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汉译佛教经典哲学  上
汉译佛教经典哲学  上

汉译佛教经典哲学 上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2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杜继文著
  • 出 版 社: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7214049261
  • 页数:723 页
图书介绍:
《汉译佛教经典哲学 上》目录
标签:哲学 经典

上卷 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的基本教义和经典第一章 佛教的基础教义和基础概念 1

第一节 佛教的世界图式:“三界”和“四劫” 2

一、世界的结构  2

二、世界的生灭运动 15

第二节 人类“本原”论和人生“缘起”说 19

一、人的“本原”和国家等级制度 20

二、人的“缘起”和三世因果 23

第三节 论人的本质和人生的本质:“无常”、“无我”、“空”及“苦” 35

一、“因缘”观的开展  37

二、“因缘”观的缺陷  42

第四节 “因缘和合”和基本元素论:“蕴、处、界”  47

一、“五蕴”论 48

二、所谓“十二处”和“十八界” 52

第五节 佛教的宗教观和价值观:“业报”与“涅槃” 54

第六节 通向涅槃之路:修道与道果 64

一、佛教实践的第一种分类:“戒、定、慧”  66

二、佛教实践的多种分类:“三十七道品” 99

三、修习的次第和终极归宿:“道阶”与“涅槃” 104

第七节 结语  110

一、生死问题 110

二、苦乐问题 114

三、自由和“无我”问题 118

四、因果问题 122

第二章 论《阿含经》——早期经典汇编 135

第一节 《阿含经》总论 135

一、两种文本的《阿含经》及其史料价值 135

二、传说中的《阿含经》结集和“经”的地位:“律”与“法”的原始分歧与对立 140

三、传说中的《经藏》及《阿含经》的原貌 145

四、《阿含经》所反映的佛教内外文化背景 151

第二节 《杂阿含经》的法相释义和基本教理 156

一、论“五受阴”和“涅槃” 159

二、论“六入”和“关闭根门” 183

三、论“界”、“缘起”和“法界常住” 195

四、论“四谛”结构  205

五、附记 209

第三节 《中阿含经》中的诸弟子和佛教走向社会 227

一、诸佛弟子的佛教观  230

二、佛教走向社会和教义世俗化 268

三、附记  291

第四节 《增一阿含经》:佛教内外发展的历史图景 294

一、关于《序品》和《分别功德论》 295

二、关于《增一》的“十一事”结构 314

三、“十念”与“三论”  316

四、业报法则向避苦求乐的倾斜 328

五、“辟支佛部”和佛说“三乘” 334

六、佛弟子群与法出多门 340

七、从禁欲厌世向大乘空观转变的若干轨迹  350

第五节 《长阿含经》关于佛和世界的格式化以及驳难“外道”、“异见” 357

一、“七佛”论和成佛的格式  358

二、释迦佛的教化及其涅槃 365

三、世纪论、人原论、种姓论、缘起论  371

四、外道与诸见 377

第三章 部派佛教概略 393

一、关于大众部 398

二、关于上座部  402

三、关于说一切有部  404

第四章 说一切有部的发展线索和主要论著 412

一、有部思想的演化梗概  412

二、有部主要论著中的主要论点 421

第五章 论有部的哲学体系 503

第一节 有部的方法论特征 503

一、“破析”与“和合”  506

二、“区别义类”和“诠名定实” 516

第二节 论认识的条件和认识的结构 531

一、认识的两个必要条件 531

二、意识与前五识关系  535

三、感知和思维的结构与功能 537

第三节 “心所法”建立的心理系统 544

一、“大地法”十种  544

二、“大善地法”十种 545

三、“大烦恼地法”六种 546

四、“大不善地法”两种 546

五、“小烦恼地法”十种 547

六、“不定心所”四种  547

七、附论:“智”、“忍”与“现观”、“内证”  548

第四节 论“一切有”:多元化的本体论 553

一、“法体恒有”:物种不变与自性不空 556

二、“三世实有”和四种萨婆多 563

三、“识不缘无境”:“所缘有”的基本命题 572

第五节 “缘起”论:世界万物的产生和变化 574

一、“缘生”论和“因缘”观  575

二、“生”、“得”与“根”、“业”和它们在缘起中的功能  589

第六节 “二谛”说:“假有”的真实性 603

第七节 有部论著中的菩萨观和大乘因素 610

第六章 《成实论》的宗空和厌生哲学 619

第一节 背景、原则、方法  621

一、立论的佛学背景和“十论” 621

二、立论的最高原则:“法相”的“自思维”原则 623

三、“二门”的表述方法和“二谛”的表义的方法 626

四、语与“人”和语与“义” 629

第二节 有论与无论 633

一、驳“说有者”论  633

二、驳“说无者”论  636

三、一切“可知可说”  640

四、论“有”的层次性:二种“有” 643

第三节 色论  646

一、“四大”元素向“四尘”要素的转换 647

二、“根”、“尘”从认识之因缘地位的跌落 652

第四节 心论  656

一、“识”生之因缘和可知之领域 656

二、心的性质:有数与无数、一与多、染与净 661

三、论“识”与“智”以及心的运动形式 666

第五节 论心的“想”、“受”、“行”形态 669

一、论“想”的思维形式:取相和假名 670

二、论“受”:“苦”的根基  672

三、论“行”与意志  675

四、“五受阴”和人生价值观 677

第六节 论“四谛归一谛”:终极目标和通达的途径 681

一、论“三心”和“灭三心” 681

二、论“四谛归一谛”和“止观共行” 686

本卷结语 692

一 原始佛教 692

二 部派佛教 70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