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当代诗词家别集丛书  南窗吟稿
当代诗词家别集丛书  南窗吟稿

当代诗词家别集丛书 南窗吟稿PDF电子书下载

文学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马斗全著
  • 出 版 社: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7537835244
  • 页数:249 页
图书介绍:
《当代诗词家别集丛书 南窗吟稿》目录

己未(一九七九年) 1

鹊桥仙·忆少时与诸友河畔之游 1

苏幕遮·寄杭 1

江城子·寄杭 1

寄孙君历胜 2

喜闻罗元贞教授冤案得平反 2

电影追鱼观后 2

中秋 2

鹊桥仙·读罗元贞先生首先为武则天翻案文有感 3

闲题 3

贺子珍 3

庚申(一九八○年) 4

忆江南 4

诉衷情 4

临江仙·清明 4

读人到中年 4

收信 5

游石壁山玄中寺 5

赠钱世明先生 5

端午日王志华老师送粽子 5

会历胜言彼此景况及诸友事慨然有作 6

将行 6

读巾帼雄杰 6

雨中 6

特别法庭开庭 6

临江仙·呈皕龄园夫子 7

江青 7

喜雪 7

辛酉(一九八一年) 8

春节和罗师韵 8

临江仙·谢王力教授 8

七夕 8

题崔河胜所赠高山流水图 8

中秋后四日作 9

还乡车中 9

济南作 9

登泰山七首 9

回马岭 9

斩云剑 9

摩空阁 10

天街行 10

水调歌头·登泰山 10

念奴娇·登泰山 10

宿岱顶 10

登长城 11

纪念堂 11

虞美人·题钱世明大明词 11

探罗先生病 11

有感 11

壬戌(一九八二年) 12

偶题 12

初入太行 12

赠冀满红同学 12

送赵瑞民同学之西北大学 13

韩城太史祠 13

河津九龙头 13

读王志华先生南行诗草 13

癸亥(一九八三年) 14

汪民全先生以桂地诗刊新创见告因有此寄 14

思乡 14

夜读偶成 14

寄河胜 14

清明 15

寄人 15

与历胜夜谈 15

山村 15

南乡子·秋日访友 16

解州关帝庙 16

甲子(一九八四年) 17

春夜 17

闻桂海诗社成立遥有此寄 17

永乐宫壁画 17

遣怀用汪民全先生韵 17

山农 18

甲子中秋山西诗词学会成立有作 18

无题 18

汾阴秋风楼 18

乙丑(一九八五年) 19

寄援藏同学 19

寄友西安 19

寄太白楼诗词学会成立大会 19

寄岭外诗友 19

复梦见先父 20

庭桐 20

立夏日作 20

乔志强先生来信 20

端阳 20

送郭宪纲同学赴复旦大学读研究生 21

念奴娇·用东坡韵 21

丙寅(一九八六年) 22

思家 22

将归 22

途中 22

近家 22

丁卯(一九八七年) 23

送赵瑞民赴西北大学读博士 23

夜读忽忆河胜 23

河南诗词学会成立索诗因有是赠 23

夏日 23

浣溪沙·望月 24

题袁耀桃源图 24

昨夜与内子皆梦见先父 24

戊辰(一九八八年) 25

夏夜忆瑞民 25

李俊清复见访 25

无题 25

寄安刚 25

己巳(一九八九年) 26

鹊桥仙·春游 26

双塔寺赏牡丹 26

感时 26

端阳 27

无题 27

河津龙门口 27

无题 27

题与增旺合影 27

四十周岁生日感於与新中国同龄 28

读薛青萍先生生活杂诗有感 28

盼雪 28

举世 28

有友到岱顶 29

知同舍生李跃生殉难诗以哭之 29

庚午(一九九○年) 30

以马致远天净沙词语为题成绝句十二首 30

枯藤 30

老树 30

昏鸦 30

小桥 30

流水 30

人家 30

古道 31

西风 31

瘦马 31

夕阳 31

断肠人 31

天涯 31

数见有领导号召学赖宁 31

伯父病危归家途中口占 32

未能再见伯父一面 32

先伯父先父坟前辞别 32

自并赴洛车入太行 32

途中见桃杏花 32

与庆华君坐列车办公席 33

观电影巧会康熙 33

参观徐松龛生平文物展 33

依韵答谢熊鉴先生 33

宴长凱等同学席上作 34

水调歌头·两德统一值我中秋感而有作用东坡韵 34

后土祠 34

贺当代诗词创刊十周年 34

浣溪沙·友访 35

郊游 35

辛未(一九九一年) 36

早春 36

不寐 36

浣溪沙·元夕 36

江城子·题友人词集 36

清明 37

送翁小绵同学任职沁源 37

题苔纹集呈林锴诗家 37

病后二首 37

马蹄莲 38

寄语楼前小鸟 38

误佳期·独坐 38

苏联解体 38

柳梢青 39

眼儿媚 39

金缕曲·冬夜不寐怀熊鉴先生用稼轩同甫倡和韵 39

