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学
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学

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学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静,张今声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14137835
  • 页数:365 页
图书介绍:国民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对整个经济社会长远未来发展的长远性、全局性、方向性的谋划,是从本国实际出发,引领国家经济与社会走向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蓝图,是高瞻远瞩的顶层设计。实践证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正确与否。对一个国家发展的前途和命运,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上一篇:品牌管理下一篇: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学》目录

第1章 总论 1

1.1发展战略的内涵及其主要功能 1

1.1.1战略的内涵与特征 1

1.1.2经济发展战略的层次划分 2

1.1.3国家发展战略的主要功能 3

1.2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体系的组成要素 5

1.2.1战略定位 5

1.2.2战略方针 5

1.2.3战略目标 6

1.2.4战略重点 6

1.2.5战略步骤 7

1.2.6战略路径 7

1.2.7战略措施 7

1.3国民经济战略管理流程的主要环节 8

1.3.1战略分析 8

1.3.2战略决策 9

1.3.3战略实施 10

1.3.4战略控制 10

1.3.5战略评价 11

1.4中国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演进与发展 11

1.4.1战略指导思想 11

1.4.2战略制定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2

1.4.3主要发展战略的形成与演进 16

1.5本书结构 18

第2章 中国古代的战略思想 20

2.1中国古代战略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20

2.2中国古代战略思想的基本内容 21

2.2.1以民为本 22

2.2.2天人合一 24

2.2.3深谋远虑 27

2.2.4集思广益 29

2.2.5创新思维 30

2.2.6廉洁自律 32

2.2.7尊贤重才 33

2.2.8勤俭节约 36

2.2.9以德治国 37

2.2.10德法并济 38

2.2.11富民之策 39

2.2.12无为而治 41

2.3古代战略思想的现实意义 43

第3章 当代世界战略理论的演进与创新 46

3.1战略理论的产生及演进 46

3.2战略理论的主要内容 49

3.2.1经典战略理论 49

3.2.2竞争战略理论 51

3.2.3现代战略理论 55

3.3当代战略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56

3.3.1合作竞争战略 57

3.3.2集群战略 57

3.3.3边缘竞争战略 58

3.3.4可持续发展战略 58

3.4研究战略的其他相关理论 60

3.4.1大系统理论 60

3.4.2信息论 61

3.4.3博弈论 63

3.4.4公共选择理论 66

第4章 新中国60年发展战略的演变 69

4.1过渡时期总路线与“一化三改”战略 69

4.1.1重工业优先战略 70

4.1.2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73

4.2“大跃进”到“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发展战略 76

4.2.1“大跃进”战略、人民公社化运动及其历史教训 76

4.2.2“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性、全局性、战略性错误 80

4.3新中国成立后三十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实施中的经验教训 81

4.4改革开放时期的经济发展战略 83

4.4.1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根本转变 83

4.4.2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战略的确立 83

4.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85

4.5.1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 85

4.5.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 85

4.6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与科学发展观 86

4.6.1“三步走”战略的目标与步骤 86

4.6.2“新三步走”发展战略 88

4.6.3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89

4.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成就与经验 89

4.7.1中国实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主要成就 89

4.7.2实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的宝贵经验 90

第5章 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比较与借鉴 92

5.1美国以技术领先为特征的国家发展战略 92

5.1.1制定科技发展新战略 92

5.1.2将信息化和全球化作为发展的重心 93

5.1.3实施宽的反垄断法和严的知识产权法 94

5.1.4重视资源整合与国家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 94

5.1.5日益重视基础科学研究 94

5.1.6长期把教育作为国家发展战略重点 95

5.1.7加强创新环境建设,注重人才引进 95

5.1.8过分强调发展虚拟经济,引发全球金融危机 97

5.2日本的技术立国战略 99

5.2.1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战略转换历程及其背景 99

5.2.2日本技术立国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101

5.2.3泡沫经济爆发始末及其教训 106

5.3德国经济社会稳步发展的务实战略 108

5.3.1实行社会市场经济体制模式 109

5.3.2建立“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 110

5.3.3注重发展尖端科技 111

5.4印度独特的发展战略 113

5.4.1印度的独特发展道路 113

5.4.2印度崛起值得关注的经验 114

5.4.3需要吸取的教训 118

第6章 国民经济发展战略选择与制定 120

6.1国民经济发展战略选择与制定的内涵与意义 120

6.1.1国民经济发展目标 120

6.1.2国民经济发展策略 121

6.2国民经济发展战略选择与制定的机制 121

6.2.1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决策主体 121

