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转形 第1卷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沈民鸣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300180816
- 页数:447 页
第一卷 两部类价值转形 3
第一篇 价值转形问题 3
第一章 价值转形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3
第二章 其他学者对价值和价值转形的探索 33
第二篇 两部类价值转形 69
第三章 两部类价值转形的基本关系 69
第四章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的两部类价值转形 80
第五章 两部类价值转形的各种问题 108
第三篇 固定资本和资本周转的影响 165
第六章 考虑固定资本影响的两部类价值转形 165
第七章 考虑资本周转影响的两部类价值转形 199
第四篇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两部类价值转形中各种主要变量之间的关系 234
第八章 价值形式的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的关系 234
第九章 价值形式的利润率与价值形式的资本有机构成的关系 250
第十章 价值形式的资本有机构成与剩余价值率的关系 271
第十一章 生产价格形式的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的关系 287
第十二章 生产价格形式的利润率与价值形式的资本有机构成的关系 303
第十三章 生产价格形式的利润率与价值形式的利润率的关系 331
第十四章 生产价格形式的资本有机构成与价值形式的资本有机构成的关系 355
第十五章 生产价格形式的资本有机构成与剩余价值率的关系 383
第十六章 生产价格形式的资本有机构成与价值形式的利润率的关系 398
第十七章 生产价格形式的利润率与生产价格形式的资本有机构成的关系 425
第二卷 三部类、四部类价值转形 451
第五篇 三部类价值转形 451
第十八章 马克思的考虑奢侈品生产的价值转形 451
第十九章 马克思的考虑货币材料生产的价值转形 501
第二十章 按照鲍特凯维兹部类划分的价值转形 552
第二十一章 按照列宁的部类划分的价值转形 625
第六篇 四部类价值转形 703
第二十二章 马克思的四部类价值转形 703
第二十三章 马克思和鲍特凯维兹的四部类价值转形 763
第二十四章 列宁和马克思的四部类价值转形 819
第二十五章 列宁和鲍特凯维兹的四部类价值转形 915
第三卷 多部门、扩大再生产、多元价值转形 1009
第七篇 多部门价值转形 1009
第二十六章 多部门价值转形 1009
第八篇 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的价值转形 1079
第二十七章 准外延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的价值转形 1079
第二十八章 外延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的价值转形 1194
第二十九章 内涵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的价值转形(一) 1279
第三十章 内涵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的价值转形(二) 1374
第三十一章 内涵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的价值转形(三) 1464
第九篇 价值利润率、价值转形考察的资本循环和周转 1559
第三十二章 价值形式的平均利润率的适用范围 1559
第三十三章 价值转形考察的资本循环与资本周转 1566
第十篇 多元价值转形 1575
第三十四章 各种具体形式的资本与价值转形的关系 1575
第三十五章 多元价值转形 1603
第三十六章 各种与价值转形有关的错误思想的来源 1641
第三十七章 价值转形研究在当代的意义 1701
中外文人名索引 1702
参考文献 1705
后记 1711
第一篇 价值转形问题 3
第一章 价值转形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3
第一节 困扰经济学界几百年的难题 3
第二节 利润平均化与价值规律的矛盾 3
第三节 平均利润与价值规律之间存在矛盾的原因 5
第四节 两种不同类型的价值转形 5
第五节 无法同时满足价值形式的再生产条件和平均利润条件的数例 11
第六节 无法同时满足价值形式的再生产条件和平均利润条件的证明 12