金缕曲·读紫玉箫集忆李汝伦先生用前韵 40

壬申(一九九二年) 41

定风波·壬申人日赠陈婴大姐 41

总工程师聂某去世 41

临汾菊 41

盛元兄以除夕十律寄下北风轩 41

和盛元兄四四初度诗予与盛元同岁 42

宝明同学招饮 42

刘巩同学见访 42

岳武穆 43

端午前一日见鄰人购粽叶 43

熊鉴老因咯血住院闻之甚惊以小诗寄呈 43

戏寄赵瑞民博士 43

同学聚会感作并呈班主任冯进城老师 43

壬申夏南行诗稿 44

出井陉 44

晨到蚌埠 44

过南京长江大桥 44

南京煦园 44

游玄武湖 44

车近太湖 44

?头渚 45

湖滨小卖部主人伏柜台昼眠 45

登苏州报恩寺塔只许至七层 45

沧浪亭怀苏舜钦 45

晚立苏州平桥观河 45

姑苏旅舍遇凉风 45

杭州灵隐寺 45

六和塔 46

西湖小瀛洲 46

飞来峰 46

苏堤 46

苏堤望夕照山 46

夜车中口占 46

过闽清后所见 46

车停莆田公路边饭店 47

惠安至泉州途中 47

夜宿南安县一招 47

泉州九日山 47

九日山郑和祈风石 47

拜陈嘉庚墓须购门票 47

鼓浪屿旧为万国公馆华人不得入 47

观郑成功寨寨前巨石有蔡锷诗 47

车经上饶 48

与童怀章叶锺华二先生同车至杭州 48

五台山东台鸿门岩 48

夜题五台所购青龙剑 48

凌晨到朔州 48

车行原平山中 48

收熊鉴老所寄近照敬题 49

题胡雪抱先生昭琴馆诗存 49

闻路遥逝世 49

陵川棋子山 49

癸酉(一九九三年) 50

癸酉仲春北风轩闲詠 50

满庭芳·春来 51

敬步孙玄老八十自寿韵为先生寿 51

题熊鉴先生路边吟草 51

李千龄先生招饮 52

癸酉郑州诗会诗草 52

赠友五首 52

相见欢 52

八声甘州·经广武古战场 53

高阳台·朱仙镇岳庙抒感 53

高阳台·别友 53

鹧鸪天·自豫归并途中作 54

临江仙·哭罗元贞先生 54

吴尊文先生寄郑州诗会照览之有作 54

南乡子 54

张希田诗家雨中见访 55

鹧鸪天·有友寄词数阕并索新作因依韵反其意以寄 55

锦西假兵案 55

临江仙·秋日杂詠 55

鹧鸪天·题老憨西园吟稿 56

代简寄广州诗友 56

有客盛赞燕婷浣溪沙词因成三阙期能婉约也 56

临江仙·题张平天网 57

年尽 57

浣溪沙 57

甲戌(一九九四年) 58

浣溪沙 58

鹧鹄天·寄盛元 58

嫦娥 58

范蠡 58

吴刚 59

桌前 59

读某人词戏题 59

广州诗社来函徵詠广州诗 59

垂杨·和燕婷同用陈西麓韵 59

将晓复梦见先父 60

第一场春雨 60

寄许兴中词家南京 60

雪日闭门读书 60

题林少丹锺馗画集 61

陈婴大姐招饮 61

寄陶光诗家 61

清明 61

晨闻布谷 61

二月廿九日大雪 62

题秦中吟朔方吟草 62

鹧鸪天·因忙拟辞难老泉声主编职用稼轩韵 62

西山植树 62

浣溪沙·春日有感用贺方回韵 62

晨作 63

甲戌夏新居五首 63

哭朱维红同学 64

收林锴先生所赐初祖图 64

林锴先生将赴太行写生诗以呈之 64

宁武行 65

到宁武 65

县城新街 65

县委办公楼 65

入山所见 65

褐马鸡 65

登芦芽山 65

芦芽山极顶 66

宁武归来作 66

伯母去世 66

陪袁第锐等先生访杏花村汾酒厂 66

浣溪沙 66

九日 67

寄人 67

水龙吟·思春日游江南并访神交之诗友 67

题恬园诗词曲存稿寄袁第锐先生兰州 67

冬来 68

甲戌冬岭南行吟草 68

赴岭南诗会飞机上作 68

东湖畔培训中心招待所作 68

住清远建行招待所十七层 68

清远返穗途中作 68

北返 69

题和三个小猢狲对话 69

临江仙 69

浣溪沙·收熊老信 69

乙亥(一九九五年) 70

春节 70

乙亥人日作 70

题望蜀斋诗文集寄尹贤诗家兰州 70

收香港朱志强诗家来函却寄 70

新正读友人诗钞感题 71

欲名陋室为望海楼 71

又闻 71

晨起作 71

又寄河胜 72

安葬母亲后复离乡坟前辞别 72

离家 72

长顺诗家来信邀赴兰州诗会 72

飞絮 72

昨夜与内子同梦见先母 73

黄河铁牛 73

将晓又梦见先母 73

中华诗词学会将於贵峰村立诗村碑寄呈王国铭诗家 73

乙亥秋河西行诗稿 73

赴陇初程乃归家之路慈母新逝思之泪下 73

车近运城 74

车过蒲州 74

只身无伴倍感旅途之孤 74

车过马嵬坡感李杨事 74

晨到宝鸡 74

一路 74

抵兰州意外逢李汝伦先生 74

先后得识马逯程常振励二诗家 74

过乌鞘岭 75

经武威见烽火台 75

入戈壁 75

金昌 75

与王澍先生夜中开灯作诗 75

雨中别金川 75

感冷冰鑫先生送伞 75

山丹县过长城 75

焉支山 76

