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存在与实践  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研究
存在与实践  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研究

存在与实践 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鹏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00481423
  • 页数:270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绪论部分为第一大部分,本体论的形而上学解读、近代西方哲学关于存在问题的思辨理解模式、以及马克思自然唯心主义时期、法权唯物主义时期和哲学唯物主义时期的实践理解模式的萌芽、发展和升华问题为第二大部分,结论和展望为第三大部分。最终,本书,认为马克思的实践理解模式的文本学、发生学和现象学研究能够为马克思的本体论承诺,即马克思关于如何切入及走出存在问题的思想,提供一个很好的辩护。
《存在与实践 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研究》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一 马克思本体论的研究现状和问题的提出 1

1.马克思本体论的研究现状 1

2.马克思本体论研究现状中所包含的主要问题 5

二 马克思本体论研究现状的清理总结和理路 6

1.马克思有没有本体论的问题 6

2.马克思有什么样的本体论的问题 12

3.如何阐释马克思的本体论的问题 15

三 研究的主要方法和主要内容 16

1.研究的主要方法 16

2.研究的主要内容 16

第二章 本体论的形而上学解读 18

一 关于ontology的译名问题 18

二 关于ontology的词源学问题 22

三 关于ontology与metaphysics问题 30

四 关于ontology的逻辑形态问题 43

1.作为“说”的本体论 44

2.作为概念、语言和符号分析的本体论 48

3.有根的本体论和无根的本体论——作为还原的本体论 51

4.宏大话语的本体论和微观话语的本体论——作为寻求最好解释的本体论 54

5.ontology的元本体论与基本本体论 59

第三章 近代西方哲学关于存在问题的思辨本体论 61

一 近代西方哲学关于存在问题的思辨本体论的最初提出 61

1.关于存在理解的五状态的问题 61

2.关于存在能否设定的问题 63

3.关于近代西方哲学是在什么意义上进行存在设定的问题 66

二 近代西方哲学关于存在问题的思辨本体论的发展 77

三 近代西方哲学关于存在问题的思辨本体论的完成 85

1.黑格尔对康德的存在理解的继承和发展 88

2.从恩格斯的论述看黑格尔对谢林的存在理解的继承和发展 95

3.黑格尔对近代西方哲学的存在理解的完成 100

四 近代西方哲学的思辨本体论的困境及其视角转换 105

1.近代西方哲学的思辨的存在理解的困境 105

2.从思辨的存在理解到实践的存在理解的视角转换 107

第四章 马克思关于存在问题的实践本体论的萌芽 111

一 马克思中学时期的存在理解 111

1.直观之爱的存在理解 111

2.热情、理性或生活之多重性的存在理解 115

3.生活的存在理解 117

二 马克思博士论文时期的存在理解 119

1.马克思关于存在理解的“哲学”的“考察”原则 120

2.马克思的自我意识本体论的存在理解 125

三 马克思自然唯心主义时期的存在理解的困境及其视角转换 128

第五章 马克思关于存在问题的实践本体论的发展 134

一 马克思对黑格尔的存在理解的逆反应现象及其超越 134

1.马克思对黑格尔的存在理解的逆反应现象 134

2马克思对黑格尔混合主义的思辨理解的分析批判 138

二 马克思对布鲁诺·鲍威尔的思辨的存在理解的分析批判 148

1.马克思关于“具体落实问题”的最终根据的进一步回答 148

2.马克思关于犹太人或人的解放的实践的存在理解 150

三 马克思法权唯物主义时期的实践理解的困境及其视角转换 160

1.马克思法权唯物主义时期的实践的存在理解的困境 160

2.马克思法权唯物主义时期的实践的存在理解的发展 162

第六章 马克思关于存在问题的实践本体论的升华 164

一 马克思对黑格尔式思辨的存在理解的全面分析批判 164

1.马克思对国民经济学和黑格尔思辨的存在理解的分析批判 164

2.马克思对神圣家族的思辨理解的分析批判 172

3.马克思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思辨的存在理解的分析批判 183

二 马克思关于存在问题的实践理解的一般性奠基 202

1.马克思关于存在问题的创造主义的实践理解 202

2.马克思关于存在问题的实践理解的界限 208

3.马克思关于存在问题的实践理解的总体性特征 214

三 马克思哲学唯物主义时期的实践理解的困境及其视角转换 248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250

一 研究的创新点或新见解 250

二 研究的展望或建议 255

参考文献 256

后记 26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