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现代科学和哲学中的描述问题
现代科学和哲学中的描述问题

现代科学和哲学中的描述问题PDF电子书下载

自然科学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天思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67107144
  • 页数:345 页
图书介绍:本书对现代科学和哲学中的描述问题进行系统探索,对相关科学家和哲学家关于描述的思想进行系统的研究。逻辑基础中的描述问题包括描述的性质问题、描述和规定问题、描述规则问题等。现代科学中的描述问题和现代哲学中的描述问题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对现代哲学特别是分析哲学研究中所涉及的描述问题及其思想成果进行系统考察。另一方面对现代科学研究特别是量子论、相对论系统理论和超弦理论探索中所涉及的描述问题及关于这些问题的思想成果进行系统研究。
《现代科学和哲学中的描述问题》目录

序言&王天思 1

导论:现代科学和哲学中描述问题的凸现 2

(一)解释的困境和理解的危机 2

(二)当代哲学中的描述走向 17

(三)解释的退隐和描述的凸现 21

第一编 逻辑基础中的描述问题 28

一、描述的规定前提 28

(一)从悖理性看描述与规定的内在关联 28

(二)作为描述前提的规定 32

(三)规定的超越和描述的发展 37

二、描述的性质和规则 42

(一)描述的两个重要性质 42

(二)描述的两类重要规则 45

(三)描述规则和悖论的形成 51

三、悖论的描述根源 53

(一)悖论:作为悖理性描述 53

(二)悖理性:规定的冲突 57

(三)悖理性冲突的类型 65

四、不完全性定理的描述根据 81

(一)不完全性定理与悖论 81

(二)不完全性定理和知识的人类学特性 86

(三)不完全性定理根源于规定的不完备性 89

第二编 现代科学中的描述问题 94

一、从描述的观点看“膜的新奇世界” 94

(一)“弦”和“膜” 94

(二)量和形 97

(三)量的描述和形的描述 100

二、从描述的观点看量子奥秘 104

(一)薛定谔的猫:尴尬还是契机? 104

(二)量子叠加态:存在于客观世界本身还是主体的描述中? 107

(三)波包坍缩:波坍缩成粒子还是波函数描述的“坍缩”? 109

三、测不准原理的描述根源 112

(一)“测不准”现象 112

(二)“测不准”还是“不确定”? 114

(三)作为描述特性的“不确定性” 118

四、量子理论中的描述介入 123

(一)微观认识中客观性的丧失和主观因素的增加 123

(二)观察介入 126

(三)描述介入 127

五、现代科学中的概念描述和符号描述 131

(一)量子力学形式体系和符号描述 131

(二)量子现象和概念描述 138

(三)符号描述和概念描述的互补 145

六、现代科学中的因果描述和几率描述 149

(一)几率描述 149

(二)描述论的因果观 162

(三)因果描述 168

(四)几率描述和因果描述的统一 178

七、量子理论中的互补描述 185

(一)单一描述的局限和互补描述的提出 185

(二)互补描述的观念及其论争 195

(三)互补描述的地位和实质 203

八、量子描述和超弦描述 212

(一)量子描述的特点 212

(二)超弦理论的倡导 214

(三)量子描述与超弦理论的意义 216

九、量子理论研究的描述转向 219

(一)量子理论的描述特性 219

(二)量子理论研究的描述转向 229

(三)哥本哈根学派量子理论的描述性质 235

第三编 现代哲学中的描述问题 240

一、实在论研究的描述转向 240

(一)实在论研究的转变 240

(二)“自我中心困境”的描述成因 248

(三)描述论研究的实在论理解 252

二、语言哲学研究中的描述转向 259

(一)语言学转向和描述转向 259

(二)描述转向的语言哲学表现 262

(三)语言哲学致思和描述论致思 266

三、语言哲学中的描述问题 270

(一)指称理论中的描述问题 270

(二)摹状词理论中的描述问题 278

(三)意义理论中的描述问题 287

四、真理问题的描述论视域 299

(一)量子领域认识对象的复杂性 299

(二)真理问题的微观处境 302

(三)描述论的真理观 305

五、辩证法:作为一种描述方式 308

(一)规律、逻辑和概念辩证法 308

(二)形而上学描述方式的超越和辩证法的客观化 312

(三)实践、描述和辩证法的实质 316

六、描述和创构——关于数字时代哲学走向的两点思考 322

(一)从实在论研究转向描述论研究的最终根据 322

(二)描述认识论和创构认识论双头并进 326

七、描述与实践 330

(一)认识和实践:新形势带来的新问题 330

(二)描述和实践:新问题带来的新视界 334

附录 参考文献 33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