张掖大佛寺睡佛 76

张掖至嘉峪关途中作 76

酒泉 76

嘉峪关 76

嘉峪关市 76

车中看雪山 76

左公柳 77

车近安西 77

疏勒河 77

安西以西烽燧尚完整 77

月牙泉 77

携鸣沙山细沙以归 77

去阳关有向导亦曾错路 77

阳关 77

阳关古陶片 78

渥洼池 78

归途 78

核城女讲解员为述前辈艰苦创业及退休后无处安置情状 78

夜雨后晨行 78

重经嘉峪关 78

武威文庙 78

武威铜奔马 79

自河西返兰后席上口占呈杨文林诸诗友 79

归车中念长顺兄 79

西安大雁塔公园 79

中秋忆母 79

德至本世纪末赔款逾千亿马克因忆日本对华赔偿事 80

感时 80

运城地区诗词学会成立 80

过蒲州故城 80

偕友游普救寺 80

浣溪沙·与诸友初聚唐槐园 81

听人谈「文革」中广西吃人事 81

九日崛 山登高用小杜韵 81

游晋城青莲寺 81

青莲寺子抱母柏 82

与诸友同赋青莲寺之游用壁间李俊民韵 82

泽州好 82

别诗友 82

红泡 83

浣溪沙 83

樊肃同学设晚宴招饮因作 83

晚与柏扶疏先生谈诗 83

浣溪沙 84

明日立春赋此寄友 84

丙子(一九九六年) 85

闻李沛瑶被杀情形诗以吊之 85

题敦六诗存并寄周明道先生 85

接电话知女儿顺利生产 85

读廊桥遗梦感其畅销 85

有友馈山水景与虎啸图对之作 86

妻女抱外孙女自赵城归 86

窗前榆梅迟迟未开 86

忆登郑州二七纪念塔 86

志强兄诗集梓行诸家多有题詠亦成一首以寄 87

落地 87

韩城太史祠 87

龙门 87

新绛县城冒烟塔 88

新绛县招待所别友 88

读友人牛女词有感因为赋绝句 88

题新绛与诸诗友合照 88

收发室告有烟台邮包 88

寄志强兄厦门 89

感钓鱼岛事悼香港陈毓祥烈士 89

车经晋南 89

入蜀用放翁韵 89

向渝车中作 89

重庆作 90

过三峡 90

登岳阳楼用老杜韵 90

倒用前韵又一首 90

登黄鹤楼 91

别友 91

阳城董封乡梁秋香书记 91

与诸友登阳城小尖山 91

黄城陈廷敬故居 92

下孔村 92

山村舞厅 92

相送 92

浣溪沙 92

闻香港回归日期已定因赋寄港中友人用老杜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韵 93

丙子生日作 93

浣溪沙 93

题石竹斋集呈济夫兄 93

薛青萍先生招饮时在丙子腊月 94

丁丑(一九九七年) 95

薛胜保先生见访闲聊甚久 95

待香港回归 95

复梦见先父惜隔水而不得近前 95

忽闻雄鸡鸣 95

姑射山有细流名一口泉供其下村民饮用 96

寻访文中子读书处 96

清廉洞甚巨相传王通曾隐读於此 96

出山 96

壶口观黄河 96

夜宿庞泉沟 97

庞泉沟招待所宿后留别李世广所长 97

游庞泉沟赠连双兄 97

登北武当山 97

潘毅兄寄月饼 97

读邵燕祥先生诗 98

丁丑中秋月全食 98

太原一桥两路通车喜赋 98

接万龙生诗家电话 98

一逢 99

生朝 99

泽州行 99

东四义村 99

太行关古砦 99

孔子回车处 99

碗子城留影 99

漫步羊肠坂 100

仙人桥瀑布 100

送丁东之京 100

梦奉母求名中医诊病醒时口占 100

与数诗友快谈於旅舍 101

蛰堪兄蒞并喜得一晤时值寒冬而天气甚佳 101

次韵答人 101

岁除收盛元兄贺笺步韵以和 101

戊寅(一九九八年) 102

将晓梦伴好友游又多见家人再用前韵 102

戊寅元夜倒和前韵寄盛元蛰堪二诗家 102

临汾尧庙广运殿清明前一日被焚 102

怀星汉兄因成一绝以寄 102

求能兄信中云若至广州望能梅州一行因有是寄用前韵 103

陈旭增光同学到并一聚小诗二首纪感 103

赠韩斐同学 103

葛剑雄先生到并得聚谈半日 103

哀江南 103

戊寅七夕雨中作时南北大水尚未退也 104

戊寅中秋前与诸同学聚会於晋城 104

席上赠张俐同学 104

送钢印等同学离去 104

献斌同学最先到而最后返京 104

返并时福祯同学送出城外数里 104

谒华灵庙殉国壮士纪念碑 105

华灵庙有感 105

送淑萍女史返渝 105

酒店见祝寿席间上玉米窝头戏赋 106

梦船过珠江口 106

盛元兄贺卡有诗步韵以寄 106

寄淑萍女史用送其返渝韵 106

己卯(一九九九年) 107

谢王一方先生 107

清明前一日夜偕妻遥祭双亲 107

清明日忆先父母不觉泪下凄然有作 107

重到黎城 107

黄崖洞大槐树下曾为讲述抗日情形之房东老人已辞世 107

经濁漳清漳惜均乾涸 108

孙丽萍发现有山酷似男子佇望睡美人 108

登善陀峰访天上人家 108

己卯秋历山诗会杂詠 108