第七节 马克思意识到价值转形存在问题并提出资本生产价格化的任务 15
第八节 资本如何生产价格化 16
第九节 剩余价值在不同部类或部门之间转移是如何实现的 19
第十节 如何解决资本从价值形式转变为生产价格形式过程中的数学和逻辑问题 24
第十一节 价值转形中不同部类多得到或少得到的剩余价值,是观念的还是现实的 25
第十二节 金属货币和信用货币对价值转形的影响 25
第十三节 中等资本有机构成的部类或部门的生产价格与价值是否相等 25
第十四节 资本有机构成高(或低)的部类的生产价格是否高于(或低于)价值 26
第十五节 资本主义地租与价值转形的关系 26
第十六节 价值转形中价值规律是否变化 26
第十七节 没有消耗的固定资本是否影响生产价格,影响价值转形 27
第十八节 资本周转对价值转形会造成什么影响 27
第十九节 马克思的“两个等于”的观点是否正确 27
第二十节 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不是科学 28
第二十一节 政治经济学中最重要的基本理论 31
第二章 其他学者对价值和价值转形的探索 33
第一节 苏格拉底和色诺芬对产品使用价值和交换功能的探索 33
第二节 亚里士多德对价值的探索 35
第三节 威廉·配第对价值的探索 36
第四节 斯密对价值的探索 40
第五节 李嘉图对价值的探索 45
第六节 杜冈·巴拉诺夫斯基对剩余价值和价值的探索 49
第七节 鲍特凯维兹对价值转形的探索 50
第八节 斯威齐对价值转形的探索 55
第九节 温特尼兹对价值转形的探索 56
第十节 米克对价值转形的探索 58
第十一节 塞顿对价值转形的探索 61
第十二节 鲍特凯维兹等人的价值转形理论的缺陷 63
第二篇 两部类价值转形 69
第三章 两部类价值转形的基本关系 69
第一节 基本假设条件 69
第二节 符号规定 70
第三节 价值形式的简单再生产条件 70
第四节 第二部类的资本有机构成 72
第五节 两部类的剩余价值率相同 72
第六节 社会多承认的剩余价值与价值生产价格转化系数 72
第七节 分配剩余价值不能改变已经耗费的劳动量 75
第八节 两部类生产价格形式的利润率相同 76
第九节 价值与生产价格联系方程或价值转形方程 78
第十节 资本家最终得到或最终占有的剩余价值 79
第四章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的两部类价值转形 80
第一节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的两部类价值转形模型 80
第二节 两部类价值转形中的四个系统 82
第三节 资本在不同部类之间不流动 86
第四节 价值决定生产价格 86
第五节 马克思的“两个等于”的观点在哪些系统之间成立 87
第六节 两部类价值转形模型的解 89
第七节 矩阵形式的两部类价值转形模型 94
第八节 矩阵形式的两部类价值转形模型的解 97
第九节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两部类价值转形的数例 99
第十节 社会多承认的剩余价值与多得到的剩余价值的关系 100
第十一节 社会多承认的剩余价值与多得到的剩余价值关系的数例 103
第五章 两部类价值转形的各种问题 108
第一节 为什么一定要由价值决定生产价格 108
第二节 资本是什么 109
第三节 为什么在价值转形中必须引入再生产条件 111
第四节 两种不同类型的再生产条件 116
第五节 再生产条件是资本的生产条件还是资本的流通条件 119
第六节 再生产条件与平均利润的关系 123
第七节 生产价格形式的简单再生产条件 130
第八节 为什么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研究价值转形 132
第九节 价值转形适用的数学方法 135
第十节“两个等于”是结论还是条件 138
第十一节 马克思的“两个等于”的观点是正确的 142
第十二节 不变性假设问题 144
第十三节 社会多承认的剩余价值互相抵消条件,与斯威齐等人提出的生产价格总和等于价值总和条件是否等价 146
第十四节 斯威齐和温特尼茨的假设条件,与马克思的“两个等于”的观点是否等价 147
第十五节 价值转形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两大基本矛盾的反映 148
第十六节 正剩余价值与正平均利润率 150
第十七节 剩余价值率相同与利润率相同 151
第十八节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两部类价值转形中价值规律是否变化 153
第十九节 工人的收人与价值转形是否有关 155
第二十节 资本与价值转形是否有关 155
第二十一节 考察价值转形要利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 156
