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马克思哲学
马克思哲学

马克思哲学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粟石恒,章辉美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800504778
  • 页数:382 页
图书介绍:
《马克思哲学》目录
标签:主编 哲学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1

一、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1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5

三、哲学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9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和发展 13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13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点 14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18

第三节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和方法 21

一、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 21

二、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 25

第二章 物质和意识 27

第一节 世界的物质性 27

一、哲学物质观的形成和发展 27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28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31

第二节 物质的存在形式 35

一、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35

二、空间和时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40

第三节 意识及其能动作用 44

一、意识的起源 44

二、意识的本质 48

三、意识的作用 53

第三章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辩证发展 59

第一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 59

一、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59

二、联系的多样性和条件性 62

三、联系的系统性 65

第二节 物质世界的辩证发展 69

一、事物的相互联系构成运动、变化和发展 69

二、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71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 74

一、两种发展观的对立 74

二、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 77

第四章 对立统一规律 80

第一节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80

一、什么是矛盾 80

二、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82

三、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联结 86

第二节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88

一、矛盾双方又同一又斗争推动事物的发展 88

二、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因和外部条件 93

第三节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96

一、矛盾的普遍性 96

二、矛盾的特殊性 98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103

第五章 质量互变规律 106

第一节 质、量、度 106

一、质 106

二、量 108

三、度 110

第二节 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112

一、量变和质变 112

二、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113

第三节 质量互变规律的普遍性和形式的多样性 117

一、质量互变的普遍性 117

二、质量互变形式的多样性 118

第六章 否定之否定规律 123

第一节 肯定和否定 123

一、肯定与否定的对立统一 123

二、两种否定观的根本对立 125

三、坚持辩证的否定观的意义 130

第二节 否定之否定 131

一、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内容 131

二、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形式 133

三、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135

第三节 否定之否定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38

一、否定之否定的普遍性 138

二、否定之否定的特殊性 140

第七章 唯物辩证法诸范畴 144

第一节 原因和结果 144

一、原因和结果及其辩证关系 144

二、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和多样性 146

三、原因和结果的方法功能 148

第二节 必然性和偶然性 149

一、必然性和偶然性及其辩证关系 149

二、必然性和偶然性的方法功能 153

第三节 可能性和现实性 154

一、可能性和现实性及其辩证关系 154

二、可能性和现实性的方法功能 157

第四节 内容和形式 158

一、内容和形式及其辩证关系 158

二、内容和形式的方法功能 160

第五节 现象和本质 161

一、现象和本质及其辩证关系 161

二、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164

第八章 认识和实践 166

第一节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66

一、认识的主体和客体 166

二、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171

三、主体自身条件对认识的影响 174

第二节 实践及其对认识的作用 177

一、实践的特点和形式 177

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179

第三节 认识的辩证运动 181

一、由实践到认识 181

二、由认识到实践 184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185

第四节 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 187

一、归纳和演绎 187

二、分析和综合 188

三、抽象和具体 189

第九章 真理 191

第一节 真理的客观性 191

一、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191

二、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93

三、真理与价值 198

第二节 真理的发展 200

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200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 201

三、真理和谬误 203

第三节 认识论和思想路线 205

一、认识论和思想路线的一致性 205

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05

第十章 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历史观 209

第一节 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对立 209

一、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209

二、历史唯物主义对社会历史观基本问题的正确解决 210

第二节 社会发展的辩证过程 215

一、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 215

二、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219

三、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221

第三节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223

一、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23

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25

三、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227

第十一章 社会基本矛盾 229

第一节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229

一、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229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233

第二节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237

一、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237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241

第三节 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 247

一、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一般过程 247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249

三、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生产力 253

第十二章 阶级、国家和社会革命 256

第一节 阶级和阶级斗争 256

一、阶级的起源和实质 256

二、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 261

三、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 264

第二节 国家 268

一、国家的起源和实质 268

二、国家的职能和形式 271

三、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国家 276

第三节 社会革命 279

一、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 279

二、社会革命的类型和形式 282

三、阶级的消灭和国家的消亡 284

第十三章 社会意识和社会的精神文明 288

第一节 社会意识的构成 288

一、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288

二、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290

三、社会意识形态 291

第二节 社会意识诸形式 293

一、社会意识诸形式的特点 293

二、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299

三、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300

第三节 社会的精神文明 303

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303

二、精神文明在当代的发展 307

第十四章 科学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13

第一节 科学的一般特征 313

一、科学 313

二、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314

三、科学活动是社会总劳动的特殊部分 316

第二节 科学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杠杆 317

一、科学是革命的精神力量 317

二、科学向社会财富的转化 319

三、科学的发展促进社会关系的变革 320

第三节 科学发展的社会条件 322

一、社会生产与科学 322

二、社会制度和阶级关系对科学发展的影响 325

三、其他社会因素对科学发展的作用 327

第十五章 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29

第一节 人的本质 329

一、人的学说的历史发展 329

二、人的本质的正确揭示 332

第二节 人生价值 337

一、对人生哲学的逻辑和历史的考察 337

二、关于人生价值的内容 341

三、人生价值的判断与选择 347

第三节 人的历史作用 356

一、人民群众作用问题上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356

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 358

三、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361

四、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 365

第十六章 社会进步和人类解放 367

第一节 社会进步和个人的全面发展 367

一、社会进步的历史趋势 367

二、人的发展的社会化和个性化 370

三、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373

第二节 社会进步和人类解放的历程 375

一、人类解放是一个历史过程 375

二、人类解放的理想境界——共产主义 37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