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2008年次贷萧条应对与中国金融法制变革
2008年次贷萧条应对与中国金融法制变革

2008年次贷萧条应对与中国金融法制变革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俊,金震华著
  • 出 版 社:北京:法律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03698958
  • 页数:392 页
图书介绍:本书的研究内容可概括为四句话:第一,国家在应对次贷危机和抗萧条过程中陷入理论危机。第二,金融机构销售有毒资产的诱因,与银行家薪酬结构性缺陷紧密关联。第三,金融服务消费者权益的司法保护路径,应扩张解释“证券投资适宜性原则”,涵盖“产品适宜”和“交易形式适宜”,以帮助法律追赶市场的发展。第四,国际金融组织在应对金融危机中若要有效贯彻全球分配正义,应客观反映核心成员国的政治经济力量消长格局。
《2008年次贷萧条应对与中国金融法制变革》目录

导论 1

一、美国次贷危机管理的成本及其公共选择 1

(一)美国政府救市与抗萧条计划的成本收益 1

(二)谁该问责及危机管理的代理成本 6

二、更安全的金融新世界与法制版图变革 15

三、国外研究进展及本书方法论展开 17

(一)国外微观和宏观研究进展和趋势 17

(二)本书研究目的及其方法论展开 19

第一章 金融全球化下次贷萧条法制应对的理论危机 21

一、金融全球化下次贷危机的监管失败及其坠入萧条 21

(一)美国次贷危机源起与全球化背景下的风险传递 22

(二)次级抵押贷款的风险结构 24

(三)从美国次贷危机到全球性金融危机 28

(四)次贷危机折射出的监管失败 30

二、美国次贷危机形成的多角度理论透析 36

(一)预算软约束下的危机解读 37

(二)金融经济政策理念的偏好 40

(三)监管对人性要求与司法标准的差异 43

三、美国历次金融危机法制应对实效的理论分析 46

(一)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之立法应对及其成本收益理论 46

(二)20世纪80年代储贷危机之立法应对及其监管俘获理论 48

(三)2000年新经济泡沫之立法应对及其事件研究实效理论 50

四、美国现行金融安全网应对次贷危机的系统性缺陷 56

(一)美联储颠覆传统智慧及市场做市商最后贷款人之转变 56

(二)AIG太大不能倒迷思下的政府干预救助困局及其破解 57

(三)美国金融投资者保障基金的集体沉寂及其转型 59

(四)注入流动性纾困及其国际金融乘数效应质疑 62

五、“中美国”与次贷萧条关联及其协同应对的理性 66

第二章 美国次贷按揭诉讼判例法及其监管版图变革 72

一、美国次贷集团诉讼及法律困境 72

(一)美国次贷消费市场崩溃引发的四类集团诉讼 72

(二)美国证券法10b-5规章下三原则适用的法律困境 81

二、美国“适宜性原则”之判例法对次贷按揭房主的拯救 85

(一)次贷按揭从消费信贷至投资性证券的性质转变 86

(二)适宜性标准对次贷按揭中介的约束 92

(三)从产品适宜到交易形式适宜的改革 94

(四)适宜性原则如何拯救次贷按揭借款人 96

三、美国次贷按揭消费监管版图变革及对中国借鉴 97

(一)SEC监管失败的公共选择分析 97

(二)金融产品安全委员会还是多元执法竞争格局 99

(三)中国金融服务消费监管委员会之透明度强化职责 105

(四)中国司法从合同显失公平转向投资适宜性保护之必要 109

第三章 美国次贷危机下金融高管的离谱高薪规范及其法制改革 111

一、大分化时代美国金融高管离谱高薪及其愤慨约束 111

(一)大分化时代美国高管离谱薪酬及其脱钩业绩 111

(二)美国国际集团奖金的“愤慨约束” 115

二、离谱高薪的产生原因及其制约机制的低效分析 117

(一)代理问题 117

(二)管理层权力寻租影响薪酬的实证研究 118

