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中医历代医论精选  中医历代医籍精选
中医历代医论精选  中医历代医籍精选

中医历代医论精选 中医历代医籍精选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2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新华编著
  • 出 版 社: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8
  • ISBN:7534524431
  • 页数:895 页
图书介绍:
《中医历代医论精选 中医历代医籍精选》目录

第一章 脏腑学说 1

第一节 综述 1

脏腑的解剖位置(赵献可) 1

脏腑记叙(王清任) 4

体表部位与脏气经脉的关系(高世栻) 8

脏腑相通论(李梴) 12

脏腑功能及其与组织器官的联系(林珮琴) 12

五脏与躯体组织器官之间的联系(一)(黄元御) 13

五脏与躯体组织器官之间的联系(二)(《医参》) 14

脏腑病机(唐宗海) 15

脏气有强弱,禀赋有阴阳(张介宾) 21

人身阴阳体用论(章楠) 24

体质有阴脏阳脏平脏之分(程芝田) 26

体质有寒热燥湿之分(陆晋笙) 28

第二节 心与脑 29

人有血肉之心与神明之心(李梴) 29

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王清任) 29

脑与肾的关系(《医参》) 31

脑气不足(复视)治在肝(钱镜湖) 31

真心痛证治(陈士铎) 32

厥心痛证治(林珮琴) 33

血瘀胸痛证治(王清任) 34

心痹证治(秦昌遇) 34

胸痹的病机(林珮琴) 35

胸痹与胸痞的鉴别(华玉堂) 35

胸痹证治(喻昌) 36

癫狂痫的鉴别(王肯堂) 37

癫狂痫的病因与治法(龚商年) 38

怔忡惊悸恐惧健忘烦躁宗气动概述(罗国纲) 39

怔忡惊恐的病机与治法(林珮琴) 41

健忘的病机与治疗原则(龚廷贤) 42

健忘的病机与治疗方法(林珮琴) 43

心血(阴)虚不得卧(秦昌遇) 44

心气(阳)虚不得卧(秦昌遇) 45

心肾不交不得寐(陈士?) 45

心肾不交论(绮石) 46

第三节 肝与肾 48

乙癸同源论(李中梓) 48

肝气肝火肝风的病机与治疗原则(林珮琴) 50

肝气证治(李冠仙) 51

肝火证治(邵新甫) 53

肝风证治(华岫云) 54

眩晕证治(华岫云) 55

治肝三十法(王泰林) 56

平肝即舒肝,非伐肝说(周学海) 59

论肝无补法(张介宾) 60

中风的病因病机(孙一奎) 61

中风证治(华岫云) 63

半身不遂的病因病机(王清任) 65

论半身不遂在左属血在右属气(张介宾) 66

论左右偏胜说(近藤明隆昌) 67

淋浊证治(邵新甫) 68

小便不通由于命门火衰(陈士铎) 70

遗尿必须治肺肾(张介宾) 70

遗精由于心病(张介宾) 71

遗精证治(邹滋九) 71

欲不可遏,法宜疏肝健脾(周学海) 73

阳痿因于失志(王节斋) 73

阳痿证治(华岫云) 73

脾肾互补论(周子干) 74

论天癸非精血(张介宾) 75

第四节 脾与胃 76

脾胃的功能与病因病机(李杲) 76

脾胃与心肝肺肾相关的发病原理(李杲) 80

饮食劳倦论(李杲) 85

论脾胃的功能与病变(张介宾) 88

论东垣《脾胃论》(张介宾) 91

脾胃分治(一)(华岫云) 92

脾胃分治(二)(罗浩) 94

论脾升胃降(王鸣冈) 95

脾气能吸取饮食中的精微(《医参》) 96

胃气概括脾之阳气(程郊倩) 96

健脾阳有三种功效(陈念祖) 97

论补脾阴法(吴澄) 98

治病当以脾胃为先(王三尊) 100

诸病不愈当治脾胃(周子干) 100

精血不足须补脾胃化源(赵晴初) 100

治病必察脾胃之虚实(《见闻录》) 101

脾胃病治法(周子干) 101

脾胃病用药(林珮琴) 102

胃脘痛证治(邵新甫) 102

呕吐的病因病机(张介宾) 103

呕吐证治(华岫云) 104