将赴历山诗会简柏扶疏诗家 108

沁水境内阻车 108

夜宿沁水惜傍城之水已涸 108

登舜王坪 108

宿下川村 109

会后与周毅兄稽留二日得两游西峡 109

与周毅兄寻访西峡尽头之山民王建兴老人热情赐饭 110

别下川 110

与诸诗友告别 110

哭韩生荣会长 110

中秋后四日作予与茜结缡三十周年矣 111

九日怀人 111

九日中午岳母仙逝诗以哀之 111

国庆五十周年余亦五十喟然有作 111

读国庆夜独语赠李慎之先生 112

寄王小琪女史以贺新禧 113

新年将至因草贺岁诗二首 113

岁杪寄人 113

喜雪 113

庚辰(二○○○年) 114

平陆行考察黄河古栈道 114

暮投曹川村 114

好汉坡 114

晨到西河头渡 114

黄河栈道 114

午间小憩 115

中流砥柱 115

司马光墓读王安石所撰墓志甚为两人之谊所感 115

登五老峰与数诗友从僻径上也 115

王官谷瀑布流量近年大减 115

休休亭怀司空图先生 116

又接小外孙女电话 116

读历山诗钞因忆川字石 116

送胜保兄返新绛 116

淑萍女史自西昌来电话谈到青城山之美与凉爽 117

闻杨绛肖凤关於打架之争有作 117

戏题 117

永强兄捎致枸杞人参果 117

济夫兄因年过五十而卸职遥有此寄 117

登太行 118

上夺火岭 118

游佛子山峡谷 118

熊鉴李汝伦两先生来晋 118

题瓶内鸣沙山细沙步李汝伦先生韵 119

孟殊兄送台灯以贺乔迁赋此为谢 119

宋谋瑒先生輓词 119

别后依韵寄蛰堪兼简长顺启宇因搬家未能陪诸友更游河东至今憾之 119

岁杪怀人 120

何永沂先生寄万岁诗话因题其后 120

读岷峨诗丛赋赠滕伟明陈仁德二诗家 120

庚辰除夕用钱牧斋庚辰除夕探梅韵 120

辛巳(二○○一年) 121

辛巳人日与并门数诗友一聚 121

偶吟 121

童怀章先生来函申相念之意期得再晤又有余已垂垂老矣语读之感人因成四句以呈兼简叶锺华先生 121

春来恐沙尘暴亦来 121

楼前榆梅花开甚艳 122

收济夫兄信即覆并草一绝 122

小外孙女不解繁星为何因许闲时带其往乡下看星星 122

汾河涸竭后人工蓄水为湖辟作公园今亦偕妻一游 122

太原得见蓝天白云 122

览罗师遗稿始知与师同生日 123

忆母 123

有论者云昭君和番为施美人计近乎妓女 123

寄书屋原主编周实先生 123

读喜成兄啸海楼诗词集因题四句 124

晋西北行 124

随庆捷四宝等晋西北访古 124

因晕车而呕於老营堡 124

好汉山 124

暮抵偏关 124

晚饭於偏关街头时夜已深四宝特为予准备馒头 125

解是 125

万家寨黄河大坝 125

老牛湾 125

郎保利慷慨助一贫困女童上学 125

归程 125

洪洞大槐树 126

苏三监狱 126

霍山洗心山庄小住同巨平北记 126

休粮山一带林木遭大肆砍伐 127

霍泉 127

自霍山返并后收董方先辈来书有作 127

长凱同学到并席上奉赠一首 127

暮抵霍州 127

霍州旅舍喜晤有泉先生 128

霍州署亲民堂 128

明晨离霍晚於宾馆候客客未至因忆孔尚任离霍时亲串不约来句有作 128

辛巳八月十五夜望月怀人 128

辛巳九日 128

天龙山石窟 129

天龙山中昔有高欢避暑宫 129

天龙山蟠龙松 129

偶成 129

浣溪沙·生日 129

重庆诗界纪念李白诞生一千三百周年来电话索诗因成二首 130

岁末寄友人兼贺岁 130

寄李汝伦先生 130

梦见昔年伙伴樊旺家 131

浣溪沙·惊悉增旺独生子遇车祸而亡 131

辛巳除夕用钱牧斋辛巳除夕韵 131

山西大学数同学新居共卜一处此后予一来而皆得见其喜可知杨巨平今招饮以庆乔迁因以小诗为贺兼呈瑞民保利三香俊清 131

壬午(二○○二年) 132

贺岁花 132

闻满红将调暨南大学 132

座谈会得识数文友因以小诗一首奉赠 132

代人赋 132

答人 133

尚未见过红豆也因草一首寄岭南诗友 133

同学聚会后送王勇军返闽 133

收济夫兄所寄儋州红豆 133

读夹边沟记事 134

读熊鉴老路边吟草第二辑 134

闺情 134

拟送人过海 134

壬午大暑日作 135

送满红胡建之广州 135

又向太行同效民丽萍等 135

壶关红豆峡 135

夜宿大峡谷 136

入黑龙潭 136

中镇诗社成立呈诸诗友 136

过韩信岭 136

高平行 136

连夜赶赴高平 136

雨中游定林寺 137

望大粮山山上有廉颇屯粮处 137

拜神农像后感作 137

长平古战场 137

骷髅庙所祀为赵括像 137

高平关 137

尸骨坑见半截较细之肱骨 137

陵川有小沟真诗人之家理想之址也 137

偕诸友游沁河拴驴泉景区 138

中秋二首 138

