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大转型与新视野  当代中国广告批评研究
大转型与新视野  当代中国广告批评研究

大转型与新视野 当代中国广告批评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花家明著
  • 出 版 社:北京:华夏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508046792
  • 页数:202 页
图书介绍:本书通过对大量的自1979年以来的中国广告批评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将当代中国广告批评分为三大类型,即经济转型中的当代中国广告批评、文化转型中的当代中国广告批评和新世纪的中国广告批评。这是对当代中国广告批评的系统研究,这种研究在当代中国广告和文化研究领域中也是一次全新的尝试,对中国当前的广告活动,广告学的学科的建设以及当代中国的文化批评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大转型与新视野 当代中国广告批评研究》目录

绪言 1

上篇 经济转型中的当代中国广告批评第一章 为广告正名 9

第一节 为广告正名的历史背景 9

一、中国古代广告 9

二、中国现代广告 10

三、中国现代广告的消亡与复苏 11

第二节 为广告正名 13

一、问题的提出 13

二、社会主义广告 14

三、鲁迅与广告 18

第三节 小结 19

第二章 广告对新闻媒体的影响 22

第一节 对新闻广告与有偿新闻的辨析与批评 22

第二节 广告和新闻 24

第三节 关于广告对媒体的影响的讨论 26

一、当代中国媒体与广告的相互依赖性 27

二、广告对媒体版面的影响 28

三、广告是否会控制中国的新闻媒体 30

第四节 小结 31

一、媒体的角度 32

二、广告的角度 33

第三章 广告的思想性和宣传的导向问题 35

第一节 社会主义广告及其存在的问题 36

第二节 坚持广告宣传的正确导向 39

第三节 小结 42

第四章 广告的真实性和对虚假广告的批评 45

第一节 虚假广告 45

第二节 虚假广告的成因 47

第三节 广告的真实性 49

第四节 小结 54

中篇 文化转型中的当代中国广告批评第五章 广告的艺术观和对广告的审美特性的辨析 58

第一节 广告的审美观念 58

第二节 广告与其他艺术的区别 63

第三节 当代广告的审美特征 65

第四节 小结 67

第六章 广告与社会语言 70

第一节 广告成语 70

一、反对的态度 71

二、赞成的态度 74

三、客观的态度 76

第二节 广告语言的反规范化 76

第三节 小结 79

第七章 广告与社会文化 82

第一节 传统文化对广告的影响 82

第二节 广告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86

第三节 广告文化 89

第四节 小结 93

第八章 广告中的性别形象批评 95

第一节 广告中的性别形象 95

第二节 对广告性别形象的批判 98

第三节 消费者的反应 100

第四节 刻板印象与消费社会的“性别范例” 103

第五节 小结 107

下篇 新世纪的中国广告批评 110

第九章 当代中国广告批评的精神分析视野 110

第一节 广告的潜意识诉求和受众的潜意识体验 110

一、广告的潜意识诉求 110

二、受众的潜意识体验 112

第二节 广告的神话原型和作为原型的广告 114

一、广告的神话原型 114

二、作为原型的广告 116

第三节 潜意识和后现代广告 118

一、后现代广告的命名 118

二、后现代广告的特征 119

三、后现代广告的诉求方式 120

第四节 小结 123

第十章 当代中国广告批评的符号学视野 125

第一节 象征符号学与当代中国广告批评 125

第二节 语言符号学与当代中国广告批评 127

一、能指和所指 129

二、换挡加速 130

三、横组合和纵聚合 133

第三节 哲学符号学与当代中国广告批评 135

第四节 小结 139

第十一章 当代中国广告批评的意识形态视野 143

第一节 意识形态 143

第二节 广告与社会道德的互动 146

一、广告对传统文化的适应 146

二、广告改变传统文化,塑造新文化 147

第三节 广告对社会的控制与社会的广告化 149

一、广告的意识形态化 149

二、广告的话语霸权和文化霸权 152

三、广告对社会的控制和社会的广告化 153

第四节 小结 155

第十二章 当代中国广告批评的消费文化视野 157

第一节 广告与中国消费文化的形成 157

第二节 广告是消费文化 160

第三节 广告与符号消费 163

第四节 小结 167

第十三章 跨文化广告传播:文化对话与冲突 170

第一节 问题广告 170

第二节 国际品牌,本土传播 173

第三节 跨文化广告传播的文化冲突 179

第四节 小结 183

结语 185

后记 189

参考文献 190

总后记 20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