吐蛔证治(华玉堂) 105

噎膈与反胃的证治不同(张介宾) 106

膈证的病因病机(《会心录》) 106

噎膈的治法(张璐) 107

呃逆证治(邹时乘) 109

嘈证有虚实真伪之辨(华岫云) 110

黄疸的辨证(张介宾) 111

黄疸证治(朱震亨) 113

痢疾论(朱震亨) 114

痢疾的病因病机与治法(严用和) 115

痢疾的治法与用药(王纶) 116

霍乱的病因病机(孙思邈) 117

霍乱的辨证(成无己) 118

霍乱的治法(李中梓) 119

泄泻治法有九(李中梓) 120

泄泻证治(蒋式玉) 121

便闭证治(华岫云) 123

肠痹证治(华玉堂) 124

第五节 肺 125

肺脏的生理功能(《己任编》) 125

肺的功能与病机(喻昌) 125

肺为气之主,肾乃气之根(杨士瀛) 125

肺的特性及肺痹证治(华岫云) 126

咳与嗽为一证(张从正) 126

咳嗽的病因病机与治法(张介宾) 128

咳嗽有自外人,有自内发(张璐) 128

咳嗽关乎肺脾(秦昌遇) 129

气喘的病机与脉证(张介宾) 129

哮与喘证治(华玉堂、邵新甫) 130

肺痿的病机与治法(邹时乘) 131

咳嗽声哑证治(张介宾) 132

失音的病因病机与证治(林珮琴) 132

附:虚损 134

虚损综述(吴澄) 134

治虚损必辨阴虚阳虚(罗美) 136

理虚本于肺脾肾(绮石) 138

理虚统于肺脾(绮石) 139

阳虚之证统于脾(绮石) 139

阴虚之证统于肺(绮石) 140

外感致虚损(外损)论(吴澄) 141

治虚劳十方(葛乾孙) 147

虚劳论(陈念祖) 149

虚劳续论(陈念祖) 150

第六节 三焦、包络、命门 152

三焦、包络、命门辩(张介宾) 152

三焦为腔子,心包络为裹心之膜(虞抟) 158

心包络为子户,命门即心包络(程知) 159

心包络即膻中,三焦即腔子(何梦瑶) 161

三焦为网油,命门为焦原(唐宗海) 161

命门为肾系,三焦为网油(唐宗海) 162

三焦为三元之气(华佗) 163

三焦无形说(孙一奎) 164

三焦为右肾下脂膜(张杲) 165

三焦为精府(陈言) 166

三焦主持诸气(李杲) 167

三焦为脏腑的处所(俞弁) 168

论三焦有三(张介宾) 169

三焦为胃部上下之匡廓(沈金鳌) 171

三焦能通调水道(陈念祖) 172

三焦为胸膈腹内三空处(顾彭年) 173

三焦为有名无形之气(周省吾) 174

三焦为淋巴系统(章太炎) 175

论证三焦为网油(张锡纯) 179

命门为元气之根,为水火之宅(张介宾) 181

命门为子宫之门户(张介宾) 185

命门在两肾之间,为一身之主宰(赵献可) 186

命门为元气之根、真火之宅(徐大椿) 188

命门为先天之火(陈士铎) 189

命门在女为产门,在男为精关(陈念祖) 190

命门为人身之真阳(周省吾) 191

第七节 君火相火 192

君火相火论(朱震亨) 192

火的病因病机与治法(戴元礼) 195

丹溪相火篇议(孙一奎) 197

君火相火的含义(一)(张介宾) 199

君火相火的含义(二)(罗国纲) 200

君火相火的病机(张介宾) 201

合论丹溪、景岳相火大意(蒋星墀) 202

相火为龙雷之火(赵献可) 203

人身各脏均有水火(莫文泉) 204

虚火伏火论(绮石) 206

虚火实火阴火辨(陆懋修) 207

火证治法(周子干) 208

火病的病因病机与治法用药(何梦瑶) 209

论火证及其治法(罗国纲) 211

驳龙雷之火补阳则消说(莫文泉) 212

引火归元辨(陆以湉) 213

升阳散火、滋阴降火辨(罗国纲) 213

水火既济而气生(韦协梦) 214

第八节 阴阳升降 215

阴阳平衡与阴阳偏盛(严用和) 215

扶阳为本(窦材) 216

阳有余阴不足论(朱震亨) 216

大宝论(张介宾) 219

真阴论(张介宾) 222

人身阴阳有先后天之分,而以阳为生之本(张介宾) 226

论贵阳贱阴之谬(陆懋修) 228

病、脉、药各有阴阳之分(徐大椿) 228

病由阴阳之偏,治则剂其偏而病自己(吕震名) 229

