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影视剧本创作教程
影视剧本创作教程

影视剧本创作教程PDF电子书下载

文学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桂青山著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303183814
  • 页数:619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为修订本。本书为“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本书关于“剧本创作基本理论”方面文化研究与实践指导的高校教材,可作为高校戏剧影视学类“编剧概论”、“剧本写作”“影视编剧”等专业必修课、公共课的精品教材。
《影视剧本创作教程》目录

第一编 影视创作文化论 3

第一章 创作文化引论 3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研究影视创作文化的必要性 5

第二节 影视创作文化学的学术要点 12

第二章 创作文化策略论 15

第一节 时代文化与文化的历史趋势 17

一、时代文化 17

二、文化的历史趋势 22

第二节 影视创作的文化立场与策略 24

第三章 当代中国影视文化分析 31

第一节 “与时俱进”与“与世浮沉”——“第五代”电影20年来的文化态势与走向 33

一、“第五代”导演第一阶段创作的文化体现:“与时俱进” 33

二、“第五代”电影第二阶段的文化体现:“与世浮沉” 34

三、21世纪以来“第五代”电影的“随风俯仰” 37

四、近20年中国文化流变的当前审视 38

第二节 近年电影对时代生活的疏离与回避 42

一、当代中国电影的尴尬 42

二、以史为鉴:电影创作与时代文化 43

三、疏离与回避:近年我国电影的时代文化与人文内蕴方面的检讨 45

四、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与电影的使命 48

第三节 现实主义与当代中国电影 49

一、现实主义电影的历史业绩 50

二、近年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理性审视 52

三、“现实主义”的理性审视 57

第四节 “后现代”与当代中国电影 59

一、中国当代的“后现代”电影 60

二、后现代电影现象的认知与把握 64

第五节 当代中国影视批评的文化审思 66

第四章 全球化文化背景下的当代中国影视文化的建构 71

第一节 当代的全球化文化背景 73

第二节 当代中国影视创作文化的建构 74

一、中国当代影视创作文化的宏观奠基 74

二、当代中国影视文化的现实建构 75

第二编 “戏”的本质与美学类型论 83

第一章 “戏”的本质与体现 83

第一节 “戏”的本质 85

第二节 “戏”的体现方式 88

一、情节小冲突与剧情大冲突 88

二、强化冲突与淡化冲突 90

三、外在冲突与内在冲突 92

第三节 “戏”的美学类型 96

第二章 “戏”的审美类型(一)悲剧 97

第一节 什么是悲剧 99

第二节 悲剧品格 104

一、“悲壮”品格的悲剧 104

二、“悲苦”品格的悲剧 106

三、“悲哀”品格的悲剧 108

第三节 悲剧的写作要领 111

一、冲突双方对立的强烈性 111

二、必须让观众站在悲剧主人公一边 115

三、悲剧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应充分展示 117

四、悲剧编创中的技术性提示 121

第四节 中西悲剧传统比较 125

一、中西悲剧传统的文化内涵 126

二、中西悲剧传统的美学基调 130

三、中西悲剧传统的艺术处理 132

第三章 “戏”的审美类型(二)喜剧 135

第一节 喜剧的理性界定 137

一、使人笑的戏剧,就是喜剧吗 137

二、喜剧的内涵指向 139

三、喜剧的艺术档次 141

第二节 喜剧的品格与类型 143

一、喜剧品格 144

二、喜剧类型 151

第三节 喜剧创作 155

一、喜剧创作的基础与总体设计 155

二、喜剧创作技法 158

三、喜剧创作的注意点 168

第四节 我国当代喜剧创作的历史性反思 171

一、西方喜剧的历史表现 172

二、中国喜剧的历史表现 174

三、对我国当前喜剧创作的审视 177

第四章 “戏”的审美类型(三)正剧 179

第一节 “正剧”的产生与理论定名 181

第二节 正剧的美学把握 183

第三节 正剧的社会学定性 188

第四节 正剧的创作技巧 192

第五章 “戏”的审美类型(四)“后现代”剧作 193

第一节 “后现代”思潮与当代电影 195

第二节 后现代电影的文化认知与美学把握 199

第三编 影视剧本创作过程论 203

创作过程论引言 203

第一章 “发现”(一)生活基础与认知 209

第一节 “发现”的基础——生活 211

一、生活积累的必要性 211

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 213

三、尽可能开阔视野、增加生活积累 214

第二节 “发现”的导向——见识 215

一、见识是更高一层的积累 215

二、“见识”是对生活的本质把握与历史观照 217

三、如何增加“见识” 221

第二章 “发现”(二)艺术感觉 225

第一节 艺术感觉及其作用 227

一、艺术感觉及其作用 227

