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食品生物技术理论与实践
食品生物技术理论与实践

食品生物技术理论与实践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姜毓君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030256270
  • 页数:236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一本介绍生物技术基础理论及其在食品科学中应用的编著。本书在介绍生物技术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全面介绍了生物技术在食品科学、食品工业生产以及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并对有关食品生物技术引起的争论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其内容共分九章,包括食品生物技术导论,食品生物技术研究的对象和方法,基因克隆和重组蛋白的生产,植物生物技术,动物生物技术,生物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发酵技术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工业化细胞培养、伦理、安全与规范等。
《食品生物技术理论与实践》目录

第一章 食品生物技术导论 1

第一节 食品生物技术概述 1

第二节 食品中的DNA重组技术 3

一、概述 3

二、转基因植物 5

三、转基因动物 7

四、转基因微生物 8

第三节 食品微生物技术 9

第四节 食品生物技术检测 10

第五节 食品生物技术与食品安全 11

一、食品生物技术的争议 11

二、食品安全 12

参考文献 13

第二章 食品生物技术的对象与方法 15

第一节 细菌 15

一、概述 15

二、细菌的增殖 15

三、细菌的生理多样性 17

四、细菌的遗传学 18

第二节 真菌 21

一、概述 21

二、真菌的应用 23

第三节 病毒 25

第四节 遗传信息的传递 27

一、DNA 27

二、真核生物的转录和翻译 29

三、多肽的翻译后修饰 29

四、生物技术与基因的相关性 30

第五节 基因工程技术 30

一、核酸的纯化 30

二、凝胶电泳 30

三、印迹和杂交 31

四、DNA测序 32

参考文献 32

第三章 基因克隆和重组蛋白生产 34

第一节 概述 34

第二节 基因克隆一般过程和主要工具 35

一、限制酶 36

二、质粒载体 37

第三节 互补cDNA 41

第四节 聚合酶链反应 42

一、概述 42

二、PCR扩增的机制 42

三、PCR技术的不足 44

四、PCR技术的衍生类型 44

第五节 pUC载体 45

第六节 噬菌体载体 47

一、Lambda载体 47

二、柯斯质粒载体 48

第七节 人工染色体与亚克隆 50

第八节 重组凝乳酶 50

一、凝乳酶与干酪的制作 50

二、重组凝乳酶与包含体 51

三、用酵母的重组体生产重组蛋白 52

第九节 重组牛生长激素 53

参考文献 54

第四章 植物生物技术及其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 56

第一节 概述 56

第二节 植物组织细胞培养 58

一、植物生长调节 58

二、离体生活周期 58

三、离体繁殖 59

四、植物组织培养与传统植物育种 60

第三节 转基因植物的培育 62

一、概述 62

二、培育转基因植物的过程 64

三、植物转化系统 66

第四节 转基因植物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 73

一、转基因抗虫 73

二、转基因抗病 75

三、除草剂抗性 77

四、延迟成熟 78

五、高品质大米 81

第五节 发展中的转基因植物 84

一、农艺学性状 84

二、贮存蛋白 85

三、抗营养物和其他非期望的物质 85

四、面包生产中重要的蛋白质 88

五、淀粉质量 88

六、甜味剂的替代品 89

七、维生素与植物化学物质水平 89

八、过敏原的减少与消除 90

参考文献 91

第五章 动物生物技术及其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 93

第一节 概述 93

第二节 转基因动物的培育方法 95

一、显微注射法 95

二、逆转录病毒载体法 96

三、精子载体法 96

四、胚胎干细胞介导法 97

五、体细胞核移植法 98

第三节 转基因动物及其应用 98

一、转基因鱼 99

二、转基因哺乳动物 104

三、转基因家禽 112

第四节 克隆技术及其应用 115

一、概述 115

二、克隆的基本技术程序 118

三、克隆技术的应用价值 121

四、克隆技术存在的问题 123

五、克隆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125

第五节 胚胎干细胞的研究 126

一、无胚胎化成熟体细胞克隆技术 127

二、成年干细胞与人体组织和器官培养 128

三、发育主导基因与组织和器官培养 129

四、胚胎干细胞研究面临的问题与展望 133

第六节 转基因生物与食品安全 134

参考文献 137

第六章 发酵技术及其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 141

第一节 概述 141

第二节 啤酒酿造 142

一、概述 142

二、麦粒发芽 144

三、捣碎 145

四、初次发酵 146

五、二次发酵 148

六、代谢抑制的改善 149

七、高密度的发酵 150

八、联乙醯的消除 150

第三节 发酵乳 151

一、发酵剂 152

二、噬菌体污染 153

三、乳酸菌的重组 154

第四节 氨基酸的生产 156

一、概述 156

二、微生物的选择 157

三、脯氨酸的生产 160

四、谷氨酸的生产 160

五、天冬氨酸的生产 162

第五节 微生物酶的应用 163

一、概述 163

二、淀粉酶 164

三、脂肪酶 167

四、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169

第六节 微生物多聚糖的生产 169

一、概述 169

二、复合多聚糖 170

三、黄原胶 171

第七节 柠檬酸与维生素的生产 173

一、柠檬酸的生产 173

二、维生素的生产 174

第八节 发酵技术的潜在问题与趋势 175

参考文献 176

第七章 工业化细胞培养及其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 177

第一节 大规模细胞培养 177

第二节 影响大规模细胞培养的环境因素 178

一、氧气 178

二、pH 182

三、温度 182

四、营养供给 183

第三节 生物反应器的类型 186

一、搅拌型生物反应器 186

二、连续培养型生物反应器 188

三、固定床反应器 190

第四节 下游加工处理 193

一、下游加工处理的重要性 193

二、细胞裂解 194

三、悬浮细胞的分离 194

四、产物的收集 196

参考文献 197

第八章 生物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198

第一节 食品安全检测的迫切性 198

一、全球食品安全状况 198

二、危害分析的关键控制点 200

三、非病原体的检测 202

第二节 生物检测技术 203

一、核酸探针 204

二、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206

三、DNA芯片与微阵列技术 208

四、抗体检测系统 209

五、荧光检测技术 217

六、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 218

参考文献 221

第九章 伦理、安全和规范 223

第一节 概述 223

第二节 消费者的观点和食品生物技术 224

第三节 转基因作物的安全评估和规范 226

一、评估方法 226

二、实质等同性原则的争议 227

三、新基因的风险评估 228

四、转基因食品标注的意义 230

五、检测评估的标准 231

六、生物技术和发展中国家 231

第四节 食品生物技术的未来 232

参考文献 233

附录 234

转基因食品卫生管理办法 23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