论苦寒补阴之误(张介宾) 230

阴阳不可偏补论(程芝田) 231

阴阳互根论(石芾南) 232

脏腑的阴阳互根与升降(黄元御) 234

阴阳升降论(芬余氏) 234

阴阳升降为治病之纲要(李宗源) 236

升降出入论(周学海) 238

升降出入为百病之纲领(蒋星墀) 242

水升火降说(孙庆增) 244

升降治法(顾靖远) 244

用药升降治病关纽谱(景冬阳) 245

第二章 经络学说 246

第一节 综述 246

医者当明经络(窦材) 246

经脉各从脏腑而发(徐大椿) 246

经脉、络脉、孙络之间的关系(余傅山) 247

经络的结构与功能(石芾南) 247

经络的生理功能(一)(黄元御) 248

经络的生理功能(二)(冯兆张) 248

治病重在和气血(唐大烈) 249

用药必先通络(韦协梦) 249

第二节 十二经脉 250

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病候、治疗原则(《灵枢经》) 250

经脉篇书例解(莫文泉) 257

第三节 奇经八脉 258

奇经八脉的含义和内容(秦越人) 258

奇经八脉的循行部位(秦越人) 258

奇经八脉的病候(秦越人) 259

奇经八脉的生理功能(一)(滑寿) 260

奇经八脉的生理功能(二)(李时珍) 261

维脉为病论治(唐大烈) 262

第四节 经别、经筋与别络 263

十二经别的循行部位(《灵枢经》) 263

十二经筋的循行部位、病候与治法(《灵枢经》) 264

经筋联骸络身(陆晋笙) 268

十五别络的名称、循行部位与病候(《灵枢经》) 269

第五节 诸痛论 272

疼痛虚实辨(刘恒瑞) 272

诸痛为实,痛随利减辨(喻昌) 273

诸痛不宜补气辨(张介宾) 274

诸痛证治大纲(华玉堂) 275

诸痛辨证施治(一)(刘恒瑞) 277

诸痛辨证施治(二)(华秉麾) 279

头痛辨证(张介宾) 281

头痛证治(邹时乘) 282

头风证治(邵新甫) 282

头痛、头风为同一病(王肯堂) 283

头痛引经药(一)(朱震亨) 283

头痛引经药(二)(汪讱庵) 283

身痛证治(张璐) 284

腹痛辨证施治(林珮琴) 285

腹痛证治(邵新甫) 287

胁痛辨证(张介宾) 288

胁痛辨证施治(《会心录》) 289

腰痛辨证施治(张介宾) 291

腰痛证治(龚商年) 293

第三章 气血津液学说 296

第一节 综述 296

气血津液的生理与病理(姜天叙) 296

气血与水火阴阳的错综关系(韦协梦) 297

气与血之间的关系(韦协梦) 298

气能生血,血能藏气(周学海) 298

论治病不出气血痰郁(张介宾) 299

杂证主治在于气血痰郁(程国彭) 299

气血之间的关系及其病证与治法(一)(龚廷贤) 300

气血之间的关系及其病证与治法(二)(陆懋修) 302

治气三法与治血三法(顾靖远) 303

气血虚实,治各不同(王清任) 303

气血亏虚,治疗重在脾肾(费伯雄) 304

气血病用药轻重论(周声溢) 305

论治气血诸药(缪希雍) 306

第二节 气 307

人身之气综述(何梦瑶) 307

真气有上中下之分(喻昌) 309

阳气有三(陈嘉璴) 309

论阳常有余(张介宾) 310

气有先天后天之分(吴谦) 311

大气论(喻昌) 311

宗气的病证与治法(周声溢) 314

营卫之气论(一)(汪机) 314

营卫之气论(二)(赵晴初) 317

营卫之气论(三)(吴谦) 318

营卫之气论(四)(莫文泉) 319

营卫不能直指气血(和柳安) 319

卫出下焦(石芾南) 320

辨三阴三阳之气(张志聪) 320

人身气化说(陆晋笙) 322

论气有余便是火(一)(张介宾) 323

论气有余便是火(二)(管象黄) 323

论气有余便是火(三)(韦协梦) 324

气之病证(何梦瑶) 324

治病不离乎气(张介宾) 326

气病治法(一)(张介宾) 326

气病治法(二)(戴元礼) 328

气病的治法与方药(何梦瑶) 330

气病治肾(王肯堂) 332

元气盛衰为病治的根本(王三尊) 333