(三)董事会作为股东利益监管人的实效分析 120

(四)股东诉讼及其投票权的有限约束 120

(五)市场的有限约束 124

三、美国金融高管高薪的结构性伪装表现 125

(一)房利美前首席执行官的薪酬伪装 125

(二)美国高管期权倒签丑闻和CEO至上主义 129

四、中美两国规范银行家薪酬的僵局及其法制超越 133

(一)美国版限薪令的作用质疑 133

(二)中国平安高管薪酬的愤慨约束及中国版限薪令的低效 135

(三)监控银行家薪酬激励的新路径 141

第四章 美中金融机构次贷投资损失披露与呆坏账会计规范 147

一、次级抵押债券的风险结构及其披露的国际规范框架 147

(一)合成式次级抵押债券的风险结构 147

(二)投资合成式次级抵押债券的财务风险 149

(三)次贷金融商品信息披露的国际规范框架 151

二、国际金融机构次贷投资风险披露的实践危机 152

(一)公允价值披露实践 153

(二)结构式融资披露实践 154

(三)风险管理披露实践 155

(四)中国银行次贷投资减值公告的会计诚信 156

三、次贷危机中公允会计准则的实践挑战 161

(一)盯市计价金融会计准则的中止执行 161

(二)美国次贷公允价值的会计迷思 163

(三)公允价值会计双轨制的政治偏好及其后果 165

四、中国金融机构呆坏账准备金的会计双轨制 167

五、美中次贷会计监管卡特尔及其改革路径 170

(一)会计监管卡特尔与成本收益约束 170

(二)公允价值会计政策改革与风险平衡表前瞻 174

(三)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完善 179

第五章 全球系统性危机下问题金融机构资产处置的法律与政策改革 181

一、传统问题金融机构处置法制:以非全球系统性危机为限 182

(一)问题金融机构的处置主体 182

(二)问题金融机构的处置措施与方法 187

二、全球系统性危机下问题金融机构纾困的法制与政策 191

(一)次贷危机挑战中的问题金融机构处置与金融市场稳定 191

(二)危机中各国问题金融机构纾困之应对措施 192

(三)本次危机中各国纾困措施之主要特点及其分析 196

(四)展望问题金融机构纾困措施之基本“脉络” 200

三、次贷危机中问题资产处置的法律与政策 203

(一)“问题资产”的界定及其与不良资产之比较 203

(二)美国“问题资产救助计划”立法、措施与评析 206

(三)盖特纳“金融稳定计划”的成败与存疑 210

四、中国统一不良资产市场法制重塑与全球金融危机应对 216

(一)我国不良资产交易市场的“条块分割”现状 216

(二)分割交易市场在应对系统性金融危机中的弊端与危险 217

(三)最高法《纪要》对不良资产交易市场的影响 219

(四)化解系统性金融危机的基础与市场大一统的法制重塑 221

第六章 美国救市与破解萧条的法律政策政革及对中国借鉴 225

一、美国救市政策波折与意识形态纠葛 225

(一)从收购问题资产转至银行注资 226

(二)问题金融机构国有化还是过渡银行 228

(三)美国银行压力测试与救助底特律汽车业 229

二、信贷市场冻结的博弈论解释 233

三、美国现行防范萧条措施低效率的原因 235

(一)美联储降低利率的低效及其原因 235

(二)美联储直接注资银行的低效及其原因 236

四、美国市场复苏之政策变革路径 236

(一)政府直接向经营性企业借贷及其竞争性私营管理 236

(二)纳税人成本最小耗费原则之TARPII实践 237

(三)问题银行参与美国公私合营投资计划的资格质疑 239

五、危机背景下我国如何全面启动国内消费的政策性建议 240

(一)四万亿投资的路径与股权投资基金计划 241

(二)破解房价“乱麻”的途径:设立住房贷款补贴专项基金 248

六、中国应对危机一揽子计划的隐性成本 254

第七章 风险暴露条件下的新资本协定与监管全覆盖 257

一、次贷危机对新资本协定实施的影响与反思 257

(一)风险暴露、资本充足与次贷危机 258