6.2.2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决策体制 124

6.2.3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决策流程 124

6.3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与法制化及其中国路径的思考 126

6.3.1战略决策科学化 126

6.3.2战略决策民主化 130

6.3.3战略决策法制化 132

第7章 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实施与调控 135

7.1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实施与调控的机制 135

7.1.1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实施与调控的主体 136

7.1.2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实施与调控的过程 136

7.2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实施与调控的必要条件 137

7.2.1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相关信息的公开与透明 137

7.2.2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实施过程的合理分权 138

7.2.3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实施调控过程各种政策手段的协调配合 138

7.2.4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实施过程的评价与问责 140

7.3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实施与调控需要解决好的几个重大问题 141

7.3.1中国国家发展战略实施与调控中存在的问题 141

7.3.2解决问题的对策 145

第8章 新时期总体战略思想——以人为本与科学发展 150

8.1科学发展观——发展观的崭新革命 150

8.2人——一切经济与社会活动之本 152

8.2.1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本依据 152

8.2.2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 153

8.2.3经济发展三个层次的人本目标 154

8.3发展——时代的主题与人类的永恒追求 158

8.3.1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 158

8.3.2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60

8.3.3激发亿万人民群众的创造才能,促进社会发展 162

8.4和谐——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 167

8.4.1和谐是系统稳定的基石 167

8.4.2和谐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168

8.4.3正确把握和处理好各种关系,和谐发展 168

8.5统筹兼顾——实现科学发展的路径 169

8.5.1掌握统筹兼顾的科学思想方法 170

8.5.2统筹兼顾——实现科学发展的路径 171

第9章 国家创新战略 178

9.1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和作用 178

9.1.1“创新”概念的提出 178

9.1.2国家创新系统概念和构成 178

9.1.3中国对国家创新系统定义 179

9.1.4我国建立国家创新战略的重要意义 180

9.2国家创新能力指标体系 183

9.2.1 EIS指数指标体系 183

9.2.2 GIS指数指标体系 184

9.2.3 STI指数指标体系 185

9.2.4 CST指数指标体系 186

9.2.5 KEI指数指标体系 187

9.3中国国家创新战略的形成与发展 188

9.3.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出的背景 188

9.3.2“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189

9.3.3国家创新体系的全面建立 189

9.3.4中国国家创新战略目标 191

9.4实施国家创新战略面临的主要问题 191

9.4.1总体创新水平不高 191

9.4.2自主知识产权不多 192

9.4.3科技投入不足 194

9.4.4创新外部环境欠佳 194

9.5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路径与选择 196

9.5.1实施国家创新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196

9.5.2构建创新体系,培育创新环境、创新文化、创新机制 197

9.5.3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政资介”相结合,构建创新体系 197

9.5.4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199

9.5.5构建全方位创新驱动环境 200

9.5.6积极推进全方位创新 202

9.5.7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203

第10章 经济发展战略 205

10.1经济发展的内涵、结构及方式 205

10.1.1经济发展的本质 205

10.1.2经济结构的内涵 205

10.1.3结构演变与经济发展的机制 206

10.1.4经济发展方式及其转变 208

10.2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特征与成因 209

10.2.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 209

10.2.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特征 214

10.2.3中国经济“增长粗放、结构失衡”的成因 220

10.3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战略 223

10.3.1战略目标 223

10.3.2战略重点 224

10.3.3战略措施 228

第11章 社会发展战略 231

11.1社会发展的内涵与目标 231

11.1.1社会发展的内涵 231

11.1.2我国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 232

11.1.3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33

11.2努力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234

11.2.1公平正义的含义 234

11.2.2实现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要求 235

11.2.3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战略目标与措施 236

11.3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238

11.3.1就业乃民生之本,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238

11.3.2完善分配制度,调整收入分配 241

11.3.3关注弱势群体,构建和谐社会 243

11.3.4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245