第二十二节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形成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160
第三篇 固定资本和资本周转的影响 165
第六章 考虑固定资本影响的两部类价值转形 165
第一节 考虑固定资本影响的两部类价值转形问题 165
第二节 马克思对固定资本影响的论述 165
第三节 考虑固定资本影响的价值转形中的基本关系 166
第四节 考虑固定资本影响的价值转形模型 173
第五节 考虑固定资本影响的价值转形中的四个系统 176
第六节 考虑固定资本影响的价值转形中的“两个等于”问题 179
第七节 考虑固定资本影响的价值转形模型的解 181
第八节 矩阵形式的考虑固定资本影响的价值转形模型 186
第九节 矩阵形式的考虑固定资本影响的价值转形模型的解 190
第十节 考虑固定资本影响的价值转形的数例 192
第十一节 资本不流动、价值决定生产价格、价值规律是否变化问题 193
第十二节 没有消耗的固定资本影响生产价格,影响价值转形 194
第十三节 社会多承认的剩余价值与多得到的剩余价值的关系 195
第十四节 考虑固定资本影响的两部类价值转形的特点 198
第七章 考虑资本周转影响的两部类价值转形 199
第一节 考虑资本周转影响的两部类价值转形问题 199
第二节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论述 199
第三节 考虑资本周转影响的价值转形中的基本关系 200
第四节 考虑资本周转影响的价值转形模型 207
第五节 考虑资本周转影响的价值转形中的四个系统 209
第六节 考虑资本周转影响的价值转形中的“两个等于”问题 212
第七节 考虑资本周转影响的价值转形模型的解 214
第八节 矩阵形式的考虑资本周转影响的价值转形模型 218
第九节 矩阵形式的考虑资本周转影响的价值转形模型的解 222
第十节 考虑资本周转影响的价值转形的数例 224
第十一节 资本不流动、价值决定生产价格、价值规律是否变化问题 226
第十二节 资本周转时间影响生产价格,影响价值转形 226
第十三节 社会多承认的剩余价值与多得到的剩余价值的关系 227
第十四节 考虑资本周转影响的两部类价值转形的特点 229
第十五节 考虑资本周转影响的价值转形的生产同步问题 230
第四篇 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两部类价值转形中各种主要变量之间的关系 234
第八章 价值形式的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的关系 234
第一节 每个部类价值形式的利润率与价值形式的平均利润率 234
第二节 基本假设条件、符号规定 235
第三节 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价值形式的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的关系 235
第四节 价值形式的平均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的关系 236
第五节 价值形式的平均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关系的数例 237
第六节第一部类资本有机构成取不同数值的情况下,价值形式的平均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关系的数例 239
第七节 第二部类资本有机构成取不同数值的情况下,价值形式的平均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关系的数例 240
第八节 第一部类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第二部类资本有机构成的条件下,第二部类资本有机构成取不同数值,价值形式的平均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关系的数例 242
第九节 价值形式的平均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关系曲线的特点 243
第十节 本章结论 248
第九章 价值形式的利润率与价值形式的资本有机构成的关系 250
第一节 每个部类的资本有机构成与总资本有机构成 250
第二节 每个部类价值形式的利润率与价值形式的平均利润率 251
第三节 基本假设条件、符号规定 251
第四节 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价值形式的利润率与价值形式的资本有机构成的关系 251
第五节 价值形式的平均利润率与价值形式的总资本有机构成的关系 252
