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劳动关系理论
劳动关系理论

劳动关系理论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冯同庆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04580092
  • 页数:279 页
图书介绍:
《劳动关系理论》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编写劳动关系理论教材的目的 2

一、区分理论与制度、政策、操作等的相互关系 2

二、致力于理论研究的系统和深化 2

三、建设参照国际经验又适合我国需要的基本理论教材 2

第二节 劳动关系的概念 3

一、多种表述而又有着共同面向的领域 3

二、含义有差异且内容有争论 3

三、模糊的概念在一定意义上是拓展学术的基础 4

第三节 劳动关系的理论 5

一、劳动关系是独立理论的论证 5

二、劳动关系是交叉理论的论证 6

三、跨学科交叉研究对理论发展的意义 7

四、不同派分的交叉研究对理论发展也是有意义的 8

五、理论对中国劳动关系研究的特殊意义 9

第四节 劳动关系理论的体系和内容 11

一、关于理论的体系 11

二、关于理论的基本内容 11

三、关于理论的渊源 11

四、关于理论的流派 12

五、关于理论的方法 14

第二章 劳动关系理论的渊源 17

第一节 理论流变和相关文献 18

一、早期工业社会雇佣关系的特点 18

二、劳工理论流变及其相关的文献 19

第二节 古典经济学派的劳工理论 23

一、亚当·斯密的劳工思想 23

二、大卫·李嘉图有关劳工问题的论述 25

三、约翰·密尔的劳工思想 26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劳资对立和阶级斗争 28

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目的是创造剩余价值 29

二、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造就了劳资对立的阶级关系 30

三、工会在无产阶级解放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32

第四节 韦伯夫妇的渐进改革和产业民主思想 34

一、劳工运动的原因和途径 35

二、工会主义的起源 35

三、工会的策略 36

四、工会主义的理论假设 37

五、工会是产业民主的代理人 39

第五节 美国例外论 40

一、理查·伊利的美国劳工运动理论 40

二、约翰·康芒斯的劳工制度理论 41

三、罗伯特·霍克斯对美国工会的分类研究 45

第六节 古典管理理论和工业主义理论 47

一、弗雷德里克·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47

二、马克斯·韦伯的理性官僚制理论 49

三、亨利·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50

四、埃米尔·迪尔凯姆的工业主义理论 51

第七节 对劳动关系理论渊源的简要评述 52

一、思想体系时代旁涉的议题 52

二、为系统的理论奠定基础 52

三、预示着多种方法的理论演进前景 53

第三章 劳动关系理论的主要流派:多元主义 55

第一节 多元主义流派的渊源与发展及相关文献 56

一、多元主义流派的渊源 56

二、克拉克·克尔等的多元理论在劳动关系领域的应用 59

三、牛津学派对多元主义流派的主要发展 62

第二节 多元主义流派理论观点概述 65

一、劳动关系领域的利益团体 65

二、劳动关系领域多元化的利益目标 68

三、多元主义流派的主要观点——平衡各种利益冲突 71

四、多元主义流派与其他学派的区别 73

第三节 系统论——多元主义流派的理论应用 74

一、邓洛普劳动关系系统论 74

二、达福梯、桑德沃、安德森等对劳动关系系统理论的发展 81

第四节 对多元主义流派的简要评述 83

一、需要明确的背景说明才能被认可的理论 83

二、劳动关系领域的重要理论视角 83

三、理念的中心宗旨是劳动关系的均衡发展 83

第四章 劳动关系理论的主要流派:冲突理论 85

第一节 冲突理论与相关文献 86

一、劳资冲突与劳动过程 86

二、冲突理论的研究角度与相关文献 86

第二节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研究 88

一、马克思的基本观点 88

二、留给后来学者解答的问题 91

第三节 布雷弗曼:从工匠控制到管理控制 92

一、布雷弗曼的基本观点 92

二、布雷弗曼研究的不足 95

第四节 弗来德曼:直接控制与责任自治 96

一、弗来德曼的基本观点 96

二、弗来德曼研究的不足 99

第五节 埃德沃兹:从简单控制到结构控制 100

一、埃德沃兹的基本观点 100

二、埃德沃兹研究的不足 103

第六节 布洛维:从市场专制体制到霸权体制 104

一、布洛维的基本观点 104

二、布洛维研究的不足 108

第七节 总体评论 109

一、延续马克思的分析框架 109

二、对资本直接控制工人的正统观念的改变 110

