人力资源 311

第三节 重视教育,培养人才 314

一、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314

二、深化高等教育的改革 315

三、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317

第十九章 把科技的发展和应用放在首要位置 319

第一节 中国科技的发展状况 319

一、科学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319

二、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根本原因 321

三、新中国科技的迅速发展 323

第二节 加强科技发展,振兴国民经济 326

一、我国发展科技的基本规划和方针 326

二、加快科技发展,振兴国民经济 328

第二十章 努力建设一支优秀的劳动大军 334

第一节 提高劳动者素质是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措施 334

一、提高劳动者素质是现代化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 334

二、提高劳动者素质是由中国劳动者素质状况决定的 336

第二节 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途径 340

一、积极发展基础教育 340

二、加强对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和在职继续教育 341

第二十一章 中国的政党制度 344

第一节 我国的政党制度 344

一、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344

二、民主党派的地位和作用 349

第二节 我国政党制度的特色 350

一、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特点 350

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是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点 351

第三节 加强和完善我国的政党制度 354

一、西方政党制度不适合中国国情 354

二、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360

第二十二章 中国的爱国统一战线 362

第一节 中国统一战线的历史发展 362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统一战线的基本思想 362

二、新中国统一战线的发展及其现阶段的组织构成 366

第二节 社会主义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 369

一、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对象、性质和任务 369

二、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372

第二十三章 “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 375

第一节 国家统一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375

一、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375

二、国家统一是历代各族人民共同的愿望 376

第二节 “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和实践 379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及发展 379

二、“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依据 382

三、“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 387

四、“一国两制”构想的重大意义 389

第三节 “一国两制”与台湾前途 393

一、台湾同祖国大陆的血肉联系 393

二、“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方案 395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396

第二十四章 从中国国情出发,建设现代化国防 400

第一节 现代国防概述 400

一、现代国防的重要性 400

二、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 402

三、现代国防的主要内容 405

第二节 加强国防教育,建设现代化国防 406

一、国防建设的回顾 406

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方针原则 407

三、国防现代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408

四、加强国防教育 411

第二十五章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416

第一节 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 416

一、世界政治格局走向多极化 416

二、国际交往的复杂性和激烈性 419

三、中国对复杂国际环境采取的对策 421

第二节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425

一、独立自主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425

二、和平与发展是中国对外政策的主要目标 427

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同各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429

四、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合作是中国的基本立场 431

第二十六章 正确认识中国的国情 434

第一节 正确认识国情的重要性 434

一、正确认识国情是认识建设和改革的首要问题 434

二、正确认识国情是正确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保证 436

三、正确认识国情是坚定信念的基本方法 438

第二节 认识国情应注意的问题 440

一、要牢记社会主义时期忽视国情研究的深刻教训 440

二、必须防止和纠正在国情问题上的各种错误思想 442

后记 44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