用药效否当责之元气强弱(王三尊) 333

气滞由气虚者宜补(罗国纲) 333

气不虚不阻(韦协梦) 334

疾病预后决定于元气存亡(徐大椿) 334

预后不良因元气脱或一脏气绝(徐大椿) 335

第三节 血 336

血液综述(张志聪) 336

血的生理与病机(一)(徐用诚) 338

血的生理与病机(二)(何梦瑶) 339

血病的辨证施治(张介宾) 340

出血病证(张璐) 345

血证治法纲要(罗美) 348

血证治疗八法(吴澄) 349

血证有四,治法有五(刘渊) 351

治血贵静(萧京) 351

血的病证与治疗用药(戴元礼) 353

治血证必须调气(一)(孙一奎) 355

治血证必须调气(二)(陈士铎) 355

瘀血综述(唐宗海) 356

瘀血的病因病机与瘀血挟痰证治(罗赤诚) 360

瘀血发热类伤寒论(陶华) 361

瘀血内热(周学海) 361

瘀血治法(王清任) 362

论消瘀法(唐宗海) 363

论祛瘀生新与生血之源(唐宗海) 366

论补血法(唐宗海) 367

脾胃病出血的治法(罗美) 373

吐血治疗三要法(缪希雍) 373

见血无寒辩(张介宾) 374

吐血忌凉涩说(许镜澄) 375

衄血证治(邵新甫) 376

咳血证治(张介宾) 377

咯血证治(张介宾) 378

便血证治(张介宾) 379

尿血证治(张介宾) 382

症瘕证治(龚商年) 384

治积分初中末三法(李中梓) 385

血臌证治(唐宗海) 386

第四节 津液 388

津液与痰饮综述(冯兆张) 388

痰饮的病因及病证(一)(陈言) 394

痰饮的病因及病证(二)(汪必昌) 395

痰饮的病机与辨证(张介宾) 396

痰饮的病证与治疗原则(龚廷贤) 398

痰饮的病机与治法(林珮琴) 399

痰饮证治(邹滋九) 400

痰饮分治说(周学海) 401

痰的病因及病证(徐用诚) 402

痰的病证(王隐君) 403

痰证关系脾肺肾(吴澄) 403

肾为生痰之源,胃为贮痰之器说(吴澄) 404

论经络痰邪(张介宾) 405

痰病的辨证施治(何梦瑶) 405

治痰先治气(赵晴初) 407

论治痰之本(张介宾) 408

痰病证治(华岫云) 408

痰病的治疗用药(一)(朱震亨) 409

痰病的治疗用药(二)(刘一仁) 412

治饮大法(芬余氏) 413

水肿胀满论(李中梓) 413

肿胀的辨证(张介宾) 415

肿胀证治(一)(罗国纲) 418

肿胀证治(二)(姚亦陶) 419

水肿论(喻昌) 420

水肿的治法(张介宾) 422

胀病论(喻昌) 425

臌胀证治(一)(张介宾) 425

臌胀证治(二)(陈士铎) 427

汗为人身津液所化(张介宾) 429

汗论(一)(吴瑭) 430

汗论(二)(何梦瑶) 431

汗病证治(一)(戴元礼) 433

汗病证治(二)(邹滋九) 435

伤寒自汗盗汗论(成无己) 435

自汗盗汗证治(张介宾) 437

大汗证治(陈士铎) 440

消渴论(楼英) 441

消渴证治(一)(张介宾) 442

消渴证治(二)(邹滋九) 444

第四章 病因学说 446

第一节 综述 446

正气虚为发病之源(高世栻) 446

病邪乘正气虚而侵入(韦协梦) 446

论疫病之由(吴有性) 447

六淫致病随人之体质而变化(吴谦) 450

三因论(陈言) 450

内伤外感辨(李杲) 451

治病必须辨别病因(徐大椿) 454

治病从证不拘因(鹤冲元逸) 454

病位传变论(徐大椿) 455

病证传变论(徐大椿) 456

伤寒传经论(吕震名) 457

五方水土不同与发病的关系(王燕昌) 457

昼夜阴阳变化与疾病的关系(李杲) 458

邪解(莫文泉) 458

第二节 外感病因 459

外因论(陈言) 459

六淫的特性(一)(陆晋笙) 461

六淫的特性(二)(王士雄) 462

六淫与四时的关系(何梦瑶) 464

外感六淫与人身六气变化的关系(何梦瑶) 464

风无定体论(沙玉书) 466

风为百病之长论(华岫云) 467

伤风证治(冯兆张) 468

寒邪致病的病理与病证(张介宾) 468

伤寒证治纲领(林珮琴) 468