祭先父母坟 138

岳母除服日祭坟后作 138

返并途中与志民增旺会於县城历胜未能到 138

自故园返并后作 139

题董方老诗集 139

送俊清赴京 139

南北连日大雾小诗一首寄人 139

迎新寄人 139

为小儿完婚后喜作 140

书房仙客来花开甚艳 140

贺新郎 140

壬午岁杪雪中怀赵鼎新先生调寄浣溪沙 141

壬午除夕用钱牧斋壬午除夕韵 141

癸未(二○○三年) 142

癸未元日用钱牧斋癸未元日韵 142

春节贺岁闻陈婴大姐患癌惕然有作再用前韵 142

人日并门雅集仍用前韵 142

寄郭梅女史杭州 143

郭梅女史寄木兰花 143

癸未清明日游洪洞青龙山 143

集王安石杨万里句 143

厦门王松荣先生下月退休遥有此寄 144

忆人人·寄京穗友人 144

寄锺南山教授 144

思佳客·寄香港关礼光先生以申想念期有山右之游 144

中镇诗庄诗稿 145

与诸友初到中镇诗庄遇雨 145

晨起听鸟 145

因夜雨路滑而於庄前听鸟 145

午后转晴庄前岭上听鸟 145

晨因风大而鸟声甚稀 145

周毅兄来诗庄 145

有少年挟弹弓击鸟 145

鸟鸣磵鸟声甚悦耳者居多 146

群鸟争鸣 146

淑萍女史复索诗 146

胜保兄所制盆景甚佳 146

有鸟夜中鸣叫不息 146

山中天气多变 146

段惠民先生数因作诗而彻夜未眠 146

住中镇诗庄已久而不欲归 146

初抵蒲县 147

蒲县东岳庙夜坐 147

暑日游蒲县梅洞山 147

蒲县吉县大宁三县界碑旁有作 147

蒲县街头 147

蒲县小住 147

别蒲县赠治平同学 147

鼎新先生诗庄所得藤根杖甚佳 148

题鼎新先生藤根杖 148

夜起 148

闻余秋雨为错用致仕而辩解 148

闻山外大热 148

山居 148

周毅兄因火车过山口而来电话 148

小外孙女亦来诗庄 149

中镇诗庄赠景北记 149

暑期山中惟荊花盛开 149

诗庄闲坐一首用相颇先生意 149

题长春伪满皇宫溥仪办公室 149

松花湖 149

长白山天池 149

长春留别致国维忠清泉诸吟友 150

又到诗庄 150

癸未中秋夜八时半与段惠民薛胜保诗家於诗庄观月此时我中镇社友亦於各地同时观月也 150

周毅兄病中观月诗有耿耿尚存来岁想句读之潸然 150

永沂兄寄马来西亚红豆步原玉 150

癸未九日同周毅胜保等在中镇诗庄度过 151

癸未九日诗庄登高 151

中镇诗庄因前贤句成小诗数首 151

读苏东坡诗 151

读王荊公诗 151

读陆放翁诗 151

借周德卿句 151

借张孝祥句 152

借杨诚斋句 152

五五初度 152

寿熊鉴老用其八一初度韵 152

妻为姨母送葬并祭外婆与母今到家 152

甲申(二○○四年) 153

长河兄老来而丧独生子闻之不胜痛怛 153

侵晨 153

读陆游剑南诗稿 153

晨起又读放翁退居山阴诗 153

接香港朱自强电话不见朱兄十年矣 154

题新加坡陈雪娥女史所赠牡丹图 154

河胜昨到并未及一晤遽又归去因成小诗一首追寄 154

有客欲为中镇诗社顾问未得成便相诋毁笑而有作 154

并门苦热惜山中茅舍事迄无著落 154

忽忆来太原二十年矣再用交游大半是诗人句 155

哭周毅 155

半年 156

观沈园修复后照片有作 156

又成沈园诗数首 156

内蒙古行绝句 157

杀虎口 157

昭君墓 157

乌兰察布草原 157

入内蒙古后多见山西移民 157

读近年闲适诗因成一首 158

读放翁沈园之作 158

晚接增旺电话不觉怃然且又告历胜患脑梗塞灯下即成一首以寄兼简历胜晋成志民 158

孙丽萍招与数同学一饮 158

石金鸣许为予觅幽棲之处感而有作 159

悼黄万里先生 159

梦好友溘逝哭醒后不复能寐抚枕吟成一首 159

贺岁诗一首寄京滬两读书报编辑朋友 159

乙酉(二○○五年) 160

乙酉春节酬诸友 160

申志杰见访喜其作风依旧 160

虽禁爆竹然每有燃放者致街边所停车时起防盗报警声 160

乙酉人日感怀 160

人日忆周毅先生用前韵 161

与诸吟友手机短讯和诗 161

乙酉上元约诸吟友同步王荊公上元韵 161

有客云予上元诗犯忌或为权者所不容因复为一首 161

读蛰堪盛元五十六周岁和韵诗却寄予与二人同庚 162

得赵鼎新先生讣报凄然有作用悼周毅韵 162

闻纪念黄遵宪逝世一百周年研讨会於京城召开因忆国人企望之民主宪政正公度先生当日所争取者也感而有作 162

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团访问大陆 162

连战等今到南京 163

国民党访问团抵北京 163

连战访问大陆成功 163

孙志朝见访 163

收仁德兄游西北诗即以绝句寄之 163

端阳几成粽子节 164