二、“艺术感觉”不同于哲学或心理学概念中的“感觉” 228

三、艺术感觉的基因 229

第二节 艺术感觉的体现——联想 236

一、联想的概念及作用 236

二、联想的方式 237

三、联想的利用 238

第三节 艺术感觉的体现——想象 239

一、想象及其作用 239

二、想象类型 242

三、想象手段 249

四、想象的利用 252

第三章 “发现”(三)构思意向与戏剧核 257

第一节 构思意向及其实现类型 259

一、构思意向的双向要求 259

二、构思意向的实现类型 259

第二节 戏剧核 267

一、戏剧核及其作用 267

二、戏剧核的构成 267

第四章 “表现”(一)剧本文体 279

第一节 影视剧本的作用与文体定位 281

一、影视剧本的地位、作用 281

二、影视剧本的文体定位 285

第二节 影视剧本的文体特征 290

一、视觉的形象性 290

二、影像的运动性 297

三、造型的综合性 300

四、展现的艺术性 301

第三节 影视剧本的文体构造 305

一、镜头 306

二、蒙太奇 309

第四节 影视剧本的文体类型 316

一、电视小品与短剧 317

二、电视单本剧 318

三、电视连续剧 319

四、电视系列剧 320

五、电影 321

第五章 “表现”(二)人物塑造 323

第一节 人物塑造的基础 326

第二节 人物塑造的具体方面 330

第三节 人物的配置与艺术展现 339

一、人物的配置 339

二、人物及其关系的艺术展示 342

第六章 “表现”(三)结构布局(上) 349

第一节 结构体及其一般态势 351

一、什么是结构体 351

二、结构的一般态势 351

第二节 结构体的基本原则 355

一、结构体的设计要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内在逻辑与人们的认识规律 355

二、结构体应为表现影视剧的既定题旨服务 358

三、不同品种、风格剧作的结构体,应有所不同 361

四、影片题材不同、观众层面不同,其结构也要有所不同 362

第七章 “表现”(四)结构布局(下) 363

第一节 时空角度的选择 365

一、方面上的考虑 368

二、视野考虑 370

三、焦点考虑 372

四、层次考虑 373

第二节 时空含量的截取 374

一、时空截取的必要性与作用 374

二、不同品类影视作品的时空截取 378

第三节 时空线索的设计 380

一、线索的品质 381

二、线索的形式 383

第八章 “表现”(五)情节进程 395

第一节 情节定义及其作用 397

第二节 情节类型与品格(上)强化情节 400

一、传统戏剧型情节 400

二、现代怪诞型情节 406

第三节 情节类型与品格(下)淡化情节 410

一、散文化情节 411

二、生活流式情节 413

第四节 情节设计的技巧与原则 416

一、转折 417

二、抑扬 418

三、张弛 419

四、蓄放 422

五、延宕 424

六、伏应(藏露) 426

七、倒勾(反弹) 427

第九章 “表现”(六)描述单元(场面)及其艺术展示 433

第一节 描述单元(场面)及其基本要求 435

一、描述单元概念及作用 435

二、描述单元(场面)最基本的艺术要求 437

第二节 描述单元(场面)的艺术展示 438

一、单元(场面)内的艺术展示 439

二、描述单元(场面)之间的艺术连接 444

三、描述单元(场面)的客观展示与主观展示 447

第三节 情节进程与场面单元的艺术组合 448

一、情节进程与描述单元(场面)的关系 448

二、情节进程与描述单元(场面)艺术组合的原则 449

三、情节进程与描述单元组合的技术性把握 450

附:关于改编 452

第四编 影视剧本创作方法论 457

创作方法论引言 457

第一章 “再现”——现实主义 463

第一节 现实主义的理论及相关的两种偏颇 465

第二节 现实主义的影视创作 471

第三节 “典型化”原则的科学把握 476

第二章 “再现”——写实主义 481

第一节 写实主义的理论 483

第二节 写实主义作品的实证分析 488

第三章 “再现”——心理现实主义 497

第一节 心理现实主义的理性扫描 499

第二节 心理现实主义的影片例析 508

一、“意识银幕化影片” 509

二、“意识流影片” 513

第四章 “表现”的理论定位 519

第一节 对“表现”的全方位认识 521

第二节 传统品格的“表现” 521

第三节 “现代派”品格的“表现” 525

第五章 “表现”——情境化 535

第一节 “情境化”的理性阐释 537

一、“有我之境” 538

二、“无我之境” 540

第二节 “情境化”影片例析 542

第六章 “表现”——幻境化 555

第一节 “幻境化”的理性阐述 557

一、神幻化 557

二、魔幻化 558

三、科幻化 564

第二节 “幻境化”作品例析 569

第七章 “表现”——象征化 581

第一节 “象征化”的理性阐述 583

一、象征的内涵 583

二、象征的体现类型 584

三、关于我国影视创作中“象征”品格的缺乏 593

四、象征手段运用中的基本要求 593

第二节 “象征化”影片例析 594

第八章 “表现”——怪诞化 599

第一节 “怪诞化”的理性阐述 601

一、变形式“怪诞” 601

二、错位式“怪诞” 604

第二节 “怪诞化”作品例析 607

参考书目 615

第4版后记 617

说明 61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