燥湿为百病提纲(石芾南) 469

秋燥论(一)(喻昌) 473

秋燥论(二)(费伯雄) 477

燥病证治(一)(罗国纲) 478

燥病证治(二)(邵新甫) 479

湿论(杜铜峰) 480

湿邪的种类与致病特点(张介宾) 481

湿病证治(一)(沙玉书) 482

湿病证治(二)(华岫云) 483

燥湿同形同病(周学海) 484

痹证的病因病机与辨证(张介宾) 486

痹证的治法与用药(朱震亨) 487

痹证有瘀血说(王清任) 488

痿证的病机与治法(邹滋九) 489

暑邪致病特点(林珮琴) 489

暑病辨证(张介宾) 490

暑病证治(一)(冯兆张) 492

暑病证治(二)(程国彭) 492

火邪论(费伯雄) 493

火分内外虚实(李梴) 493

风火有外内之异(韦协梦) 494

虚火论(张介宾) 494

杂气论(吴有性) 496

温瘟不同论(雷少逸) 499

伤寒时疫辨(吴有性) 500

时行疫疠与风寒有异(戴天章) 501

疫与伤寒似同而异(余霖) 502

疫疠证治(一)(邹滋九) 502

疫病证治(二)(程国彭) 503

疫邪为热毒(周思哲) 504

寒疫证治(一)(吴瑭) 504

寒疫证治(二)(叶桂) 505

第三节 内伤病因 505

劳伤论(费伯雄) 505

五志惟心所使(喻昌) 507

五郁六郁解(沈明生) 507

五脏内伤外应见证(周学海) 509

郁证的病因病机与治法(何梦瑶) 510

郁病证治(华岫云) 512

情志之郁证治(张介宾) 513

厥证的病机与辨证施治(张介宾) 515

厥证的辨证施治(李用粹) 517

饮食失节导致的病证(严用和) 518

饮食失节须分虚实调治(朱震亨) 518

饮食所伤的辨证(张介宾) 519

饮酒之利弊(《医方类聚》) 520

饮滚酒过多成膈(喻昌) 520

虫病的病因与症状(张介宾) 521

虫病证治(陆履安) 521

蚘厥证治(李梴) 522

劳伤阳虚发热(周学海) 522

劳伤(华佗) 523

逸病论(陆懋修) 523

第五章 四诊八纲学说 525

第一节 综述 525

先议病后用药论(喻昌) 525

议病式(喻昌) 526

病症不同论(徐大椿) 527

脉症与病相反论(徐大椿) 528

审症论(张睿) 528

症中症论(张睿) 529

四诊合参(一)(张介宾) 530

四诊合参(二)(徐大椿) 531

四诊合参与脉症从舍论(章楠) 531

脉症从舍(一)(李中梓) 532

脉症从舍(二)(何梦瑶) 533

脉症轻重论(徐大椿) 533

四诊以望问为最要(陈念祖) 534

八纲论略(程国彭) 535

第二节 四诊 536

望色须察神气论(石芾南) 536

舌诊论(一)(章楠) 538

舌诊论(二)(高世栻) 541

舌诊论(三)(怀抱奇) 543

舌诊论(四)(曾伯渊) 544

舌质舌苔辨(周学海) 545

舌苔有根无根辨(周学海) 546

辨舌色真伪(陆以湉) 547

望形体肤色(朱震亨) 547

望形窍论(石芾南) 548

斑痧疹瘰辨(邵新甫) 550

论白?(屠彝尊) 551

察指纹(张介宾) 552

指纹析义(陈复正) 552

闻声论(喻昌) 554

闻声须察虚实论(石芾南) 555

辨息论(喻昌) 556

验二便(柯琴) 557

问诊论(一)(喻昌) 557

问诊论(二)(蒋忡芳) 559

脉诊论(汪机) 559

切脉大旨(周学海) 563

脉象总论(周学海) 564

切脉以虚实为纲要(张介宾) 565

六纲脉论(徐大椿) 566

八纲脉论(陈念祖) 567

脉象主病(周学海) 568

脉象主病不可拘泥(王燕昌) 569

切脉要以常衡变(张介宾) 570

切脉须审脉象变态之因(王燕昌) 570

治病以脉为凭(韦协梦) 570

临证不可专凭脉(陆以湉) 571

第三节 八纲 571

辨证六纲(张介宾) 571

辨表里证(张介宾) 572

辨寒热证(张介宾) 574

寒热同形同病说(周学海) 575

发热论(何梦瑶) 576

恶寒论(何梦瑶) 578

寒热真假辨(张介宾) 579