第六节 剩余价值率确定的条件下,价值形式的平均利润率与价值形式的总资本有机构成关系的数例 254
第七节 剩余价值率取不同数值的条件下,价值形式的平均利润率与价值形式的总资本有机构成关系的数例 256
第八节 剩余价值率变化,第一部类资本有机构成高于第二部类资本有机构成的条件下,第一部类资本有机构成取不同数值,价值形式的平均利润率与价值形式的总资本有机构成关系的数例 257
第九节 剩余价值率变化,第一部类资本有机构成高于第二部类资本有机构成的条件下,第二部类资本有机构成取不同数值,价值形式的平均利润率与价值形式的总资本有机构成关系的数例 260
第十节 剩余价值率变化,第一部类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第二部类资本有机构成的条件下,第二部类资本有机构成取不同数值,价值形式的平均利润率与价值形式的总资本有机构成关系的数例 262
第十一节 价值形式的平均利润率与价值形式的总资本有机构成关系曲线的特点 264
第十二节 本章结论 269
第十章 价值形式的资本有机构成与剩余价值率的关系 271
第一节 基本假设条件、符号规定 271
第二节 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价值形式的资本有机构成与剩余价值率的关系 271
第三节 价值形式的总资本有机构成与剩余价值率的关系 273
第四节 价值形式的平均利润率确定的条件下,价值形式的总资本有机构成与剩余价值率关系的数例 274
第五节 价值形式的平均利润率取不同数值的情况下,价值形式的总资本有机构成与剩余价值率关系的数例 275
第六节 第一部类价值形式的资本有机构成高于第二部类价值形式的资本有机构成的条件下,第一部类价值形式的资本有机构成取不同数值,价值形式的总资本有机构成与剩余价值率关系的数例 277
第七节 第一部类价值形式的资本有机构成高于第二部类价值形式的资本有机构成的条件下,第二部类价值形式的资本有机构成取不同数值,价值形式的总资本有机构成与剩余价值率关系的数例 279
第八节 第一部类价值形式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第二部类价值形式的资本有机构成的条件下,第二部类价值形式的资本有机构成取不同数值,价值形式的总资本有机构成与剩余价值率关系的数例 281
第九节 价值形式的资本有机构成与剩余价值率关系曲线的特点 282
第十节 本章结论 285
第十一章 生产价格形式的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的关系 287
第一节 基本假设条件、符号规定、价值转形模型 287
第二节 生产价格形式的利润率 287
第三节 生产价格形式的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的关系 288
第四节 两部类价值形式的资本有机构成确定的条件下,生产价格形式的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关系的数例 289
第五节 第一部类价值形式的资本有机构成取不同数值的条件下,生产价格形式的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关系的数例 291
第六节 第二部类价值形式的资本有机构成取不同数值的条件下,生产价格形式的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关系的数例 293
第七节 第一部类价值形式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第二部类价值形式的资本有机构成的条件下,生产价格形式的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关系的数例 295
第八节 生产价格形式的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关系曲线的特点 297
第九节 本章结论 302
第十二章 生产价格形式的利润率与价值形式的资本有机构成的关系 303
第一节 基本假设条件、符号规定、价值转形模型 303
第二节 如何分析生产价格形式的利润率与价值形式的总资本有机构成的关系 303
第三节 生产价格形式的利润率与第一部类价值形式的资本有机构成的关系 304
第四节 生产价格形式的利润率与第二部类价值形式的资本有机构成的关系 305
第五节 生产价格形式的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的关系 306
第六节 第一部类价值形式的资本有机构成与价值形式的总资本有机构成的关系 308
第七节 第二部类价值形式的资本有机构成与价值形式的总资本有机构成的关系 309
第八节 剩余价值率与价值形式的总资本有机构成的关系 310
第九节 生产价格形式的利润率与价值形式的总资本有机构成的关系 310