11.4促进我国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与繁荣 248

11.4.1加快教育改革发展步伐 249

11.4.2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繁荣 252

11.5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256

11.5.1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性 256

11.5.2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战略措施 258

11.6人口战略是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260

11.6.1人口发展战略的主要思路 260

11.6.2人口发展战略的意义 260

11.6.3战略措施和具体政策 261

第12章 区域发展战略 265

12.1区域发展战略的内涵 265

12.2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 266

12.2.1自然条件因素 266

12.2.2科技创新能力因素 267

12.2.3体制、机制因素 267

12.2.4社会文化因素 267

12.3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演变 268

12.3.1改革开放前的区域发展战略 268

12.3.2改革开放后的区域发展战略 269

12.4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中的成绩和问题 275

12.4.1取得的主要成绩 275

12.4.2目前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77

12.5进一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对策 279

12.5.1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79

12.5.2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区域全面协调发展 282

12.5.3在落后地区培育增长极,以增长极带动区域全面协调发展 283

12.5.4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促进区域全面协调发展 284

12.5.5加强区域间产业合作和产业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85

第13章 城乡一体化战略 287

13.1城乡一体化内涵、动因和意义 287

13.1.1城乡一体化的内涵 287

13.1.2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机制 288

13.1.3城乡一体化的意义 290

13.2城乡一体化战略及城乡关系的演进 290

13.2.1中国城乡政策演变与一体化战略的推出 290

13.2.2中国城乡关系的演变过程与现状 293

13.2.3中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00

13.2.4中国城乡一体化战略反思 302

13.3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国内外实践经验 303

13.3.1城乡一体化的国际实践经验 303

13.3.2城乡一体化的国内实践经验 306

13.3.3城乡一体化国内外经验总结 308

13.4中国特色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实施路径 308

13.4.1加快农村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 309

13.4.2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 310

13.4.3积极培育新型农民 311

13.4.4积极推进农村工业的发展 312

13.4.5政府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方面推进一体化 313

第14章 可持续发展战略 315

14.1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由来 315

14.1.1人类发展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315

14.1.2环境问题的成因 316

14.1.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318

14.2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践 320

14.2.1生产过程末端治理模式 320

14.2.2清洁生产模式 320

14.2.3循环经济模式 321

14.2.4低碳经济模式 322

14.3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322

14.3.1利用市场机制推动战略的实施 322

14.3.2政府积极推进与企业和社会参与 324

14.3.3技术与制度创新相结合,构建可持续发展经济体系 324

14.3.4在战略实施过程中,注意协调不同利益集团的关系 325

14.3.5重视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国际竞争与合作 326

14.4新时期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326

14.4.1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践 326

14.4.2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中存在的障碍 329

14.4.3新时期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路径选择 332

第15章 新时期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体系的协同 337

15.1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体系协调性的内涵与意义 337

15.1.1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体系协调性的内涵 337

15.1.2维护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体系协调性的意义 338

15.2发展战略的协调与协同效应 339

15.2.1协同效应及其本质 339

15.2.2协同论基本原理及对战略管理的启示 341

15.2.3发展战略系统协同的内容 343

15.3中国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体系的协调性及协同效应评价 346

15.3.1当前中国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体系的协调性 346

15.3.2对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发展战略的反思 347

15.4当前中国发展战略协调的着力点 349

15.4.1实现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等单项战略的协调 349

15.4.2以增强综合国力为目标,实现硬实力与软实力发展战略的协同 351

15.4.3以人为本,强国与富民战略的协同 357

主要参考文献 360

后记 36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