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寒声文集  第3卷  晋剧声腔音乐史稿
寒声文集  第3卷  晋剧声腔音乐史稿

寒声文集 第3卷 晋剧声腔音乐史稿PDF电子书下载

艺术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寒声著
  • 出 版 社:太原:三晋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7545702828
  • 页数:394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浙江戏剧史下一篇:著名协奏曲欣赏
《寒声文集 第3卷 晋剧声腔音乐史稿》目录

绪论 1

第一章 晋剧声腔的母体何来 1

一、何谓梆子腔的“远源” 1

二、形成梆子腔的“近源” 3

三、梆子腔剧种的形成与流变 4

四、从“山陕班”到“山陕梆子” 5

五、板腔体音乐“腔”释 9

六、晋语中区与晋剧声腔 11

七、区域文化的平民审美共识 14

第二章 晋商与晋剧声腔 16

一、晋商简介 16

二、晋商与晋剧 17

三、从利用到改造、创新 23

四、中路梆与张家口晋商 28

第三章 晋剧音乐是中国梆子腔系之一 30

一、“和而不同”的板腔体梆子腔 30

二、同州梆与蒲州梆的原生态同源分流 30

三、梆子腔首传至山西上党区与上党大戏 31

四、梆子腔东传 32

五、梆子腔南传 33

六、梆子腔西传 35

七、梆子腔北传 39

八、梆子腔特传之一 42

九、盛衰流变看发展 43

第四章 方音融腔中的中路梆子 44

一、“方音融腔”与并州片晋语声调 44

二、板眼、板式与红黑述略 45

三、晋剧主腔的“板式”分类 48

四、晋剧的辅助腔 61

(一)腔儿(花腔) 61

(二)影子 70

(三)苦相思 73

(四)晋昆与杂曲 82

第五章 晋剧唱念与平民音乐文化 99

一、晋剧唱词、念白、辙口 99

(一)梆子戏唱、念与音乐文化 99

(二)通俗“辙口”在晋剧唱、念中的地位 106

(三)遵辙、方音转腔 113

二、晋剧调门、音阶、调式、音列 114

(一)晋剧的调门流变 114

(二)晋剧的音阶、调式 116

(三)音列与晋剧音列 124

(四)徵调式羽腔释 124

三、晋剧声腔形成的历史轨迹 127

(一)晋剧音乐人物调查表 127

(二)晋中最早的晋商承班 137

(三)“三庆娃娃班”突破“遵蒲为尚” 138

(四)晋中籍娃娃班的遍地开花 139

(五)三多堂唱“会戏”的历史功绩 140

(六)山西梆子女演员登台 141

第六章 从中路梆子腔到晋剧唱例 142

一、出生于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中路梆时代)晋剧部分演员唱例 143

二、出生于二十世纪初晋剧部分演员唱例 154

三、出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晋剧部分演员唱例 166

四、出生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晋剧部分演员唱例 191

五、出生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晋剧部分演员唱例 215

六、出生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晋剧部分演员唱例 244

七、晋剧唱腔选场谱例 274

第七章 晋剧文武场的个性流变 286

一、从山陕梆到晋剧音乐的衍变 286

(一)“学蒲为尚”和晋方言的审美矛盾 286

(二)音随地改的急剧变化 287

(三)“声腔”流变是艺人群体的艺术创新 288

二、从配套乐器改革到文武场个性演奏磨炼 290

(一)晋剧乐器改革后的文武场传统编制 290

(二)文场乐器建制与演奏 290

(三)武场乐器建制与演奏 293

三、晋剧文场曲牌举要 298

(一)丝弦曲牌选例 299

(二)唢呐、笛子曲牌选例 313

(三)吹打乐曲牌选例 319

四、晋剧传统锣鼓谱举要 328

(一)唱腔锣鼓谱选例 328

(二)身段锣鼓谱选例 335

(三)轰场锣鼓谱选例 339

五、附记 354

(一)晋剧文、武场图释举要 354

(二)鼓师演奏行话浅释 355

(三)锣鼓字谱说明 355

(四)晋剧文、武场演奏座位图释 356

(五)晋剧(中路梆子)流行地域图及其说明 357

(六)形成晋剧地域和流行地域审美简释 357

(七)晋剧(中路梆子)流行地域图 359

第八章 温故而求新 360

一、晋剧念白应坚持并州方音声调的合理改进 362

二、晋剧“声训”应坚持并州语系的双科学“四练” 364

(一)声练 365

(二)字练 366

(三)腔练 368

(四)剧练 370

三、晋剧剧目与行当唱腔急需注意全面发展 371

四、晋剧编曲与“演员流派”创造的和谐演进 372

五、建立和而不同的晋剧新型个性乐队 375

(一)建立和而不同的晋剧新型个性乐队阐释 375

(二)方言字声与戏曲文武场乐队的关系 376

(三)梆子腔音阶、调式与乐队的关系 377

六、晋剧进入“文人圈”后的喜与忧 381

七、有关晋剧音乐著作一览表 384

附:中国地方戏曲剧种“声腔”与“拓扑学”特征不变量论 386

编后语 39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