第十节 第一部类价值形式的资本有机构成变化的条件下,生产价格形式的利润率与价值形式的总资本有机构成关系的数例 311
第十一节 第二部类价值形式的资本有机构成变化的条件下,生产价格形式的利润率与价值形式的总资本有机构成关系的数例 313
第十二节 剩余价值率变化的条件下,生产价格形式的利润率与价值形式的总资本有机构成关系的数例 315
第十三节 生产价格形式的利润率与价值形式的总资本有机构成关系曲线的特点 320
第十四节 本章结论 329
第十三章 生产价格形式的利润率与价值形式的利润率的关系 331
第一节 基本假设条件、符号规定、价值转形模型 331
第二节 如何分析生产价格形式的利润率与价值形式的平均利润率的关系 331
第三节 生产价格形式的利润率与第一部类价值形式的资本有机构成的关系 332
第四节 生产价格形式的利润率与第二部类价值形式的资本有机构成的关系 332
第五节 生产价格形式的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的关系 333
第六节 第一部类价值形式的资本有机构成与价值形式的平均利润率的关系 333
第七节 第二部类价值形式的资本有机构成与价值形式的平均利润率的关系 334
第八节 剩余价值率与价值形式的平均利润率的关系 334
第九节 生产价格形式的利润率与价值形式的平均利润率的关系 335
第十节 第一部类价值形式的资本有机构成变化的条件下,生产价格形式的利润率与价值形式的平均利润率关系的数例 336
第十一节 第二部类价值形式的资本有机构成变化的条件下,生产价格形式的利润率与价值形式的平均利润率关系的数例 338
第十二节 剩余价值率变化的条件下,生产价格形式的利润率与价值形式的平均利润率关系的数例 340
第十三节 生产价格形式的利润率与价值形式的平均利润率关系曲线的特点 344
第十四节 本章结论 353
第十四章 生产价格形式的资本有机构成与价值形式的资本有机构成的关系 355
第一节 生产价格形式的资本有机构成 355
第二节 每个部类的资本有机构成和总资本有机构成 355
第三节 基本假设条件、符号规定 356
第四节 如何分析生产价格形式的总资本有机构成与价值形式的总资本有机构成的关系 356
第五节 价值形式的总资本有机构成与k1、k2、e的关系 357
第六节 生产价格形式的总资本有机构成与k1、k2、e、a1/a的关系 358
第七节 两部类价值生产价格转化系数的比值与k1、k2、k的关系 358
第八节 生产价格形式的总资本有机构成与价值形式的总资本有机构成的关系 361
第九节 第一部类价值形式的资本有机构成变化的条件下,生产价格形式的总资本有机构成与价值形式的总资本有机构成关系的数例 361
第十节 第二部类价值形式的资本有机构成变化的条件下,生产价格形式的总资本有机构成与价值形式的总资本有机构成关系的数例 364
第十一节 剩余价值率变化,k1>k2的条件下,生产价格形式的总资本有机构成与价值形式的总资本有机构成关系的数例 366
第十二节 剩余价值率变化,k1<k2的条件下,生产价格形式的总资本有机构成与价值形式的总资本有机构成关系的数例 369
第十三节 生产价格形式的总资本有机构成与价值形式的总资本有机构成关系曲线的特点 370
第十四节 本章结论 380
第十五章 生产价格形式的资本有机构成与剩余价值率的关系 383
第一节 基本假设条件、符号规定、价值转形模型 383
第二节 如何分析生产价格形式的总资本有机构成与剩余价值率的关系 383
第三节 价值形式的总资本有机构成与k1、k2、e的关系 384
第四节 生产价格形式的总资本有机构成与k1、k2、e、a1/a2的关系 385
第五节 生产价格形式的总资本有机构成与剩余价值率的关系 385
第六节 生产价格形式的总资本有机构成与剩余价值率关系的数例 386
第七节 第一部类价值形式的资本有机构取不同数值的情况下,生产价格形式的总资本有机构成与剩余价值率关系的数例 387
第八节 第二部类价值形式的资本有机构取不同数值的情况下,生产价格形式的总资本有机构成与剩余价值率关系的数例 389
第九节 第一部类的价值形式的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第二部类的价值形式的资本有机构成的情况下,生产价格形式的总资本有机构成与剩余价值率关系的数例 391
第十节 生产价格形式的总资本有机构成与剩余价值率关系曲线的特点 392
第十一节 本章结论 396
第十六章 生产价格形式的资本有机构成与价值形式的利润率的关系 398
第一节 基本假设条件、符号规定、价值转形模型 398
第二节 如何分析生产价格形式的总资本有机构成与价值形式的平均利润率的关系 398
第三节 生产价格形式的资本有机构成与k1、k2、e的关系 399
第四节 价值形式的平均利润率与k1、k2、e的关系 400
第五节 生产价格形式的总资本有机构成与价值形式的平均利润率的关系 402
第六节 第一部类价值形式的资本有机构成变化的条件下,生产价格形式的总资本有机构成与价值形式的平均利润率关系的数例 403