辨虚实证(张介宾) 581

虚实略论(周学海) 582

虚证有六因(绮石) 583

辨阴阳证(李宗源) 585

疑似之症须辨论(李中梓) 585

第六章 治疗学说 587

第一节 综述 587

辨治大法论(李中梓) 587

用药须使邪有出路(周学海) 588

施治贵乎精一(张介宾) 589

治病必分经络脏腑论(徐大椿) 591

治病不必分经络脏腑论(徐大椿) 591

治病缓急分合论(罗浩) 592

治病缓急论(徐大椿) 593

治病分合论(徐大椿) 594

治病不必顾忌论(徐大椿) 594

病深非浅药能治论(徐大椿) 595

稳当之方论(王德森) 596

治病不可为古人所愚所囿(孟今氏) 597

治轻证宜细心,重病宜大胆论(雷少逸) 597

轻药愈病论(徐大椿) 598

新病兼补,久病专攻说(周学海) 599

治病要随机应变(怀抱奇) 600

出奇制病论(徐大椿) 600

五脏六腑体用治法论(吴瑭) 601

治法的运用必须辨证(程芝田) 603

治法要语(一)(吴瑭) 603

治法要语(二)(罗国纲) 603

治疗方法各有所宜(心禅) 604

外治法论(吴师机) 604

法中法论(张睿) 608

三法五治论(王好古) 609

用药如用兵论(徐大椿) 609

探病法论(张介宾) 610

药验论(莫文泉) 611

药对证而增剧论(周学海) 611

病后调补须兼散气破血(周学海) 613

第二节 治疗原则 613

治未病论(一)(朱震亨) 613

治未病论(二)(徐大椿) 614

扶正祛邪论(张介宾) 615

补泻须分虚实缓急与邪之有无(顾靖远) 617

疫症须辨虚实施治(程芝田) 617

虚为百病之由,治虚为去病之要(冯兆张) 619

虚实夹杂证治法(喻昌) 619

虚实互见,补泻兼施(周学海) 620

攻补同用论(徐大椿) 624

补泻参用(周学海) 625

发明欲补先泻、夹泻于补之义(周学海) 626

标本论(一)(李杲) 627

标本论(二)(张介宾) 627

标本中复有标本(盛启东) 629

治病求本,本于致病之因(韦协梦) 629

治病求本,本于阴阳之邪(朱震亨) 629

治病求本,本于病因病机(周子干) 630

治病求本,本于表里寒热虚实证(张介宾) 630

治病求本,本于脾肾(李中梓) 631

治病求本,本于肾阴肾阳(冯兆张) 633

末病尤当治本(周学海) 633

急则治其标论(韦协梦) 634

正治反治论(张介宾) 634

反治论(一)(《雷公炮制》) 635

反治论(二)(何梦瑶) 635

反佐服药法(徐大椿) 636

异病同治与同病异治论(陈士铎) 636

同病异治论(徐大椿) 637

审时用药论(缪希雍) 638

五方异治论(徐大椿) 640

方土不同论(张睿) 640

富贵贫贱治病有别论(李中梓) 641

膏粱藜藿病体治法不同论(吴达) 642

膏粱迥别论(张睿) 643

富贵贫贱攻补异宜辨(周学海) 643

老年小儿病治法论(程芝田) 644

治虚人及幼儿实证宜早宜重说(王德森) 645

古今治法无异同论(程芝田) 645

论古法通变(张介宾) 646

古法活用论(王燕昌) 647

治时病常变须会通论(雷少逸) 648

第三节 治疗方法 649

八法论略(程国彭) 649

汗下吐三法该尽治病诠(张从正) 649

病在表者皆可用汗法(张从正) 652

散略(张介宾) 656

论汗法(程国彭) 658

和略(张介宾) 661

论和法(程国彭) 662

和解法说(周学海) 663

病在下者皆可用下法(张从正) 664

攻略(张介宾) 669

论下法(程国彭) 670

论消法(程国彭) 674

病在上者皆可用吐法(张从正) 676

论吐法(程国彭) 679

寒略(张介宾) 681

论清法(程国彭) 682

热略(张介宾) 684

论温法(程国彭) 685

表里俱病,治各不同(周学海) 688

补略(张介宾) 689

论补法(程国彭) 689

通补守补论(吴瑭) 693

清养峻补论(李冠仙) 693

气血阴阳虚证之治法(喻昌) 693

阴虚发热证治法(赵献可) 694