皇城怀陈廷敬先生 164

题皇城防卫工事河山楼 164

陈廷敬诗 164

题陈廷敬归去诗集 164

游杨柏山同刘伯伦谢红俭郭宏太 165

山行 165

惊悉吴尊文先生逝世 165

怀黄拔荊先生厦门 165

同学聚饮刘建生新娶少妻心情甚佳醉不能自持 165

题书中所夹大学校园枫叶 166

乙酉岁杪收陈永正先生沚斋诗钞喜而有作 166

丙戌(二○○六年) 167

丙戌元日狗来鸡去三首 167

丙戌人日立春寄怀中镇诸友用蔡君谟人日立春寄人韵 167

人日立春小斋有作疊前韵 167

频接诸吟友诗人日兴味空前再疊韵 168

至晚来诗不断知人日联吟活动大获成功 168

孙丽萍与家人南游归来诗有难得悠闲之叹读之有赠 168

淑萍女史以六十志感见寄次韵奉酬兼寄永沂希田诸友 168

无题 169

盛元至并与希田陪之游晋祠 169

与盛元希田汾滨共度丙戌上巳 169

登平遥北城门同盛元时新 169

参观山西省博物院赠院长石金鸣 170

贺岷峨诗稿创刊二十周年 170

丙戌四川行绝句 170

赴蓉途中收金水赴蓉途中诗有车中独酌语 170

车入秦岭 170

入乐山境有怀岑嘉州 170

乐山 171

乐山大佛 171

东坡读书楼 171

观佛游客绝少至东坡楼者 171

别乐山 171

眉山三苏祠 171

三苏祠拜东坡像 171

杜甫草堂品茶 171

悼小孙女 172

读数吟友「文革」四十周年诗 172

送于锺珩先生游美 172

题雪峰兄来鸿楼读书图 172

诸人设宴送智效民先生退休怆然有作 172

晋南华山游诗草 173

经临汾得晤文清等同学遂同至曲沃永和处荣胜适在新春亦自侯马来喜而有作 173

与妻步登华山极顶 173

夜宿潼关 173

河东未得见钢印等河胜颇憾之 173

侯马赠文新春同学 173

吉县往隰县途中 173

隰县访桑根有同学 174

暮抵隰县即登凤凰山 174

别桑根有 174

晋陕之游归来赠河胜 174

与河胜出游且得数晤老同学归后有作 174

文水行一首 174

昨晚忽大不适晨醒稍好今为五八生朝枕上作 175

作诗软件 175

丁亥(二○○七年) 176

京中观李俊清新居并询近况喜而有作 176

人日忆去年人日联吟口占一绝 176

新正闻星汉兄耳疾治癒遥有此寄 176

读蔡淑萍杨启宇川北游佳作 176

安泽行绝句 177

赴安泽道中 177

抵安泽 177

赠森林救火总指挥马志超 177

麻衣寺塔 177

大豁口林场 177

安泽山中 177

沁河为山西惟一未污染之水 178

先后收数吟友诗知红羊悲歌被禁 178

丁亥初夏梅州行杂吟 178

太原至广州飞机上作时南北皆阴雨天 178

羊城拜见李汝伦熊鉴先生 178

重晤何永沂周克光并同游梅州所谈惟诗与国事耳 178

赴梅州车中见罗浮山路标 178

夜宿梅州江边宾馆 179

宋湘故居虽破旧然有香火痕 179

淡定村访丘仓海故居 179

谒人境庐 179

木棉又名英雄树者因总高於周围他树 179

梅州江边留别古求能丁思深 179

途中小憩而得识路旁花树即紫荊 179

淑萍女史术后养疴渝州诗以慰之 180

梅州别后赠永沂兄依来韵 180

题黑纱 180

雨后 180

周毅先生三周年忌日 180

丁亥六月西安行吟草 181

飞机延误久候无聊忽收蛰堪兄短信知渠等已到因思宾馆中情形 181

赴西安飞机上作 181

飞机上俯寻渭河 181

宾馆阳台正对大雁塔 181

怕上捉蒋亭 181

诸人未游兵马俑而寻诗圣踪迹 181

樊川 182

未央宫旧址 182

过阿房宫旧址 182

打油一首戏拟高宇时女士语 182

长安对月三首 182

会中议事谈诗各畅其言他处难有此风气也 182

曲江二首依杜韵 183

风入松·送谢泳之厦门大学 183

永沂诗家夜过并门因往宾馆一会时当七夕 183

高阳台·读于锺术邓世广星汉与新疆诗界同仁雅聚佳吟亟欲有西北之游焉依韵奉和 184

参加荀子文化节重到安泽 184

霜叶飞·丁亥重九霍山登高用梦窗重九韵 184

闻蔡淑萍术后检查一切正常 185

诸同学龙凤酒楼雅聚谈诗感而有作 185

丁亥冬杭州诗草 185

有女士初见面极赞予风度且谓知年轻时必如何迷人也 185

雨夜西湖泛舟 185

岳坟与小小墓 185

曲游春·丁亥仲冬夜游西湖用草窗韵 186

忆旧游·丁亥仲冬既望游西溪用樊榭韵 186

九溪十八涧 186

灵峰早梅 187

中华诗词研究院杭州会议有作用龚定盦韵 187

西湖小住而痛杭州不能振南宋国势却能销金 187

留题西湖国宾馆 187

聊成 187

梦回 187

夜读景耀月百感吟残稿 188

天寒晨每迟起 188

丁亥岁杪杂感 188

读求能兄花甲组诗有作兼寄同龄诸吟友 188

丁亥冬物价暴涨复遇大雪 188

除夜四首 189

戊子(二○○八年) 190