第七节 第二部类价值形式的资本有机构成变化的条件下,生产价格形式的总资本有机构成与价值形式的平均利润率关系的数例 405
第八节 剩余价值率变化,k1>k2的条件下生产价格形式的总资本有机构成与价值形式的平均利润率关系的数例 407
第九节 剩余价值率变化,k1<k2的条件下生产价格形式的总资本有机构成与价值形式的平均利润率关系的数例 409
第十节 生产价格形式的总资本有机构成与价值形式的平均利润率的关系可以是单调递增的函数关系 411
第十一节 生产价格形式的总资本有机构成与价值形式的平均利润率关系曲线的特点 412
第十二节 本章结论 423
第十七章 生产价格形式的利润率与生产价格形式的资本有机构成的关系 425
第一节 基本假设条件、符号规定、价值转形模型 425
第二节 如何分析生产价格形式的利润率与生产价格形式的总资本有机构成的关系 425
第三节 生产价格形式的总资本有机构成是两部类价值形式的资本有机构成、两部类价值生产价格转化系数、剩余价值率的函数 426
第四节 生产价格形式的利润率是两部类价值形式的资本有机构成、剩余价值率、生产价格形式的总资本有机构成的函数 427
第五节 生产价格形式的利润率与生产价格形式的总资本有机构成的关系 428
第六节 剩余价值率确定的条件下,生产价格形式的利润率与生产价格形式的总资本有机构成关系的数例 432
第七节 第一部类价值形式的资本有机构成变化的条件下,生产价格形式的利润率与生产价格形式的总资本有机构成关系的数例 434
第八节 第二部类价值形式的资本有机构成变化的条件下,生产价格形式的利润率与生产价格形式的总资本有机构成关系的数例 436
第九节 剩余价值率变化的条件下,生产价格形式的利润率与生产价格形式的总资本有机构成关系的数例 437
第十节 生产价格形式的利润率与生产价格形式的资本有机构成关系曲线的特点 441
第十一节 本章结论 445
- 《长期价值》高洁译;(英国)内维尔·艾斯戴尔,美戴维·比斯利 2019
- 《澳大利亚汉学家李瑞智之研究 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当代价值》李书仓 2018
- 《突发事件舆情五讲 新闻判断与价值观修养》李暄 2019
- 《排舞运动价值解析与学练指导》侯晓艳著 2019
- 《你的亲子关系价值千万》年糕妈妈李丹阳著 2019
- 《牺牲的价值》黄超译;(沙特阿拉伯)哈密德·达曼胡里 2019
- 《生态系统价值核算与业务化体系研究》张林波,高艳妮等著 2019
- 《读者文摘精华 你的信义价值千金 珍藏本》谢玲主编 2018
- 《乒乓球运动价值理论新探与学训指导》彭博著 2019
- 《马克思社会共同体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张红柳 2019
- 《模拟现实服务的虚拟服务技术继续使用意向研究=RESEARCH ON THE CONTINUING ACCEPTANCE OF VIRTUALIZED SERVICE TECHNOLOG》项益鸣著 2019
-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家系列 刘万鸣》连辑主编;刘万鸣著 2018
- 《整理中国外债问题》万籁鸣著 1927
- 《求幸福斋丛话 第1集》何海鸣著 1923
- 《转型社会与犯罪问题研究》杨正鸣著 2014
- 《写给诺贝尔》武子,徐春龙,石春鸣著 1993
- 《中美混合修辞的崛起 兼读中式签语饼》(美)毛履鸣著;汪建锋译 2013
- 《大遗址保护外部性治理研究》赵宇鸣著 2013
- 《寻访津浦线》健鸣著 2010
- 《《花儿金》偲想》韩春鸣著 2013
- 《大学计算机实验指导及习题解答》曹成志,宋长龙 2019
- 《中国当代乡土小说文库 本乡本土》(中国)刘玉堂 2019
- 《异质性条件下技术创新最优市场结构研究 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千慧雄 2019
- 《中国铁路人 第三届现实主义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一等奖》恒传录著 2019
- 《莼江曲谱 2 中国昆曲博物馆藏稀见昆剧手抄曲谱汇编之一》郭腊梅主编;孙伊婷副主编;孙文明,孙伊婷编委;中国昆曲博物馆编 2018
- 《中国制造业绿色供应链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2019
- 《中国陈设艺术史》赵囡囡著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走近科学》精选丛书 中国UFO悬案调查》郭之文 2019
-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生发展》王琳责任编辑;(中国)肖宇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