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广东省志·政权志
广东省志·政权志

广东省志·政权志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本书编委会
  • 出 版 社: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218042627
  • 页数:648 页
图书介绍:
《广东省志·政权志》目录

概述 1

大事记 11

第一篇 人大 43

第一章 建国前广东革命根据地人民代表机关 45

第一节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农民代表大会 45

第二节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工农兵代表大会 45

第三节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48

附录:清末、民国时期的省代议机关 49

第二章 省人民代表大会 52

第一节 省第一、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52

一、省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52

二、省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53

第二节 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产生 53

第三节 省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的工作机构 56

第四节 省历届人民代表大会历次会议 56

一、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各次会议 57

二、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各次会议 60

三、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各次会议 62

四、“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省人民代表大会 64

五、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各次会议 65

六、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各次会议 68

七、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各次会议 74

八、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79

第三章 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81

第一节 省人大常委会的产生及其组成人员 81

一、省人大常委会的产生 81

二、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构成 81

三、省人大常委会历届组成人员 82

四、省人大常委会历届主任简介 85

第二节 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设置 86

一、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 86

二、省人大常委会办事机构 87

三、省人大常委会办事机构工作职责 90

第三节 省历届人大常委会历次会议 91

一、省五届人大常委会各次会议 91

二、省六届人大常委会各次会议 99

三、省七届人大常委会各次会议 114

四、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一至五次会议 129

第四章 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工作制度 133

第一节 会议规则 133

一、省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规则 133

二、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规则 134

三、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规则 134

第二节 制定地方性法规制度 135

第三节 决定重大事项制度 137

第四节 监督工作制度 138

第五节 选举和任免国家工作人员制度 139

一、选举地方国家机关组成人员 139

二、任免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140

第六节 办理议案和代表建议制度 142

第七节 联系代表制度 143

一、同省人大代表的直接联系 143

二、通过各选举单位同省人大代表的联系 143

三、建立省人大代表小组 144

第八节 来信来访处理制度 144

第九节 机关办文制度 146

一、机关公文的种类 146

二、机关公文的处理办法 146

三、机关公文的行文规则 147

第五章 省人大常委会工作纪略 148

第一节 制定和颁布地方性法规 148

一、围绕改革开放,把经济立法放在重要位置 148

二、加强社会治安管理的立法,打击社会丑恶现象 149

三、进行创造性的立法尝试 149

第二节 监督和保证法律法规的实施 150

第三节 督促和推动“一府两院”工作 151

第四节 讨论和决定重大事项 152

第五节 办理代表提出的议案和建议 153

第六节 依法行使人事任免权 155

第七节 密切联系代表和人民群众 156

第六章 市、县、区、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的设置 157

第一节 设区的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157

第二节 不设区的市、县、市辖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158

第三节 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158

附录一: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 160

附录二:广东省地方性法规目录 201

附录三: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决议和决定目录 212

第二篇 政府 221

第一章 建国前广东政府行政机构 223

第一节 清朝以前广东历代政府行政机构 223

第二节 清朝政府行政机构 225

一、概况 225

二、香港被英国强行割占,澳门被葡萄牙侵占 227

第三节 民国时期政府行政机构 231

一、广东军政府时期的都督府和北洋政府时期的省长公署 231

二、国民政府时期的广东省政府及其组成人员 233

三、民国时期省政府派出机构 244

四、民国时期的县、市政府、管理局 252

五、民国时期的乡、镇公所 254

第二章 建国后广东省人民政府组成及机构 256

第一节 广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 256

第二节 广东省人民政府组成 257

一、建国初期的广东省人民政府 257

二、广东省人民委员会 257

三、广东省军事管制委员会和省革命委员会 257

四、广东省人民政府 258

五、广东省人民政府历届组成人员 259

六、广东省人民政府历任主要领导人简介 264

第三节 广东省人民政府直属机构 269

一、直属机构的设置 269

二、直属机构沿革及其主要负责人 276

三、省人民政府的非常设机构 318

第四节 广东省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 319

一、建国初期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和行政公署 320

二、省人民委员会时期专员公署 323

三、省军事管制时期专区军事管制委员会 325

四、省革命委员会时期地区革命委员会 326

五、省人民政府行政公署 328

第三章 市、县、区及乡(镇)人民政府机构 330

第一节 各市、县、市辖区人民政府 330

一、广州市 331

二、深圳市 332

三、珠海市 333

四、汕头市 333

五、韶关市 334

六、河源市 335

七、梅州市 335

八、惠州市 336

九、汕尾市 336

十、东莞市 337

十一、中山市 337

十二、江门市 337

十三、佛山市 338

十四、阳江市 339

十五、湛江市 339

十六、茂名市 340

十七、肇庆市 340

十八、清远市 341

十九、潮州市 342

二十、揭阳市 342

二十一、云浮市 342