与胜保兄通话忆及诗庄闲住日 190

赴京飞机上二首 190

北京街头 190

车经亚运村怀林锴先生 190

尹昶发诗集出版因有此寄 191

台湾大选揭晓国民党获胜 191

题柳溪集赠时新兄 191

不见满红数年矣其间两次失之交臂惟数於梦中见之 191

戊子暮春川北行诗草 191

四川省诗词学会二十周年诗以贺之 191

将赴成都诗会寄蜀中吟友用罗隐寄蔡氏昆仲韵 192

车至江油 192

江油太白楼闲眺 192

江油怀李白 192

太白纪念馆明月村晨起作 192

翠云廊残留数千年古柏令人感叹不已 192

剑门关赠蜀中吟友 193

剑门关拜姜维墓 193

广元凤台宾馆晚宴其下为温庭筠利州南渡处因用温韵 193

清风明月峡 193

苍溪江边杜甫送客处 193

苍溪街头漫步 193

苍溪渡见当年红军标语 193

苍溪至阆中山水绝佳少屏锦屏二山甚美 194

阆中滕王阁 194

赴京一首 194

女儿新家小住园区环境颇佳也 194

汶川大地震二首 194

全国哀悼日二首 195

哭北川诗社诸诗人 195

过芦沟桥忆元璟芦沟桥诗因用其韵 195

过天安门广场忽雨 195

戊子端阳遥和广州诸吟友汇豪雅聚之作时予客京中所往之饭店亦名汇豪 196

恭王府北去多富家豪宅 196

偶成 196

夜雨 196

夜归 197

答长河兄 197

七月七日夜感作 197

小区蛙声 197

过太行 198

滬上刘绪源有山右之行予适外出而缘悭一面因以小诗追寄 198

夜车中读古人诗口占 198

无题 198

园区暑日依然多花 198

黑瞎子岛之半已归俄罗斯国人尚不知也用黄遵宪赠梁任父同年韵 199

黑瞎子岛 199

京西闲居怀淑萍词家 199

长厝 199

戊子七夕立秋 199

京门卖渔具者 200

活字印刷术赞应英山余智武命作 200

京西闲居怀济夫兄 200

友人问近况诗以答之 200

屏居 200

寓京已久颇思返并用唐人渡桑乾韵 201

蝶群 201

观数种桃源图 201

补题胡迎建为画竹 201

望大兴怀舒铁云 201

爱妻五十八周岁生日儿女为祝寿余以诗为贺 202

离京返并 202

奥运 202

人月圆·戊子中秋 202

豫让桥已被掩埋 203

唐时以山右诗人为最多 203

余智武有山右之游因雨滞并门小诗为赠 203

广州光孝寺洗缽泉 203

有猩猩因饮用三鹿奶粉而受害 204

戊子秋庐山行诗草 204

赴赣飞机上欲小寐未能 204

下榻白鹿洞书院延宾馆有作 204

会中有感 204

与钱志熙教授一室夜作长谈 204

送别钱志熙先生 204

贯道溪 205

枕流桥 205

读书堂 205

留题白鹿洞书院 205

庐山瀑布惟馀一线 205

上庐山 205

芦林湖 205

白司马花径 206

与诸诗友谒胡先骕墓 206

谒陈寅恪墓次其谒工部祠韵 206

戊子九月登滕王阁怀乡人王勃 206

青云谱谒八大山人墓 206

忆白鹿洞书院 207

六十初度 207

有闻 207

新疆诗词学会成立二十周年有寄 207

读寓真律诗小集有赠 208

读乡先贤王用宾诗偶题 208

戊子腊月十五夜作据云今宵月为十二年来最大 208

戊子腊月收李汝伦诗词选 208

感湘女刘桂阳事 208

学诗 209

年尽吟 209

戊子除夕 209

己丑(二○○九年) 210

岁入己丑予将退休也 210

读王用宾诗稿 210

己丑人日作兼怀诸友 210

读诸社友詠梅诗有作 210

己丑上元卧虎山赏梅 211

月夜 211

老同学新春晤聚多谈官吏之贪黩与民生之艰难 211

罗连双嫁女诗以贺之 211

日本已占我钓鱼岛菲律宾又占我黄岩岛 212

感媒体争相报道文某事此老堪笑而媒体更堪笑也 212

又过韩信岭 212

又感不适因往鄰苑散步距清明尚有半月而柳梢已青矣 212

春来颇欲食苜蓿而不可得 212

读卢跃刚致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信 213

偶见阳关旧照补题一绝 213

太原至北京动车组今开通三小时可达喜而有作 213

近期头晕每多休息 213

浣溪沙·昨夜与妻又皆梦见先母思之泪下 213

己丑暮春杭州诗草 214

三年两度到杭州 214

三月晦日杭州送春 214

与数诗友沿湖岸闲行 214

西湖柳莺宾馆作 214

四月朔日夜湖滨漫步同研究院诸同仁 215

未到断桥 215

交芦曲水二庵间留照闻此地将开发为旅游区矣 215

梅家坞午饭 215

钱塘两小小 215

佇望葛岭 215

别杭州 215

重至房山 216

功权兄枉驾见访 216

梦回故里 216

傅义老都门招诸诗友聚饮予以路远未能趋陪 216

夜坐 216

房山忆元代山西诗人高克恭 217

汶川大地震周年祭 217