(二)资本亲周期风险与宏观审慎框架构建 261

(三)以或有资本制度(资本保险)补充传统资本监管 263

二、金融过度支持与大额风险暴露监管:以房产泡沫为重点 265

(一)金融过度支持、资产泡沫与银行危机 265

(二)美国金融过度支持引发房产泡沫与次贷危机及历史比较 269

(三)立法对金融过度支持产业监管及存在问题 272

三、混业经营背景下的监管全覆盖:从机构监管走向功能监管 278

(一)次贷危机与美国金融改革计划 278

(二)影子银行系统的系统性风险 287

(三)监管高财务杠杆机构的路径:资本责任加重与无限责任回归 290

四、风险全覆盖下的中国金融监管版图 294

(一)改革新资本协定的中国建议与资本监管创新 294

(二)中国金融过度支持产业监管的宏观审慎监管应对 297

(三)风险全覆盖及其“双峰”模式改革的中国路径 299

第八章 国际金融体系法制改革的中国立场 306

一、国家资产负债表问题及其中国解决方案 306

(一)全球金融危机与国家资产负债表原罪 306

(二)人民币错配之美国界定及其中国回应 308

(三)人民币亚洲债券市场发展的法律与政策分析 314

二、中国承担东亚最后贷款人与区域金融监管者的四种策略 321

(一)东亚金融稳定基金的成本收益 321

(二)次贷危机对欧盟最后贷款人的实践挑战及其东亚借鉴 329

三、国际货币交易托宾税与国际发展法的中国立场 332

四、中国参与全球分配正义与IMF投票权之法制改革 335

(一)IMF在国际正义中的角色 335

(二)马来西亚资本管制实效与IMF有条件贷款 337

(三)罗尔斯正义论与投票权分配改革 340

五、主权债国家重整机制及其中国立场 347

(一)主权国家债务危机史及其全球规制失灵 347

(二)主权债国家重整机制的三种方案选择 351

(三)约束主权债减免滥用与重整机制下的中国利益 354

结论 362

一、1970年代以来美国的两项政策困局及萧条恐惧 362

二、赤字刺激的萧条余震与意识形态智识的实用主义改革 371

进一步阅读推荐的英文文献 376

索引 379

后记 391

图表1 SOX法之改革要点 52

图表2 过去两年主要市场股指的集体下跌 63

图表3 国际金融乘数效应 65

图表4 金融危机的传播 65

图表5 中美投资储蓄和经常账户平衡情况 68

图表6 中日两国对美国双边贸易统计 69

图表7 次贷集团诉讼的原告类型 77

图表8 2006年8月至2008年2月五大投行的总杠杆率 98

图表9 房地美2008~2009年亏损 112

图表10 四家问题金融机构高管薪酬与业绩脱钩数据 114

图表11 Franklin Raines担任首席执行官时的薪酬 126

图表12 Franklin Raines退休报酬“一揽子”安排 129

图表13 美国主要公司高管的薪酬激励及其业绩表现 132

图表14 2007年平安前五位高管税后收入 136

图表15 平安高管薪酬虚拟期权计划 138

图表16 2004年来平安高管激励性期权计划 138

图表17 合成式CDO的交易架构 149

图表18 次贷债券损失率与房价下跌的关联会计 176

图表19 从资产负债表到风险平衡表 177

图表20 中国会计准则17个运用公允价值的具体准则 179

图表21 美国银行业压力测试细节 230

图表22 银行挤兑的支付矩阵 234

图表23 亚洲债券市场流动性发展的法制障碍 318

图表24 情感、利益与国家间合作 324

图表25 国家双边合作的四种理论模型 325

图表26 欧洲汇率标准衡量指标 328

图表27 国际游资与人民币升值强化机制 333

图表28 主要国家外汇储备及其IMF配额权重 339

图表29 IMF主要成员国投票权现行权重及其变化建议 345

图表30 伊拉克外债细节 355

图表31 美国复苏网所载刺激计划进展的实时更新 36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