二十二、海南区 343

第二节 基层乡(镇)人民政府 344

一、区、乡人民政府 344

二、乡、镇人民委员会 345

三、人民公社 346

四、乡、镇人民政府 346

五、村(居)民委员会 347

第四章 省人民政府工作制度 348

第一节 会议制度 348

第二节 公文处理制度 349

一、公文种类 350

二、行文规则 350

三、公文格式和办理程序 351

第三节 法制工作制度 352

第四节 行政复议制度 354

第五节 人民来信来访工作制度 356

第六节 办理建议提案工作制度 359

第五章 建国前广东历代政府施政纪略 361

第一节 古代 361

一、春秋战国秦汉时期 361

二、吴晋南朝隋唐五代时期 361

三、宋元明及清前期(鸦片战争以前) 362

第二节 清末 364

一、鸦片战争时期 364

二、洋务运动时期 364

三、清末新政时期 365

第三节 民国 368

一、广东军政府时期 368

二、民初军阀割据时期 369

三、广州军政府时期 369

四、陈济棠主粤时期 371

五、抗日战争时期 375

六、抗战胜利后 378

第六章 建国后省人民政府施政纪略 382

第一节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382

一、建立和巩固各级人民政权 382

二、进行农村土地改革和城市民主改革 385

三、恢复与发展国民经济 386

第二节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389

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委员会的建立 389

二、制订和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389

三、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391

四、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 393

第三节 “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393

一、“大跃进”和全党全民大办工业 393

二、人民公社化运动 395

三、基层行政区划频繁变动 396

四、国民经济大调整 396

五、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399

第四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 399

一、“文化大革命”在广东的发展 399

二、“文化大革命”对广东的影响 401

第五节 改革开放时期 403

一、拨乱反正 403

二、中央对广东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 404

三、广东改革开放十五年的成就 408

附录:文献、文件选载 416

第三篇 政协 435

第一章 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 437

第一节 省第一、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的建立 437

第二节 省第一、二届协商委员会全体会议 437

一、第一届协商委员会全体会议 437

二、第二届协商委员会全体会议 438

第三节 省协商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会议 439

一、第一届协商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会议 439

二、第二届协商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会议 440

第四节 省协商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和机构 440

一、省第一、二届协商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440

二、省协商委员会的机构设置 442

第五节 省协商委员会主要工作 442

第二章 政协广东省委员会 445

第一节 政协广东省历届委员会全体会议 445

一、第一届委员会全体会议 445

二、第二届委员会全体会议 446

三、第三届委员会全体会议 447

四、第四届委员会全体会议 448

五、第五届委员会全体会议 449

六、第六届委员会全体会议 451

七、第七届委员会全体会议 452

第二节 政协广东省历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会议 452

一、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会议 452

二、第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会议 454

三、第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会议 457

四、第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会议 458

五、第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会议 460

六、第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会议 462

七、第七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会议 465

第三节 政协广东省历届委员会主席会议 466

第四节 政协广东省委员会机构 466

第五节 政协广东省历届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 468

一、省政协历届常务委员会领导成员名单 468

二、省政协历届委员会主席简介 474

第三章 政协广东省委员会主要工作 477

第一节 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477

第二节 参政议政和组织专项调查 478

第三节 学习和宣传 479

第四节 文史资料征集 480

第五节 “三胞”联谊和对外友好活动 481

第六节 落实政协委员政策 482

第七节 市、县政协工作联系和指导 482

附录一:广东省政协历届委员会委员名单 484

附录二:文献、文件选载 510

第四篇 人事 525

第一章 人事管理制度概况 525

第一节 清末和民国时期的人事管理制度 525

第二节 建国后的人事管理制度 525

第二章 人事机构与职责 531

第一节 机构 531

一、清朝和民国时期的人事机构 531

二、建国后的人事机构 532

第二节 职责 533

第三章 干部管理 536

第一节 干部来源 536

一、军转干部安置 536

二、高校毕业生分配 538

三、中专毕业生分配 540

四、录(聘)用干部 541

第二节 干部调配 542

一、调配重点 542

二、调配手续 544

三、调配权限 545

四、调配纪律 546

第三节 干部构成 547

一、总量 547

二、分机构构成 547

三、层次构成 547

四、性别、民族、政治状况构成 548

五、学历构成 548

六、年龄构成 548

第四节 任免 554

一、清朝的科举和铨叙官吏制度 554

二、民国时期的官员任用 555

三、建国后的干部行政任免 558

第五节 考核 562

一、清朝的官吏考绩 562

二、民国时期的公务员考绩 562

三、建国后的干部考核 563

第六节 干部培训 566

第七节 工资福利 569

一、清朝的品禄 569

二、民国时期的官俸 570

三、建国后的工资福利 573

第八节 干部退休(退职) 584

一、清朝和民国时期的退休制度 584

二、建国后的退休退职制度 584

第九节 国家公务员制度 594

第十节 人事计划与干部统计 596

一、人事计划管理 596

二、工资基金管理 599

三、干部统计 600

第四章 人才智力交流与引进 602

第一节 人才交流 602

一、机构与职责 602

二、交流政策 602

三、交流的成果 607

第二节 国外境外智力引进 610

一、引进人才 610

二、派出培训 613

三、引进智力的成果 614

第五章 机构与编制管理 617

第一节 机构编制主管部门 617

一、主要职责 617

二、机构沿革 618

第二节 机构编制管理 621

一、管理范围和原则 622

二、行政机构编制管理 622

三、事业机构编制管理 625

四、企业机构编制管理 627

第三节 机构改革 630

一、50年代的精简整编 631

二、60年代的精简下放 632

三、70年代的机构改革 632

四、80年代的机构改革 632

五、90年代的机构改革 634

编后记 636

CONTENTS 63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