滋阴降火论(赵献可) 696

滋阴之剂不可多用(陈念祖) 697

用补法须识其经、得其法(韦协梦) 698

推原补法利害非轻说(张从正) 698

补剂不得滥用(徐大椿) 702

补药可通融论(徐大椿) 703

虚不受补论(吴瑭) 704

固略(张介宾) 704

因略(张介宾) 704

兼略(张璐) 705

敛散升降四治说略(周学海) 705

敛散并用(周学海) 706

敛降并用(周学海) 706

通法与塞法总论(李宗源) 707

夹证兼证论治(雷少逸) 708

汗吐攻和补法对血证的宜忌(唐宗海) 709

第四节 饮食调养 711

病去宜饮食调养(心禅) 711

饮食宜忌论(一)(徐大椿) 711

饮食宜忌论(二)(《赤崖医案》) 712

不食与禁食(华玉堂) 713

饮食禁忌(王燕昌) 714

忌口要点(华秉麾) 714

患者当遵饮食禁忌(杜时彰) 714

饮食禁忌之由(朱震亨) 715

伤寒饮食宜忌论(张介宾) 715

伤寒禁食辩(陆士谔) 716

外感饮食宜忌论(王三尊) 716

感冒不可禁饮食(韦协梦) 717

外症饮食宜忌论(王士雄) 718

病人所嗜可节不可绝(冯兆张) 718

第七章 方剂药物总论 719

第一节 方剂总论 719

方药的运用必须辨证(徐大椿) 719

随证以立方(赵晴初) 720

制方大法论(柯琴) 721

制方定法论(张睿) 722

方中方论(张睿) 723

方为备于效法(冯兆张) 724

方药离合论(徐大椿) 725

制方必明药之性味(张元素) 725

十剂论略(徐之才) 727

十剂释义(李时珍) 727

十剂用药规矩谱(景冬阳) 730

寒热剂论(顾靖远) 731

伤寒方论(陆懋修) 732

古方用法论(莫文泉) 733

用古方必须化裁(罗浩) 733

古方加减论(徐大椿) 734

成方须损益论(雷少逸) 735

治病宜用药不宜用方论(陆成一) 736

用古方必须与现症相合(徐大椿) 737

用古方必求其立方之故(吴瑭) 737

治病不必拘执古方论(吴瑭) 738

拘方治病病必殆(赵晴初) 738

用方贵加减得法(程芝田) 739

立方贵在活与简(周声溢) 739

用药忌夹杂(陆以湉) 740

君臣佐使论(一)(喻昌) 740

君臣佐使论(二)(韦协梦) 740

单方论(一)(徐大椿) 741

单方论(二)(陆以湉) 742

用经验方也必须辨证(赵晴初) 742

方药剂量论(一)(徐大椿) 743

方药剂量论(二)(徐大椿) 744

方药剂量论(三)(李冠仙) 744

方药“等分”解(朱应皆) 745

第二节 药物总论 746

药物分类说(李时珍) 746

药用部分说(李时珍) 746

四气四性辨(寇宗奭) 747

药性简误指归(缪希雍) 747

药性差别论(缪希雍) 748

药性阴阳论(李杲) 748

气味宜忌论(张介宾) 749

药石性同用异论(徐大椿) 750

药性各有其偏(莫文泉) 750

药性刚柔论(莫文泉) 751

药物七情论(李时珍) 751

药性畏恶反辨(张志聪) 751

药性变迁论(徐大椿) 752

五脏苦欲补泻药味(王好古) 752

汤液治病分气味不分经络(莫文泉) 753

用药须分经络(韦协梦) 754

引经药论(吴瑭) 755

药引论(张睿) 755

雷公炮制十七法(张骥) 756

雷公炮制论(吴瑭) 758

制药法论(一)(莫文泉) 758

制药法论(二)(雷大震) 759

药物治病关乎气化说(陆晋笙) 759

论病有对待,药亦有对待(陆晋笙) 760

药物配伍例(孙一奎) 762

用药要法(王燕昌) 763

用药诸法说(唐大烈) 763

医者有好用畏用之药说(吴瑭) 764

论药之体质、气味与用药、煎药法(石芾南) 764

煎药法论(徐大椿) 767

煎药有缓急次第(韦协梦) 768

煎药用水各有所宜(《雷公炮制》) 768

煎药与服药法(徐大椿) 769

服药法论(徐大椿) 770

第八章 各科证治总论 771

第一节 内科证治总论 771

内伤外感证治论(李宗源) 771

外感内伤证治纲要(傅学渊) 773

