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中国佛学之精神
中国佛学之精神

中国佛学之精神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洪修平,陈红兵编著
  • 出 版 社: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309067675
  • 页数:361 页
图书介绍:本书追溯了中国佛学精神的印度文化之源、中土文化之根,并对中国佛学精神的形成发展、中国化佛教宗派的主要理论学说、中国佛学精神在不同理论学说中的体现,以及中国佛学的圆融精神、伦理精神和人文精神等进行了全面深入系统的探索和分析,是研究中国佛学形成发展历程、中国佛学基本理论学说、中国佛学精神特质的力作。
《中国佛学之精神》目录

第一讲 绪论:中国佛学的特点与精神 1

第二讲 中国佛学精神的印度文化之源 21

第一节 印度文化精神 23

一、印度文化精神形成的诸多因素 23

二、印度文化精神的几个主要表现 30

三、印度文化主题的几个重要观念 40

第二节 印度佛学的创立与发展 46

一、佛教的创立与原始佛学思想 47

二、佛教的分化与佛学的发展 52

第三讲 中国佛学精神的中土文化之根 63

第一节 佛教在中国文化中的展开 66

一、两汉时期 67

二、三国两晋时期 70

三、南北朝时期 72

四、隋唐时期 76

五、宋代以后 78

第二节 佛教中国化的方式与途径 80

一、佛教的方术灵神化 81

二、佛教的儒学化 85

三、佛教的老庄玄学化 88

第四讲 中国佛学精神的形成与发展 91

第一节 中国佛学精神的孕育 93

一、汉代佛学的两大系统 93

二、魏晋佛学与玄学 96

三、南北朝佛教学派 103

第二节 中国佛学精神的形成 112

一、天台宗 112

二、三论宗 113

三、法相唯识宗 114

四、华严宗 115

五、禅宗 117

六、净土宗 118

第三节 中国佛学精神的渗透 119

一、入宋以后佛学的衰微与佛教的持续发展 120

二、明清佛教的停滞与居士佛学的兴起 122

三、近现代佛学的复兴与人间佛教的提出 124

第五讲 性具实相说 129

第一节 五时八教与止观并重 131

第二节 三谛圆融与一念三千 138

第三节 性具善恶与无情有性 146

第六讲 诸法性空论 153

第一节 六家七宗与僧肇佛学 156

第二节 破邪显正与真俗二谛 163

第三节 八不中道与二藏三法轮 166

第七讲 法相唯识学 171

第一节 三性三无性 174

第二节 唯识转依说 176

第三节 五重唯识观与五种姓说 184

第四节 五位百法与因明学说 186

第八讲 法界缘起论 191

第一节 业感缘起到真如缘起 193

第二节 法界观门与无尽缘起 200

第三节 六相圆融与十玄无碍 209

第四节 五教十宗与禅教一致 217

第九讲 修心见性论 223

第一节 般若、佛性与东土五祖 225

第二节 神秀北宗与息妄修心 237

第三节 惠能南宗与顿悟心性 244

第十讲 中国佛学的圆融精神 265

第一节 中国佛学圆融精神的形成 267

一、中国佛学圆融精神形成的文化根源 267

二、中国佛学圆融精神形成的现实需要 270

三、中国佛学圆融精神的基本特征 272

第二节 中国佛教的三教融合思想 273

一、三教融合思想的历史发展 274

二、三教融合思想的一般内涵 276

第三节 中国佛教的判教思想 281

一、南北朝时期的判教思想 281

二、隋唐时期的判教思想 284

第四节 中国佛教理论学说中体现的圆融精神 287

一、在魏晋南北朝佛教理论中的体现 288

二、在隋唐佛教宗派理论中的体现 291

小 结 296

第十一讲 中国佛学的伦理精神 299

第一节 中国佛教的善恶观 303

一、业报轮回与善恶报应 304

二、性具善恶与十善业道 306

三、劝世宝卷与功过格 309

第二节 中国佛教的戒律观 311

一、道宣戒律观 313

二、天台戒律观 314

三、禅宗无相戒与百丈清规 315

第三节 中国佛教的修行观 317

一、从戒定慧到六度四摄 317

二、无修之修与称名念佛 323

第四节 中国佛教的孝亲观 326

一、魏晋南北朝佛教孝亲观 327

二、唐宋佛教孝亲观 328

三、宋元以降的佛教孝亲观 330

小 结 331

第十二讲 中国佛学的人文精神 335

第一节 中国佛学人文精神的思想渊源 337

第二节 中国佛学人文精神的人本意蕴 340

一、从“诸法无我”到佛性如来藏 341

二、从涅槃佛性到自心自性 343

三、从见性成佛到发达人生 346

第三节 中国佛学人文精神的入世关怀 349

一、“体用一如”:入世关怀的理论依据 349

二、“即世间求解脱”:入世关怀之融入平常日用 352

三、“救世救国”:入世关怀之参与世间事业 355

小 结 35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