三、新的解释在理论上存在的不足 110

第五章 劳动关系理论的主要流派:一元主义 113

第一节 相关文献介绍 114

一、一元主义学派从起源到发展阶段的相关文献 114

二、一元主义学派完善阶段的相关文献 118

第二节 一元主义学派的发展 120

一、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 120

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121

三、麦格雷戈的X理论—Y理论 123

四、赫兹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 125

第三节 一元主义学派的完善 127

一、孔茨和穆尼为代表的管理过程学派 127

二、巴纳德为代表的社会系统学派 129

三、卢桑斯的权变理论学派 132

第四节 一元主义学派的现状 133

一、威廉·大内的Z理论 133

二、彼德·圣吉的学习型组织理论 135

三、卡尔·霍曼的经济秩序伦理学 137

第五节 对一元主义学派各阶段理论的简要评述 140

一、对一元主义学派起源阶段理论的评述 140

二、对一元主义学派发展阶段理论的评述 140

三、对一元主义学派完善阶段理论的评述 141

四、对一元主义学派现状的评述 142

第六章 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传统劳动关系理论的继承和扩展 145

第一节 相关文献介绍   146

一、传统劳动关系理论受到挑战 146

二、全球化对劳动关系理论发展的重要影响 146

三、美国和英国学者发展劳动关系理论的内容 146

第二节 劳动关系研究模式形成的回顾与20世纪80年代后的变化 147

一、美国劳动关系研究模式的扩展 148

二、英国劳动关系研究的发展和趋势 151

三、简要评述——美英两国劳动关系研究的异同 153

第三节 劳动关系与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学科的关系 154

一、劳动关系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渊源 155

二、劳动关系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学科异同 156

三、劳动关系与雇佣关系之间的关系 156

四、简要评述——关于劳动关系学科 157

第四节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对传统理论的发展和新的理论的提出 158

一、凯利(John Kelly)对动员理论(Mobilization Theory)的发展 159

二、工厂制度(factory regime)理论及其发展 161

三、新多元主义论(Neo-pluralism) 163

四、工作场所控制制度(the regime of workplace governance)的变化 166

五、简要评述——新的理论 170

第五节 全球化背景下的劳动关系研究 170

一、全球化对劳动关系研究的影响 171

二、跨国劳动关系制度及其研究 174

三、一个国际政治经济的研究方式 175

四、简要评述——正在创新的过程 178

第七章 中国劳动关系理论的历史 181

第一节 三民主义劳资协调理论  182

一、三民主义劳资协调理论文献综述 182

二、三民主义劳资协调理论的主要思想 184

三、三民主义劳资协调理论研究评述 189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劳资两利理论 192

一、新民主主义劳资两利理论文献综述 193

二、新民主主义劳资两利理论的主要内容 197

三、新民主主义劳资两利理论研究评述 200

第三节 社会主义公私兼顾理论 203

一、社会主义公私兼顾理论文献综述 204

二、社会主义公私兼顾理论的主要思想 207

三、社会主义公私兼顾理论研究评述 211

第八章 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关系的理论研究 215

第一节 相关文献 216

一、初始的理论研究和而后相关国外文献的介绍 216

二、注重劳权—劳动者的理论演绎说的文献 221

三、注重产权—公民劳动者的实证归纳说的文献 222

四、注重国别特色的境外理论—实证说的文献 224

五、多学科视角的国内劳动关系论说的文献 224

第二节 理论研究的内容 227

一、注重劳权—劳动者的理论演绎说的主要内容 227

二、注重产权—公民劳动者的实证归纳说的主要内容 229

三、注重国别特色的境外理论—实证说的主要内容 231

四、多学科视角的国内劳动关系论说的主要内容 238

第三节 方法论评述 254

一、已有劳动关系理论的方法评述 254

二、改善劳动关系理论研究的方法 255

三、社会转型中中国劳动关系特征的概括 271

四、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关系的理论研究的展望 273

参考文献 275

后记 27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