伤寒杂病论(柯琴) 773

伤寒治法可通治杂病(徐镛、王台) 777

伤寒汗宜早下宜迟(罗国纲) 778

论伤寒无补法(一)(张介宾) 778

论伤寒无补法(二)(韦协梦) 779

伤寒温热诊治论(莫文泉) 779

温热病辨证施治(叶桂) 780

治疫必须解毒(顾祖庚) 787

疫分胃腑胃经辨(陆成一) 787

老年病的治法(一)(尤乘) 788

老年病的治法(二)(徐大椿) 788

第二节 外科证治总论 789

疮疡辨证(张介宾) 789

外证诊治须知(徐大椿) 790

外疡从内出论(高秉钧) 791

痈疽总论(王维德) 792

疡科求本论治(高秉钧) 793

痈疽治法总论(陈实功) 794

阴疽辨证(王维德) 795

阴疽治法(王维德) 796

痈疽五善七恶辨证(张介宾) 796

疮疡五善七恶治法(薛己) 797

乳症(林珮琴) 799

女子乳病与男子有异(沈金鳌) 799

第三节 妇产科证治总论 800

月经的生理与病机(陈自明) 800

月经病的病因病机(张介宾) 800

月经病论(一)(方约之) 802

月经病论(二)(沈金鳌) 803

带下病论(沈金鳌) 804

前阴诸疾论(武之望) 805

胎前产后慎药论(雷少逸) 808

安胎论(刘恒瑞) 809

产后总论(傅山) 809

生化总论(傅山) 811

产后病治法论(吴瑭) 811

产后宜温辨(徐大椿) 812

第四节 儿科证治总论 813

小儿体质论(石芾南) 813

儿科病证治论略(张介宾) 814

儿科病诊治法(《儿科醒》) 815

儿科表证辨证施治(《儿科醒》) 816

儿科里证辨证施治(《儿科醒》) 817

儿科寒证辨证施治(《儿科醒》) 818

儿科热证辨证施治(《儿科醒》) 820

儿科虚证辨证施治(《儿科醒》) 821

儿科实证辨证施治(《儿科醒》) 822

急惊论(曾世荣) 823

慢惊论(曾世荣) 826

论痘疹之原(万密斋) 828

治痘之要在于解毒(万密斋) 829

痘证治法(缪希雍) 829

患痘须知(陆晋笙) 830

治小儿用药宜轻论(心禅) 831

小儿药饵之误(张介宾) 832

小儿无补肾法辩(张介宾) 832

小儿易虚易实辩(《医参》) 833

变蒸说(张介宾) 834

第五节 五官科证治总论 835

耳病证治论(赵献可) 835

耳病证治(一)(罗国纲) 837

耳病证治(二)(邹时乘) 837

鼻病治法大纲(罗国纲) 838

鼻病证治(华玉堂) 838

咽喉病的病机与治法(罗国纲) 839

咽喉病证治通论(《咽喉脉证通论》) 839

喉痧证治总论(丁甘仁) 842

烂喉丹痧证治(祖鸿范) 845

烂喉痧论(李纯修) 845

论口病(罗国纲) 846

口疮证治(赵献可) 846

齿论(赵献可) 847

齿病证治(罗国纲) 848

论舌病(罗国纲) 849

眼的生理与病机(赵献可) 849

五轮说(王肯堂) 850

八廓说(王肯堂) 852

论目疾五脏病机(顾锡) 853

论内外障(傅仁宇) 856

眼病证治(一)(罗国纲) 857

眼病证治(二)(丁圣彦) 857

眼病用药寒热论(傅仁宇) 859

论眼病点服药(傅仁宇) 860

金针开内障论(张飞畴) 860

第六节 针灸、正骨证治总论 864

诸家得失策(杨继洲) 864

针灸问答(徐春甫) 866

穴有奇正策(杨继洲) 868

大病宜灸(窦材) 870

灸难妄用(赵晴初) 871

正骨手法总论(吴谦) 872

附录 874

一、五行学说 874

五行生克别论(陈士铎) 874

颠倒五行解(程芝田) 877

五脏生克说(何梦瑶) 878

五脏附五行无定说(章太炎) 880

二、五运六气学说 881

五运六气学说溯源(丹波元简) 881

五运六气论略(马莳) 882

精通运气有先知之妙(吴瑭) 885

论五运六气之谬(缪希雍) 885

五运六气不足凭说(陈念祖) 886

运气之理不可拘泥(冯兆张) 887

治病不可拘执于五运六气(黄承昊) 88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