猫 217

己丑夏雁荡游诗草 217

将游雁荡寄黄有韬诗家 217

妻恐高不敢乘飞机今终乘之 217

侄女宁波新家 218

雨中 218

浙江沿海行有作 218

雁荡山大龙湫 218

两龙湫流量均减 218

白石山中 218

白石山悬关 218

西漈八折瀑 219

泛舟东海 219

寄居蟹二首 219

题寄居蟹殼 219

留别黄有韬先生 219

己丑夏康巴高原行诗稿 220

将游康巴寄赵洪银诗家 220

成都早发向康巴 220

过二郎山隧道 220

藏族朋友远至二郎山相迎 220

泸定桥头有感 220

大渡河虽非泸水然水深涛疾亦武侯当时所渡也 220

暮抵康定 221

晚会观歌舞 221

康定夜起 221

打箭炉 221

木格错 221

雨后炉城晨起 221

高山杜鹃花有白紫两色 222

折多山垭口留照 222

高山草原行 222

与滕伟明王燕塔公草原合照雄鹰飞入镜头 222

草原多见牦牛群 222

贡嘎雪山 222

大雪山 222

群山中多见小河 222

牦牛河谷行 223

牦牛河入大金川即变浑 223

夜宿丹巴 223

丹巴美人谷 223

丹巴美女离乡外出者渐多 223

甲居藏寨 223

丹巴至泸定途中 223

辞康巴东返 223

偕妻及数吟友登青城山夜宿道观 224

西北望乌市 224

小诗 224

有人见予姓字而致意云为拙文读者忆前多遇此种情形感而记之 224

王雪樵先生见访 225

寄问山区友人 225

密约 225

山居之愿总难实现听儿女安排今赴京 225

乘动车至京 226

己丑七夕 226

读朱熹奉使直秘阁朱公行状 226

不寐 226

京西闲居连日多雨 226

倒用前韵又一首 227

妻六旬诞辰将至两人多忆旧 227

爱妻六十初度诗以贺之 227

有石图案差似中国版图而被称为奇石 227

有老翁为言中国百姓最好之时光为日寇侵华前生活安适而无怨尤 228

一棺 228

与妻自京返并复用唐人渡桑乾韵 228

予与盛元蛰堪亚平海洲东遨炳昌连双耀文玉山等诗友皆属牛今年退休戏以绝句寄之 228

赴中华诗词研究院第五次会议飞机上作 228

鹊桥仙·黄山诗会 229

己丑九月十五日黄山补登高 229

黄山 229

猴子望太平 230

京城大雪 230

六十周岁生日 230

退休 230

退休后赠妻 231

感事 231

闻李汝伦先生仙逝诗以哭之 231

下 231

赴穗参加李汝伦先生告别会 232

陈永正先生招与永沂兄饮於珠江边空中一号酒楼 232

岁暮用放翁岁暮韵 232

岁除 232

庚寅(二○一○年) 233

庚寅人日寄友用陈寅恪庚寅人日韵 233

与求能同用欧阳修戏答元珍韵 233

庚寅人日频接诗友新作 233

自京飞蓉万米高空一碧如洗下视惟云海而不见尘寰 234

青羊宫茗坐 234

重到雨城雅安 234

今日清明适又逢吾村庙会遥寄二兄长 234

哀西南二首 234

玉渊潭赏樱花 235

路见人家榆梅花盛开 235

大学毕业前夕曾游颐和园今重来予已退休矣 235

与妻自京返并 235

身闲 235

曲啸叹 236

南望 236

迭收数友痛叹民生之艰与官吏贪虐强拆致死幼儿遭戕及富士康惨案诸诗心甚戚然因成四句 236

有鸟声如快跑麦收时不住鸣叫似促人赶快收割晨於都门闻之 236

老翁 237

种菜三首 237

开地 237

整地 237

下籽 237

到家次日即往京因赵瑞民有云游归来否之问故以云游入诗 237

菜畦有扫帚草自生特为留之 238

永沂兄六六大寿遥有此寄踵元玉 238

闻七夕今竟效西俗而成情人节矣 238

所留空调洞内有麻雀孵雏雏大而一同离去 238

第一次到北京大学 238

瞻拜蔡元培先生像 239

访钱志熙教授 239

俊清招与保利瑞民双民饮於魏公村东坡酒楼 239

北京多处植有竹 239

香山香炉峰 239

香山 240

熊鉴老米寿小诗为贺 240

与妻自京返并三用唐人渡桑乾韵 240

重阳前三日校松龛诗集完信为迄今最佳之本也因用集中重阳前三日韵 240

诗坛 241

庚寅生朝小儿偕同朋於龙凤酒楼为贺寿 241

校对拙诗集屡见已故师友名不胜人琴之痛怛 241

与诗友联句 242

癸酉初夏郑州赴嵩山途中联句 242

甲戌冬清远返穗途中联句 242

癸未秋洪洞夜赴壶口车中联句二首 243

附联 244

昔年之春联 244

赠某同乡联 244

防地震联 244

輓宋谋瑒先生 245

輓阎勤民先生 245

友人独生子遇车祸而亡 245

輓赵鼎新先生 245

輓李汝伦先生 246

舜帝陵 246

鹳雀楼重建 246

读书联 246

后记&马斗全 24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